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古代文言文资料及练习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貳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 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 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 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 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 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 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课文相关练习 、通假字 1.共其乏困 2.秦伯说 3.失其所与,不知 、古今异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行李之往来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 2。夜缒而出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越国以鄙远 5.共其乏困 6。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7.朝济而夕设版焉 8。既东封郑 9.若不阙秦 10。与郑人盟 四、一词多义
1 第一册古代文言文资料及练习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 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 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 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 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 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 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课文相关练习 一、通假字 1.共其乏困 2.秦伯说 3.失其所与,不知 二、古今异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行李之往来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三、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 2。夜缒而出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越国以鄙远 5.共其乏困 6。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7.朝济而夕设版焉 8。既东封郑 9.若不阙秦 10。与郑人盟 四、一词多义
)虚词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以其无礼于晋 1.之是寡人之过也 越国以鄙远 夫晋,何厌之有 。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因人之力而敝之 阙秦以利晋 以乱易整,不武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其无礼于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子亦有不利焉 3.其失其所与,不知 焉1焉用亡郑以陪邻 吾其还也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五、特殊句式 以其无礼于晋 2。晋军函陵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4。夜缒而出 5.夫晋,何厌之有 勾践灭吴 《国语》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 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 夏则资皮,冬则资籥,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 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 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 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 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 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 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今
2 (一)虚词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以.其无礼于晋 1.之 是寡人之.过也 越国以.鄙远 夫晋,何厌之.有 2。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因人之.力而敝之 阙秦以.利晋 以.乱易整,不武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其.无礼于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子亦有不利焉. 3.其 失其.所与,不知 4。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吾其.还也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五、特殊句式 1.以其无礼于晋 2。晋军函陵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4。夜缒而出 5.夫晋,何厌之有 勾践灭吴 《国语》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 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 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 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 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 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 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 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 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今
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 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 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 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 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 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铺也,无不歌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 夫人之所织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 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 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 乃致其众而誓之,日:“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 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 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进则思赏, 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 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课文相关练习 、通假字 1.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2.令壮者无取老妇 3.将免者以告 4。而摩厉之于义 5.三月释其政 。无不铺也,无不歡也 7.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二、古今异义 1.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3.然后卑事夫差 4。南至于句无 5.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6。果行,国人皆劝
3 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 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 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 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 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 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 夫人之所织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 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 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 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 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 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进则思赏, 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 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课文相关练习 一、通假字 1.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2.令壮者无取老妇 3.将免者以告 4。而摩厉之于义 5.三月释其政 6。无不餔也,无不歠也 7.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二、古今异义 1.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3.然后卑事夫差 4。南至于句无 5.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6。果行,国人皆劝
类活用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以待乏也 3.吊有忧,贺有喜 4。南至于句无 5.今寡人不能 6。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7.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8。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9.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10。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11.又郊败之 四、一词多义 (一)虚词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 2。其(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1.之)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其达士,洁其居 何后之有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3.于乃号令于三军曰 4。与生 公与之母 南至于句无 失其所与,不知 5.以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6。乃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1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 (二)实词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2。政」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 三年释其政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3.归∫四方之民归之 失其所与,不知 若水之归下也 五、特殊句式 乃号令于三军曰 2。何后之有 3.此则寡人之罪也 4。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铺也 5.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 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
4 三、词类活用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2。以待乏也 3.吊有忧,贺有喜 4。南至于句无 5.今寡人不能 6。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7.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8。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9.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10。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11.又郊败之 四、一词多义 (一)虚词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 2。其 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1.之 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其.达士,洁其居 何后之.有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3.于 乃号令于.三军曰 4。与 生三人,公与.之母 南至于.句无 失其所与.,不知 5.以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6。乃 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 (二)实词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2。政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1.知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 三年释其政.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3.归 四方之民归.之 失其所与,不知. 若水之归.下也 五、特殊句式 1.乃号令于三军曰 2。何后之有 3.此则寡人之罪也 4。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 5.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 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
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 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 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 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 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课文相关练习 通假字 1.邹忌修八尺有余 徐公来,孰视之 二、古今异义 1.明日,徐公来 2.今齐地方千里 3.能谤讥于市朝 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闻寡人之耳者 四、一词多义 (一)虚词 暮寝而思之 以其无礼于晋 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越国以鄙远 臣之妻私臣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期年之后 以阙秦以利晋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以乱易整,不武 皆以美于徐公 焉用亡郑以陪邻 能谤讥于市朝 皆以美于徐公
5 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 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 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 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 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课文相关练习 一、通假字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徐公来,孰视之 二、古今异义 1.明日,徐公来 2.今齐地方千里 3.能谤讥于市朝 三、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闻寡人之耳者 四、一词多义 (一)虚词 暮寝而思之. 以.其无礼于晋 1.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越国以.鄙远 臣之.妻私臣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期年之.后 2。以 阙秦以.利晋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以.乱易整,不武 3.于 皆以美于.徐公 焉用亡郑以.陪邻 能谤讥于.市朝 皆以.美于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