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形上与形下 口气就是“形而上”的,不应以“形而上”为理。他说:“气化之于品 物,则形而上下之分也。形乃品物之谓,非气化之谓。 。。 阴一阳 流行不已,夫是之为道而已。”(《孟子字义疏证》卷中) 口《易传》所谓“形而上”,即指“形以前”;所谓“形而下”,即指 “形以后”。不但“阴阳之未成形质”是形而上的,就是“五行之 气”,也是形而上的,那“有质可见”的五行才是形而下的
2. 形上与形下 气就是“形而上”的,不应以“形而上”为理。他说:“气化之于品 物,则形而上下之分也。形乃品物之谓,非气化之谓。……一阴一阳 流行不已,夫是之为道而已。”(《孟子字义疏证》卷中) 《易传》所谓“形而上”,即指“形以前”;所谓“形而下”,即指 “形以后”。不但“阴阳之未成形质”是形而上的,就是“五行之 气”,也是形而上的,那“有质可见”的五行才是形而下的
生与息 口“气化之于品物,可以一言尽也,生生之谓与!”(《原 善》上) 口“一阴一阳,其生生乎,其生生而条理乎!”(同上) 口“生则有息,息则有生,天地所以成化也。”(同上)
3.生与息 “气化之于品物,可以一言尽也,生生之谓与!”(《原 善》上) “一阴一阳,其生生乎,其生生而条理乎!”(同上) “生则有息,息则有生,天地所以成化也。”(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