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传输线的电阻和电导电导电阻LRocg =wctanq2Sprr为导线半径LtangR7s 2prd1复相对介电常数d趋肤深度p fmse, =e,e- je,s
传输线的电阻和电导 趋肤深度 r 为导线半径 电阻 复相对介电常数 电导
(3)传输线方程的时域解北京交通大学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Rsi前向行波A+>vt(t-z/v)反向行波2RVs(t)V(zo,t)V-(I+z/v)CLoadZ0Source7Z=2=0均匀传输线的波动方程的通解为:V(z, t)V(z, t)V(z, t) = V+(+V-(t+)ICaz2at2I(z, t)I(z, t)Zv-(t+I(z, t)10Zoat2az271其中Z.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vlZc=CvC11为传输线上波的传播速度U=VcVe
(3) 传输线方程的时域解 其中Zc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均匀传输线的波动方程的通解为: z0 z0 V(z0 ,t) v为传输线上波的传播速度 z 前向行波 反向行波
反射系数北京交通大学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Vs(n)A传输线上某点的反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压之MVU,nR比,定义为该点处的反射系数Z=4负载端的反射系数:v+(t- z/v)F,Av=(t + z/v)V-(t+$/v)TL=V+(t- /u)RL-Zc2m42RL +Zcve.nALA源端的反射系数:Z=4Rs-ZcTs=Rs+ZcZ=
反射系数 负载端的反射系数: 传输线上某点的反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压之 比,定义为该点处的反射系数 源端的反射系数:
源端的电压与电流北京交通大学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Rsi长为L的传输线的时延VVs(t)1080Source/vTa-Lz=0在任意小于2T,的时间内不会在z-0处出Rs[0, Vg(t)4现反射波。因此初始前向行波电压和电2M+流与电源电压的关系为v(o, t)s(-ZcVs(t)V(O, t) =Rs + Zc2=0(a)Vs(t)I(0, t) =RsRs + Zc10.)V(0, t)s(t)v(o,n≤Zc当>2T,时,传输线上任意点上的总电26Rs+Zc压(电流)是存在与传输线上个点上所有电压(电流)的总和(b)1<22
源端的电压与电流 长为L 的传输线的时延 Td=L /v 在任意小于2Td 的时间内不会在z=0处出 现反射波。因此初始前向行波电压和电 流与电源电压的关系为 当t>2Td 时,传输线上任意点上的总电 压(电流)是存在与传输线上个点上所 有电压(电流)的总和
北京交通大学Bei jing Jiaotong UniversityC=100pF/mRs=1500例:同轴电缆源电压为100V、持续时0777777777vio.Vs(t)=0.25μH/mRL=00间为6us的脉冲,若该同轴线单位长度LTs=2400mr=-1的电容和电感分别为c=100pF/m,Vs(0.v[-0.25uH/m,源阻抗和特性阻抗均分100V别为1502和502,负载端短路。求传输线输入端的电压。6us解:150-500-501同轴线源端反射系数:Ts同轴线负载端反射系数:L-1150+500 + 502SZc脉冲信号的单项延迟=2μs初始时刻源端电压:V(O,t):Vs(t) =25VTDRs + ZcU当<2T,时,输入端电压与初始时刻源端电压相等,为25V
例:同轴电缆源电压为100V、持续时 间为6μs的脉冲,若该同轴线单位长度 的 电 容 和 电 感 分 别 为 c=100pF/m, l=0.25μH/m,源阻抗和特性阻抗均分 别为150Ω和50Ω,负载端短路。求传 输线输入端的电压。 解: 同轴线源端反射系数: 同轴线负载端反射系数: 脉冲信号的单项延迟: 初始时刻源端电压: =25V 当t<2Td 时,输入端电压与初始时刻源端电压相等,为2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