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本文了解“小说化的传记”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抓住语言、动作 心理、细节进行描写,以凸现人物精神气质的方法 2、通过阅读本文了解达尔文写作《物种起源》的不凡过程。 学前准备 1、达尔文简介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2.12-1882.4.19)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 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 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 起源》。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 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 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恩格 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他所提出的天择与性择,在目前的生命科学中是一致通用的理论。除了生物 学之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来说也相当重要。 (可补充介绍“参考材料”中“生物进化论”、“《物种起源》的意义 生平介绍”、“趣味故事”) 2、作者欧文?斯通简介 欧文?斯通(1903-1989),美国传记作家,生于加利福尼亚。他的童年生活 十分艰难,先是做报童维持自己的生活,后来当过推销员、牧童,替人赶车,暑 假期间去果园做工。读完中学后仍打工,赶车、站柜台,在肉食厂、电力厂做临 时工等。他读完大学之后,又获南加州大学经济学硕士,后去印第安纳大学任教 他的写作生涯是从写剧本开始的,以后转向人物传记小说的创作。他的一生 写了25部传记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是《梵高传一一对生活的渴求》(1934), 还为杰克?伦敦、尤金?德布斯、米开朗琪罗、弗洛伊德、达尔文等历史文化名人 写过传,在欧美各国很有影响。 3、文体知识介绍 见课本P104关于“小说化的传记”。 学习过程: 问题探究: 这是一篇“小说化的传记”,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作者发挥想象,丰 富了很多细节,使得达尔文的形象更加饱满,文中哪些地方明显是出于作者的想 象和推测?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做是否损害历史人物的真实性 、为什么是“达尔文进化论”而不是“华莱斯进化论”? 学习检测: 基础知识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本文了解“小说化的传记”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抓住语言、动作、 心理、细节进行描写,以凸现人物精神气质的方法。 2、 通过阅读本文了解达尔文写作《物种起源》的不凡过程。 学前准备: 1、达尔文简介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2.12—1882.4.19)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 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 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 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 起源》。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 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 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恩格 斯将“进化论”列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他所提出的天择与性择,在目前的生命科学中是一致通用的理论。除了生物 学之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来说也相当重要。 (可补充介绍“参考材料”中“生物进化论”、“《物种起源》的意义”、 “生平介绍”、“趣味故事”) 2、作者欧文?斯通简介 欧文?斯通(1903-1989),美国传记作家,生于加利福尼亚。他的童年生活 十分艰难,先是做报童维持自己的生活,后来当过推销员、牧童,替人赶车,暑 假期间去果园做工。读完中学后仍打工,赶车、站柜台,在肉食厂、电力厂做临 时工等。他读完大学之后,又获南加州大学经济学硕士,后去印第安纳大学任教。 他的写作生涯是从写剧本开始的,以后转向人物传记小说的创作。他的一生 写了 25 部传记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是《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1934), 还为杰克?伦敦、尤金?德布斯、米开朗琪罗、弗洛伊德、达尔文等历史文化名人 写过传,在欧美各国很有影响。 3、文体知识介绍 见课本 P104 关于“小说化的传记”。 学习过程: 问题探究: 一、这是一篇“小说化的传记”,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作者发挥想象,丰 富了很多细节,使得达尔文的形象更加饱满,文中哪些地方明显是出于作者的想 象和推测?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做是否损害历史人物的真实性。 二、为什么是“达尔文进化论”而不是“华莱斯进化论”? 学习检测: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誊写(teng)惬意(qie)伫立(zhu)头晕目眩(xuan) B.棘手(j) 积攒(zan) 挞伐(ta) 不寒而栗 (1i) C.匿名(ni) 咀嚼(jue) 吝啬(se) 众说纷纭 D.气氛(fen) 干呕(u) 狰狞(ning) 翻来覆去(ft)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度假 斑白 迟钝 至高无上 B.账本 领域 野蛮 难以质信 C.履行 退潮 忍耐 珠联碧合 D.智慧 神密 精湛 拍案而起 3.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我就像大财豪克罗苏斯一样,被在我的万贯家财里了 (2)他逐章逐节地,以证明《创世纪》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正确的,上 帝的造物是完美无缺的 (3)生物的增殖力是非常巨大的,但生物的数量一定有它的限度,然后增殖 停止下来……这正是生存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最弱的和构造最不完善的个 体必定归于消灭… A.淹没 旁征博引 逐步 引经据典 逐步 C.淹没 引经据典 逐渐 D.湮没 旁征博引 逐渐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102~103页,从“他既有牢固的常识,也容易受骗下面的文字… 这会使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不想知道”,完成4-8题。 4.文中“就是他为了翻转乾坤所付出的代价”,结合前文理解“翻转乾坤”一词 的含义。 5.为什么达尔文“在烦恼之夜的黑暗里,他焦虑和害怕他的学说会在大不列颠出 笼问世”? 6.“这是不治之症”中的“这”指代什么? 7.怎样理解“所需要的只是把船再度浮起的一次潮水,就可完成工作了”这句 话 8.从文中看出达尔文是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完成《物种起源》最后创作的?你 认为达尔文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誊写(téng) 惬意(qiè) 伫立(zhù) 头晕目眩(xuàn) B.棘手(jí) 积攒(zǎn) 挞伐(tà) 不寒而栗 (lì) C.匿名(nì) 咀嚼(jué) 吝啬(sè) 众说纷纭 (yún) D.气氛(fèn) 干呕(ǒu) 狰狞(níng) 翻来覆去(f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度假 斑白 迟钝 至高无上 B.账本 领域 野蛮 难以质信 C.履行 退潮 忍耐 珠联碧合 D.智慧 神密 精湛 拍案而起 3.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我就像大财豪克罗苏斯一样,被______在我的万贯家财里了。 (2)他逐章逐节地______,以证明《创世纪》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正确的,上 帝的造物是完美无缺的。 (3)生物的增殖力是非常巨大的,但生物的数量一定有它的限度,然后增殖 ______停止下来……这正是生存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最弱的和构造最不完善的个 体必定归于消灭…… A.淹没 旁征博引 逐步 B.湮没 引经据典 逐步 C.淹没 引经据典 逐渐 D.湮没 旁征博引 逐渐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 102~103 页,从“他既有牢固的常识,也容易受骗下面的文字…… 这会使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不想知道”,完成 4—8 题。 4.文中“就是他为了翻转乾坤所付出的代价”,结合前文理解“翻转乾坤”一词 的含义。 5.为什么达尔文“在烦恼之夜的黑暗里,他焦虑和害怕他的学说会在大不列颠出 笼问世”? 6.“这是不治之症”中的“这”指代什么? 7.怎样理解“所需要的只是把船再度浮起的一次潮水,就可完成工作了”这句 话? 8.从文中看出达尔文是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完成《物种起源》最后创作的?你 认为达尔文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保罗·罗伯逊1898年4月9日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城的一个黑人 牧师家庭。1923年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在学生时代他就爱好歌唱,并 是校合唱队的成员,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戏剧和电影拍摄活动。1928年因在音 乐剧《游览船》中出色地演唱了《老人河》而一举成名,80年来,这首反映美 国黑人悲惨生活的歌曲在世界各地广为传唱,长久不衰,不少中国人正是通过这 首歌曲认识罗伯逊的。 保罗·罗伯逊生前虽从未到过中国,却与中国人民有着不解之缘。他了解中 国人民,曾经认真地学习中文,能阅读中文书报,会唱许多中文歌曲,特别是在 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他用歌声给予了中国人民有力的声援,成为中国人民可靠 而忠实的朋友。夏衍曾说过:“我是不懂音乐的人,但是一听到他的歌声就会引 起一种庄严之感。”罗伯逊的歌声里蕴涵着深厚的力量、顽强不屈的精神,宣示 着人的尊严。 抗战爆发后,远在大洋彼岸的保罗·罗伯逊就在各种集会上公开声讨日本的 侵华战争。1940年夏,在中国组织过抗日群众歌咏活动的爱国青年刘良模赴美 求学,在纽约见到了“世界歌王”保罗·罗伯逊。罗伯逊关心地问起了中国的抗 战,并表示:“我们黑人和中国人民同样是被压迫民族,我们要向坚决抗日的中 国人民致敬。我要学几支中国歌,要把中国人民的歌曲唱给美国和全世界的人 听!”他请刘良模把《义勇军进行曲》等几首中国歌曲反复地唱给他听,直到学 会为止 几个月以后,罗伯逊在纽约露天音乐堂举行音乐晚会。晚会即将结束时,他 向在场的数千听众宣布:“今晚我要唱一首中国歌曲献给战斗的中国人民,这支 歌叫做《起来》。”接着,他就用中文和英文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唱毕, 全场掌声雷动,听众要求他再唱一遍。从此,《义勇军进行曲》便开始在美国进 步人士中流传。 为让更多美国听众都能听到中国人民的抗战歌声,当时一个华侨青年歌咏团 计划把一些抗战歌曲灌成唱片,并认定罗伯逊是最合适的演唱人选。他们把想法 告诉罗伯逊,罗伯逊高兴地答应下来。于是在1941年春天,由罗伯逊担任独唱 美国华裔工人组成的青年歌咏团担任合唱,灌制了中文演唱的唱片《起来》。唱 片封套上,宋庆龄写了这样一段话:“中国已经从新的群众传唱运动中发现了反 抗敌人的力量源泉。我很高兴得知保罗·罗伯逊的唱片将一些最好的歌曲翻唱给 美国人,这是所有国家的人民发出的声音……愿我们的这些融汇东西方风格的古 老民间旋律和新歌曲,成为又一条联系自由人民的纽带。”在这段话的下面,保 罗·罗伯逊写道:“《起来》是一首正在被千百万中国人民传唱的歌曲,一种非 正式的国歌。我听说它代表着这个民族无往不胜的精神。能够演唱这首歌的新版 本,能够唱一个战斗的民族填了新词的古老民歌,是我的乐事,也是给我的特殊 待遇。”令人惊奇的是,罗伯逊似乎有先见之明,早在1941年就预言《义勇军 进行曲》为中国国歌,更让人佩服他对于这首歌曲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 也是在1941年,宋庆龄邀请保罗·罗伯逊、埃德加·斯诺和印度的尼赫鲁 等担任她所创建的“保卫中国同盟”的荣誉会员。罗伯逊积极参加了“保盟”在 美国的募捐义演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2 题。 保罗·罗伯逊 1898 年 4 月 9 日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城的一个黑人 牧师家庭。1923 年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在学生时代他就爱好歌唱,并 是校合唱队的成员,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戏剧和电影拍摄活动。1928 年因在音 乐剧《游览船》中出色地演唱了《老人河》而一举成名,80 年来,这首反映美 国黑人悲惨生活的歌曲在世界各地广为传唱,长久不衰,不少中国人正是通过这 首歌曲认识罗伯逊的。 保罗·罗伯逊生前虽从未到过中国,却与中国人民有着不解之缘。他了解中 国人民,曾经认真地学习中文,能阅读中文书报,会唱许多中文歌曲,特别是在 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他用歌声给予了中国人民有力的声援,成为中国人民可靠 而忠实的朋友。夏衍曾说过:“我是不懂音乐的人,但是一听到他的歌声就会引 起一种庄严之感。”罗伯逊的歌声里蕴涵着深厚的力量、顽强不屈的精神,宣示 着人的尊严。 抗战爆发后,远在大洋彼岸的保罗·罗伯逊就在各种集会上公开声讨日本的 侵华战争。1940 年夏,在中国组织过抗日群众歌咏活动的爱国青年刘良模赴美 求学,在纽约见到了“世界歌王”保罗·罗伯逊。罗伯逊关心地问起了中国的抗 战,并表示:“我们黑人和中国人民同样是被压迫民族,我们要向坚决抗日的中 国人民致敬。我要学几支中国歌,要把中国人民的歌曲唱给美国和全世界的人 听!”他请刘良模把《义勇军进行曲》等几首中国歌曲反复地唱给他听,直到学 会为止。 几个月以后,罗伯逊在纽约露天音乐堂举行音乐晚会。晚会即将结束时,他 向在场的数千听众宣布:“今晚我要唱一首中国歌曲献给战斗的中国人民,这支 歌叫做《起来》。”接着,他就用中文和英文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唱毕, 全场掌声雷动,听众要求他再唱一遍。从此,《义勇军进行曲》便开始在美国进 步人士中流传。 为让更多美国听众都能听到中国人民的抗战歌声,当时一个华侨青年歌咏团 计划把一些抗战歌曲灌成唱片,并认定罗伯逊是最合适的演唱人选。他们把想法 告诉罗伯逊,罗伯逊高兴地答应下来。于是在 1941 年春天,由罗伯逊担任独唱、 美国华裔工人组成的青年歌咏团担任合唱,灌制了中文演唱的唱片《起来》。唱 片封套上,宋庆龄写了这样一段话:“中国已经从新的群众传唱运动中发现了反 抗敌人的力量源泉。我很高兴得知保罗·罗伯逊的唱片将一些最好的歌曲翻唱给 美国人,这是所有国家的人民发出的声音……愿我们的这些融汇东西方风格的古 老民间旋律和新歌曲,成为又一条联系自由人民的纽带。”在这段话的下面,保 罗·罗伯逊写道:“《起来》是一首正在被千百万中国人民传唱的歌曲,一种非 正式的国歌。我听说它代表着这个民族无往不胜的精神。能够演唱这首歌的新版 本,能够唱一个战斗的民族填了新词的古老民歌,是我的乐事,也是给我的特殊 待遇。”令人惊奇的是,罗伯逊似乎有先见之明,早在 1941 年就预言《义勇军 进行曲》为中国国歌,更让人佩服他对于这首歌曲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 也是在 1941 年,宋庆龄邀请保罗·罗伯逊、埃德加·斯诺和印度的尼赫鲁 等担任她所创建的“保卫中国同盟”的荣誉会员。罗伯逊积极参加了“保盟”在 美国的募捐义演
1949年10月,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罗伯逊立即致电毛泽东主席:“我 们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因为它是争取世界和平与人类自由的一个伟大力 量。”他还和几位朋友一起走上街头,手挽手用中文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以示 庆贺。这一年,他在布拉格遇到中国代表钱俊瑞。钱俊瑞邀请他到中国访问。他 说:“明年一定去,先到菲律宾,然后去中国。”然而翌年,美国政府因罗伯逊 积极参加维护民主与自由的进步斗争而吊销了他的出国护照。 1958年4月,是罗伯逊60寿诞,中国人民用各种方式向保罗·罗伯逊表达 诚挚的祝贺,为了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感谢,他在《致中国人民的一封信》 中深情地写道:“你们伟大的国家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当今和未来的伟大国 家之一…我希望不久将有一天在中国土地上向你们致意,那肯定会成为一个愉 快的日子。”3个月后,罗伯逊在伦敦欣赏了中国戏剧歌舞团的演出,他向团员 们表示:“希望不久的一天,会在你们的中国,同时也是我的可爱的中国再看到 你们。 1976年1月23日,保罗·罗伯逊走完了他人生78年的历程。今天我们怀 念这位伟大的歌手,不仅因为他的歌声曾给人以振奋的力量,更是为了告诉世界,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有良知的人 们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04-22第16版) 9.阅读全文,完成下面两道题目 (1)文章的最后说“今天我们怀念这位伟大的歌手”,请概括作者特指的“今 天”应该是什么特殊的日子 (2)请用简练的短语给文章拟一个标题。 10.文章第二段开头说:“保罗·罗伯逊生前虽从未到过中国,却与中国人民有 着不解之缘。”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文章写了哪些“不解之缘”。 11.简要概括保罗·罗伯逊的形象 12.不论是从保罗·罗伯逊的身上,还是从作者在文本中透露出来的观点与态度 上,你有哪些收获?请你分条列举你的感悟 学习心得:
1949 年 10 月,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罗伯逊立即致电毛泽东主席:“我 们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因为它是争取世界和平与人类自由的一个伟大力 量。”他还和几位朋友一起走上街头,手挽手用中文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以示 庆贺。这一年,他在布拉格遇到中国代表钱俊瑞。钱俊瑞邀请他到中国访问。他 说:“明年一定去,先到菲律宾,然后去中国。”然而翌年,美国政府因罗伯逊 积极参加维护民主与自由的进步斗争而吊销了他的出国护照。 1958 年 4 月,是罗伯逊 60 寿诞,中国人民用各种方式向保罗·罗伯逊表达 诚挚的祝贺,为了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感谢,他在《致中国人民的一封信》 中深情地写道:“你们伟大的国家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当今和未来的伟大国 家之一……我希望不久将有一天在中国土地上向你们致意,那肯定会成为一个愉 快的日子。”3 个月后,罗伯逊在伦敦欣赏了中国戏剧歌舞团的演出,他向团员 们表示:“希望不久的一天,会在你们的中国,同时也是我的可爱的中国再看到 你们。” 1976 年 1 月 23 日,保罗·罗伯逊走完了他人生 78 年的历程。今天我们怀 念这位伟大的歌手,不仅因为他的歌声曾给人以振奋的力量,更是为了告诉世界,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有良知的人 们。 (选自《人民日报》2008 年—04—22 第 16 版) 9.阅读全文,完成下面两道题目。 (1)文章的最后说“今天我们怀念这位伟大的歌手”,请概括作者特指的“今 天”应该是什么特殊的日子。 (2)请用简练的短语给文章拟一个标题。 10.文章第二段开头说:“保罗·罗伯逊生前虽从未到过中国,却与中国人民有 着不解之缘。”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文章写了哪些“不解之缘”。 11.简要概括保罗·罗伯逊的形象。 12.不论是从保罗·罗伯逊的身上,还是从作者在文本中透露出来的观点与态度 上,你有哪些收获?请你分条列举你的感悟。 学习心得: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从科学家身上领悟出治学与为人的可贵做法。 2、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学习的兴趣与恒心。 学前准备 作文素材: 1、达尔文妙劝爱子 生物学家达尔文的长子威廉刚大学毕业进银行做普通职员,复杂的人际关系 让他十分苦恼。公司里勾心斗角相互攻击,威廉受到的中伤诋毁与打击越来越多。 他很是烦闷,于是向父亲求助 达尔文温和地笑了,说:“一只寄生在椿树身上的大青虫,天敌至少有七百 多种。一只兔子主要有三十七种天敌。而豹子几乎没有天敌,就算是狮子老虎这 样的大型食肉动物轻易也不会去招惹豹子。至于老虎,就更加没有天敌了,谁会 愚蠢到去招惹一只老虎呢?” 孩子,越是弱小的生物,他们的天敌就越多。你在公司里受到了种种打击 不是因为你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而是因为你的弱小。有些伤害是躲不过的,摆脱 它的唯一方法,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做一只丛林里的豹子。 从此以后,威廉更加勤奋地工作起来,十六年后,他成了总裁,成了远近闻 名的银行家。职场中的倾轧与中伤,终于远远地离他而去 素材解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界普遍的规律。想不受伤害,首 先更使自己强大起来,即便不能成为老虎,但至少可以成为勇猛的豹子,使自己 不被轻易地打败。 2、圣公会向达尔文道歉 2008年9月15日,英国圣公会向已故生物学家达尔文道歉,承认100多年 前误解了他提出的生物进化论。 圣公会在致歉函中写道:“达尔文先生,在你诞辰200周年到来之前,英国 圣公会向你致歉。我们当初对你的理论作出错误反应,误解你且影响其他人对你 的看法。” 达尔文后人对圣公会的做法并不领情。达尔文的玄孙认为,迟到百年的道歉 没有意义”。批评人士称圣公会的这一举动“荒谬可笑” 素材解读:(1)从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角度(真理的角度)一—①圣贤的 寂寞;②真理被认知前会遭遇种种坎坷:③人类判断力的缺失;④思想的超前性, 伟大人物的前瞻性;⑤坚持真理需要勇气和信心 (2)从时间的角度:是金子终究要闪光 (3)从圣公会的角度一一①人要有忏悔意识;②在下判断之前要慎重;③ 人要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去。 (4)从达尔文后人的角度一—①事后的忏悔毫无意义(迟到的道歉无意义) ②面对他人的忏悔有宽容的胸怀 学习过程 问题探究: 结合课文探究决定人成功的关键因素 人活着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像某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一样作出 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当看到成功的桂冠落到别人头上时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从科学家身上领悟出治学与为人的可贵做法。 2、 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学习的兴趣与恒心。 学前准备: 作文素材: 1、达尔文妙劝爱子 生物学家达尔文的长子威廉刚大学毕业进银行做普通职员,复杂的人际关系 让他十分苦恼。公司里勾心斗角相互攻击,威廉受到的中伤诋毁与打击越来越多。 他很是烦闷,于是向父亲求助。 达尔文温和地笑了,说:“一只寄生在椿树身上的大青虫,天敌至少有七百 多种。一只兔子主要有三十七种天敌。而豹子几乎没有天敌,就算是狮子老虎这 样的大型食肉动物轻易也不会去招惹豹子。至于老虎,就更加没有天敌了,谁会 愚蠢到去招惹一只老虎呢?” “孩子,越是弱小的生物,他们的天敌就越多。你在公司里受到了种种打击, 不是因为你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而是因为你的弱小。有些伤害是躲不过的,摆脱 它的唯一方法,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做一只丛林里的豹子。” 从此以后,威廉更加勤奋地工作起来,十六年后,他成了总裁,成了远近闻 名的银行家。职场中的倾轧与中伤,终于远远地离他而去。 素材解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界普遍的规律。想不受伤害,首 先更使自己强大起来,即便不能成为老虎,但至少可以成为勇猛的豹子,使自己 不被轻易地打败。 2、圣公会向达尔文道歉 2008 年 9 月 15 日,英国圣公会向已故生物学家达尔文道歉,承认 100 多年 前误解了他提出的生物进化论。 圣公会在致歉函中写道:“达尔文先生,在你诞辰 200 周年到来之前,英国 圣公会向你致歉。我们当初对你的理论作出错误反应,误解你且影响其他人对你 的看法。” 达尔文后人对圣公会的做法并不领情。达尔文的玄孙认为,迟到百年的道歉 “没有意义”。批评人士称圣公会的这一举动“荒谬可笑”。 素材解读:(1)从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角度(真理的角度)——①圣贤的 寂寞;②真理被认知前会遭遇种种坎坷;③人类判断力的缺失;④思想的超前性, 伟大人物的前瞻性;⑤坚持真理需要勇气和信心。 (2)从时间的角度:是金子终究要闪光。 (3)从圣公会的角度——①人要有忏悔意识;②在下判断之前要慎重;③ 人要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去。 (4)从达尔文后人的角度——①事后的忏悔毫无意义(迟到的道歉无意义); ②面对他人的忏悔有宽容的胸怀 学习过程: 问题探究: 结合课文探究决定人成功的关键因素 人活着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像某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一样作出一 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当看到成功的桂冠落到别人头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