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机理 •发热可作为临床许多类疾病的共同表现 发热的目的: 机体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创造一个不利 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环境一一一机体克 服病理生理状态,恢复健康的一个手段,是机体的一 种自我保护机制
•发热的目的: 机体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创造一个不利 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环境-----机体克 服病理生理状态,恢复健康的一个手段,是机体的一 种自我保护机制。 •发热可作为临床许多类疾病的共同表现 发热的机理
发生机制 1、致热源性(多数患者) 外源性致热源 ·微生物病原体 •炎症渗出物 通过激活 白细胞 ·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 (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内源性致热源 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干扰素 通过血脑 屏障 产热>散热 体温调节中枢 发热
1、致热源性 (多数患者) 外源性致热源 内源性致热源 体温调节中枢 l微生物病原体 l炎症渗出物 l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 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干扰素 通过血脑 屏障 发 热 通过激活 白细胞 (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产热>散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 血、炎症; 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 亢等; ■ 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 衰竭等。 0
n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 血、炎症; n 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 亢等; n 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 衰竭等
发热分度 低热 <38℃ 中等度热 超高热 38.1~39℃ 41℃以上 高热 39.1~41℃ 0
热程及热型 体温 高温 体温 上升期 持续期 下降期 0
体温 上升期 高温 持续期 体温 下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