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7年对多数东亚国家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从年初开始,韩国 经济持续低迷,日本经济复苏乏力,而泰国、马来西来等东盟国家则 经济增长大幅度放慢,经常项目赤字剧增。到了97年2月份,一场 突如其来的货币危机更席卷东南亚各国,影响面之广,造成损失之大 都堪与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相比。 案例介绍 在当今高度一体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 国际投机资金一—国际游资。这股势力主要由私人资本组成,以追求 利润为唯一目标,在世界各个相对比较开放的金融市场游动,对任何 个可能的投资机会都不轻易放过。1992年,英格兰银行为捍卫英 镑,结果惨败而归。1995年,这股势力在墨西哥又兴风作浪。墨西 哥金融危机后,尝到甜头的国际投机资金把投机目标转移到了新兴市 场,东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自然也成为关注对象。1996年以来,东 亚不少国家出现经济问题,国际投机资金更是鲞鲞欲动。在这种情况 下,经济问题较为严重的泰国就成为投机资金打击的首选目标 1997年2月,国际投机资金掀起第一轮抛售泰铢的风潮,泰国国 内银行出现挤兑,股指大幅回落。5月,投机资金卷土重来,泰铢对 美元汇率跌到10年以来最低点——26.7铢/美元。泰国央行联合新 加坡、香港支持泰铢,勉强平息了投机风潮。但是,投机商并未就此 罢手,6月下旬泰国财政部长辞职又引发了新一轮更为猛烈的投机狂
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7 年对多数东亚国家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从年初开始,韩国 经济持续低迷,日本经济复苏乏力,而泰国、马来西来等东盟国家则 经济增长大幅度放慢,经常项目赤字剧增。到了 97 年 2 月份,一场 突如其来的货币危机更席卷东南亚各国,影响面之广,造成损失之大 都堪与 1995 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相比。 一、案例介绍 在当今高度一体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 国际投机资金——国际游资。这股势力主要由私人资本组成,以追求 利润为唯一目标,在世界各个相对比较开放的金融市场游动,对任何 一个可能的投资机会都不轻易放过。1992 年,英格兰银行为捍卫英 镑,结果惨败而归。1995 年,这股势力在墨西哥又兴风作浪。墨西 哥金融危机后,尝到甜头的国际投机资金把投机目标转移到了新兴市 场,东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自然也成为关注对象。1996 年以来,东 亚不少国家出现经济问题,国际投机资金更是蠢蠢欲动。在这种情况 下,经济问题较为严重的泰国就成为投机资金打击的首选目标。 1997 年 2 月,国际投机资金掀起第一轮抛售泰铢的风潮,泰国国 内银行出现挤兑,股指大幅回落。5 月,投机资金卷土重来,泰铢对 美元汇率跌到 10 年以来最低点——26.7 铢/美元。泰国央行联合新 加坡、香港支持泰铢,勉强平息了投机风潮。但是,投机商并未就此 罢手,6 月下旬泰国财政部长辞职又引发了新一轮更为猛烈的投机狂
潮。这次,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泰国央行终于无力回天,于7月2 日宣布泰铢与美元挂钩,泰铢当日跌至29.5铢/美元,跌幅近20%。 由于东盟各国经济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与相关性,这严重打击了投资者 对其他东盟国家货币的信心,投机者据此将投机范围扩大到了这些货 币上,经济状况不佳的菲律宾与马来西亚首当其冲,菲律宾比索、马 来西亚林吉特分别于7月11日、7月14日宣布贬值或放宽浮动范围。 到7月25日货币危机告一段落时,各种货币贬值幅度如下:泰国铢 29.5%,菲律宾比索11.9%,印尼盾8.3%,马来西亚林吉特6.4%,新 加坡元3.3%。泰国的GDP损失15%,稍低于1995年墨西哥20%的损 失;马来西亚消耗了12.5%的外汇储备;其他国际家也各有损失。 为防止货币危机蔓延和扩大,7月25日,在东盟央行行长会议未 出台实质措施的情况下,东盟各国央行达成协议,将8月初到期的《货 币互换条约》延长1年,联合打击货币投机活动。8月5日,泰国政 府终于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条件,决定进行财政与金融改革以 换得国际援助,其第一步措施就是关闭42家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并建 立银行准备金项目。作为回应,8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 太一些国家在东京承诺向泰国提供16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8月13 日,中国人民银行承诺向泰国央行提供10亿美元的货款。此外,东 盟各国央行在国内也纷纷实行入市干预及金融管制措施以打击投机。 泰国央行将贴现率由10.5%提高至125%;菲律宾央行向市场紧急抛 售20亿美元,同时三次提高利率,将隔夜拆借利率从15%提高至32%, 并宣布停止美元期货交易3个月;马来西亚央行在一夜之间将掉期率
潮。这次,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泰国央行终于无力回天,于 7 月 2 日宣布泰铢与美元挂钩,泰铢当日跌至 29.5 铢/美元,跌幅近 20%。 由于东盟各国经济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与相关性,这严重打击了投资者 对其他东盟国家货币的信心,投机者据此将投机范围扩大到了这些货 币上,经济状况不佳的菲律宾与马来西亚首当其冲,菲律宾比索、马 来西亚林吉特分别于 7 月 11 日、7 月 14 日宣布贬值或放宽浮动范围。 到 7 月 25 日货币危机告一段落时,各种货币贬值幅度如下:泰国铢 29.5%,菲律宾比索 11.9%,印尼盾 8.3%,马来西亚林吉特 6.4%,新 加坡元 3.3%。泰国的 GDP 损失 15%,稍低于 1995 年墨西哥 20%的损 失;马来西亚消耗了 12.5%的外汇储备;其他国际家也各有损失。 为防止货币危机蔓延和扩大,7 月 25 日,在东盟央行行长会议未 出台实质措施的情况下,东盟各国央行达成协议,将 8 月初到期的《货 币互换条约》延长 1 年,联合打击货币投机活动。8 月 5 日,泰国政 府终于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条件,决定进行财政与金融改革以 换得国际援助,其第一步措施就是关闭 42 家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并建 立银行准备金项目。作为回应,8 月 11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 太一些国家在东京承诺向泰国提供 160 亿美元的经济援助。8 月 13 日,中国人民银行承诺向泰国央行提供 10 亿美元的货款。此外,东 盟各国央行在国内也纷纷实行入市干预及金融管制措施以打击投机。 泰国央行将贴现率由 10.5%提高至 12.5%;菲律宾央行向市场紧急抛 售 20 亿美元,同时三次提高利率,将隔夜拆借利率从 15%提高至 32%, 并宣布停止美元期货交易 3 个月;马来西亚央行在一夜之间将掉期率
从9%提高至50%,同时规定本国银行与外国客户进行的林吉特掉期交 易的最高限额为200万美元;印尼央行也制订了本国银行从事外汇交 易限制措施。 但是,市场的惯性力量是巨大的,上述种种措施并未能阻止东南 亚汇市的跌势。8月18、19日,东南亚多种货币跌至近年来最低点。 其中,印尼盾18日跌破3000盾/美元的关口;马来西亚林吉特也跌 至3年的最低点2.7935林吉特/美元;泰铢则达到了自由浮动以来的 最低点。当然,物极必反,8月20日东南亚汇市就出现了反弹,此 后一段时期又持续走强,似乎复苏有望。然而,9月初东南亚汇市再 起波澜。9月4日,泰铢一度跌至39.9比索/美元;菲律宾比索再创 32.43比索/美元的新低。此后,出现了股市、汇市的持续反弹。9 月8日,吉隆坡股市上涨7%,林吉特涨至288林吉特/美元;泰国 殷市上扬6%,泰国铢升至34.25比索/美元,印尼和新加坡的股市、 汇市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扬。此后,在各国政府的整顿、干预措施作用 下,东南亚汇市虽仍有波折,但是总体趋势逐步走强。这说明此次东 南亚货币危机高潮已基本过去,东南亚汇市可望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 但仍十分艰巨的调整时期。 东南亚货币危机发生以后,东南亚各国外长联合谴责“有组织势 力”扰乱汇市,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更是在多种场合痛骂美国金融 家乔治索罗斯,认为他策划了此次投机活动。但是,索罗斯随后通过 新闻发言人宜布自己与此次危机无关。究竟货币危机因何产生,一时 众说纷纭。现在看来,这场货币危机的产生有它深刻的背景,绝不仅
从 9%提高至 50%,同时规定本国银行与外国客户进行的林吉特掉期交 易的最高限额为 200 万美元;印尼央行也制订了本国银行从事外汇交 易限制措施。 但是,市场的惯性力量是巨大的,上述种种措施并未能阻止东南 亚汇市的跌势。8 月 18、19 日,东南亚多种货币跌至近年来最低点。 其中,印尼盾 18 日跌破 3000 盾/美元的关口;马来西亚林吉特也跌 至 3 年的最低点 2.7935 林吉特/美元;泰铢则达到了自由浮动以来的 最低点。当然,物极必反,8 月 20 日东南亚汇市就出现了反弹,此 后一段时期又持续走强,似乎复苏有望。然而,9 月初东南亚汇市再 起波澜。9 月 4 日,泰铢一度跌至 39.9 比索/美元;菲律宾比索再创 32.43 比索/美元的新低。此后,出现了股市、汇市的持续反弹。9 月 8 日,吉隆坡股市上涨 7%,林吉特涨至 2.88 林吉特/美元;泰国 股市上扬 6%,泰国铢升至 34.25 比索/美元,印尼和新加坡的股市、 汇市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扬。此后,在各国政府的整顿、干预措施作用 下,东南亚汇市虽仍有波折,但是总体趋势逐步走强。这说明此次东 南亚货币危机高潮已基本过去,东南亚汇市可望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 但仍十分艰巨的调整时期。 东南亚货币危机发生以后,东南亚各国外长联合谴责“有组织势 力”扰乱汇市,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更是在多种场合痛骂美国金融 家乔治索罗斯,认为他策划了此次投机活动。但是,索罗斯随后通过 新闻发言人宣布自己与此次危机无关。究竟货币危机因何产生,一时 众说纷纭。现在看来,这场货币危机的产生有它深刻的背景,绝不仅
仅是投机的结果。80年代后期,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增长迅速,这其 中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原因:(1)它们的货币都先后与美元挂钩,汇 率稳定,在美元汇率走势长期较弱的情况下,这促进了出口与外国投 资的增长;(2)在日元对美元持续走高的情况下,它们的货币对日 元处于弱势,吸引日本的资金与技术大举投入。大量外资的流人给东 南亚各国提供了充裕的国际储备,这些国家因此纷纷开始金融自由化 的进程,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建立有效的配套监控体系。90 代年初,泰国、菲律宾等国相继放松了对资本项目的管制。几年来, 外资的流入达到了近乎失控的地步。各国在外资总量中有四分之一属 于短期资金,相当部分资金进入了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这不仅使 东南亚各国背上了沉重的外债,也种下了泡沫经济的隐患。 1995年以来,美国经济全面复苏,美元对日元持续升值,到1997 年时升幅已达30%。虽然这时东南亚各国经济增长已明显放慢,但是 在挂钩汇率制的作用下,它们的货币却被迫升值。与中国、越南等国 家相比,东南亚各国的出口产品价格、国内投资费用等方面的劣势扩 大,对它们的出口与圾引外国投资都非常不利。同时,近年来东南亚 各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一电子产品市场疲软,对各国经济来说无疑是 雪上加霜。泰国1996年出口增长为0;马来西亚经常项目赤字占GDP 的比率达到6%,印尼也达4%。各国的外债也达到了危险水平。1995 年底,东南亚各国外债总额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泰国 40%,菲律宾54%,印尼47%,马来西亚39%。在这种情况下,东南亚 各国泡沫经济的隐患开始暴露出来,其中泰国问题尤为严重
仅是投机的结果。80 年代后期,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增长迅速,这其 中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原因:(1)它们的货币都先后与美元挂钩,汇 率稳定,在美元汇率走势长期较弱的情况下,这促进了出口与外国投 资的增长;(2)在日元对美元持续走高的情况下,它们的货币对日 元处于弱势,吸引日本的资金与技术大举投入。大量外资的流人给东 南亚各国提供了充裕的国际储备,这些国家因此纷纷开始金融自由化 的进程,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建立有效的配套监控体系。90 代年初,泰国、菲律宾等国相继放松了对资本项目的管制。几年来, 外资的流入达到了近乎失控的地步。各国在外资总量中有四分之一属 于短期资金,相当部分资金进入了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这不仅使 东南亚各国背上了沉重的外债,也种下了泡沫经济的隐患。 1995 年以来,美国经济全面复苏,美元对日元持续升值,到 1997 年时升幅已达 30%。虽然这时东南亚各国经济增长已明显放慢,但是 在挂钩汇率制的作用下,它们的货币却被迫升值。与中国、越南等国 家相比,东南亚各国的出口产品价格、国内投资费用等方面的劣势扩 大,对它们的出口与吸引外国投资都非常不利。同时,近年来东南亚 各国的主要出口产品——电子产品市场疲软,对各国经济来说无疑是 雪上加霜。泰国 1996 年出口增长为 0;马来西亚经常项目赤字占 GDP 的比率达到 6%,印尼也达 4%。各国的外债也达到了危险水平。1995 年底,东南亚各国外债总额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泰国 40%,菲律宾 54%,印尼 47%,马来西亚 39%。在这种情况下,东南亚 各国泡沫经济的隐患开始暴露出来,其中泰国问题尤为严重
到1997年上半年,泰国全国积压的房屋已达85万套之多,房 地产行业连续4年低迷。泰国银行业对房地产的贷款达260亿美元, 其中40%已成坏账。一些小规模的挤提风潮已使多家金融机构倒闭。 同时,泰国的外债却增加到900亿美元,经常项目赤字剧增到国内生 产总值的8%,大大高于一般公认的5%的安全水平。这些都使得投资 者对泰国的金融前景缺乏信心,泰铢的地位自然就开始动摇。索罗斯 的量子基金正是发现了这一机会,从1997年2月4、5日开始在市场 上卖空泰铢,引来了许多跟随者。泰国中央银行觉察后立即宣布不惜 切代价捍卫挂钩汇率制,采取了提高利率、即制外资进出等激进措 施,致使曼谷银行同业隔夜拆借利率由10厘突升至1000°1500厘。 在这种形势下,索罗斯深感力不从心,于6月底平仓退出泰国汇市。 此时,泰国尚有外汇储备360亿美元,占M1发行量的220%,元气尤 存 但是,索罗斯的退出并不意味着投机风潮的平息。事实上,投 资者因此开始认识到泰铢地位非常脆弱,纷纷抽走资金以躲避风险; 而投机者的队伍则迅速壮大,巨量的游资不断进攻泰国铢,并最终突 破了泰国央行的防线,引发了这一场旷日持久、影响广泛的东南亚货 币危机。 、原因分析 1.相对于美国来说,近几年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乏力,应该 导致它们的货币相对于美元贬值
到 1997 年上半年,泰国全国积压的房屋已达 85 万套之多,房 地产行业连续 4 年低迷。泰国银行业对房地产的贷款达 260 亿美元, 其中 40%已成坏账。一些小规模的挤提风潮已使多家金融机构倒闭。 同时,泰国的外债却增加到 900 亿美元,经常项目赤字剧增到国内生 产总值的 8%,大大高于一般公认的 5%的安全水平。这些都使得投资 者对泰国的金融前景缺乏信心,泰铢的地位自然就开始动摇。索罗斯 的量子基金正是发现了这一机会,从 1997 年 2 月 4、5 日开始在市场 上卖空泰铢,引来了许多跟随者。泰国中央银行觉察后立即宣布不惜 一切代价捍卫挂钩汇率制,采取了提高利率、即制外资进出等激进措 施,致使曼谷银行同业隔夜拆借利率由 10 厘突升至 1000~1500 厘。 在这种形势下,索罗斯深感力不从心,于 6 月底平仓退出泰国汇市。 此时,泰国尚有外汇储备 360 亿美元,占 M1 发行量的 220%,元气尤 存。 但是,索罗斯的退出并不意味着投机风潮的平息。事实上,投 资者因此开始认识到泰铢地位非常脆弱,纷纷抽走资金以躲避风险; 而投机者的队伍则迅速壮大,巨量的游资不断进攻泰国铢,并最终突 破了泰国央行的防线,引发了这一场旷日持久、影响广泛的东南亚货 币危机。 二、原因分析 1.相对于美国来说,近几年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乏力,应该 导致它们的货币相对于美元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