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 陶渊明
扶风县职教中心高一语文备课组 丁晓军 1 归园田居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诗 歌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 究的能力 初步形成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诗人的田园情 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 1、领悟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的思 想倾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诗 歌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 究的能力; 初步形成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诗人的田园情 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 1、领悟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的思 想倾向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暧暧(ai)樊笼(fn)羁(j 拙(zhu6)屋檐(yan)狗吠(fe 墟(x)颠(dian)韵(yun) 2.解释下列字词 韵:气质,性格。 尘网:尘世的罗网,比喻庸俗污浊的官场。 守拙:安守本分。拙,愚拙,笨拙。 这里指清贫自守。 暧曖:昏暗,模糊不清的样子。 樊笼:原指鸟笼,这里比喻仕途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暧暧( ) 樊笼 ( )羁( ) 拙( )屋檐( ) 狗吠 ( ) 墟( ) 颠( )韵( ) ài fán jī zhuō yán fèi xū diān yùn 2.解释下列字词: 韵: 尘网: 守拙: 暧暧: 樊笼: 气质,性格。 尘世的罗网,比喻庸俗污浊的官场。 安守本分。拙,愚拙,笨拙。 这里指清贫自守。 昏暗,模糊不清的样子。 原指鸟笼,这里比喻仕途
文学闭识测器8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 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 人。著名隐士,不满于官场黑暗,“不为五斗米折 腰”,隐居农村耕读。他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时41 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 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 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孟浩然、王 维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 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文学知识积累: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 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 人。著名隐士,不满于官场黑暗,“不为五斗米折 腰”,隐居农村耕读。他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时41 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 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 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孟浩然、王 维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 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讲一个故事 不为五斗米折腰 义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 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 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 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 他穿雄的官服去坦见督邮 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 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 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 候这种乡里小人。”他推说在 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 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 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
5 义熙元年(405 ) 8月的一天, 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 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 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 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 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 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 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 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 候这种乡里小人。”他推说在 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 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 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 不为五斗米折腰 讲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