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理论:股权流动性分裂导致股东利益冲突 全流通下各股东利益一致 在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行为被严重歪曲。各类股东 利益诉求的分歧,使得股东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进而使财务管理的目 标一企业价值最大化、甚至股东利益最大化都难以切实有效地实现。 上市公司财务运作的目标实际上是控股股东利益最大化。这种财务 目标下的财务运作只能导致这样的后果:即牺牲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乃 至牺牲非控股的非流通股股东利益来满足控股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在股权分置状态下,各类股东在上市公司的增发、配股及相关融资 过程中承担的风险不对等,融资行为导致的股价涨跌直接影响流通股股 东的利益,而对于非流通股东却没有约束力;前者关注二级市场股价的 波动,后者则关注每股净资产的增减 例如,某上市公司以每股12元的价格增发6000万股股票,增发后 每股净资产由816元增加到921元。大股东通过增发,轻而易举就使自 己净资产大幅增值;而其后该股票价格的下跌却使流通股股东利益受到 严重损害,两类股东的利益差异显而易见
基本理论:股权流动性分裂导致股东利益冲突、 全流通下各股东利益一致 在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行为被严重歪曲。各类股东 利益诉求的分歧,使得股东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进而使财务管理的目 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甚至股东利益最大化都难以切实有效地实现。 上市公司财务运作的目标实际上是控股股东利益最大化。这种财务 目标下的财务运作只能导致这样的后果:即牺牲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乃 至牺牲非控股的非流通股股东利益来满足控股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在股权分置状态下,各类股东在上市公司的增发、配股及相关融资 过程中承担的风险不对等,融资行为导致的股价涨跌直接影响流通股股 东的利益,而对于非流通股东却没有约束力;前者关注二级市场股价的 波动,后者则关注每股净资产的增减。 例如,某上市公司以每股12元的价格增发6000万股股票,增发后 每股净资产由8.16元增加到9.21元。大股东通过增发,轻而易举就使自 己净资产大幅增值;而其后该股票价格的下跌却使流通股股东利益受到 严重损害,两类股东的利益差异显而易见
基本理论:股权流动性分裂导致股东利益冲突、 全流通下各股东利益一致 2,513.2247.02(-1.84%)经周18140:34101 2.55660 6月18日 6721.85万 比较:在此处输入代码[添加上证综指回深证成指 类型:三统K线周期:二分位玉分位当小二且一 001年6月15日15100开222380最画:2245.44最练:219825收盘:2210.97交量:0 D,的 2002 2003 交量(千/1周 区
基本理论:股权流动性分裂导致股东利益冲突、 全流通下各股东利益一致
基本理论:股权流动性分裂导致“一股独大”、权力无法有效制 衡,全流通下优化股权结构 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突出表现在以法律 形式进入控制权市场的国有股权在股权结构中长期占有特殊地位,从而 造成了权力无法有效制衡、“一股独大”等一系列治理问题 般来说,国有股东派驻企业的董事,其决策往往是有问题的:决 策者本身通常是被决策的人,这就决定了决策者无法像市场化的职业经 理人那样行事。这些国有股东派出董事更多考虑的可能是仕途,是政治 而非经济追求,这就必然导致其缺乏对企业的了解、责任心,决策保守 与短视。 另一个问题是,管理层的努力程度和企业绩效水平相关性不高,其 选任机制是非市场化的、低效的,直接影响了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 力
基本理论:股权流动性分裂导致“一股独大”、权力无法有效制 衡,全流通下优化股权结构 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突出表现在以法律 形式进入控制权市场的国有股权在股权结构中长期占有特殊地位,从而 造成了权力无法有效制衡、“一股独大”等一系列治理问题。 一般来说,国有股东派驻企业的董事,其决策往往是有问题的:决 策者本身通常是被决策的人,这就决定了决策者无法像市场化的职业经 理人那样行事。这些国有股东派出董事更多考虑的可能是仕途,是政治 而非经济追求,这就必然导致其缺乏对企业的了解、责任心,决策保守 与短视。 另一个问题是,管理层的努力程度和企业绩效水平相关性不高,其 选任机制是非市场化的、低效的,直接影响了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 力
基本理论:股权流动性分裂导致“一股独大”、权力无法有效制 衡,全流通下优化股权结构 1988年,平安保险公司在深圳蛇口成立,招商局蛇口工业园区、中国工商 银行分别持股51%和49%。从形式上看,当时的平安也是一个国有企业,只不 过是股份制而已。但由于袁庚刻意要把平安发展成有别于一般国企的想法,平 安从成立之初就带有了“自由经济”色彩—一设立了董事会(1988年4月28日召 开首届会议),即拥有了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 1992年,平安获得全国性保险牌照,从区域性保险公司走向全国。正是趁 此时机,平安引入了新股东平安综合服务(平安职工合股基金即员工投资集合 深圳市新豪时投资发展公司的前身),持股10%。如此一来,公司就从根本上 解决了管理层、员工与股东利益一致的问题,完成了一次里程碑式的股权变 革
基本理论:股权流动性分裂导致“一股独大”、权力无法有效制 衡,全流通下优化股权结构 1988年,平安保险公司在深圳蛇口成立,招商局蛇口工业园区、中国工商 银行分别持股51%和49%。从形式上看,当时的平安也是一个国有企业,只不 过是股份制而已。但由于袁庚刻意要把平安发展成有别于一般国企的想法,平 安从成立之初就带有了“自由经济”色彩——设立了董事会(1988年4月28日召 开首届会议),即拥有了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 1992年,平安获得全国性保险牌照,从区域性保险公司走向全国。正是趁 此时机,平安引入了新股东平安综合服务(平安职工合股基金)(即员工投资集合 深圳市新豪时投资发展公司的前身),持股10%。如此一来,公司就从根本上 解决了管理层、员工与股东利益一致的问题,完成了一次里程碑式的股权变 革
基本理论:股权流动性分裂导致“一股独大”、权力无法有效制 衡,全流通下优化股权结构 1994年作为战略投资者进入平安的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可谓名副其实的高 质量股东。摩根和高盛以超过每股净资产6倍的价格取得平安137%的股份。 此时的融资,平安更多是出于资金的考虑。两个外资股东起初被挡在董事会门 外,每家派出一个“观察员”列席董事会,没有投票权。外资非常关注董事会 规范化的运作和流程,他们对平安提出要求:要用国际会计师。 2002年,平安站在新的起点上,迫切需要寻找一位更专业的战略投资 者,以进一步充实公司的资本金,实现战略上的强强联合,帮助平安进入国际 资本市场。随即,平安找到了汇丰。汇丰入股平安6亿美元,获得10%的股 权。相较摩根、高盛,汇丰在风险控制、合规等领域更加专业和领先,是国际 领先的金融控股集团
基本理论:股权流动性分裂导致“一股独大”、权力无法有效制 衡,全流通下优化股权结构 1994年作为战略投资者进入平安的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可谓名副其实的高 质量股东。摩根和高盛以超过每股净资产6倍的价格取得平安13.7%的股份。 此时的融资,平安更多是出于资金的考虑。两个外资股东起初被挡在董事会门 外,每家派出一个“观察员”列席董事会,没有投票权。外资非常关注董事会 规范化的运作和流程,他们对平安提出要求:要用国际会计师。 2002年,平安站在新的起点上,迫切需要寻找一位更专业的战略投资 者,以进一步充实公司的资本金,实现战略上的强强联合,帮助平安进入国际 资本市场。随即,平安找到了汇丰。汇丰入股平安6亿美元,获得10%的股 权。相较摩根、高盛,汇丰在风险控制、合规等领域更加专业和领先,是国际 领先的金融控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