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归纳 说说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 句子 类型句子 类型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1)虎兕出于柙,龟 玉毁于椟中 (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2而谋动干戈于邦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内 (3无乃尔是过与 (3何以伐为 (4)尚德哉若人! (4)君孰与不足 (5)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5)于斯三者何先 6)无乃尔是过与 (6)是社稷之臣也
积累.归纳 说说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 句 子 类型 句子 类型 ⑴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⑴虎兕出于柙,龟 玉毁于椟中 ⑵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⑵而谋动干戈于邦 内 ⑶无乃尔是过与 ⑶何以伐为 ⑷尚德哉若人! ⑷君孰与不足 ⑸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⑸于斯三者何先 ⑹无乃尔是过与 ⑹是社稷之臣也
内容回顾 1、用原文回答,为什么“为政以德”? 「(君主)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 正南面而已矣。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
1、用原文回答,为什么“为政以德” ? (君主)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 正南面而已矣。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 内 容 回 顾
内容回顾 2、以德为政的具体做法是怎样的?孔子对 统治者自身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富民教民 正己举贤
• 2、以德为政的具体做法是怎样的?孔子对 统治者自身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富 民 教 民 举 贤 内 容 回 顾 正 己
巩固拓展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 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 加?”曰:“教之。”(139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 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7) 思考: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 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 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答题要点: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 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 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民一说,是在特定语境下对 教民思想的强调。当然,从总体来说,孔子对礼教强调更 多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 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 加焉?”曰:“教之。” (13·9 )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 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2·7 ) 思考: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 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 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答题要点: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 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 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民一说,是在特定语境下对 教民思想的强调。当然,从总体来说,孔子对礼教强调更 多。 巩固 拓展
巩固拓展 选出下列各项中全都属于孔子的“为政以德”的 “德政”措施的一项() A.①其身正,不令而行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B.①举善而教不能 ②足食,足兵,民信之 C.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②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D.①临之以庄,则敬 ②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
巩 固 拓 展 选出下列各项中全都属于孔子的“为政以德”的 “德政”措施的一项( ) A.①其身正,不令而行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 信不立 B.①举善而教不能 ②足食,足兵,民信之 C.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②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D.①临之以庄,则敬 ②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