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包含有“客观存在的情景”;“被艺术化的情景”:“主观联想的情景”)3.在形象讨论中需注意的问题。(1)音乐中的形象有时使人感到是“抽象的”,有时使人感到是“概括的”,有时使人感到是“具体的”。关于形象讨论便需要适当的语汇和尺寸。抽象的——“特点”;概括的—“性格”,具体的—“形象”如:带有队伍行进的特点;体现出顽强抗争的性格:生动地描绘出票高伟大的形象。(2)形象的确认,需有模糊的界线。因为音乐表达的形象是不确定的,所以对它的联想是不限定的。因此需“求大同存小异”。我们首先要感受并把握其“基本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各人有自己具体的感受。(3)音乐的乐谱、音响和相关的背景材料,是我们做形象理解的根本依据,“乐谱”是最原始也是最可靠的依据,因此是“根本中的根本”。“音响”中包含了指挥者、演奏者各人的理解,因此它只能是参照。有针对性地了解相关的“背景材料”也是理解音乐形象不可忽视的方面。「《孟子·万章下》中有有一句话:“读其诗,颂其事,不知其人可否。是故知人论世也。”其中的“世”有“身世”和“时世”的双重含义。】(4)注意积累音乐表现中具有“语义性”特点的那些表现手法。音乐的语言不可能有确定的含义,但也有一些语言被相对固定下来,从而被赋予了具体的含义。如:在德奥音乐中,一些音调或节奏型已固定地具有了某种“语义性”。上行大六度:常常代表着崇高的、赞颂的情绪(门德尔松《春之歌》/《黄河颂》)下行小二度和大六度:叹息与深深的叹息下行三度:动物学中认为下行三度代表了两种东西,就是杜鹃和婴儿。三连音节奏:命运动机又如:调性的运用有一些语义化的表现手法。大小调(性格):大调较之小调明亮白键调与黑键调:白键调比黑键调在物理音响上更明亮。(钢琴键盘构造中的杠杆?原理所决定的。)升种调与降种调:视乐器(主要指变调乐器)而不同(如B调单簧管演奏降号多的调能发挥较好的效果,反之A调单簧管演奏升号多的调效果较好。这是因为B调单簧管记谱时,比原谱多两个升号或少两个降号,适合于演奏降号多的调:A调单簧管记谱时比原谱多三个降号或少三个升号,适合于演奏升号多的调):当我们设计一首作品的调性时,首先要确定高潮调,随后按整个调性运动的设计往回推算。这时又须考虑在高潮处选择最能发挥主奏乐器(一般是铜管,多属降种乐器,降种调容易演奏)特性的调。②民间认为的十大小提琴曲中,帕格尼尼、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23
曲,都是用的D大调。这是因为对于小提琴来说,但凡是D大调的调式骨干音都是空弦音。因此共鸣好,且容易演奏,③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伦)交响曲》用的是b小调,因为他认为b小调是最不稳定的调。因此最能表现悲伦的情绪。四、主题的类型(以主题的形象表达方式为标准来进行分类,可把主题分为三大类)1.概括性主题:用音乐中的一般性方法去概括地表达某种抽象的情绪,这种主题叫做概括性主题。这样的主题又可分为三类:(I)歌唱性主题(旋律性主题)。其特点是“运动”(“乐音流动”、“节奏多变”)与“宽广”(“调性节奏宽广”、“节拍句法和气息宽广”)(2)律动性主题(节奏性主题)。其特点是音高或节奏有周期、有规律。【肖邦:《c小调夜曲》(Op.48,No.1)主题】辅助音进行加下行跳进65这一例的规律主要通过音高体现出来,但其节奏又是多变的,造成了旋律的绵绵不绝的效果。【比才:《卡门》序曲】Allegrof等顺顺分等分型这一例的规律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一直保持着一个“顺分等分型”节奏:第二,是配合这一节奏,有一个断续的同音反复;第三,是以同音反复为轴,环绕运动的音方向相反。(3)歌舞性主题。(不要顾名思义地误认为歌舞性主题就是歌舞音乐中的主题)是歌唱性和律动性两种特点相结合的主题。这种结合有三种方式①融合:在很多纯音乐(尤其是巴洛克时期和古典时期的音乐)中出现。如巴赫的《E大调加沃特舞曲》、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开始主题都是典型的歌舞性主题。24
音乐史上有三首加沃特舞曲*最为著名:比利时作曲家戈塞克的《D大调加沃特舞曲》;法国作曲家托玛斯的《A大调加沃特舞曲》和巴赫的《E大调加沃特舞曲》(小提琴)。戈塞克的《D大调加沃特舞曲》又是这三首中最为出名的,而它却是例外地开始在强拍,*加沃特舞曲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即在拍子的第三拍上开始,【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②并列:如,德沃夏克《第九(新世界)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题、莫扎特《第四十一(朱底特)交响曲》开始主题(“爱”与“神”【朱底特是希腊传说中的爱神]的两种性格的刻划)。【德沃夏克:《第九(新世界)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Allegromolte95SNI4pmf上例前四小节含有黑人灵歌的典型节奏型,后四小节使用固定的民间舞蹈节奏型,用以揭示被压迫人民争取自由的坚强意志。③对置:“对”即对位,“置”放置。旋律加伴奏的织体形态的主题,作为主题的表现形式,常常就是对置方式的歌舞性主题。2.标题性*主题:用特定的表现方式,具体地表达某种特定的音乐形象。标题性主题又可分为三类:*标题性不等于标题:海顿《第82交响曲》,有一个很具体的标题《熊》,但实际上,这部作品并不直接描绘熊,有这个标题,只是因为在第四乐章中,由低音乐器奏出的音调,容易使人联想到熊的叫唤声。斯卡拉蒂著名的《小猫赋格曲》,音乐本身同小猫的形象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只是传说作者在写作一首赋格曲而冥思苦想主题时,正好一只小猫踩在琴键上发出了g、b、e、f、bb、#c六个音,于是作者以此作为g小调赋格曲的主题。[以圣-桑:《动物狂欢节》为例】CD:84-口时间:23°12"1.《引子与狮王进行曲》(客观描写、性格刻画)2.《母鸡和公鸡》(客观描写)3.《野驴》(性格刻画)4.《乌龟》(标题联想)25
5.《大象》(标题联想)6.《袋鼠》7.《水族馆》8.《长耳朵角色》9.《林中杜鹃》10.《大鸟笼》11.《钢琴家》12.《化石》13.《天鹅》14.《终曲》(1)客观描写性:对客观对象(自然界、社会生活,主要是声音)的模仿。这样的主题可以加强音乐的生动性。(贝多芬认为这种手法不宜多用)第一首一一钢琴在低音区的轰鸣,模仿狮子的吼叫;第二首一一《母鸡和公鸡》中,钢琴和小提琴此起彼伏地模仿母鸡的咯咯叫声,钢琴和单簧管则模仿公鸡报晓的声音;第六首一一《袋鼠》中,用带有休止的顿音音型(点状主题),惟妙惟肖地模仿出袋鼠惊人的跳跃本领;第八首一一《长耳朵角色》中,小提琴奏出粗声粗气的音响,模仿驴子声斯力竭的叫喊声:第九首一《林中杜鹏》中,单簧管用下行三度来模仿杜鹃的晞鸣(用下行三度描写杜鹃的例子还有约纳森《杜鹃圆舞曲》、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杜伊勒里花园》、贝多芬《杜鹃奏鸣曲》等等,)(2)性格刻划:相对抽象些,通常用象征的方式来体现。就像演员演电影时的服装与道具一样,音乐中常常借用“体裁”来作为某种象征。第一首一一《引子与狮王进行曲》中,用进行曲体裁来象征儿童心目中的狮子的形象。第三首一《野驴》中,用练习曲体裁来刻划中亚细亚草原上敏捷奔跑的野驴。另:贝多芬《爱格蒙特》序曲(贝多芬为歌德的戏剧所作,爱格蒙特是荷兰的民族英雄)中借助于西班牙宗教葬仪音乐“萨拉班德”的节奏来象征西班牙殖民者。格林卡《伊万苏珊尼》序曲中突然闯入波兰舞曲的节奏,刻划了波兰侵略军。(3)标题联想:一定有一个概括性的总标题。第十三首一一《天鹅》(后成为一首独立的大提琴独奏曲)中,凡是有旋律时,作为伴奏的分解和弦都是大山型的,在没有时起伏都较小。在标题联想下,大小波浪可理解为水和连漪(没有标题的情况下,它就是概括性主题中的歌舞性主题了)。另,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中出现了马塞曲(法国国歌),在标题联想下,不仅想到法26
国,而且想到法国侵略军。在一般情况下,乐队作品在结束时常用,被称为“莫扎特式大团圆”终止,但柴可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终止在标题联想下,可理解为柴可夫斯基自己对这一悲剧故事所表现的满腔悲惯(甚至有人将之理解为钉棺材的声音)。3.中介性:介于概括性和标题性之间。如贝多芬的命运动机。[作业]1.从你所熟悉的音乐作品中找出各种类型的主题各一首。2.分析《图画展览会》中《保儒》、《花园》、《鸡脚茅屋》要求:(1)每段音乐中包括了哪些主题?(2)每个主题分别属于哪种类型?(3)这些主题所表达的形象和所使用的方法?(4)背唱这些主题3.写作歌唱性主题、客观描写性主题、性格刻划性主题各一条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