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蛋白质的降解: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氨的代谢:氨基酸的合成 教学要求: 1.了解蛋白质体内消化、吸收与腐败过程: 2.理解α-酮酸的代谢(生酮氨基酸、生糖氨基酸、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3.掌握氨基酸的一般代谢(AA分解代谢:转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 联合脱氨基作用、脱羧基作用): 4.掌握氨的代谢(体内氨的来源于去路、氨的转运、尿素的生成和高血氨及 中毒)。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十四)核酸代谢 (10学时) 教学内容: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DNA的复制、修复与重组:RNA生物合 成和加工。 教学要求: 1.理解修复突变和重组 2.理解转录后的加工: 3.掌握核酸的降解与核苷酸代谢: 4.掌握DA生物合成(包括:半保留复制、复制所需物质及酶系统、半不连 续复制、拓扑异构学、DNA复制过程): 5.掌握RNA生物合成(RNA转录要点、转录过程)。 授课方式:讲授、研究性学习 (十五)蛋白庙代谢Π (4学时) 教学内容:蛋白质合成体系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蛋白质合成后加工和输 送;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教学要求: 1.了解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调控(翻译后加工)过程 2.了解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在医学中的实例: 3.掌握遗传密码的概念和重要特点 4.草握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原料和基本过程: 5.掌握三种RNA(tRNA、rRNA、m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十六)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控制(4学时) 教学内容: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代谢的调节和控制 教学要求: 1.了解细胞代谢的交叉网络: 2.了解不同水平的代谢调节: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十七)基因表达的调起 (2学时) 教学内容: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教学要求: 1.了解介绍基因表达调控: 6
6 教学内容:蛋白质的降解;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氨的代谢;氨基酸的合成。 教学要求: 1.了解蛋白质体内消化、吸收与腐败过程; 2.理解α-酮酸的代谢(生酮氨基酸、生糖氨基酸、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3.掌握氨基酸的一般代谢(AA 分解代谢:转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 联合脱氨基作用、脱羧基作用); 4.掌握氨的代谢(体内氨的来源于去路、氨的转运、尿素的生成和高血氨及 中毒)。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十四)核酸代谢 (10 学时) 教学内容: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DNA 的复制、修复与重组;RNA 生物合 成和加工。 教学要求: 1.理解修复突变和重组; 2.理解转录后的加工; 3.掌握核酸的降解与核苷酸代谢; 4.掌握 DNA 生物合成(包括:半保留复制、复制所需物质及酶系统、半不连 续复制、拓扑异构学、DNA 复制过程); 5.掌握 RNA 生物合成(RNA 转录要点、转录过程)。 授课方式:讲授、研究性学习 (十五)蛋白质代谢Ⅱ (4 学时) 教学内容:蛋白质合成体系;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蛋白质合成后加工和输 送;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教学要求: 1.了解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调控(翻译后加工)过程; 2.了解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在医学中的实例; 3.掌握遗传密码的概念和重要特点; 4.掌握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原料和基本过程; 5.掌握三种 RNA(tRNA、rRNA、m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十六)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控制 (4 学时) 教学内容: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代谢的调节和控制。 教学要求: 1.了解细胞代谢的交叉网络; 2.了解不同水平的代谢调节;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十七)基因表达的调控 (2 学时) 教学内容: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教学要求: 1.了解介绍基因表达调控;
2.理解原核与真核基因表达的主要异同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十八)总复习 (2学时)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无 四、老核方式 本课程平日成绩占30%,期末考核占70%。最终成绩按百分制记录。 (1)平时成 率及课堂讨论占10%,随堂闭卷测试占20%。 (2)期末考核:闭卷考试占7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老书 (1)教材: 郑集等.《普通生物化学》(第4版).中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主要参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3版).中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罗纪盛等.《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3版).中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撰写人:吴海歌、逄越 审核人:朱永宁 课程负责人:朱永宁
7 2.理解原核与真核基因表达的主要异同。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十八)总复习 (2 学时)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无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平日成绩占 30%,期末考核占 70%。最终成绩按百分制记录。 (1)平时成绩:出勤率及课堂讨论占 10%,随堂闭卷测试占 20%。 (2)期末考核:闭卷考试占 7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郑集等.《普通生物化学》(第 4 版).中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 (2)主要参考书: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 3 版).中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罗纪盛等.《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 3 版).中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撰写人:吴海歌、逄越 审核人:朱永宁 课程负责人:朱永宁
《分子生物学B》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Molecular Biology B 总学时:32 讲授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 话用专业:运动人体科学 开课单位:生物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近年来发展迅速并且在生命科学领域里应用越来越广泛 影响越来越深远的学科。本课程主要从生物大分子的水平来阐述从DNA到NA 到蛋白质和基因表达周控的重要生命过程,以及研究这些重要生命过程所使用的 主要分子生物学技术。另外,本课程在讲述基因表达的重要生命过程时,将突出 分子生物学的核心,即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如何操作和控制某一个 生化过程。同时,本课程将介绍新兴起的基因组学和后基因组学研究现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绪论 (1学时) 教学内容: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范围与主 要内容;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与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 1.掌握分子生物学概念 2.理解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 3.了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范围、进展与发展趋势 授课方式:讲授 (二)遗传物质基础-核酸 (1学时) 教学内容:发现与证明遗传物质的实验基础:DNA的一级结构:DNA的二级 结构;DNA的超螺旋结构。 教学要求: 1.掌握证明D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经典实验、核酸的分类、核酸的分子组成、 B型DNA结构特点; 2.理解正超螺旋、负超螺旋概念 3.了解A型Z型DNA的结构特点、L=T+W公式意义。 授课方式:讲授 (三)有机体、染色体与基因 (2学时) 教学内容:有机体及生命进化系统理论:染色体:基因、基因组与基因组学: 原核生物染色体及基因组特点:真核生物染色体及基因组特点。 教学要求: 1.掌握染色体、染色质概念、常染色质、异染色质概念、组成型异染色体、 兼性异染色质概念、核小体、C值、C值矛盾、重叠基因,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8 《分子生物学 B》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Molecular Biology B 总学时:32 讲授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 适用专业:运动人体科学 开课单位:生物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近年来发展迅速并且在生命科学领域里应用越来越广泛、 影响越来越深远的学科。本课程主要从生物大分子的水平来阐述从 DNA 到 RNA 到蛋白质和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生命过程,以及研究这些重要生命过程所使用的 主要分子生物学技术。另外,本课程在讲述基因表达的重要生命过程时,将突出 分子生物学的核心,即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如何操作和控制某一个 生化过程。同时,本课程将介绍新兴起的基因组学和后基因组学研究现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绪论 (1 学时) 教学内容: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范围与主 要内容;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与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 1.掌握分子生物学概念; 2.理解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 3.了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范围、进展与发展趋势。 授课方式:讲授 (二)遗传物质基础-核酸 (1 学时) 教学内容:发现与证明遗传物质的实验基础;DNA 的一级结构;DNA 的二级 结构;DNA 的超螺旋结构。 教学要求: 1.掌握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几个经典实验、核酸的分类、核酸的分子组成、 B 型 DNA 结构特点; 2.理解正超螺旋、负超螺旋概念; 3.了解 A 型 Z 型 DNA 的结构特点、L=T+W 公式意义。 授课方式:讲授 (三)有机体、染色体与基因 (2 学时) 教学内容:有机体及生命进化系统理论;染色体;基因、基因组与基因组学; 原核生物染色体及基因组特点;真核生物染色体及基因组特点。 教学要求: 1.掌握染色体、染色质概念、常染色质、异染色质概念、组成型异染色体、 兼性异染色质概念、核小体、C 值、C 值矛盾、重叠基因,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基因组特点与区别 2.理解中度重复序列和高度重复序列、染色体的压缩过程,真核生物基因组的 复杂性: 3.了解染色体的者丝粒、端粒、真核和原核染色体组成不同、核小体中的组 蛋白。 授课方式:讲授 (四)DNA的复制 (4学时) 教学内容:DNA的半保留复制:DNA复制体系的复杂性:DNA复制的起始: DNA复制的终止;真核生物DNA的复制:DNA复制的调控 教学要求: 1.掌握DNA的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DNA复制的酶学、DNA复制的半不连 续性、大肠杆菌DNA复制体系、腺病毒DNA复制的终止、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 复制与端粒酶: 2.理解DNA的复制原点、方向与方式,大肠杆菌复制的起始、T7噬菌体DNA 复制的终止、真核生物DWA复制的特点: 3.了解前导链和后随链的协同合成、T7噬菌体复制的起始、了解真核生物 DNA复制模型-SV40复制过程、DNA复制的调控 授课方式:讲授 (五)DNA的福伤、修复与突变 (2学时) 教学内容:DNA的损伤:DNA损伤的修复:DNA的突变:DNA突变的回复:离 体定向诱变。 教学要求: L.掌握自发性损伤、物理因素引起的DNA损伤、化学因素引起的DNA损伤、 错配修复、直接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应急反应和易错修复、DA突变的 类型、突变生成的分子机制 2.理解DNA突变回复的鉴定与分类、基因内抑制突变、基因间抑制突变: 3.了解离体定向诱变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 (六)转录 (4学时) 教学内容:RNA生物合成的相关概念:RNA生物合成的酶学体系:启动子: 终止子:转录的机制:转录产物的后加工:逆转录。 教学要求: L.掌握NA生物合成的相关概念、。及其更替对转录起始的调控、原核生物 的启动子、转录的机制、真核生物mRNA的转录后加工、断裂基因的概念与RNA 的剪接、核基因mRNA的剪接及机制: 2.理解真核生物三类启动子、原核生物的终止子、原核rNA的后加工、原 核tRNA的转录后加工、真核rRNA的转录后加工: 3.了解原核和真核RNA聚合酶结构、真核生物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抗终 止作用、酵母tRNA的剪接、反式剪接、逆转录。 授课方式:讲授 (七)翻译 (2学时) 9
9 基因组特点与区别; 2.理解中度重复序列和高度重复序列、染色体的压缩过程,真核生物基因组的 复杂性; 3.了解染色体的着丝粒、端粒、真核和原核染色体组成不同、核小体中的组 蛋白。 授课方式:讲授 (四)DNA 的复制 (4 学时) 教学内容:DNA 的半保留复制;DNA 复制体系的复杂性;DNA 复制的起始; DNA 复制的终止;真核生物 DNA 的复制;DNA 复制的调控。 教学要求: 1.掌握 DNA 的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DNA 复制的酶学、DNA 复制的半不连 续性、大肠杆菌 DNA 复制体系、腺病毒 DNA 复制的终止、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 复制与端粒酶; 2.理解 DNA 的复制原点、方向与方式,大肠杆菌复制的起始、T7 噬菌体 DNA 复制的终止、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特点; 3.了解前导链和后随链的协同合成、T7 噬菌体复制的起始、了解真核生物 DNA 复制模型-SV40 复制过程、DNA 复制的调控。 授课方式:讲授 (五)DNA 的损伤、修复与突变 (2 学时) 教学内容:DNA 的损伤;DNA 损伤的修复;DNA 的突变;DNA 突变的回复;离 体定向诱变。 教学要求: 1.掌握自发性损伤、物理因素引起的 DNA 损伤、化学因素引起的 DNA 损伤、 错配修复、直接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应急反应和易错修复、DNA 突变的 类型、突变生成的分子机制; 2.理解 DNA 突变回复的鉴定与分类、基因内抑制突变、基因间抑制突变; 3.了解离体定向诱变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 (六)转录 (4 学时) 教学内容:RNA 生物合成的相关概念;RNA 生物合成的酶学体系;启动子; 终止子;转录的机制;转录产物的后加工;逆转录。 教学要求: 1.掌握 RNA 生物合成的相关概念、 及其更替对转录起始的调控、原核生物 的启动子、转录的机制、真核生物 mRNA 的转录后加工、断裂基因的概念与 RNA 的剪接、核基因 mRNA 的剪接及机制; 2.理解真核生物三类启动子、原核生物的终止子、原核 rRNA 的后加工、原 核 tRNA 的转录后加工、真核 rRNA 的转录后加工; 3.了解原核和真核 RNA 聚合酶结构、真核生物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抗终 止作用、酵母 tRNA 的剪接、反式剪接、逆转录。 授课方式:讲授 (七)翻译 (2 学时)
教学内容:mRNA与遗传密码:tRNA:tRNA与核糖体:肽链合成:蛋白质的 运输与定位:翻译后处理 教学要求: 1.掌握遗传密码的主要特性、tNA结构、反密码子、核糖体功能部位、肽 链合成过程: 2.理解线粒体密码子极其特性、核糖体结构、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蛋白 质运输与定位、蛋白质降解、翻译后处理: 3.了解遗传密码的破译、tRNA的副密码子。 授课方式:讲授 (八)细胞的信号传递 (2学时) 教学内容:信号转导的相关概念;G蛋白与跨膜信号传递;酪氨酸蛋白激酶 及其相关受体。 教学要求: 1.掌握G蛋白介导的信号传递系统、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与信号跨膜传递: 2.理解信号转导相关概念、受体与受体类型 3.了解细胞的信号分子、G蛋白结构特点及作用原理、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 授课方式:讲授 (九)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 (4学时) 教学内容: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概述:转录水平调控:转录后调控:翻译 水平调控:翻译后调控。 教学要求: 1.掌握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相关概念、乳糖(lac)操纵子、t杠p操纵子、 RWA干扰的影响、RNA编辑的影响、反义RNA对翻译的调节: 2.理解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严谨调节、基因重排的调节、自体调控、 mRNA寿命对翻译的调节、mRNM的二级结构对翻译的调节 3.了解细菌对营养的适应、阿拉伯糖操纵子、翻译后调控。 授课方式:讲授 (十)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 (4学时) 教学内容:概述:活性染色质的调控:DNA水平的调控:转录水平的调控: 转录后水平的调控:翻译水平的调控: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 教学要求: 1.掌握活性染色质的调控、DA水平的调控、基因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和反 式作用因子、5'帽子的形成、3'多聚A序列: 2.理解真核生物基因调控的特点和复杂性、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hnRNA选 择性加工运输、mRNA稳定性、mRNA翻译起始的调控: 3.了解活跃表达基因的数目、基因表达的不同水平、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 制。 授课方式:讲授 (十一)细胞周期与发育基因表达调控 (2学时) 教学内容: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细胞周期的调控:发育基因表达调控。 教学要求:
10 教学内容:mRNA 与遗传密码;tRNA;tRNA 与核糖体;肽链合成;蛋白质的 运输与定位;翻译后处理。 教学要求: 1.掌握遗传密码的主要特性、tRNA 结构、反密码子、核糖体功能部位、肽 链合成过程; 2.理解线粒体密码子极其特性、核糖体结构、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蛋白 质运输与定位、蛋白质降解、翻译后处理; 3.了解遗传密码的破译、tRNA 的副密码子。 授课方式:讲授 (八)细胞的信号传递 (2 学时) 教学内容:信号转导的相关概念;G 蛋白与跨膜信号传递;酪氨酸蛋白激酶 及其相关受体。 教学要求: 1.掌握 G 蛋白介导的信号传递系统、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与信号跨膜传递; 2.理解信号转导相关概念、受体与受体类型; 3.了解细胞的信号分子、G 蛋白结构特点及作用原理、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 授课方式:讲授 (九)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 (4 学时) 教学内容: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概述;转录水平调控;转录后调控;翻译 水平调控;翻译后调控。 教学要求: 1.掌握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相关概念、乳糖(lac)操纵子、trp 操纵子、 RNA 干扰的影响、RNA 编辑的影响、反义 RNA 对翻译的调节; 2.理解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严谨调节、基因重排的调节、自体调控、 mRNA 寿命对翻译的调节、mRNA 的二级结构对翻译的调节; 3.了解细菌对营养的适应、阿拉伯糖操纵子、翻译后调控。 授课方式:讲授 (十)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 (4 学时) 教学内容:概述;活性染色质的调控;DNA 水平的调控;转录水平的调控; 转录后水平的调控;翻译水平的调控;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 教学要求: 1.掌握活性染色质的调控、DNA 水平的调控、基因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和反 式作用因子、5帽子的形成、3多聚 A 序列; 2.理解真核生物基因调控的特点和复杂性、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hnRNA 选 择性加工运输、mRNA 稳定性、mRNA 翻译起始的调控; 3.了解活跃表达基因的数目、基因表达的不同水平、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 制。 授课方式:讲授 (十一)细胞周期与发育基因表达调控 (2 学时) 教学内容: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细胞周期的调控;发育基因表达调控。 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