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湿度Hs 当湿空气中水蒸汽分压恰好等于同温度下水 蒸汽的饱和蒸汽压P,时,则表明湿空气达到饱和, 此时的湿度H为饱和湿度H。 H、=0.622 即:Hs=f(t,P) P-Ps
饱和湿度Hs 当湿空气中水蒸汽分压 pV 恰好等于同温度下水 蒸汽的饱和蒸汽压 ps时,则表明湿空气达到饱和, 此时的湿度H为饱和湿度Hs。 即: ( ) HS = f t,P S S S 0.622 P-p p H =
二、相对湿度φ 定义:在一定温度及总压下,湿空气的水汽分压与同温度 下水的饱和蒸汽压P之比的百分数。 0=PYx100% 即:p=f(p,t) Ps 〖说明〗 √p=1:=P,湿空气达饱和,不能再吸收水分,不可作 为干燥介质: √P<1:P<P,湿空气未达饱和,能再吸收水分,可作为 干燥介质
二、相对湿度 定义:在一定温度及总压下,湿空气的水汽分压pV与同温度 下水的饱和蒸汽压ps之比的百分数。 % p p 100 S V = 即: f ( p t ) = V , 〖说明〗 ✓φ =1:pV = ps,湿空气达饱和,不能再吸收水分,不可作 为干燥介质; ✓φ <1:pV < ps,湿空气未达饱和,能再吸收水分,可作为 干燥介质
√越小,湿空气偏离饱和程度越远,干燥能力越大。 对干燥介质:0<p<1 T↑,ps↑,p,干燥能力t √湿度H只能表示出水汽含量的绝对值,而相对湿度 却能反映出湿空气吸收水汽的能力。 √相对湿度p与湿度H的关系: ∴.H=f(p,t) H=0.622 P-Ps
✓φ越小,湿空气偏离饱和程度越远,干燥能力越大。 对干燥介质:0<φ<1 T↑,ps↑,φ↓,干燥能力↑ ✓湿度 H 只能表示出水汽含量的绝对值,而相对湿度 却能反映出湿空气吸收水汽的能力。 ✓相对湿度 φ 与湿度 H 的关系: s s P p p H . − = 0 622 H = f (,t)
三、比体积(湿容积)D 定义:每单位质量绝干空气中所具有的湿空气(绝干空 气和水蒸汽)的总体积,m3(湿空气)/kg(绝干气)。 m绝干气+m3水汽m3绝干气,m3水汽 kg绝干气 kg绝干气'kg绝干气 m绝干气,m水汽kg水汽 kg绝干气'kg绝干气kg水汽 .Un =Ug+HUy
三、比体积(湿容积)υH 定义:每单位质量绝干空气中所具有的湿空气(绝干空 气和水蒸汽)的总体积,m3(湿空气)/kg(绝干气)。 H g V 3 3 3 H H k g k g k g m k g m k g m k g m k g m m = + = + = = + 水汽 水汽 绝干气 水汽 绝干气 绝干气 绝干气 水汽 绝干气 绝干气 绝干气 绝干气+ 水汽 3 3 3
22.4273+t1.013×105 273+t1.013×105 Ds= -=0.772× 29 273 P 273 P 0y= 2.4×273+'×1.013x10=1.244273+'×1.013x10 18273P 273 P 所以: UH =Ug HUy =(0.772+1.244H) 273+t1.013×105 273 P
P t . . P . t . g 5 5 1 013 10 273 273 0 772 1 013 10 273 273 29 22 4 + = + = P t . . P . t . V 5 5 1 013 10 273 273 1 244 1 013 10 273 273 18 22 41 + = + = P t . ( . . H ) H g H V 5 1 013 10 273 273 0 772 1 244 + = + = +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