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损伤是极其重要的中间环节。采用相对简便、花费较少、易于推广的检查手段,在高血压 患者中检出无症状性亚临床把器官损害是高血压诊断评估的重要内容。 3.51.心脏 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律失常。近来有报道 L导联R波电压与左心室重量指数密切相关,甚至在高血压不伴有心电图左心室肥厚时 也可以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胸部X线检查,可以了解心脏轮廓、大动脉及肺循环情况 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左心室肥厚和舒张期心力衰竭方面优于心电图。必要时采用其他诊断方 描冠状动脉造影(CTA), 3.5.2.血管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T)和粥样斑块可独立于血压水平预测心血管事件。大动脉硬 度增加预测并评估心血管风险的证据日益增多。多项研究证实,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增 快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踝/臂血压指数(BI),能有效筛查外周动脉疾病,评估 心血管风险。 3.5.3.肾脏 肾脏损害主要根据血清肌酐升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奉(GR)降低或尿白蛋白排出量 (UE)增加。微量白蛋白尿,已被证实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高血压患者尤其合 并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尿白蛋白排量,2A小时尿白蛋白排景或晨尿白蛋白/肌酐比位 为最佳,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也可接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R)是一项判断肾脏 功能的简便而且敏感的指标,可采用“肾脏病膳食改善试验(DD)”公式,或者我国学者 提出的MDD改良公式来计算。eGR降低与心血管事件发生之间存在着强相关性。血清尿酸 水平增高,对心血管风险可能也有一定预测价值。 3.5.4.眼底 视网膜动脉病变可反映小血管病变情况。常规眼底镜检查的高血压眼底改变,按 eith-Wagener和Backer四级分类法,3级或4级高血压眼底对判断预后有价值。高分辨率 眼底成像系统有望成为检查眼底小血管病变的工具。 3.5.5.脑 头MRA或CTA有助于发现腔隙性病灶或脑血管获窄、钙化和斑块病变。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对诊断脑血管痉李、狭窄或闭塞有一定帮助。目前认知功能的筛查评估主要采用简 易精神状态量表(SE)。 4.高血压分类与分层 41.按血压水平分类 目前我国采用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g和舒张压<80mg)、正常高值(收缩压 120-139mlHg和/或舒张压80-89mmlg)和高血压(收缩压≥140mmg和/或舒张压≥90mmHg) 进行血压水平分类。以上分类适用于男、女性,18岁以上任何年龄的成人。 将血压水平120-139/80-89mmg定为正常高值,是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数据的 结果确定血压水平120-139/80-89mg的人群10年后心血管风险比血压水平110/75mme
官损伤是极其重要的中间环节。采用相对简便、花费较少、易于推广的检查手段,在高血压 患者中检出无症状性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诊断评估的重要内容。 3.5.1. 心脏 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律失常。近来有报道, aVL 导联 R 波电压与左心室重量指数密切相关,甚至在高血压不伴有心电图左心室肥厚时, 也可以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胸部 X 线检查,可以了解心脏轮廓、大动脉及肺循环情况。 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左心室肥厚和舒张期心力衰竭方面优于心电图。必要时采用其他诊断方 法: 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CTA), 心脏同位素显像,运动试验或冠状动脉造影等。 3.5.2. 血管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斑块可独立于血压水平预测心血管事件。大动脉硬 度增加预测并评估心血管风险的证据日益增多。多项研究证实,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增 快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踝/臂血压指数(ABI),能有效筛查外周动脉疾病,评估 心血管风险。 3.5.3. 肾脏 肾脏损害主要根据血清肌酐升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或尿白蛋白排出量 (UAE)增加。微量白蛋白尿,已被证实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高血压患者尤其合 并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尿白蛋白排泄量,24 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或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为最佳,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也可接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一项判断肾脏 功能的简便而且敏感的指标,可采用“肾脏病膳食改善试验(MDRD)”公式,或者我国学者 提出的 MDRD 改良公式来计算。eGFR 降低与心血管事件发生之间存在着强相关性。血清尿酸 水平增高,对心血管风险可能也有一定预测价值。 3.5.4. 眼底 视网膜动脉病变可反映小血管病变情况。常规眼底镜检查的高血压眼底改变,按 Keith-Wagener 和 Backer 四级分类法,3 级或 4 级高血压眼底对判断预后有价值。高分辨率 眼底成像系统有望成为检查眼底小血管病变的工具。 3.5.5. 脑 头颅MRA或CTA有助于发现腔隙性病灶或脑血管狭窄、钙化和斑块病变。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对诊断脑血管痉挛、狭窄或闭塞有一定帮助。目前认知功能的筛查评估主要采用简 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 4. 高血压分类与分层 4.1. 按血压水平分类 目前我国采用正常血压 (收缩压 <120mmHg 和舒张压 <80mmHg)、正常高值 (收缩压 120-139mmHg 和/或舒张压 80-89mmHg)和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进行血压水平分类。以上分类适用于男、女性,18 岁以上任何年龄的成人。 将血压水平 120-139/80-89mmHg 定为正常高值,是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数据的 结果确定。血压水平 120-139/80-89mmHg 的人群,10 年后心血管风险比血压水平 110/75mmHg
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血压120-129/80-84mmg和130-139/85-89mHg的中年人群,10年 后分别有45%和64%成为高血压患者。 人群中诊室血压水平呈连续正态分布,血压升高的划分并无明确界线,因此高血压的 临床诊断标准是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来确定的。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 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g和/或舒张压≥90mmg。收缩压≥140amg和 舒张压<90m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 血压虽然低于140/90mg,也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 1级、2级和3级(见表3-1)。 表4-1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 分类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g) 正常血压 <120 和 <80 正常高值 120-139 和/ 80-89 高血压: ≥140 和/或 2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和/成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和/或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2180 和/或 2110 单纯收嫡期高血压 z140 和 <90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由于诊室血压测量的次数较少,血压又具有明显波动性,在不能进行24小时动态血 压监测时,需要数周内多次测量来判断血压升高情况,尤其对于轻、中度血压升高。如有 条件,应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 4.2。按心血管风险分层 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是否发生、何时发生难以预测,但发生心脑血 管事件的风险水平不仅可以评估,也应当评估。高血压及血压水平是影响心血管事件发生 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并非唯一决定因素。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还有血压升高以外的 心血管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不能只根据血压水平,必须对患者进行 心、血管风险的评估并分层。高血压电者的心。血管风哈分层.有利干确定启动降压治疗的时 机,有利于采用优化的降压治疗方案,有利于确立合适的血压控制目标,有利于实施危 因素的综合管理
的人群增加 1 倍以上;血压 120-129/80-84mmHg 和 130-139/85-89mmHg 的中年人群,10 年 后分别有 45%和 64%成为高血压患者。 人群中诊室血压水平呈连续正态分布,血压升高的划分并无明确界线,因此高血压的 临床诊断标准是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来确定的。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 下,非同日 3 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 和 舒张压<90mmHg 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 血压虽然低于 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 1 级、2 级和 3 级(见表 3-1)。 表 4-1 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 分类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和 <80 正常高值 120-139 和/或 80-89 高血压: ≥140 和/或 ≥90 1 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和/或 90-99 2 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和/或 100-109 3 级高血压(重度) ≥180 和/或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和 <90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由于诊室血压测量的次数较少,血压又具有明显波动性,在不能进行 24 小时动态血 压监测时,需要数周内多次测量来判断血压升高情况,尤其对于轻、中度血压升高。如有 条件,应进行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 4.2. 按心血管风险分层: 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是否发生、何时发生难以预测,但发生心脑血 管事件的风险水平不仅可以评估,也应当评估。高血压及血压水平是影响心血管事件发生 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并非唯一决定因素。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还有血压升高以外的 心血管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不能只根据血压水平,必须对患者进行 心血管风险的评估并分层。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分层,有利于确定启动降压治疗的时 机,有利于采用优化的降压治疗方案,有利于确立合适的血压控制目标,有利于实施危险 因素的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