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6) I卷(共40分) 、(16分) 1、下列加黑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狂吠fei笨坯pei谛听di岑寂cen B、吮吸yn尺牍d下乘 cheng佫守ke C、乍雨乍晴zha锱铢必较 zi zhu熨贴yn D、杀一儆百jng苦思冥想ming颀长qf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遁词斟酌声名狼藉老羞成怒 B、援例杀青桑榆非晚鸦鹊无声 C、亵渎扎记发号施令矫揉造作 D、审慎窠巢闲情益致出神入画 3、在下面句子中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无论春天夏初在麦苗地油菜地里追逐红靛儿,还是天高气爽的秋季,奔跑在柳树 面网罗虎不拉儿,都好像没有见过这种鸟儿 ②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尤其是在诗方面。 ③文学是艰苦的事 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你 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A、和就只有才B、或却只有才 C、或却只要就D、和就只要就 4、下列各句中,加黑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短短几日,对海南的印象究竟只是浮光掠影,但我却坚定了一个信念,我们的祖国只 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就会取得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B、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不减员、不裁官行不行? C、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悲痛万分 D、这样慘淡经营之后,这所房屋,在那条老城区的街道上简直是一所很像样的屋子了。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我们可以得到,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 分别创造出来的 ②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 得比罐头还严密。 ③四百多年里,它一面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④在不断的炮火 中,有时清晨起来,在茅屋后面或是山脚下的丛林里,我听到了黄 鹂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 A、推想禁止剥蚀洗涤B、推想禁锢剥蚀洗礼 C、联想禁锢腐蚀洗礼υ、联想禁止腐蚀洗涤 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北航的教师认为,10万元年薪虽然很高,如果应聘者能够在学科前沿做出一流的成 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B、虽然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商务、交流、购物上的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信息 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越来越感到怀疑 C、昨天,市图书馆举办知识经济讲座,聘请了东南大学的教授,会议室的座位真是座无 虚席,好多人站着听了一下午 D、由于采取了科技兴农的措施,农业发展较快,我国己改变了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不能自 给的局面。 7、依据原文内容,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各句,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也
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6) I 卷(共 40 分) 一、(16 分) 1、下列加黑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狂吠 fèi 笨坯 pēi 谛听 dì 岑寂 cén B、吮吸 yǔn 尺牍 dú 下乘 chéng 恪守 kè C、乍雨乍晴 zhà 锱铢必较 zī zhū 熨贴 yùn D、杀一儆百 jǐng 苦思冥想 míng 颀长 q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遁词 斟酌 声名狼藉 老羞成怒 B、援例 杀青 桑榆非晚 鸦鹊无声 C、亵渎 扎记 发号施令 矫揉造作 D、审慎 窠巢 闲情益致 出神入画 3、在下面句子中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无论春天夏初在麦苗地_______油菜地里追逐红靛儿,还是天高气爽的秋季,奔跑在柳树 下面网罗虎不拉儿,都好像没有见过这种鸟儿。 ②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______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尤其是在诗方面。 ③文学是艰苦的事,________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你________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A、和 就 只有 才 B、或 却 只有 才 C、或 却 只要 就 D、和 就 只要 就 4、下列各句中,加黑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短短几日,对海南的印象究竟只是浮光掠影,但我却坚定了一个信念,我们的祖国只 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就会取得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B、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不减员、不裁官行不行? C、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悲痛万分。 D、这样惨淡经营之后,这所房屋,在那条老城区的街道上简直是一所很像样的屋子了。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我们可以______得到,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 分别创造出来的。 ②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_______得比罐头还严密。 ③四百多年里,它一面______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④在不断的炮火_______中,有时清晨起来,在茅屋后面或是山脚下的丛林里,我听到了黄 鹂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 A、推想 禁止 剥蚀 洗涤 B、推想 禁锢 剥蚀 洗礼 C、联想 禁锢 腐蚀 洗礼 D、联想 禁止 腐蚀 洗涤 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北航的教师认为,10万元年薪虽然很高,如果应聘者能够在学科前沿做出一流的成 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B、虽然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商务、交流、购物上的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信息 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越来越感到怀疑。 C、昨天,市图书馆举办知识经济讲座,聘请了东南大学的教授,会议室的座位真是座无 虚席,好多人站着听了一下午。 D、由于采取了科技兴农的措施,农业发展较快,我国已改变了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不能自 给的局面。 7、依据原文内容,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各句,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_______。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也
①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③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④而言之不详 ⑤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⑥此世所以不传也 A、⑤④①③⑥②B、①⑤③④②⑥C、⑤④③⑥①②D、⑤①②③④⑥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清代文学家张溥所写的《五人墓碑记》,记述了苏州市民反抗阉党的斗争,抒发了对“激 于义而死”的五个人的崇敬之情,阐述了人的生死价值问题。 B、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我国现代文学硏究家、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学术著作《谈 艺录》、《管锥编》,著名短篇小说《人·兽·鬼》和长篇小说《围城》等。 C、王勃,字子安,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初唐四杰”。其文多骈体,《四库 存全书总目》中说“勃文为四杰之冠”。 D、“疏”是古汉语的文体之一,多指给皇帝的奏章。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征的《谏 太宗十思疏》等 (6分) 阅读《为了忘却的记念》片断,回答9-13题 (1)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 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2)这方法很不好,有时我在路上遇见他,只要在相距三四尺前后 或左右有一个年青漂亮的女人,我便会疑心就是他的朋友。(3)①他和我一同走路的时候 可就走得近了,简直是扶住我,②怕我被汽车或电车撞死:我这面也为他近视而又要照顾 别人担心,大家都仓皇失措的愁一路,③倘不是万不得已,我是不大和他一同出去的,我 实在看得他吃力,④自己也吃力 9、这段文字中写的“他”是指(1分) A、白莽B、殷夫C、柔石D、冯铿 10、第(1)句中写“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迂”在此段中的具体含义是(1分) A、与异性交往的拘谨B、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C、台州式的硬气D、他相信人们是好的 11、第(2)句中写“我便会疑心就是他的朋友”,“疑心”一词在此处的含义是(1分) A、怀疑B、推想C、疑虑D、疑惑 12、第(3)句中①一④四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1分) A、①如果②因为③因而④所以B、①但②并且③如果④而且 C、①但②因为③所以④因而D、①如果②而且③所以④所以 13、从这段的内容构成上看,(1)(2)两句与(3)句之间的关系分析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以第(3)句衬托(1)(2)两句,说明他的迁的渐渐改变 B、以(1)(2)两句反衬第(3)句,说明他对“我”的关心照顾非常细致周到。 C、(1)(2)两句与第(3)句是并列关系,说明他对待异性和“我”的两方面情况。 D、第(3)句是中心句,(1)(2)两句是铺垫,是一般情况,而第(3)句是讲特别情况。 三、(18分) (一)阅读《五人墓碑记》片断,回答14-17题。 嗟夫!大阉之①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②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 之③间,素不闻诗书之④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 于天下,卒以吾郡之⑤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⑥谋难于猝发 待圣人之⑦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⑧力也 14、下列加黑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1分) ①亦曷故哉②难于猝发③且矫诏纷出④大阉亦逡巡畏义 A、 he cu zhao gun B、 he zu zhao qun C、 he cu zhao gun D、 he zu zhao gun 15、下列加黑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1分) A、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指民间)B、且矫诏纷出(假托的皇帝命令)
①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③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④而言之不详 ⑤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⑥此世所以不传也 A、⑤④①③⑥② B、①⑤③④②⑥ C、⑤④③⑥①② D、⑤①②③④⑥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清代文学家张溥所写的《五人墓碑记》,记述了苏州市民反抗阉党的斗争,抒发了对“激 于义而死”的五个人的崇敬之情,阐述了人的生死价值问题。 B、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学术著作《谈 艺录》、《管锥编》,著名短篇小说《人·兽·鬼》和长篇小说《围城》等。 C、王勃,字子安,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初唐四杰”。其文多骈体,《四库 存全书总目》中说“勃文为四杰之冠”。 D、“疏”是古汉语的文体之一,多指给皇帝的奏章。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征的《谏 太宗十思疏》等。 二、(6分) 阅读《为了忘却的记念》片断,回答 9-13 题。 (1)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 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2)这方法很不好,有时我在路上遇见他,只要在相距三四尺前后 或左右有一个年青漂亮的女人,我便会疑心就是他的朋友。(3)①他和我一同走路的时候, 可就走得近了,简直是扶住我,②怕我被汽车或电车撞死;我这面也为他近视而又要照顾 别人担心,大家都仓皇失措的愁一路,③倘不是万不得已,我是不大和他一同出去的,我 实在看得他吃力,④自己也吃力。 9、这段文字中写的“他”是指(1 分) A、白莽 B、殷夫 C、柔石 D、冯铿 10、第(1)句中写“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迂”在此段中的具体含义是(1 分) A、与异性交往的拘谨 B、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C、台州式的硬气 D、他相信人们是好的 11、第(2)句中写“我便会疑心就是他的朋友”,“疑心”一词在此处的含义是(1 分) A、怀疑 B、推想 C、疑虑 D、疑惑 12、第(3)句中①-④四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1 分) A、①如果 ②因为 ③因而 ④所以 B、①但 ②并且 ③如果 ④而且 C、①但 ②因为 ③所以 ④因而 D、①如果 ②而且 ③所以 ④所以 13、从这段的内容构成上看,(1)(2)两句与(3)句之间的关系分析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以第(3)句衬托(1)(2)两句,说明他的迂的渐渐改变。 B、以(1)(2)两句反衬第(3)句,说明他对“我”的关心照顾非常细致周到。 C、(1)(2)两句与第(3)句是并列关系,说明他对待异性和“我”的两方面情况。 D、第(3)句是中心句,(1)(2)两句是铺垫,是一般情况,而第(3)句是讲特别情况。 三、(18 分) (一)阅读《五人墓碑记》片断,回答 14-17 题。 嗟夫!大阉之①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②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 之③间,素不闻诗书之④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 于天下,卒以吾郡之⑤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⑥谋难于猝发, 待圣人之⑦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⑧力也。 14、下列加黑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1 分) ①亦曷故哉 ②难于猝发 ③且矫诏纷出 ④大阉亦逡巡畏义 A、hé cú zhāo qūn B、hè zú zhào qūn C、hé cù zhào qūn D、hè zú zhāo qùn 15、下列加黑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1 分) A、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指民间) B、且矫诏纷出(假托的皇帝命令)
C、不敢复有株治(牵连治罪)D、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很、十分) 6、给段中8个“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②/①③④⑥⑧/⑤⑦B、①/②③④⑥⑧/⑤⑦ C、②/①③④⑥⑦/⑤⑧D、⑦/①②③④⑤/⑥⑧ 17、“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 是(2分) A、在魏忠贤这场祸乱中,一般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他们的志向,偌大的中国,只有几个人 (改变志向)吧! B、在魏忠贤这场祸乱中,一般做官的人能不轻视自己的志向,偌大的中国,只有几个人(轻 视志向)吧! C、在魏忠贤这场祸乱中,一般做官的人能不改变他们的志向,偌大的天下,有几个人呢? D、在魏忠贤这场祸乱中,一般做官的人能不轻视自己的志向,偌大的天下有几个人呢? 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8-23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 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 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 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盗皆惭叹,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 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其不得已应召。复拜东海相。 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 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 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咨在官清简,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 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祇、萧建等,使薄敛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 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朱祇、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衹 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18、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就:到任 B、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至:非常,极 C、累迁敦煌太守累:牵累,连累 躬率子孙耕农为养躬:亲 19、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太尉杨赐特辟特辟:特地征召 B、所犯无状无状:不要告状 C、诏书切让切让:严词责备 D、祇、建譬以顾命顾命:临终遗命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1)父畅,为博士(3)前后再三,其不得已应召 (2)因请为设食(4)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A、(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B、(1)与(2)相同,(3)与(4)不同 C、(1)与(2)不同,(3)与(4)相同 D、(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以下21-22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2分)(1)请与讲议(2)以病免还 A、(1)请与他讲讲(2)因病免回家乡 B、(1)请与他讲讲(2)因病免职还乡 C、(1)请他参加讲论经典(2)因病免职还乡 D、(1)请他参加讲论经典(2)因病免回家乡 22、(2分)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A、妻子儿女生活必需品之外的东西,一点也没请求留下
C、不敢复有株治(牵连治罪) D、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很、十分) 16、给段中 8 个“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②/①③④⑥⑧/⑤⑦ B、①/②③④⑥⑧/⑤⑦ C、②/①③④⑥⑦/⑤⑧ D、⑦/①②③④⑤/⑥⑧ 17、“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 是(2 分) A、在魏忠贤这场祸乱中,一般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他们的志向,偌大的中国,只有几个人 (改变志向)吧! B、在魏忠贤这场祸乱中,一般做官的人能不轻视自己的志向,偌大的中国,只有几个人(轻 视志向)吧! C、在魏忠贤这场祸乱中,一般做官的人能不改变他们的志向,偌大的天下,有几个人呢? D、在魏忠贤这场祸乱中,一般做官的人能不轻视自己的志向,偌大的天下有几个人呢?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8-23 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 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 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 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盗皆惭叹,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 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其不得已应召。复拜东海相。 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 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 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咨在官清简,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 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祇、萧建等,使薄敛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 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朱祇、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祇、 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18、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就:到任 B、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 至:非常,极 C、累迁敦煌太守 累:牵累,连累 D、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躬:亲自 19、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太尉杨赐特辟 特辟:特地征召 B、所犯无状 无状:不要告状 C、诏书切让 切让:严词责备 D、祇、建譬以顾命 顾命:临终遗命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 分) (1)父畅,为博士 (3)前后再三,其不得已应召 (2)因请为设食 (4)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A、(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B、(1)与(2)相同,(3)与(4)不同 C、(1)与(2)不同,(3)与(4)相同 D、(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以下 21-22 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21、(2 分)(1)请与讲议 (2)以病免还 A、(1)请与他讲讲 (2)因病免回家乡 B、(1)请与他讲讲 (2)因病免职还乡 C、(1)请他参加讲论经典 (2)因病免职还乡 D、(1)请他参加讲论经典 (2)因病免回家乡 22、(2 分)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A、妻子儿女生活必需品之外的东西,一点也没请求留下
B、妻子儿女生活必需品之外的东西,没有提出要求 C、妻子剩余的东西,没有提出要求 D、妻子剩余的东西,一点也没有请求留下。 23、下列各句是对本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第三段的叙述,表现了赵咨以孝事母、清廉俭朴,以仁治盗,以及淡泊名利的品行操守。 ②第三段的叙述,表现了赵咨对盗贼富有同情心,乐善好施的为人 ③赵咨临终要求“薄敛素棺”,表现了他反对迷信,主张俭节的思想。 ④赵咨临终要求“薄敛素棺”,表现了他思想明达,反对奢侈厚葬的特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II卷(共60分) 请将24一32题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4-28题。 1971年的夏天,我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不知是抵美的第几个长日了,我由一个应征事情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候身上只剩下 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找事没着落,前途的茫然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时 头是低着的 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的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凝视着我,我也知道,没有抬头, 他站起来了,仍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 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 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 片影子挡住了去路,那个吹着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枝碧 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来!给你!”他将小草当一样珍宝似的递上来 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微笑,就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 说完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很亲爱地弄弄乱,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励,又对 我笑了笑。 然后,他双手插进口袋里,悠悠闲闲地走了。 那是我到美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 小草,保存了许多年,找不到了。那个人,连名字都没有法子知道,他的脸在回 忆中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法子忘记他 很多年过去了,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一笔可以归还的债,将心和快乐传 递给另外一些人类。将这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 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热切, 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仍然是美妙的。这份能力,来自那枝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 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 24、“我”接住金发青年递过来的小草后,“忍不住笑了起来”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不 得超过30字)(3分) 25、作者写金发青年“双手插进口袋里,悠悠闲闲地走了”的用意是什么?(答案不得超 过20字)(4分) 26、最后一段所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答案不得超过20字)(3分) 27、下面是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其中哪两项是正确的?(4分 A、蹲、拿、走、递等动作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在接到小草之前,我一直密切地注视着金发青年的一举一动 C、把抵美的那几天称为“长日”,表现了“我”苦日难捱的烦闷心情
B、妻子儿女生活必需品之外的东西,没有提出要求。 C、妻子剩余的东西,没有提出要求。 D、妻子剩余的东西,一点也没有请求留下。 23、下列各句是对本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2 分) ①第三段的叙述,表现了赵咨以孝事母、清廉俭朴,以仁治盗,以及淡泊名利的品行操守。 ②第三段的叙述,表现了赵咨对盗贼富有同情心,乐善好施的为人。 ③赵咨临终要求“薄敛素棺”,表现了他反对迷信,主张俭节的思想。 ④赵咨临终要求“薄敛素棺”,表现了他思想明达,反对奢侈厚葬的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II 卷(共 60 分) 请将24-32题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 四、(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24-28 题。 1971 年的夏天,我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不知是抵美的第几个长日了,我由一个应征事情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候身上只剩下 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找事没着落,前途的茫然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时, 头是低着的。 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的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凝视着我,我也知道,没有抬头, 他站起来了,仍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 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 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 一片影子挡住了去路,那个吹着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枝碧绿 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来!给你!”他将小草当一样珍宝似的递上来。 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微笑,就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 说完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很亲爱地弄弄乱,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励,又对 我笑了笑。 然后,他双手插进口袋里,悠悠闲闲地走了。 那是我到美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 小草,保存了许多年,找不到了。那个人,连名字都没有法子知道,他的脸在 回 忆中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法子忘记他。 很多年过去了,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一笔可以归还的债,将心和快乐传 递给另外一些人类。将这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 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热切, 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仍然是美妙的。这份能力,来自那枝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 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 24、“我”接住金发青年递过来的小草后,“忍不住笑了起来”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不 得超过 30 字)(3 分) 答:□□□□□□□□□□□□□□□□□□□□□□□□□□□□□□ 25、作者写金发青年“双手插进口袋里,悠悠闲闲地走了”的用意是什么?(答案不得超 过 20 字)(4 分) 答:□□□□□□□□□□□□□□□□□□□□ 26、最后一段所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答案不得超过 20 字)(3 分) 答:□□□□□□□□□□□□□□□□□□□□ 27、下面是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其中哪两项是正确的?(4 分)( )( ) A、蹲、拿、走、递等动作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在接到小草之前,我一直密切地注视着金发青年的一举一动。 C、把抵美的那几天称为“长日”,表现了“我”苦日难捱的烦闷心情
D、金发青年选小草作为礼物是就地取材,随意性举动,没有什么特殊用意 E、全文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叙事,后一部分抒情议论。 F、写小草后来找不到了及不知道金发青年的名字是为了表现“我”的粗心和内疚 28、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回答。(4分) 五、(12分) 29、下面这段话中必须删除的有哪几处?请将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市场管理员说:“目前,个体户收入悬殊很大。他们当中的多数乃至绝大多数是 遵纪守法的;但个别人有违法行为,对这些人已依法给予法律制裁。同时还要加强对 ③④⑤⑥⑦ 他们的教育,绝不能让社会上那种坑害顾客的思想任其泛滥。 ⑧ 必须删除的是 30、仿照例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续写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①爱心是 ②爱心是 3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2)两题。(4分) 著名学者专家们通过论证,证明了很多人对水利工程人员提出的关于在某河段修建大 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进行论证后得出的不同意见是不科学的。 (1)著名学者专家们认为在某河段修建大型水力发电站是可行,还是不可行? 答(①②③ (2)把这段文字改写成三个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短句,原意不能改变。 六、(30分) 32、以《考验》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1)结构完整,详略得当 (2)叙事有一定的起伏变化 (3)字迹清楚 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7) (南昌市) 基础知识(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黑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岑(cen)寂勾(gou)当蕴藉(j)隽(judn)永 B.绵亘(gen)深邃(sui)坍圮(j)清沁(qing) C.褒(bao)词恪(ke)守赘(zhui)言亵渎(du) D.熨(yin)帖灼(zhu6)烈猝(cu)然诅(j)咒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缘份聪慧杀一警百弥天大罪 B.雕琢神彩哗众取宠鸦鹊无声 C.审慎攫住声名狼籍苦思冥想
D、金发青年选小草作为礼物是就地取材,随意性举动,没有什么特殊用意。 E、全文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叙事,后一部分抒情议论。 F、写小草后来找不到了及不知道金发青年的名字是为了表现“我”的粗心和内疚。 28、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回答。(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2 分) 29、下面这段话中必须删除的有哪几处?请将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横线上。(4 分) 市场管理员说:“目前,个体户收入悬殊很大。他们当中的多数乃至绝大多数是 ① ② 遵纪守法的;但个别人有违法行为,对这些人已依法给予法律制裁。同时还要加强对 ③ ④ ⑤ ⑥ ⑦ 他们的教育,绝不能让社会上那种坑害顾客的思想任其泛滥。 ⑧ 必须删除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仿照例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续写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①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2)两题。(4 分) 著名学者专家们通过论证,证明了很多人对水利工程人员提出的关于在某河段修建大 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进行论证后得出的不同意见是不科学的。 (1)著名学者专家们认为在某河段修建大型水力发电站是可行,还是不可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这段文字改写成三个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短句,原意不能改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30 分) 32、以《考验》为题,写一篇 700 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1)结构完整,详略得当。 (2)叙事有一定的起伏变化。 (3)字迹清楚。 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7) (南昌市) 一.基础知识(14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加黑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岑(cén)寂 勾(gōu)当 蕴藉(jí) 隽(juàn)永 B.绵亘(gèn) 深邃(suì) 坍圮(jǐ) 清沁(qìng) C.褒(bāo)词 恪(kè)守 赘(zhuì)言 亵渎(dú) D.熨(yùn)帖 灼(zhuó)烈 猝(cù)然 诅(jǔ)咒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缘份 聪慧 杀一警百 弥天大罪 B. 雕琢 神彩 哗众取宠 鸦鹊无声 C. 审慎 攫住 声名狼籍 苦思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