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工背出社 第2章调谐器 辅入回路的结构与原理 (1)电路结构。常见的输入电路有磁性天线输入回路和外接天线 输入回路两种。其电路结构如下图所示。 输入回路由调谐电容Cla、调谐线圈Ll补偿电容C2、磁性天线 (磁棒)或外接天线及输入线圈L2组成 通常,磁性天线输入回路用于中波广播的接收,外接天线用于短 贝 波和调频波广播的接收。 磁棒 退 」!磁芯 变频管 磁芯 变频管 变频管 L2 第2章目录」 (a)磁性天线输入回路; (b)外接外线(电感耦合式)输入回路 (c)外接天线(电容耦合式)输入回路 返回」 32/424
32/424 第2章 调 谐 器 2.输入回路的结构与原理 (1)电路结构。常见的输入电路有磁性天线输入回路和外接天线 输入回路两种。其电路结构如下图所示。 输入回路由调谐电容C1a、调谐线圈L1、补偿电容C2、磁性天线 (磁棒)或外接天线及输入线圈L2组成。 通常,磁性天线输入回路用于中波广播的接收,外接天线用于短 波和调频波广播的接收。 第2章目录 返回
LCIa 電子工背出社 第2章调谐器 (拉→工作原理 由磁性天线或外接天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馈入到输入回路中。 输入回路的L与Cla组成C串联谐振电路,其谐振频率为: 2丌√LC1 贝 调节C使回路谐振在某一电台的频率上,这时,该电台信号在 L上的感应电动势最强,则该频率的电台信号就被选择出 退 来,经L1、I2的耦合将信号送入后级变频电路。 (3)双联可变电容器。 联可变电容器用来实现输入电路频率与本振电路频率的同步 第2章目录」 跟踪,以保证本振信号频率总比输入信号频率高465kHz 输入回路 电路图 33/424
33/424 第2章 调 谐 器 (2)工作原理。 由磁性天线或外接天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馈入到输入回路中。 输入回路的L1与C1a 组成LC串联谐振电路,其谐振频率为: 第2章目录 LC1a LC a f 2 1 1 = 调节C1a使回路谐振在某一电台的频率上,这时,该电台信号在 L1上的感应电动势最强,则该频率的电台信号就被选择出 来,经L1、L2的耦合将信号送入后级变频电路。 (3)双联可变电容器。 双联可变电容器用来实现输入电路频率与本振电路频率的同步 跟踪,以保证本振信号频率总比输入信号频率高465kHz。 输入回路 电路图
電子工背出社 第2章调谐器 2变频电路 变频电路的作用与要求 (1)作用: 濒频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变换电台信号的载波频率。 即将输入电路选出的各个电台信号的载波都变为固定的中频 (465kHz),同时保持中频信号的包络与原高频信号包络完全 致。它是外差式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贝 (2)要求 对变频电路的要求主要有3点: 退 )变频过程中,信号包络不能有任何畸变; )要有良好的频率跟踪特性,即本振频率要始终比电台频率高 465kHz B)工作稳定性要好,噪声系数要小,增益要适当。 第2章目录」 34/424
34/424 第2章 调 谐 器 2.2.2 变频电路 1.变频电路的作用与要求 (1)作用: 变频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变换电台信号的载波频率。 即将输入电路选出的各个电台信号的载波都变为固定的中频 (465kHz),同时保持中频信号的包络与原高频信号包络完全 一致。它是外差式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要求: 对变频电路的要求主要有3点: 1)变频过程中,信号包络不能有任何畸变; 2)要有良好的频率跟踪特性,即本振频率要始终比电台频率高 465kHz; 3)工作稳定性要好,噪声系数要小,增益要适当。 第2章目录
電子工背出社 第2章调谐器 变频电路的结构与原理 (1)电路结构。变频电路由本机振荡器、混频器和选频回路三部 分组成,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中频载波 音频包络高频载波斤 音频包络 465kH 贝 AMMM lt 退 输入回路 混频器 中频变压器 高频等輻波∫2 第2章目录」 本机振荡器 返回 35/424
35/424 第2章 调 谐 器 2.变频电路的结构与原理 (1)电路结构。变频电路由本机振荡器、混频器和选频回路三部 分组成,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第2章目录 返回
電子工背出社 第2章调谐器 (2)工作原理。本机振荡器产生一个比电台信号频率高465kHz 囚的高频等幅振荡信号2,其频率为2,12和升起送关入混频器, 在混频器中利用模拟乘法器的乘法特性(或晶体管排线性的乘 法功能),对两路信号进行混频(相乘)处理,结果使混频器 输出载频分别为(12+11和(2-f1)的调帽波分量。在混 频器的输出端,再利用谐振频率为46kHz的选频回路,选出 465kHz(即/12-n1)中频信号,从而完成变频过程 例如,电台信号为 asino1t,本振信号为snn2这两个信号经 贝 混频器相乖后其输出为: Asino lt:sino2t=[cos(o1+o2)t coS(o1-@2)tA/2 退 其中,cs(1+02)为两个信号的和频分量路,滤除和频分量 (1-o2)为 两个信号的差频分量。经过465kHz的选频回 及选出差频(2-1=465kHz)分量后,即得到混频器的输 出为: asina4651。可以看出,代表音频信号的振幃包络未畸 变,但载波频率却变成了465z,从而实现了载波频率的变换 第2章目录」 变频 电路图 36/424
36/424 第2章 调 谐 器 (2)工作原理。本机振荡器产生一个比电台信号频率ƒ1高465kHz 的高频等幅振荡信号u2,其频率为ƒ2,ƒ2和ƒ1一起送入混频器, 在混频器中利用模拟乘法器的乘法特性(或晶体管非线性的乘 法功能),对两路信号进行混频(相乘)处理,结果使混频器 输出载频分别为(ƒ2+ƒ1)和(ƒ2 − ƒ1)的调幅波分量。在混 频器的输出端,再利用谐振频率为465kHz的选频回路,选出 465kHz(即ƒ2 − ƒ1)中频信号,从而完成变频过程。 例如,电台信号为Asinω1t,本振信号为sinω2t。这两个信号经 混频器相乘后其输出为:Asinω1t· sinω2t=[cos(ω1+ω2)t − cos(ω1 − ω2)t]A/2。 其中,cos(ω1+ω2)t为两个信号的和频分量;cos(ω1 − ω2)t为 两个信号的差频分量。经过465kHz的选频回路,滤除和频分量 及选出差频(ƒ2 − ƒ1=465kHz)分量后,即得到混频器的输 出为:A'sinω465t。可以看出,代表音频信号的振幅包络未畸 变,但载波频率却变成了465kHz,从而实现了载波频率的变换。 第2章目录 变频 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