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 对孔子的言行可有三种理解: 、知错即改。 为维护自己的形象,给自己找台 三、始终端作教师的架子,到了哪里 都不忘训人 三种理解可以综合起来看
【评点】 对孔子的言行可有三种理解: 一、知错即改。 二、为维护自己的形象,给自己找台 阶。 三、始终端作教师的架子,到了哪里 都不忘训人。 三种理解可以综合起来看
原文】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 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 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 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
【原文】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 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 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 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 吧!
评析】 这一段非常有趣,让我们看到了孔子普通人 的一面。我觉得这是儒家思想比基督教可爱 的地方之一。儒教不千方百计把孔子打扮成 神,基督教则不但把普通人耶酥打扮成神, 还要再虚构一个上帝之神来做耶酥的父亲。 基督教的做法在人类的愚昧阶段是有一定的 实际效果,但是也有一个很大的危险,就是 其基础极其脆弱,因为它将一切关键的东西 都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一旦谎言被识破, 还有谁去信它呢?
【评析】 这一段非常有趣,让我们看到了孔子普通人 的一面。我觉得这是儒家思想比基督教可爱 的地方之一。儒教不千方百计把孔子打扮成 神,基督教则不但把普通人耶酥打扮成神, 还要再虚构一个上帝之神来做耶酥的父亲。 基督教的做法在人类的愚昧阶段是有一定的 实际效果,但是也有一个很大的危险,就是 其基础极其脆弱,因为它将一切关键的东西 都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一旦谎言被识破, 还有谁去信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