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夺取政权,他在这里第一次运用了“无产阶级专政”这个经典术语,阐 明了这种专政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的任务。马克思在这里谈到, 革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根本不同于在革命进程中破产的小资 产阶级空想理论的,他这样描写了它的基本特点:“这种社会主义 就是宣布不间断的革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把这种 专政作为必经的过渡阶段,以求达到根本消灭阶级差别,消灭一 切产生这些差别的生产关系,消灭一切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 社会关系,改变一切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观念。”(见本卷 第104页)马克思的这个经典定义被当做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 理之一而列入了人类思想宝库。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 “法兰西阶级斗争” 中首次得出了一 个精确的科学公式,简明地表述了无产阶级在社会的经济改造方 面的历史任务:“占有生产资料,使其受联合的工人阶级支配,从 而消灭雇佣劳动、资本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见本卷第47页)科 学共产主义以这个公式来毅然对抗在马克思以前的各种各样的社 会主义,来对抗提出“财产共有”这种含糊要求的空想共产主义。 马克思这本著作用很大的篇幅来分析农民的状况和作用、分 析它和无产阶级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指出,法国农民遭受的剥削 和工业无产阶级遭受的剥削只是形式上不同,他们的剥削者是一 个,即资本。农民把无产阶级看作是他真正的保卫者和同盟者,因 为 “只有资本的倾复,才能使农民地位提高,只有反对资本主义 的无产阶级政府,才能终结他们在经济上的贫困和社会上的衰 落。”(见本卷第98页)这样,马克思根据法国阶级斗争的经验, 作出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上的和政治上的结论:无产阶级必须同农 民结成联盟。 第七卷 说 明 9
须夺取政权,他在这里第一次运用了“无产阶级专政”这个经典术语,阐 明了这种专政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的任务。马克思在这里谈到, 革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根本不同于在革命进程中破产的小资 产阶级空想理论的,他这样描写了它的基本特点:“这种社会主义 就是宣布不间断的革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把这种 专政作为必经的过渡阶段,以求达到根本消灭阶级差别,消灭一 切产生这些差别的生产关系,消灭一切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 社会关系,改变一切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观念。”(见本卷 第104页)马克思的这个经典定义被当做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 理之一而列入了人类思想宝库。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 “法兰西阶级斗争” 中首次得出了一 个精确的科学公式,简明地表述了无产阶级在社会的经济改造方 面的历史任务:“占有生产资料,使其受联合的工人阶级支配,从 而消灭雇佣劳动、资本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见本卷第47页)科 学共产主义以这个公式来毅然对抗在马克思以前的各种各样的社 会主义,来对抗提出“财产共有”这种含糊要求的空想共产主义。 马克思这本著作用很大的篇幅来分析农民的状况和作用、分 析它和无产阶级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指出,法国农民遭受的剥削 和工业无产阶级遭受的剥削只是形式上不同,他们的剥削者是一 个,即资本。农民把无产阶级看作是他真正的保卫者和同盟者,因 为 “只有资本的倾复,才能使农民地位提高,只有反对资本主义 的无产阶级政府,才能终结他们在经济上的贫困和社会上的衰 落。”(见本卷第98页)这样,马克思根据法国阶级斗争的经验, 作出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上的和政治上的结论:无产阶级必须同农 民结成联盟。 第七卷 说 明 9
马克思的 “法兰西阶级斗争” 一书作为科学共产主义的经典 著作而载入了史册。但是,恩格斯于1895年在他为这本著作写的 导言中曾指出,该书夸大了资本主义的成熟程度和法国无产阶级 革命的可能性,由此而产生了一个不正确的观念,仿佛社会主义 革命即将到来。恩格斯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 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明显地证明,当时欧洲大陆经 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 度。”(“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1954年莫斯科中文版第1 卷第101页)资本主义生产那时还有很大的扩展力,整个说来还 是沿上升线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50年3月所写的“中央 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 以及他们在这个时期所写的其他某 些著作,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客观前提也作了这样过高的估计。弗 ·伊·列宁在谈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断言革命临近的这类错误时, 曾经写道:“但是,不断提高全世界无产阶级,使它超出渺小的、 平庸的、芝麻大的任务的水平的革命思想的巨人所犯的这类错误, 比起那些歌唱、哀号、呼吁和赞美关于革命的空虚、革命斗争的 徒劳、反革命的‘立宪’日子的美妙的官僚自由主义的庸俗智慧 要高尚、伟大千倍,在历史上要珍贵、真实千倍。” (“列宁全 集” 第4版第12卷第337—338页) 如果说在 “法兰西阶级斗争” 中从理论上总结了法国革命的 经验,那末在3月的 “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 以及象 弗·恩格斯的“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和“德国农民战争”这 些著作中,就总结了1848—1849年德国革命的经验。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50年3月所写的“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 义者同盟书” 是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文献之一。弗·伊·列宁认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马克思的 “法兰西阶级斗争” 一书作为科学共产主义的经典 著作而载入了史册。但是,恩格斯于1895年在他为这本著作写的 导言中曾指出,该书夸大了资本主义的成熟程度和法国无产阶级 革命的可能性,由此而产生了一个不正确的观念,仿佛社会主义 革命即将到来。恩格斯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 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明显地证明,当时欧洲大陆经 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 度。”(“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1954年莫斯科中文版第1 卷第101页)资本主义生产那时还有很大的扩展力,整个说来还 是沿上升线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50年3月所写的“中央 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 以及他们在这个时期所写的其他某 些著作,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客观前提也作了这样过高的估计。弗 ·伊·列宁在谈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断言革命临近的这类错误时, 曾经写道:“但是,不断提高全世界无产阶级,使它超出渺小的、 平庸的、芝麻大的任务的水平的革命思想的巨人所犯的这类错误, 比起那些歌唱、哀号、呼吁和赞美关于革命的空虚、革命斗争的 徒劳、反革命的‘立宪’日子的美妙的官僚自由主义的庸俗智慧 要高尚、伟大千倍,在历史上要珍贵、真实千倍。” (“列宁全 集” 第4版第12卷第337—338页) 如果说在 “法兰西阶级斗争” 中从理论上总结了法国革命的 经验,那末在3月的 “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 以及象 弗·恩格斯的“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和“德国农民战争”这 些著作中,就总结了1848—1849年德国革命的经验。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50年3月所写的“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 义者同盟书” 是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文献之一。弗·伊·列宁认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为这个著作“很有意思,很有教益”(“列宁全集”第4版第8卷 第433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同盟书” 中指出,“共产党宣 言” 所发挥的理论原理在革命进程中被完全证实了。同时在 “同 盟书”中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1848—1849年的革命经验 所提出的一些新问题,从而在制定革命无产阶级的纲领和策略上 向前大大地进了一步。 马克思和恩格斯预料很快就会发生新的革命高潮,而这个高 潮会首先使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取得政权,因而在 “同盟书” 中说 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对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策略。他们证明,小资 产阶级民主派不能把革命进行到底,所以迫切需要使德国无产阶 级摆脱他们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续贯彻从1849年春天起就 规定了的无产阶级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在组织上完全分立的方 针,他们在 “同盟书” 中特别强调指出,工人党在未来的革命中 必须独立地、最有组织地进行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 主义者同盟的首要任务是在德国建立工人党的秘密组织和公开组 织,使同盟的所有秘密组织成为公开的工人团体的中心和核心,以 便在这种工人团体中,在讨论工人的立场和利益时不受资产阶级 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一切宗派主义,他们解释道,无产 阶级政党必须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一起来对付反动派,和他们结 成临时同盟,但是必须保持和巩固自己的独立组织,实行不依赖 于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革命政策。 马克思主义奠基者在 “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 中 所确立的基本主导思想,就是不断革命的思想。不断革命论的基 本原理早已包含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1849年登在“新莱茵 报” 上的许多文章中,而本卷收入的一些文章如 “法兰西阶级斗 第七卷 说 明 11
为这个著作“很有意思,很有教益”(“列宁全集”第4版第8卷 第433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同盟书” 中指出,“共产党宣 言” 所发挥的理论原理在革命进程中被完全证实了。同时在 “同 盟书”中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1848—1849年的革命经验 所提出的一些新问题,从而在制定革命无产阶级的纲领和策略上 向前大大地进了一步。 马克思和恩格斯预料很快就会发生新的革命高潮,而这个高 潮会首先使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取得政权,因而在 “同盟书” 中说 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对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策略。他们证明,小资 产阶级民主派不能把革命进行到底,所以迫切需要使德国无产阶 级摆脱他们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续贯彻从1849年春天起就 规定了的无产阶级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在组织上完全分立的方 针,他们在 “同盟书” 中特别强调指出,工人党在未来的革命中 必须独立地、最有组织地进行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 主义者同盟的首要任务是在德国建立工人党的秘密组织和公开组 织,使同盟的所有秘密组织成为公开的工人团体的中心和核心,以 便在这种工人团体中,在讨论工人的立场和利益时不受资产阶级 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一切宗派主义,他们解释道,无产 阶级政党必须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一起来对付反动派,和他们结 成临时同盟,但是必须保持和巩固自己的独立组织,实行不依赖 于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革命政策。 马克思主义奠基者在 “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 中 所确立的基本主导思想,就是不断革命的思想。不断革命论的基 本原理早已包含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1849年登在“新莱茵 报” 上的许多文章中,而本卷收入的一些文章如 “法兰西阶级斗 第七卷 说 明 11
争”等又发展了这个学说。“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最 为详尽地表述了这一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个文件中写道:小 资产阶级民主派使革命仅仅取得不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便 希望赶快结束革命,而无产阶级政党则是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 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的统治都消灭掉,直到无产阶级 夺得国家政权,直到无产者的联合不仅在一个国家内而且在世界 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内都发展到使这些国家的无产者间的竞争 停止,至少是直到那些有决定意义的生产力集中到了无产者手里 的时候为止。对我们说来,问题不在于改变私有制,而在于消灭 私有制,不在于掩盖阶级矛盾,而在于消灭阶级,不在于改良现 存社会,而在于建立新社会。”(见本卷第292页)为了保证不断 的革命取得胜利,工人必须成立 “自己的革命工人政府” 如自治 机关或工人俱乐部、工人委员会,以与正式的新政府相并立;工 人应当把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政府放在工人群众的监督之下。马克 思和恩格斯认为,武装工人、组织独立的无产阶级自卫军,是进 一步发展革命的必要条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 把马克思的不断革命的学说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无产 阶级革命的理论,并且根据俄国和其他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经验 制定了新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托洛茨基分子为了反对列 宁关于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个国家内胜利的理论,曾经歪曲了 马克思关于不断革命的理论;苏联共产党捍卫了列宁关于社会主 义革命的理论,从思想上击溃了托洛茨基分子。 本卷中的6月的 “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 和3月 的 “同盟书” 有着密切的有机联系,前者也贯穿着必须尽快建立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争”等又发展了这个学说。“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最 为详尽地表述了这一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个文件中写道:小 资产阶级民主派使革命仅仅取得不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便 希望赶快结束革命,而无产阶级政党则是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 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的统治都消灭掉,直到无产阶级 夺得国家政权,直到无产者的联合不仅在一个国家内而且在世界 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内都发展到使这些国家的无产者间的竞争 停止,至少是直到那些有决定意义的生产力集中到了无产者手里 的时候为止。对我们说来,问题不在于改变私有制,而在于消灭 私有制,不在于掩盖阶级矛盾,而在于消灭阶级,不在于改良现 存社会,而在于建立新社会。”(见本卷第292页)为了保证不断 的革命取得胜利,工人必须成立 “自己的革命工人政府” 如自治 机关或工人俱乐部、工人委员会,以与正式的新政府相并立;工 人应当把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政府放在工人群众的监督之下。马克 思和恩格斯认为,武装工人、组织独立的无产阶级自卫军,是进 一步发展革命的必要条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 把马克思的不断革命的学说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无产 阶级革命的理论,并且根据俄国和其他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经验 制定了新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托洛茨基分子为了反对列 宁关于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个国家内胜利的理论,曾经歪曲了 马克思关于不断革命的理论;苏联共产党捍卫了列宁关于社会主 义革命的理论,从思想上击溃了托洛茨基分子。 本卷中的6月的 “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 和3月 的 “同盟书” 有着密切的有机联系,前者也贯穿着必须尽快建立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革命政党在全德各地的强大秘密组织”的思想;这个文件详尽地 叙述了同盟的状况,确定了同盟对待德国各派小资产阶级民主主 义者的态度。 弗·恩格斯的 “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 一书,不仅是一 本历史著作,而且是目击者叙述的故事,是这里所记述的事件的 积极参加者的生动证言。它深刻地分析了运动发生的原因,各阶 级各政党的立场,并且鲜明地描绘了运动的各个情节,中肯地评 介了参加运动的各个活动家。恩格斯在这里严厉地批评了德国小 资产阶级民主派领袖用漂亮的空话代替革命行动的作法,批评他 们一直忧柔寡断,在斗争的紧要关头摇摆不定,以致出卖了革命 运动。这本著作总结了人民群众在1848—1849年德国革命最后阶 段中的斗争经验,包含了关于革命党在武装起义和国内战争中的 策略的许多重要原理。 弗·恩格斯写的历史著作 “德国农民战争”,同总结1848— 1849年德国革命的经验的任务也是有联系的。弗·恩格斯后来写 道:“德国1525年革命和1848—1849年革命间的类似之处,是异 常显眼的,以致使我当时不能完全不谈它。”(“马克思恩格斯文 选”(两卷集)1954年莫斯科中文版第1卷第616页)恩格斯在分 析16世纪德国的革命事件时,从农民战争的历史和1848—1849 年德国革命的经验中得出许多重要结论。他指出,德国人民这两 次强大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16世纪德国市民阶级和19世纪 德国资产阶级采取了叛卖立场。正如弗·伊·列宁着重指出的,恩 格斯还指出了这些运动的另一个共同的特点:“被压迫群众因其小 资产阶级生活地位的限制而行动分散,缺乏集中性。”(“列宁全 集”1958年人民出版社版第25卷第191页)这就是革命阶级在德 第 七 卷 说 明 13
“革命政党在全德各地的强大秘密组织”的思想;这个文件详尽地 叙述了同盟的状况,确定了同盟对待德国各派小资产阶级民主主 义者的态度。 弗·恩格斯的 “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 一书,不仅是一 本历史著作,而且是目击者叙述的故事,是这里所记述的事件的 积极参加者的生动证言。它深刻地分析了运动发生的原因,各阶 级各政党的立场,并且鲜明地描绘了运动的各个情节,中肯地评 介了参加运动的各个活动家。恩格斯在这里严厉地批评了德国小 资产阶级民主派领袖用漂亮的空话代替革命行动的作法,批评他 们一直忧柔寡断,在斗争的紧要关头摇摆不定,以致出卖了革命 运动。这本著作总结了人民群众在1848—1849年德国革命最后阶 段中的斗争经验,包含了关于革命党在武装起义和国内战争中的 策略的许多重要原理。 弗·恩格斯写的历史著作 “德国农民战争”,同总结1848— 1849年德国革命的经验的任务也是有联系的。弗·恩格斯后来写 道:“德国1525年革命和1848—1849年革命间的类似之处,是异 常显眼的,以致使我当时不能完全不谈它。”(“马克思恩格斯文 选”(两卷集)1954年莫斯科中文版第1卷第616页)恩格斯在分 析16世纪德国的革命事件时,从农民战争的历史和1848—1849 年德国革命的经验中得出许多重要结论。他指出,德国人民这两 次强大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16世纪德国市民阶级和19世纪 德国资产阶级采取了叛卖立场。正如弗·伊·列宁着重指出的,恩 格斯还指出了这些运动的另一个共同的特点:“被压迫群众因其小 资产阶级生活地位的限制而行动分散,缺乏集中性。”(“列宁全 集”1958年人民出版社版第25卷第191页)这就是革命阶级在德 第 七 卷 说 明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