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 朱自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 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难点 (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四)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 籍浙江绍兴,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 发表过长诗《毁灭》,出版过诗集《踪迹》和 散文集《背影》。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 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 朱自清故居 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 清华大学教书。 这年,正是大革命失败之际,蒋介 石叛变革命,独裁代替了民主,黑暗代 替了光明。朱自清也陷入了彷徨苦闷之 中。他自己知道,“只有参加革命和反 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 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 的一法。”(朱自清《哪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