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学 课程代码:ZX61022 开课单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授课教师:李明 职称/学位:副教授博士 课程基本情况 课 ZX61022 课程名称 公共关系学 号 教 政治学系 位 课 考核 2 方式 口考试 √口考查 口其他方式 分 课 口公共基础课口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 口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课口其他课程
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学 课程代码:ZX61022 开课单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授课教师: 李明 职称/学位: 副教授 博士 课程基本情况 课 程 编 号 ZX61022 课程名称 公共关系学 教 学 单 位 政治学系 课 程 学 分 2 考核 方式 □考试 √□考查 □ 其他方式: 课 程 类 别 □ 公共基础课 □ 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 专业选修课 □ 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课 □ 其他课程
总学时:36 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任 √本校教师 教 李明 职称 讲师 教师 来 口外聘教师 师 使 √统编教材 口自编教材或讲义 材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现代公共关系学一理论与技 2004年版 何修猛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巧》 2001年版 《公共关系学》 居延安主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公共关系学简明教程》 廖为建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教 《公共关系与实践》 (美)杜·纽萨 姆等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年版 考用 《公共关系教程》 《公共关系教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程》编写组 第1次课程教学方案
学 时 数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任 课 教 师 李明 职称 讲师 教师 来源 √本校教师 □ 外聘教师 使 用 教 材 √统编教材 □ 自编教材或讲义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教 材 《现代公共关系学——理论与技 巧》 何修猛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教 学 参 考 用 书 《公共关系学》 居延安主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公共关系学简明教程》 廖为建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公共关系与实践》 (美)杜· 纽萨 姆等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年版 《公共关系教程》 《公共关系教 程》编写组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第 1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1、2周 4学时 周次 课时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关系学学科性质与基本概念)第一章绪论(第二节:公共 整 关系学的发展史与相关范畴) 教学 掌握公共关系学科的性质和公共关系的含义,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发展简史 目标 和要 求 教学 公共关系学的性质和公共关系的含义 重点 教学 公共关系多维把握 难点 主要 √课堂讲授 口小组活动 口实验演示 √难点答疑 口提问 口作业讲评 口实践教学 口考试测验 口其他活动 √文字教材 √电子教案 口录像材料 口录音材料 口直搔课堂 资源 口CAI课件 oIP课件 口其他资源 作业 1.公共关系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2.公共关系的内涵是什么? 以电子课件ppt)为主。 板 计
周次 第 1、2 周 课时数 4 学时 教学 章节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公共关系学学科性质与基本概念)第一章 绪论(第二节:公共 关系学的发展史与相关范畴) 教学 目标 和要 求 掌握公共关系学科的性质和公共关系的含义,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 重点 公共关系学的性质和公共关系的含义 教学 难点 公共关系多维把握 主要 教学 方式 √ 课堂讲授 □ 小组活动 □ 实验演示 √ 难点答疑 □ 提问 □ 作业讲评 □ 实践教学 □ 考试测验 □ 其他活动 使用 媒体 资源 √文字教材 √ 电子教案 □ 录像材料 □ 录音材料 □ 直播课堂 □ CAI 课件 □ IP 课件 □ 其他资源: 作业 或练 习 1. 公共关系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2. 公共关系的内涵是什么? 板 书 设 计 以电子课件(ppt)为主
第1次教学活动设计 学环 学生活 节 主要教学内容 动安排
第 1 次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 节 主要教学内容 学生活 动安排
以雀巢 听课 咖啡占 领市场 在教师 的案例 第一章绪论 的引写 导 下思考 第一节:公共关系学学科性质与基本概念 问题 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 授课 任何一种学科都应有一个核心概念。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学的核心概 念,是构成公关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在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小结 不同的理论学派对公共关系的解释歧义从生,不乏争论,莫表一是,颇 有些"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色彩。这些表述刺激了研究,指导了实践,引 起了争论,对于我们科学地理解公关的含义是十分有益的。 "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的Public Relations。中文表述可称为"公共关系 ”,也可称为“公众关系"。但"公共关系"先译为主,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社会是一个关系大网,彼此必然相互作用。公共关系的实质是要编织 张对自身最有利的关系大网,是一项真正的网络工程”。 二、公共关系的含义。 人们有过众多的、不同的表述,现在择选其中一些有意思的供大家欣 赏:”公共关系就是讨公众喜欢。” 即公众关系,指社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为了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 双向了解、彼此信任与合作,通过相应策划的信息传播、协调沟通、管 理艺术等活动来树立组织美好形象,以实现组织增值的工作。 公关 是公共关系的简称,源于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称PR。 三、公共关系对组织的意义。 1、不应低估社会意识和活动团体的力量,特别是大公司最容易成为社 会奥论的中心;2、不能忽视新闻媒介的能量;3、一旦出现损害企业 名义的报道,必须果断、迅速地加以制止;4、任何企业离不开公关
以雀巢 咖啡占 领市场 的案例 导入 授课 小结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公共关系学学科性质与基本概念 • 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 任何一种学科都应有一个核心概念。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学的核心概 念,是构成公关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在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不同的理论学派对公共关系的解释歧义从生,不乏争论,莫衷一是,颇 有些"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色彩。这些表述刺激了研究,指导了实践,引 起了争论,对于我们科学地理解公关的含义是十分有益的。 "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的 Public Relations。中文表述可称为"公共关系 ",也可称为"公众关系"。但"公共关系"先译为主,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社会是一个关系大网,彼此必然相互作用。公共关系的实质是要编织一 张对自身最有利的关系大网,是一项真正的"网络工程"。 二、公共关系的含义。 人们有过众多的、不同的表述,现在择选其中一些有意思的供大家欣 赏:"公共关系就是讨公众喜欢。" 即公众关系,指社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为了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 双向了解、彼此信任与合作,通过相应策划的信息传播、协调沟通、管 理艺术等活动来树立组织美好形象,以实现组织增值的工作。 公关 是公共关系的简称,源于英文 Public Relations,也称 PR。 三、公共关系对组织的意义。 1、不应低估社会意识和活动团体的力量,特别是大公司最容易成为社 会舆论的中心;2、不能忽视新闻媒介的能量;3、一旦出现损害企业 名义的报道,必须果断、迅速地加以制止;4、任何企业离不开公关。 听课 在教师 的引导 下思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