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蒋碧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94/2 《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学》许崇德法律岀版社(全国律 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99/5 七、作业布置处理 八、小结 九、备课内容 概述 一、宪法的本质及特征 我们说法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就宪法来说,它是 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民主制度(至少在形式上承认人人平等 和取消一切特权的普遍意义上的民主制度)的产物,是资 产阶级革命的硕果。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为什么没有产生宪法? 因:A、统治方式的专制性;B、法律体系的不发达。 宪法同其实法律一样都有法的共性:①②③
31 《宪法学》 蒋碧昆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94/2 《法学基础理论 宪法学》 许崇德 法律出版社(全国律 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 99/5 七、作业布置处理 八、小结 九、备课内容: §1 概 述 一、宪法的本质及特征 我们说法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就宪法来说,它是 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民主制度(至少在形式上承认人人平等 和取消一切特权的普遍意义上的民主制度)的产物,是资 产阶级革命的硕果。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为什么没有产生宪法? 因:A、统治方式的专制性;B、法律体系的不发达。 宪法同其实法律一样都有法的共性:①②③
(-)我国宪法的本质 1、定义: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确认国家根本制 度,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具有最高法律 效力的国家根本大法 2、性质-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 阶级制定和认可的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五 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实施。现行宪法经过三次修改,由 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国家机构 国旗、国徽、首都四章五部份组成。共138条。 (二)我国宪法的特征 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与其他基本法律相比较,他 们即有共性,又有个性: 1、在内容上,更全面、广泛和重大 内容涉及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对外交往 等方面的重大原则性问题,涉及国家根本制度的基本制度 问题,而普通法律调整对象只涉及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 某一个方面的重要问题。 2、在效力上,具有最高法律力
32 (一)我国宪法的本质 1、 定义: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确认国家根本制 度,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具有最高法律 效力的国家根本大法。 2、 性质----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 阶级制定和认可的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我国现行宪法于 1982 年 12 月 4 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五 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实施。现行宪法经过三次修改,由 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国家机构、 国旗、国徽、首都四章五部份组成。共 138 条。 (二)我国宪法的特征 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与其他基本法律相比较,他 们即有共性,又有个性: 1、在内容上,更全面、广泛和重大 内容涉及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对外交往 等方面的重大原则性问题,涉及国家根本制度的基本制度 问题,而普通法律调整对象只涉及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 某一个方面的重要问题。 2、在效力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根本大法-根本性问题,其最高效力表现在:A、宪 法上普通法制定的基础和依据;B普通法的规定和宪法相 抵触无效(违宪违法)。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较普通法更为严格 制定--A、一般要求成立专门机构;54宪法成立宪法起草 委员会; B、宪法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严格,一般要求通过 的特定多数;《宪》№64(二):“法律和其他议 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丰数通过。” 修改--A、只有宪法规定的有限的特定主体才能提出修 改宪法的有效议案。《宪》№64(一):“宪法修 改由全国人在常委会或者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 B、修改程序比普通法严格 宄法一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 般法一由全国人大及常委以全体代表或委员过半数通过, 二、新中国宪法的回顾个宪法性文件和四部宪法 1、临时宪法辽海、平津、准海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圓氏竞反动派政 权天亡已成定局,在中共壳的号召和领导下,作为民主统一战线的政协 于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 全体会议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共七章60条。其在内容、效力上具有宪法特征-由其 广泛的代表性和内容决定
33 根本大法----根本性问题,其最高效力表现在:A、宪 法上普通法制定的基础和依据;B 普通法的规定和宪法相 抵触无效(违宪违法)。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较普通法更为严格 制定----A、一般要求成立专门机构;54 宪法成立宪法起草 委员会; B、宪法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严格,一般要求通过 的特定多数;《宪》№64(二):“法律和其他议 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修改----A、只有宪法规定的有限的特定主体才能提出修 改宪法的有效议案。《宪》№64(一):“宪法修 改由全国人在常委会或者 1/5 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 议。” B、修改程序比普通法严格 宪法---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 2/3 以上多数通过; 一般法---由全国人大及常委以全体代表或委员过半数通过。 二、新中国宪法的回顾——一个宪法性文件和四部宪法 1、临时宪法 辽海、平津、准海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国民党反动派政 权灭亡已成定局,在中共党的号召和领导下,作为民主统一战线的政协 于 1949 年 9 月 29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 全体会议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共七章 60 条。其在内容、效力上具有宪法特征---由其 广泛的代表性和内容决定
2、“54宪法”“三反胜利”,取得政权。1954年9月29 日,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制定,;四章五部分组成,共 106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75宪法”1975年1月,四届人大次会议颁 布,四章五部分30条。当时处于文革中后期,修宪活 动受到“四人邦”的严重扰,这部宪法虽然保留了 54宪法”的些基本原则,但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社 会主义制度。幸好寿命短 78宪法”1978年3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四 章五部60条。此后在79年7月和80年9月召开的五 届人大二次三次会议上先后对“78宪法”作出修改 (共8条),但还是未摆脱左的景响,末恢复到“54 宪法”水平 5、现行宪法(82宪法)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 次会议,四章五部分 1)现行宪法是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 A、继承了“54宪去”有关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 则(国畋国家结构形式公民基本权利义务) B、修改纠正75、78宪法中存在的错误原则和条文
34 2、“54 宪法” “三反胜利”,取得政权。1954 年 9 月 29 日,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制定,;四章五部分组成,共 106 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75 宪法” 1975 年 1 月,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颁 布,四章五部分 30 条。当时处于文革中后期,修宪活 动受到“四人邦”的严重干扰,这部宪法虽然保留了 “54 宪法”的一些基本原则,但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社 会主义制度。幸好寿命短。 4、“78 宪法” 1978 年 3 月 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四 章五部 60 条。此后在 79 年 7 月和 80 年 9 月召开的五 届人大二次三次会议上先后对“78 宪法”作出修改 (共 8 条),但还是未摆脱左的影响,未恢复到“54 宪法”水平。 5、现行宪法(82 宪法) 82 年 12 月 4 日 五届人大五 次会议,四章五部分。 1)现行宪法是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 A、继承了“54 宪法”有关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 则(国/政/国家结构形式/公民基本权利义务); B、修改纠正 75、78 宪法中存在的错误原则和条文;
C、宪法框架结构中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由第三 章移到第二章,使得形式逻辑更趋合理,上下衔接相 互联系。 2)现行宪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 A、确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坚持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本任务) B、规定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一人民代表大会制 国家结构-统一的、多民族的三部分组成国家根本制度。 并具特色:爱国统一战线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政治协商与民 主监督;特别行政区划的高度自治。 3)规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宪》N80 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规定了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其中精神文明包括科学 文化与思想道德两个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5)赋予公民广泛、真实的权利自由和必要义务
35 C、宪法框架结构中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由第三 章移到第二章,使得形式逻辑更趋合理,上下衔接相 互联系。 2)现行宪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 A、确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坚持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本任务); B、规定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 国家结构----统一的、多民族的 三部分组成国家根本制度。 并具特色:爱国统一战线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政治协商与民 主监督;特别行政区划的高度自治。 3)规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宪》№60 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规定了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其中精神文明包括科学 文化与思想道德两个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5)赋予公民广泛、真实的权利自由和必要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