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谏太宗十思疏 魏 徵
谏太宗十思疏 文学常识 (一)、疏 1代臣属向皇帝分条陈述奏议。 2指奏章上达 (二)、魏徵(580-643) 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 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孤贫,有大志,留意L 纵横之术。隋大业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 密投唐。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常召 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徵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 诤臣”称之。迁秘书监、门下省侍中,至光禄大夫,封 郑国公,世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留有《魏郑 与Σ
谏太宗十思疏 一、文学常识 (一)、疏 1.古代臣属向皇帝分条陈述奏议。 2.指奏章上达。 (二)、魏徵(580—643) 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 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孤贫,有大志,留意 纵横之术。隋大业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 密投唐。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常召 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徵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 “诤臣”称之。迁秘书监、门下省侍中,至光禄大夫,封 郑国公,世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留有《魏郑 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自读课文 1标注生词读音 2注意正确断句 3找到具体阐述“十思” 的段落
自读课文 1.标注生词读音 2.注意正确断句 3.找到具体阐述“十思” 的段落
自读课文1段 1.参注释翻译文段 2勾划特殊词句 3本段中提出了什么观点,怎样 论证的?
自读课文1段 1.参注释翻译文段 2.勾划特殊词句 3.本段中提出了什么观点,怎样 论证的?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 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 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 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 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 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 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 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 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