大,邻树交接率低(幼树期);利用率过高,树冠间隔小,邻树交接多(盛果期应控制)。 盛果期丰产优质园应保证行间树冠枝头 80-150cm 的间距。株间交接率小于 10%。 确形角:在任一冠间距条件下,一行树冠顶部与其相邻行树冠基部连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确形角与冠高、冠径、冠间距、冠型有关,进而与覆盖率有关。可作为检定营养面积利 用率和群体遮荫状况的指标。 国内外研究认为保证苹果正常生长结果,生长季每天树冠下部应保证3~3.5小时直射光, 要有 25~30%的透光率。为保证直射光照射时间,必须考虑太阳高度角(纬度),纬度高, 确形角可小,在华北地区确形角 49°左右为宜。 在一个地区,确形角是不变的,可通过冠高、冠径、冠间距、冠型调节。 (三)群体整齐度 构成群体的植株类型和整齐度决定着产量和质量水平,“树满园”就是对园貌整齐度的 最直观描述。 于绍夫(1982)研究认为,在树冠完整的苹果园中,可以用干周变异系系数(CV)作 为整齐度的指标,优质丰产苹果园 CV 在 10%以内。在一个果园中,缺株、劣株多,CV 大。 孔庆雷等(1990)依据群体中植株的产量水平,划分为 4 个级别 3 级 优质高产树 株数为 a 2 级 中产树 b 1 级 低产树 c 0 级 无产树 d 群体整齐度:同时认为在矮化密植苹果园中,群体整齐度应达到 0.85 以上。 (四)单位面积总质量与之类比 单位面积总枝量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一年生枝的总量,常用亩枝量、公顷枝量表示。是 反映群体生产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枝量不足,树体容易旺长,树势不稳定,产量低,大小年严重
大,邻树交接率低(幼树期);利用率过高,树冠间隔小,邻树交接多(盛果期应控制)。 盛果期丰产优质园应保证行间树冠枝头 80-150cm 的间距。株间交接率小于 10%。 确形角:在任一冠间距条件下,一行树冠顶部与其相邻行树冠基部连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确形角与冠高、冠径、冠间距、冠型有关,进而与覆盖率有关。可作为检定营养面积利 用率和群体遮荫状况的指标。 国内外研究认为保证苹果正常生长结果,生长季每天树冠下部应保证3~3.5小时直射光, 要有 25~30%的透光率。为保证直射光照射时间,必须考虑太阳高度角(纬度),纬度高, 确形角可小,在华北地区确形角 49°左右为宜。 在一个地区,确形角是不变的,可通过冠高、冠径、冠间距、冠型调节。 (三)群体整齐度 构成群体的植株类型和整齐度决定着产量和质量水平,“树满园”就是对园貌整齐度的 最直观描述。 于绍夫(1982)研究认为,在树冠完整的苹果园中,可以用干周变异系系数(CV)作 为整齐度的指标,优质丰产苹果园 CV 在 10%以内。在一个果园中,缺株、劣株多,CV 大。 孔庆雷等(1990)依据群体中植株的产量水平,划分为 4 个级别 3 级 优质高产树 株数为 a 2 级 中产树 b 1 级 低产树 c 0 级 无产树 d 群体整齐度:同时认为在矮化密植苹果园中,群体整齐度应达到 0.85 以上。 (四)单位面积总质量与之类比 单位面积总枝量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一年生枝的总量,常用亩枝量、公顷枝量表示。是 反映群体生产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枝量不足,树体容易旺长,树势不稳定,产量低,大小年严重
枝量过多,树体养分分散,生长势弱,通透性差,果实品质差也易产生大小年。 合理的总枝量可维持树势健壮,稳定树势,丰产优质盛果期苹果修剪后亩留枝量 7-9 万 个为宜。(新梢量 9-14 万)产量在 2000-3000kg 亩。短枝形与普通形相比,短枝形稍高大冠 与小冠,大冠稍高。 农大鸭梨亩产 3000-3500kg 留枝量 4-6 万条,大冠多留。 适宜的枝量还必须有适宜的枝类比,枝类比,各类长中短枝的比例,(短枝包括叶丝枝)。 长枝是衡量树势的重要指标,而中短枝则是主要结果的枝类,不同枝类结果状况不同,因此 枝类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树势及产量和品质,盛果期丰产,优质果红富士苹果枝类比为 10: 20:70。优质短枝 70%以上,鸭梨 10:5-10:75-80。 五.单位面积的总叶量和叶面系数(LAI) 群体光合生产力的基础,据出东资料平地上中冠型苹果,亩叶量超过 210 万片,叶面积 子数高于 6 时,树冠郁闭,中下部光照不良,叶片枯黄脱落,结果表面化品质差。 不连续树冠果园遮荫有树间遮荫和树冠遮荫两种 树冠自身遮荫随树冠体积(叶幕厚度增加)增加而增加;树间遮荫与树冠间隔和太阳高 度角有关。 在一定覆盖率的前提下,LAI 反应了叶幕自身遮荫状况。Faust 研究了适宜矮化苹果树 的叶面积系数,认为 LAI=2.45 时,对高产和优质即过大了。在现代化矮化密植苹果园中 M9 砧木的篱壁型矮化苹果园,LAI=1.5 左右;圆柱型果园 LAI=2.2 左右,草地果园更低一 些。表明 LAI 与整形有关。 我国研究结果,认为苹果 LAI 以 3~5 为宜,大冠型果园大些,矮化小冠形宜小,如三 优园为 2.5~3。 叶幕层厚度宜在 2m 以下。 鸭梨叶面积系数 3~4 为宜。 (六)单位面积花果数量 产量=花量×坐果率×平均单果重。 对于同一个品种,其优质果的单果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在适宜枝量的前提下,保证 适宜的花枝率和适宜的坐果率,即可实现优质丰产。 单位面积上的花枝率和花果数量的适宜范围,因树种、品种、树龄以及栽培管理水平而 不同。 苹果园,一般认为花枝率 30%左右,花朵坐果率 20%,即具备丰产的群体结构条件。 二、树体结构
枝量过多,树体养分分散,生长势弱,通透性差,果实品质差也易产生大小年。 合理的总枝量可维持树势健壮,稳定树势,丰产优质盛果期苹果修剪后亩留枝量 7-9 万 个为宜。(新梢量 9-14 万)产量在 2000-3000kg 亩。短枝形与普通形相比,短枝形稍高大冠 与小冠,大冠稍高。 农大鸭梨亩产 3000-3500kg 留枝量 4-6 万条,大冠多留。 适宜的枝量还必须有适宜的枝类比,枝类比,各类长中短枝的比例,(短枝包括叶丝枝)。 长枝是衡量树势的重要指标,而中短枝则是主要结果的枝类,不同枝类结果状况不同,因此 枝类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树势及产量和品质,盛果期丰产,优质果红富士苹果枝类比为 10: 20:70。优质短枝 70%以上,鸭梨 10:5-10:75-80。 五.单位面积的总叶量和叶面系数(LAI) 群体光合生产力的基础,据出东资料平地上中冠型苹果,亩叶量超过 210 万片,叶面积 子数高于 6 时,树冠郁闭,中下部光照不良,叶片枯黄脱落,结果表面化品质差。 不连续树冠果园遮荫有树间遮荫和树冠遮荫两种 树冠自身遮荫随树冠体积(叶幕厚度增加)增加而增加;树间遮荫与树冠间隔和太阳高 度角有关。 在一定覆盖率的前提下,LAI 反应了叶幕自身遮荫状况。Faust 研究了适宜矮化苹果树 的叶面积系数,认为 LAI=2.45 时,对高产和优质即过大了。在现代化矮化密植苹果园中 M9 砧木的篱壁型矮化苹果园,LAI=1.5 左右;圆柱型果园 LAI=2.2 左右,草地果园更低一 些。表明 LAI 与整形有关。 我国研究结果,认为苹果 LAI 以 3~5 为宜,大冠型果园大些,矮化小冠形宜小,如三 优园为 2.5~3。 叶幕层厚度宜在 2m 以下。 鸭梨叶面积系数 3~4 为宜。 (六)单位面积花果数量 产量=花量×坐果率×平均单果重。 对于同一个品种,其优质果的单果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在适宜枝量的前提下,保证 适宜的花枝率和适宜的坐果率,即可实现优质丰产。 单位面积上的花枝率和花果数量的适宜范围,因树种、品种、树龄以及栽培管理水平而 不同。 苹果园,一般认为花枝率 30%左右,花朵坐果率 20%,即具备丰产的群体结构条件。 二、树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