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及样卷 (语文) 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 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 优录取。因此,高考语文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 难度 Ⅱ.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全面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可分为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并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 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 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 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 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 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高考语文坚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注重对考生语文素 养全面测试的同时,着重考査考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写作 方面的能力。 Ⅲ.考试内容 语文科的考试内容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 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确定的。 、语言文字运用 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1.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 2.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 3.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 4.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 明、不合逻辑。 5.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 6.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 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
2012 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及样卷 (语文)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 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 优录取。因此,高考语文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 难度。 Ⅱ.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全面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可分为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并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 级。 C.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 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 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 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 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 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 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高考语文坚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注重对考生语文素 养全面测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写作 方面的能力。 Ⅲ.考试内容 语文科的考试内容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 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确定的。 一、语言文字运用 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1.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 2.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 3.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 4.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 明、不合逻辑。 5.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 6.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 7.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 反问。 8.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现代文阅读 (一)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1.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2.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3.语言特色的分析,文章结构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 4.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5.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 6.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 7.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8.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发掘 9.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10.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及自己见解的提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 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 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理解经典文化论著,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5.文中信息的筛选 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 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8.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9.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10.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 11.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参考篇目见附录1) 四、写作 能写实用类、论述类和文学类文章 作文考试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一)基础等级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 反问。 8.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 二、现代文阅读 (一)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1.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2.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3.语言特色的分析,文章结构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 4.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5.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 6.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 7.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8.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发掘 9.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10.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及自己见解的提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3.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 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 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理解经典文化论著,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常见文言虚词(18 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5.文中信息的筛选 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 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8.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9.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10.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 11.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参考篇目见附录 1) 四、写作 能写实用类、论述类和文学类文章。 作文考试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一)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二)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 、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 论述题、写作题等。 试卷内容与赋分 1.语言文字运用 24分 2.现代文阅读 29分 3.古代诗文阅读 37分 4.写作 60分 V.参考试卷及答案 语文参考试卷 (此卷仅作参考) 2012年语文测试卷 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愧怍(zuo) 饿殍(piao) 踯躅(zhu) 优 胜劣(lie)汰 B.桎梏(gu) 攻讦(jie) 脖颈(geng) 直中( zhong)绳 C.落(1uo)枕 麂(j)皮 跌宕 (dang) 纵横捭(bai)阖 D.岑(cen)寂 媲(pi)美 召(zhdo)唤 味 同嚼(jido)蜡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二)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限定用时 150 分钟。 二、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 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内容与赋分 1.语言文字运用 24 分 2.现代文阅读 29 分 3.古代诗文阅读 37 分 4.写作 60 分 Ⅴ.参考试卷及答案 语文参考试卷 (此卷仅作参考) 2012 年语文测试卷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愧怍(zuò) 饿殍(piǎo) 踯躅(zhú) 优 胜劣(lüè)汰 B.桎梏(ɡù) 攻讦(jié) 脖颈(ɡěnɡ) 木 直中(zhōnɡ)绳 C.落(luò)枕 麂(jǐ)皮 跌宕 (dànɡ) 纵横捭(bāi)阖 D.岑(cén)寂 媲(pì)美 召(zhào)唤 味 同嚼(jiáo)蜡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透过山中经年弥漫的浓雾,依稀可见有着曼妙纹身的斑马在跳跃嬉戏,使人 感觉仿佛在梦境中一般。 B.不曾被任何外在的力量裹胁,内心的焦燥不安将裹挟着随之而来的反应向着 未知的将来绵延而去。 C.平心而论,只要是用良知拷问自己,就不会把老是犯事归罪于血液里胆汁质 含量高而特别容易冲动 D.他翻来复去找寻的那条街现在己经不复存在,但是在过去,它却是坐落在城 市中心的一条繁华街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修复古籍要先染好色,再裁剪、锤平,用糨糊粘贴、重新装订,染料和糨糊 里必须尽量少化学成分,以免破坏纸张。 B.张翔跑马拉松跑到42公里处还一直领先,眼看胜利一蹴而就,他想,最后195 米务必咬牙坚持。 C.在当下中国,网络游戏作为一个产业被推动的同时,更被指责为导致人格沦 丧、网瘾泛滥、家庭破裂的祸根。 D.你能够从图书馆那么多堆满书籍的书架中挑出这么一本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书, 真可以称得上是大浪淘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即使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近50年来气温呈上升趋势,个别地方春季的平均温度 仍旧突破了近年的最低点。 B.他正自在悠闲地享受着远离尘嚣的天然美景,忽然想起昨天傍晚是谁发给自 条莫名其妙的短信。 C.可以这样说,现在中国戏曲艺术大写意与大写实相结合的机制,从某种程度 上就是从越剧开始的 D.古时不论贵贱都可以自称“朕”,到秦始皇的时候才定为皇帝专用,从此以 后一般人就不可以再用“朕”作为自称了 5.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用一句话概括新闻观点。(不超过20字)(3 分) 央视日前披露,2010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8%左右,比发达国 家高出近一倍。 油价髙推髙物流成本,可是要降低油价,油企和相关部门却不答应,说什么炼油 企业亏损,如不提高油价,炼油企业就要倒闭;你有质疑,立马就弄出个“加油 难”的局面。中国的收费公路是世界之最。数据显示,全世界收费公路14万公 里,其中有10万公里在中国。可是要减少收费公路,有关部门又发声了:没有 “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就没有公路建设的今天。至于罚款,部门利益化最明 显,乱罚款、乱收费已经屡见不鲜。 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我们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发达国家10%的水平,则 全国每年可节省物流成本3.1万亿元 口囗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6.根据《一滴墨水的蓝遇见一根火柴的光》的诗意,在空缺处补写诗句,使之 诗意连贯、形式和谐。(4分) 世界就这么小 你没 有回答我的问题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透过山中经年弥漫的浓雾,依稀可见有着曼妙纹身的斑马在跳跃嬉戏,使人 感觉仿佛在梦境中一般。 B.不曾被任何外在的力量裹胁,内心的焦燥不安将裹挟着随之而来的反应向着 未知的将来绵延而去。 C.平心而论,只要是用良知拷问自己,就不会把老是犯事归罪于血液里胆汁质 含量高而特别容易冲动。 D.他翻来复去找寻的那条街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在过去,它却是坐落在城 市中心的一条繁华街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修复古籍要先染好色,再裁剪、锤平,用糨糊粘贴、重新装订,染料和糨糊 里必须尽量少化学成分,以免破坏纸张。 B.张翔跑马拉松跑到 42 公里处还一直领先,眼看胜利一蹴而就,他想,最后 195 米务必咬牙坚持。 C.在当下中国,网络游戏作为一个产业被推动的同时,更被指责为导致人格沦 丧、网瘾泛滥、家庭破裂的祸根。 D.你能够从图书馆那么多堆满书籍的书架中挑出这么一本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书, 真可以称得上是大浪淘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即使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近 50 年来气温呈上升趋势,个别地方春季的平均温度 仍旧突破了近年的最低点。 B.他正自在悠闲地享受着远离尘嚣的天然美景,忽然想起昨天傍晚是谁发给自 己一条莫名其妙的短信。 C.可以这样说,现在中国戏曲艺术大写意与大写实相结合的机制,从某种程度 上就是从越剧开始的。 D.古时不论贵贱都可以自称“朕”,到秦始皇的时候才定为皇帝专用,从此以 后一般人就不可以再用“朕”作为自称了。 5.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用一句话概括新闻观点。(不超过 20 字)(3 分) 央视日前披露,2010 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18%左右,比发达国 家高出近一倍。 油价高推高物流成本,可是要降低油价,油企和相关部门却不答应,说什么炼油 企业亏损,如不提高油价,炼油企业就要倒闭;你有质疑,立马就弄出个“加油 难”的局面。中国的收费公路是世界之最。数据显示,全世界收费公路 14 万公 里,其中有 10 万公里在中国。可是要减少收费公路,有关部门又发声了:没有 “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就没有公路建设的今天。至于罚款,部门利益化最明 显,乱罚款、乱收费已经屡见不鲜。 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我们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降至发达国家 10%的水平,则 全国每年可节省物流成本 3.1 万亿元。 □□□□□□□□□□□□□□□□□□□□ 6.根据《一滴墨水的蓝遇见一根火柴的光》的诗意,在空缺处补写诗句,使之 诗意连贯、形式和谐。(4 分) 世界就这么小 你没 有回答我的问题
世界就这样不再寂寞 你只是让我把心 贴近天文望远镜 当一滴墨水的蓝遇见一根火柴的光 啊,那蓝色大海包裹的地 球 也许比墨水更淡是一滴露珠 像一滴晶蓝的墨水 发出殷红的光 小小的世界也会长大 一滴墨水变成无边无际的大海 世界真的就这么小 蓝色的大海上明亮的太 阳 一滴墨水的蓝遇见一根火柴的光…… 莫不是曾经的那根火柴 7.2010年,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其中“尊重未成年人的人 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引发了社会热议。某班级为此举行了一场“孩 子该/不该拥有自己的隐私”的辩论赛 正方有以下看法: (1)未成年人也有人格和尊严,有权拥有自己的秘密,家长应给予充分的信任 和尊重 (2)家长了解孩子的所思所为应通过合适的渠道,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生 理、心理特征,民主、平等地和孩子对话,不应采取侵犯孩子隐私的做法。 (3)家长不应以侵犯隐私的方式来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 应理解、宽容孩子,让他们自己在生活中锻炼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挫折中逐渐成 长 请站在反方立场上,针对上述看法,任选两点反驳。要求:先填序号,再作反驳 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得体。(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文化人类学者梅棹忠夫认为“信息产业其实是一项服务业”。他将信息产业定义 为“所有从事制作、处理和买卖言语活动、言语性符号、形象符号等信息的产 梅棹忠夫认为,不仅是从发信者到收信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称为信息,所有的存在 物都是信息。自然和社会本身也是信息,但它们自身无法传送,只有信息的接受 者动员了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后才能解读出信息中的意思,将其理解为信息。是 否承认信息的价值全仰赖于信息接受者的判断
世界就这样不再寂寞—— 你只是让我把心 贴近天文望远镜 当一滴墨水的蓝遇见一根火柴的光 啊,那蓝色大海包裹的地 球 也许比墨水更淡是一滴露珠 像一滴晶蓝的墨水 发出殷红的光 小小的世界也会长大 一滴墨水变成无边无际的大海 世界真的就这么小 蓝色的大海上明亮的太 阳 一滴墨水的蓝遇见一根火柴的光…… 莫不是曾经的那根火柴? 7.2010 年,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其中“尊重未成年人的人 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引发了社会热议。某班级为此举行了一场“孩 子该/不该拥有自己的隐私”的辩论赛。 正方有以下看法: (1)未成年人也有人格和尊严,有权拥有自己的秘密,家长应给予充分的信任 和尊重。 (2)家长了解孩子的所思所为应通过合适的渠道,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生 理、心理特征,民主、平等地和孩子对话,不应采取侵犯孩子隐私的做法。 (3)家长不应以侵犯隐私的方式来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 应理解、宽容孩子,让他们自己在生活中锻炼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挫折中逐渐成 长。 请站在反方立场上,针对上述看法,任选两点反驳。要求:先填序号,再作反驳; 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得体。(5 分) ( ) ( )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文化人类学者梅棹忠夫认为“信息产业其实是一项服务业”。他将信息产业定义 为“所有从事制作、处理和买卖言语活动、言语性符号、形象符号等信息的产 业”。 梅棹忠夫认为,不仅是从发信者到收信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称为信息,所有的存在 物都是信息。自然和社会本身也是信息,但它们自身无法传送,只有信息的接受 者动员了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后才能解读出信息中的意思,将其理解为信息。是 否承认信息的价值全仰赖于信息接受者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