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的分类 吸附性膜 多孔玻璃、活性炭、硅胶、压缩粉末等 按作用 聚合物膜(扩散性的溶解流动)、金属膜 机理分扩散性膜 (原子状态的扩散)、玻璃膜(分子状态的 类 扩散)等 离子交换膜均相、非均相、半均相等 反应性膜 促进迁移(液膜)、膜催化、膜反应器等 板式膜 按形状 划分管式膜 中空纤维膜 蜂窝状膜
膜的分类 吸附性膜 多孔玻璃、活性炭、硅胶、压缩粉末等 扩散性膜 聚合物膜(扩散性的溶解流动)、金属膜 (原子状态的扩散)、玻璃膜(分子状态的 扩散)等 离子交换膜 均相、非均相、半均相等 板式膜 管式膜 中空纤维膜 按 作 用 机 理 分 类 反应性膜 促进迁移(液膜)、膜催化、膜反应器等 按形状 划 分 蜂窝状膜
常见分类 多孔膜(微孔膜) ◇均质膜 非对称膜 ◆离子交换膜 液膜 ☆无机膜 心无机-有机复合膜
常见分类 v 多孔膜(微孔膜) v 均质膜 v 非对称膜 v 离子交换膜 v 液膜 v 无机膜 v 无机-有机复合膜
膜技术的特点 高效、简单实用 集成度高、占地少 应用范围广 节能(多数无相变) 附加值高 易放大、可专一配膜 无毒、无公害、无污染、零排放 ·重要一一受到各国的重视
膜技术的特点 • 高效、简单实用 • 集成度高、占地少 • 应用范围广 • 节能(多数无相变) • 附加值高 • 易放大、可专一配膜 • 无毒、无公害、无污染、零排放 • 重要--受到各国的重视
膜的发展历史一古代 在我国古代的《淮南子》已有制豆腐的记叙。后来人 们又知道了制豆腐皮、薄粉等方法。这可以说是人类 利用天然物制得食用人工薄膜”的最早记载。对膜过 程的利用,最早的记述也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 我国古代的先民们在造纸、烹饪、炼丹和制药的实践 中,就利用了天然生物膜的分离特性。古籍中提到 κ莞蒲厚洒〕、κ弊箪淡卤ν及ˆ海井淡化海水〕等记载 在国外,200多年前, nollet在1748年就注意到水能自 发地扩散穿过猪膀胱而进入到酒精中的渗透现象,但 由于受到人们认识能力和当时科技条件的限制,直到 100年后的1864年 Traube才成功研制成人类历史上第 片人造膜-亚铁氰化铜膜
膜的发展历史 -古代 • 在我国古代的《淮南子》已有制豆腐的记叙。后来人 们又知道了制豆腐皮、薄粉等方法。这可以说是人类 利用天然物制得食用“人工薄膜”的最早记载。对膜过 程的利用,最早的记述也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 我国古代的先民们在造纸、烹饪、炼丹和制药的实践 中,就利用了天然生物膜的分离特性。古籍中提到 “莞蒲厚洒” 、 “弊箪淡卤”及“海井淡化海水”等记载。 在国外,200多年前,Nollet 在1748年就注意到水能自 发地扩散穿过猪膀胱而进入到酒精中的渗透现象,但 由于受到人们认识能力和当时科技条件的限制,直到 100年后的1864年Traube才成功研制成人类历史上第一 片人造膜-亚铁氰化铜膜
膜的发展历史 早期发展历史 1950年以后,多数膜过程进入了「业化的开发 1980年以后,出现三类主要的新型膜过程 (1)以膜为基础的平衡分离过程; (2)开发研究中的新膜分离过程; (3)膜反应器、控制释放及其他非分离膜过程 (膜电极、膜传感器)
膜的发展历史 • 早期发展历史 • 1950年以后,多数膜过程进入了工业化的开发 • 1980年以后,出现三类主要的 新型膜过程: (1)以膜为基础的平衡分离过程; • (2)开发研究中的新膜分离过程; • (3)膜反应器、控制释放及其他非分离膜过程 (膜电极、膜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