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 读书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 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 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相信。而读书的 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 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 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 己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 大意。 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 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书,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 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 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 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 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可以这样。观 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 体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 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看才懂得;也有 的似乎己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16.文章作者对陶渊明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说法是怎样理解的?(4分) 答 上文后,你对读书“不求甚解”与“会意”二者之间的关系怎样理解?(在答案 中要说明“会意”的含义)(4分) 答: 18.诸葛亮读书有什么“高明”之处?作者引述有关诸葛亮读书的逸闻是为了印证什么观 点?(4分) 答 19.根据最后一段的内容,补写一个结论句(语言简明,有概括性)。(3分) 因此 六、(50分) 20.下面有两个作文题目,任选其中一个题目作文。文体不限,全文不得少于700字 第一个题目:下面的一段文字是从一篇散文中摘录的,阅读后,按要求作文 我第一次参加大型集体活动是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春游。一进中山公园,我发现“习礼亭” 后边的草坪上有只孔雀在悠悠踱步,头,一步一缩,只是彩屏未开。“孔雀公主”从老师讲 的故事里走出来,真让人兴奋。(若干年后,当我知道会开屏的孔雀不是女的而是男的时 颇不服气,所幸的是舞台上的孔雀公主仍然在开屏,万岁!永远正确的错误。)我奋力将手 中的一颗“酸三色”糖球向公主掷去,一是表示友好,二是催她打开华丽的羽扇 【要求】体味括号里的文字,并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第二个题目:沉甸甸的× 【要求】根据作文内容以恰当的词语替换题目中的“××”。作文时,要把完整的题目 写在作文纸上 2/12/2021
Page 26 2/12/2021 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 读书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 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 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相信。而读书的 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 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 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 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 己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 大意。 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 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书,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 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 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 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 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可以这样。观 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 体。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 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看才懂得;也有 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16.文章作者对陶渊明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说法是怎样理解的?(4 分) 答: 17.阅读上文后,你对读书“不求甚解”与“会意”二者之间的关系怎样理解?(在答案 中要说明“会意”的含义)(4 分) 答: 18.诸葛亮读书有什么“高明”之处?作者引述有关诸葛亮读书的逸闻是为了印证什么观 点?(4 分) 答: 19.根据最后一段的内容,补写一个结论句(语言简明,有概括性)。(3 分) 因此, 六、(50 分) 20.下面有两个作文题目,任选其中一个题目作文。文体不限,全文不得少于 700 字。 第一个题目:下面的一段文字是从一篇散文中摘录的,阅读后,按要求作文。 我第一次参加大型集体活动是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春游。一进中山公园,我发现“习礼亭” 后边的草坪上有只孔雀在悠悠踱步,头,一步一缩,只是彩屏未开。“孔雀公主”从老师讲 的故事里走出来,真让人兴奋。(若干年后,当我知道会开屏的孔雀不是女的而是男的时, 颇不服气,所幸的是舞台上的孔雀公主仍然在开屏,万岁!永远正确的错误。)我奋力将手 中的一颗“酸三色”糖球向公主掷去,一是表示友好,二是催她打开华丽的羽扇。 【要求】体味括号里的文字,并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第二个题目:沉甸甸的×× 【要求】根据作文内容以恰当的词语替换题目中的“××”。作文时,要把完整的题目 写在作文纸上
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5) 本卷共四大题,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选择题(30分) 1、选出粗斜体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A、惴惴不安(zhui)造诣(yi)懿范(y1)台州(tai) 逸兴遗飞( chuan)骨髓(sui)囚系(j)客栈(zhan) C、摇曳不定(ye)谛听(di)岑寂(cen)椒兰(jio) D、乍雨乍晴(zha)疆場(y)庐冢( zhong)邇迤(y1) 2、选出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情随事迁哗众取宠人心危惟急于事功 B、延口残喘黯然失色闲情逸志标新立异 C、翻云覆雨硕大无朋杀一儆百衣绵还乡 D、挈妇将雏融会贯通刎颈之交矫揉造作 3、次填入下列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冷战后,美国不断以各种名义动用军事力量干涉别国事务,()成了世界警察。 ②、去年,中国经济受亚洲金融危机及国内特大洪涝灾害的双重影响,形势十分()。 ③、书是()人类智慧大门的钥匙 ④、10万元年薪聘教授,148个特聘教授职位()。 A、居然严峻启迪虚席以待 B、俨然严峻开启虚席以待 C、居然严厉开启虚左以待 D、俨然严厉启迪虚左以待 4、下列各句中粗斜体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是个计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求教 不耻下问 2/12/2021
Page 27 2/12/2021 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5) 本卷共四大题,150 分 考试时长:150 分钟 一、 选择题(30 分) 1、 选出粗斜体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A、 惴惴不安(zhuì) 造诣(yì) 懿范(yì) 台州(tāi) B、 逸兴遄飞(chuán) 骨髓(suǐ) 囚系(jì) 客栈(zhàn) C、 摇曳不定(yè) 谛听(dì) 岑寂(cén) 椒兰(jiāo) D、 乍雨乍晴(zhà) 疆埸(yì) 庐冢(zhǒng) 逦迤(yǐ) 2、 选出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 情随事迁 哗众取宠 人心危惟 急于事功 B、 延口残喘 黯然失色 闲情逸志 标新立异 C、 翻云覆雨 硕大无朋 杀一儆百 衣绵还乡 D、 挈妇将雏 融会贯通 刎颈之交 矫揉造作 3、 次填入下列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冷战后,美国不断以各种名义动用军事力量干涉别国事务,( )成了世界警察。 ②、去年,中国经济受亚洲金融危机及国内特大洪涝灾害的双重影响,形势十分( )。 ③、书是( )人类智慧大门的钥匙。 ④、10 万元年薪聘教授,148 个特聘教授职位( )。 A、 居然 严峻 启迪 虚席以待 B、 俨然 严峻 开启 虚席以待 C、 居然 严厉 开启 虚左以待 D、 俨然 严厉 启迪 虚左以待 4、 下列各句中粗斜体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是个计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求教, 不耻下问
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本文五、六两段之间原先衔接得非常顺畅,修改者却在中间硬塞进了两个所谓的 过渡句,这样一来,反而给人狗尾续貂之感。 D、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 5、下列文学常识说明有错误的一项是 A、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著有《谈艺录》《管锥篇》等学术著作:还著有 散文集《人兽鬼》、短篇小说《写在人生边上》和讽刺性长篇小说《围城》等。《围城》充 分显示了他的独特的风格,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具有独特的艺术特 B、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 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者还创作了长篇小说《风云初记》 和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等 C、王勃,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 “初唐四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是唐人写送别诗的名作,“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是该诗留下的千古名句。《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 天一色”更为历来论者所激赏。 D、杜牧,晚唐诗人,与李商隐齐名,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住在樊川别 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阿房宫赋》是作者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一骑红尘 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作者留下的著名诗句 6、下列各项中标点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说 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 B、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 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 C、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 会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 D、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说 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 7、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理想不能付诸于行动,就成了空想。 B、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C、热烈欢迎志愿军战士胜利凯旋。 南阳中学师生经过两年的努力,学校由原来的盐城市重点高中升格为江苏省重点 2/12/2021
Page 28 2/12/2021 B、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 本文五、六两段之间原先衔接得非常顺畅,修改者却在中间硬塞进了两个所谓的 过渡句,这样一来,反而给人狗尾续貂之感。 D、 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 5、 下列文学常识说明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著有《谈艺录》《管锥篇》等学术著作;还著有 散文集《人兽鬼》、短篇小说《写在人生边上》和讽刺性长篇小说《围城》等。《围城》充 分显示了他的独特的风格,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具有独特的艺术特 色。 B、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 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者还创作了长篇小说《风云初记》 和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等。 C、 王勃,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 “初唐四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是唐人写送别诗的名作,“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是该诗留下的千古名句。《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 天一色”更为历来论者所激赏。 D、 杜牧,晚唐诗人,与李商隐齐名,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住在樊川别 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阿房宫赋》是作者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一骑红尘妃 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作者留下的著名诗句。 6、 下列各项中标点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说: “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 B、 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说: “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 C、 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 会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 D、 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说: “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 7、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 理想不能付诸于行动,就成了空想。 B、 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C、 热烈欢迎志愿军战士胜利凯旋。 D、 南阳中学师生经过两年的努力,学校由原来的盐城市重点高中升格为江苏省重点
高中 8、选出下列文言句子中粗斜体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A、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达人,官运亨通的人。 董之以严刑。董,监督 C、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全都、一概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因为 9、下列句中括号内词都有词类活用现象,按要求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六王毕,四海(一) ②骊山(北)构而西折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④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⑤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⑦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A、①/②④/③⑥/⑤⑦ B、①/②⑦/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③/⑤⑦/⑥ D、①/②/③/④⑤⑦/⑥ 10、下列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效果最好的一组是 ①a、历史前进中,不免有迁回,有后退,有挫折,甚至有暂时的失败:但不可改变的 是历史发展规律。b、历史前进中,不免有迂回,有后退,有挫折,甚至有暂时的失败;但 历史发展规律是不可改变的 ②a、“春宵一刻值千金”,莫非诗人心里在思付—“人一生遇上花好月圆,能几多 回,难道不该珍惜,不该享受吗?”b、“春宵一刻值千金”,莫非诗人心里在思付—“人 生能遇上几多回花好月圆,难道不该珍惜和享受吗!” 2/12/2021
Page 29 2/12/2021 高中。 8、 选出下列文言句子中粗斜体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A、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达人,官运亨通的人。 B、 董之以严刑。 董,监督。 C、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全都、一概。 D、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因为。 9、 下列句中括号内词都有词类活用现象,按要求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 六王毕,四海(一) ② 骊山(北)构而西折 ③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④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⑤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⑥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⑦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A、①/②④/③⑥/⑤⑦ B、①/②⑦/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③/⑤⑦/⑥ D、①/②/③/④⑤⑦/⑥ 10、下列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效果最好的一组是 ①a、历史前进中,不免有迂回,有后退,有挫折,甚至有暂时的失败;但不可改变的 是历史发展规律。b、历史前进中,不免有迂回,有后退,有挫折,甚至有暂时的失败;但 历史发展规律是不可改变的。 ②a、“春宵一刻值千金”,莫非诗人心里在思忖——“人一生遇上花好月圆,能几多 回,难道不该珍惜,不该享受吗?” b、“春宵一刻值千金”,莫非诗人心里在思忖——“人 一生能遇上几多回花好月圆,难道不该珍惜和享受吗!” A、①a②a B、①b②a C、①a②b D、①b②b
二、阅读题(45分)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14分) 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zhan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 英租界,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旧y里,人们都睡 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又()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 年,我在()中沉静下去了,不料积习又从()中抬起头来,写下了以上那些 年青时读向子期注《思旧赋》,很怪他为什 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y积 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 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 知道,j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注:向子期(原名向秀)的好友嵇康、吕安被司马昭杀害之后,向子期很悲痛,写了 一篇《思旧赋》来纪念他们。由于当时处在司马氏政权的高压之下,向秀不能直书其事表 达自己的哀思,所以文章写得短而隐晦,仅156个字 1、这几节文字选自《为了忘却的记念》,该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杂文集 ,该文 中有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颔联的下联是 (2分) 2、据拼音,依次写出文中的四个汉字(2分) 3、选文第一段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沉痛悲哀沉静B、沉重悲愤沉静 B、沉重悲痛沉默D、沉痛悲伤沉默 1、选文第二段[]处该填入的句子是(2分) A、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 B、在现在的中国,要写下去,哪里有写处? C、要写下去,在现在的中国,没有写处 在中国的现在,要写下去是没有写处的 5、“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的意思是(2分) A、在黑暗中偏安一隅,躲避政治风浪。 B、在重压下寻觅到一个突破口,由此,倾泻心头愤恨。 C、找一个隐蔽自己、保存实力的地方,从而继续打击敌人 2/12/2021
Page 30 2/12/2021 二、阅读题(45 分) (一)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14 分) 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 zhàn 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 英租界,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旧 yù 里,人们都睡觉 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又( )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 年,我在( )中沉静下去了,不料积习又从( )中抬起头来,写下了以上那些 字。 [ ]年青时读向子期注《思旧赋》,很怪他为什 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 yū 积 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 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 知道,jí 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注:向子期(原名向秀)的好友嵇康、吕安被司马昭杀害之后,向子期很悲痛,写了 一篇《思旧赋》来纪念他们。由于当时处在司马氏政权的高压之下,向秀不能直书其事表 达自己的哀思,所以文章写得短而隐晦,仅 156 个字。 1、这几节文字选自《为了忘却的记念》,该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杂文集 ,该文 中有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颔联的下联是 。(2 分) 2、据拼音,依次写出文中的四个汉字(2 分) 3、选文第一段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沉痛 悲哀 沉静 B、沉重 悲愤 沉静 B、沉重 悲痛 沉默 D、沉痛 悲伤 沉默 4、选文第二段[ ]处该填入的句子是(2 分) A、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 B、在现在的中国,要写下去,哪里有写处? C、要写下去,在现在的中国,没有写处。 D、在中国的现在,要写下去是没有写处的。 5、“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的意思是(2 分) A、在黑暗中偏安一隅,躲避政治风浪。 B、在重压下寻觅到一个突破口,由此,倾泻心头愤恨。 C、找一个隐蔽自己、保存实力的地方,从而继续打击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