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物流活动中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1物流成本的特征(企业多数的物流成本未作为物流费用单独计算。而是混杂 在制造成本,销售成本及一般经费中,难以掌握 物流成本中有些是物流部门不能控制的 物流成本削减的乘法效应 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 3·2.2物流成本的分类 按物流费用支出形态分类 直接物流费: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燃料费 委托物流费:包装、装卸、运费等 2、按物流活动的范围来分类 C物流筹备费 企业内物流费 销售物流费 退货物流费 废弃品物流费 3、按物流的功能分类 物品流通费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 信息流通费 物流管理费 3·2.3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 物流管理中,要使任何一个要素增益,必将对其他要素产生减损的作用。 物流成本与客户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 2、物流各部门的效益背反 大量进货一库存增加一仓储成本提高 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成本管理是对物流相关的给用进行的计划、协调、控制。 1、管理原则: ①认真执行财务制度 ②厉行节约 ③实行计划管理 2、管理方法 物流成本横向管理法 物流成本纵向管理法 物流成本计算机管理法 管理策略 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通过对退货的控制来削减成本3%的退货率 通过第三方物流降低物流成本
1 §3·2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物流活动中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3·2.1物流成本的特征 (企业多数的物流成本未作为物流费用单独计算。而是混杂 在制造成本,销售成本及一般经费中,难以掌握。 * 物流成本中有些是物流部门不能控制的 * 物流成本削减的乘法效应 * 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 3·2.2物流成本的分类 1、按物流费用支出形态分类 直接物流费: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燃料费 委托物流费:包装、装卸、运费等 2、按物流活动的范围来分类 物流筹备费 企业内物流费 销售物流费 退货物流费 废弃品物流费 3、按物流的功能分类 物品流通费 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 信息流通费 物流管理费 3·2.3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 物流管理中,要使任何一个要素增益,必将对其他要素产生减损的作用。 1、物流成本与客户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 2、物流各部门的效益背反 大量进货-库存增加-仓储成本提高 3·2.4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成本管理是对物流相关的给用进行的计划、协调、控制。 1、管理原则: ① 认真执行财务制度 ② 厉行节约 ③ 实行计划管理 2、管理方法 物流成本横向管理法 物流成本纵向管理法 物流成本计算机管理法 3、管理策略 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通过对退货的控制来削减成本 3%的退货率 通过第三方物流降低物流成本
通过信息化建设降低物流成本 §3·3物流服务 3·3.1物流服务分类 交易前 美巴洛教授:“交易全过程论”人交易中三阶段 每段有不同的交易要素 交易后 日唐泽丰教授:顾客 营销服务 三领域不同要素 物流服务 信息服务 客户的物流保证就是物流服务。它包括了三家因素: 备货保证拥有客户所期望的产品 品质保证拥有客户所期望的质量 输送保证及时、安全送货 物流服务基本服务 运输、包装、保管、配送等 增值服务 定制化服务〈客户为核心的服务P&G公司配送 促销为核心的服务各种促销手段 制造为核心的服务制造为核心 以时间为核心的服务时间是全线 ·3.2物流的服务水平的衡量 物流的服务水平意识 物流的服务水平质量 物流的服务水平成本 物流的服务水平高技术 客户对物流服务的基本要求:商品适时、适地、按质按量、低成本送达 1、合实际调整更新物流服务的内容及水平 依据市场形势,竞争对手,商品特征,季节等不断进行调整 培训、维护、省力化设计、安装、代办业务、自动定货等(全方位的物流服务是3PL核心 竞争力) 2、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 一是提高运输基础设施的效率 二是推广增值性物流服务方案 3、定期对物流服务进行评估 4、降低成本的服务 5、注重提供物流信息服务 3·3.3物流服务管理 1、目的:适当的成本实现高质量的顾客服务 物流服务与成本的关系四种类型 在物流服务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不惜增加物流成本
2 通过信息化建设降低物流成本 §3·3物流服务 3·3.1物流服务分类 交易前 美 巴洛教授:“交易全过程论” 交易中 三阶段 每段有不同的交易要素 交易后 日 唐泽丰教授:顾客 营销服务 三领域不同要素 物流服务 信息服务 客户的物流保证就是物流服务。它包括了三家因素: 备货保证 拥有客户所期望的产品 品质保证 拥有客户所期望的质量 输送保证 及时、安全送货 物流服务 基本服务 运输、包装、保管、配送等 增值服务 定制化服务 客户为核心的服务 P&G公司配送 促销为核心的服务 各种促销手段 制造为核心的服务 制造为核心 以时间为核心的服务时间是全线 3·3.2物流的服务水平的衡量 物流的服务水平意识 物流的服务水平质量 物流的服务水平成本 物流的服务水平高技术 客户对物流服务的基本要求:商品适时、适地、按质按量、低成本送达 1、合实际调整更新物流服务的内容及水平 依据市场形势,竞争对手,商品特征,季节等不断进行调整 培训、维护、省力化设计、安装、代办业务、自动定货等(全方位的物流服务是3PL核心 竞争力) 2、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 一是提高运输基础设施的效率 二是推广增值性物流服务方案 3、定期对物流服务进行评估 4、降低成本的服务 5、注重提供物流信息服务 3·3.3物流服务管理 1、目的:适当的成本实现高质量的顾客服务 物流服务与成本的关系四种类型: * 在物流服务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降低物流成本 * 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不惜增加物流成本
★在物流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有效实现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 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前提下,实现较高的物流服务 2、原则: 从产品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 制定多种物流服务组合 ★注意物流服务的发展性 ★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3·4物流标准化 3·4.1物流标准化概念 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物流各环节,制定、发布、实施有关技术方面,工作方面的标准。 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领域中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的要求,统一整个 物流系统的标准的过程。 3·4.2分类 技术标准 工作标准 工作标准 技术标准 ①大系统统一标准 专业单位计量标准 物流基数模数尺寸的最小公约尺寸标准 集装模数尺寸 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 物流术语标准 标志、图示、识别标准 ②分系统技术标准 运输车船标准、尺寸、排污等 作业车辆技术标准 仓库技术标准 包装、集装箱标准 传输机标准 货架、储短标准 信息标准 其他技术标准 2、工作标准 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应急方案等 3、作业标准 3·4.3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性 降低物流成本
3 * 在物流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有效实现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 * 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前提下,实现较高的物流服务 2、原则: * 从产品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 * 制定多种物流服务组合 * 注意物流服务的发展性 * 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体制 *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3·4物流标准化 3·4.1物流标准化概念 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物流各环节,制定、发布、实施有关技术方面,工作方面的标准。 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领域中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的要求,统一整个 物流系统的标准的过程。 3·4.2分类 技术标准 工作标准 工作标准 1、技术标准 ① 大系统统一标准 专业单位计量标准 物流基数模数尺寸的最小公约尺寸标准 集装模数尺寸 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 物流术语标准 标志、图示、识别标准 ② 分系统技术标准 运输车船标准、尺寸、排污等 作业车辆技术标准 仓库技术标准 包装、集装箱标准 传输机标准 货架、储短标准 信息标准 其他技术标准 2、工作标准 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应急方案等 3、作业标准 3•4.3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性 降低物流成本
管理科学化 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质量 WTO的需要,国际竞争 3·4.4国际通行的物流标准 ISO下属TSTD 1、物流基础模数尺寸600×400MM 2、集装基础模数尺寸1200×1000MM 也允许1200×800MM 1100×1100MM §4·物流系统 4·1物流系统的概述 4·1.1物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物流系统是由物流要素组成的,各相关要素有机结合并使物流功能合理化的 统一体。 构成要素node要素 link要素 结构了作业系统 信息系统 物流系统的目的: 大将商品按规定时间,数量送到客户拥护手中。 合理配置物流中心,维持合理库存。 ★实现装卸、保管、包装等作业省力化、系统化 维持合适的物流成本 信息畅通 特征: 物流系统是复杂的系统,多个子系统组合 ★物流系统环境稳定性差,动态性强 大物流系统是大跨度系统,时、空距离 物流结构各要素之间存在很强的效益背反现象 4·1.2物流系统的模式 物流系统的输入:产品、计划、定货、资金、劳力等 物流系统的输出:合同、报表、服务等 物流系统的处理输入信息变为输出信息 物流系统的约東与干扰 干扰偶然的约束 物流系统的反馈 约東环境对系统间接的输入
4 管理科学化 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质量 WTO的需要,国际竞争 3·4.4国际通行的物流标准 ISO 下属TS TD 1、物流基础模数尺寸600×400MM 2、集装基础模数尺寸1200×1000MM 也允许 1200×800MM 1100×1100MM §4·物流系统 §4·1物流系统的概述 4·1.1物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1、 概念:物流系统是由物流要素组成的,各相关要素有机结合并使物流功能合理化的 统一体。 构成要素 node 要素 link 要素 结构 作业系统 信息系统 物流系统的目的: * 将商品按规定时间,数量送到客户拥护手中。 * 合理配置物流中心,维持合理库存。 * 实现装卸、保管、包装等作业省力化、系统化。 * 维持合适的物流成本。 * 信息畅通。 2、 特征: * 物流系统是复杂的系统,多个子系统组合 * 物流系统环境稳定性差,动态性强 * 物流系统是大跨度系统,时、空距离 * 物流结构各要素之间存在很强的效益背反现象 4·1.2物流系统的模式 物流系统的输入:产品、计划、定货、资金、劳力等 物流系统的输出:合同、报表、服务等 物流系统的处理 输入信息变为输出信息 物流系统的约束与干扰 干扰 偶然的约束 物流系统的反馈 约束 环境对系统间接的输入
4·1.3物流系统的“6S+G”目标 rvIce 无缺货无损低费用 快捷 安全 省空间 Scale Ization规模适当 Stock control 库存控制 Green 绿色 §4·2物流系统运行机制 定货 顾客A.B→拉动物流中心库存减少→工厂供货 个目标,各要素有序运行 概念:物流据点,综合、大批量物流集中地, 四种据点 工厂送货型 多频率、小批量集中出库型 C类商品后方配置型 物流中心库存集中型 4·3物流系统化 4·3.1物流系统化概述 从」宏观一一国民经济 推动物流系统化 微观 般企业3PL 1、一般企业的物流系统化 ①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化供应链 ②交易双方企业物流系统化供需合作、运输、保管活动合理化 ③同行业企业间物流系统化共同配送、集货等 2、3PL的系统化 ①物流手段间的系统化运输多联运、集装箱运 ②物流企业间的系统化3PL的战略同盟 ③物流需求间的系统化配载、送货等 3、国民经济物流系统化政策导向,行政干预等 4·3.2实现物流系统的对策 现状分析→找出问题→明确范围、确定目标→研究改善方案→措施、评价 准循原则: 大量化 短距离化中间环节最少
5 4·1.3物流系统的“6S+G”目标 Service 无缺货 无损 低费用 Speed 快捷 Safety 安全 Space saving 省空间 Scale optimization 规模适当 Stock control 库存控制 Green 绿色 §4·2物流系统运行机制 定货 顾客A.B → 拉动 物流中心库存减少→工厂供货 一个目标,各要素有序运行 概念:物流据点,综合、大批量物流集中地。 四种据点: 工厂送货型 多频率、小批量集中出库型 C类商品后方配置型 物流中心库存集中型 §4·3物流系统化 4·3.1物流系统化概述 从 宏观——国民经济 推动物流系统化 微观——一般企业 3PL 1、一般企业的物流系统化 ①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化 供应链 ②交易双方企业物流系统化 供需合作、运输、保管活动合理化 ③同行业企业间物流系统化 共同配送、集货等 2、3PL的系统化 ①物流手段间的系统化 运输多联运、集装箱运 ②物流企业间的系统化 3PL的战略同盟 ③物流需求间的系统化 配载、送货等 3、国民经济物流系统化 政策导向,行政干预等 4•3.2实现物流系统的对策 现状分析→找出问题→明确范围、确定目标→研究改善方案→措施、评价 准循原则: * 大量化 * 短距离化 中间环节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