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要素价格理论 第十二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供给与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十三章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 第一节工瓷 第二节利息 第三节地租 第四节利润 第五篇要素价格理论 第十二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第一节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 要素需求的特点 派生需求,或引至需求 联合需求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厂商对单一可变要素的需求 1、边际产品价值 WMP=P·ML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L)所增加的产量的销售值 2、边际要素成本 MFC=△TC/△LL—一要素数量增加一单位要素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3、最佳要素投入量 决定的原则是WMP=MFC也就是要素的边际收益=要素的边际成本
第五篇 要素价格理论 第十二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与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十三章 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 第一节 工资 第二节 利息 第三节 地租 第四节 利润 第五篇 要素价格理论 第十二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第一节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要素需求的特点 派生需求,或引至需求 联合需求 二、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厂商对单一可变要素的需求 1、边际产品价值 VMPL=P·MPL 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L)所增加的产量的销售值 2、边际要素成本 MFC=△TC/△L L——要素数量 增加一单位要素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3、最佳要素投入量 决定的原则是 VMP=MFC 也就是要素的边际收益=要素的边际成本
4、完全竞争厂商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曲线 (表12-1)(图12-2) 假定一个企业的可变要素投入数量与其边际产量、边际产品价值之间的关系 如表12-1所示。由于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所以产品价格是一个常数,为 7.5元。表中仅列举边际产量发生递减阶段的情况。与最佳产出量取决于上升 阶段上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类似,要素最佳投入量发生在要素边际产量下降 阶段上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边际成本之处,所以无须考虑要素边际产量递增阶 段。表12-1中第四栏表示的是要素增加一个单位以后厂商所得的额外收益 (WMP)。 若可变要素的价格为每单位37.5元,则边际要素成本也为37.5元,企业 将根据wMP=MFC的原则增加第19个单位要素,即把对要素的投人量调整到19 个单位;如若可变要素的价格为每单位30元,从最大利润出发的企业就会再增 加一个单位的投入,因为第20个单位要素所带来的额外收益为30元。如果这时 厂商仍停留在19个单位的投入量上,那么要素边际产品价值大于边际要素成本 的差额7.5元就可赚而没赚到。为了得到一切可以得到的利润,企业必然增加这 个单位的要素。如若要素的价格为22.5元,按照上述分析,企业便应将要素 投入量增加到21个。总之,企业对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或对可变要素的需求量总 是按照MP=MFC的原则决定的。如果生产要素价格变动,企业就必然调整要素投 入量,使调整后的边际产品价值(VMP)等于变动后的要素价格。当单位要素 系列可能的价格与表12-1中第四栏的数列相一致,那么企业相应的要素需求量 就是表12-1中第一栏中的各个数字。即当要素价格为37.5元时,要素需求量 为19个;当要素价格为30元时,要素需求量为20个;……。上述要素需求量与
4、完全竞争厂商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曲线 (表 12-1)(图 12-2) 假定一个企业的可变要素投入数量与其边际产量、边际产品价值之间的关系 如表 12-1 所示。由于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所以产品价格是一个常数,为 7.5 元。表中仅列举边际产量发生递减阶段的情况。与最佳产出量取决于上升 阶段上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类似,要素最佳投入量发生在要素边际产量下降 阶段上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边际成本之处,所以无须考虑要素边际产量递增阶 段。表 12-1 中第四栏表示的是要素增加一个单位以后厂商所得的额外收益 (VMP)。 若可变要素的价格为每单位 37.5 元,则边际要素成本也为 37.5 元,企业 将根据 VMP=MFC 的原则增加第 19 个单位要素,即把对要素的投人量调整到 19 个单位;如若可变要素的价格为每单位 30 元,从最大利润出发的企业就会再增 加一个单位的投入,因为第 20 个单位要素所带来的额外收益为 30 元。如果这时 厂商仍停留在 19 个单位的投入量上,那么要素边际产品价值大于边际要素成本 的差额 7.5 元就可赚而没赚到。为了得到一切可以得到的利润,企业必然增加这 一个单位的要素。如若要素的价格为 22.5 元,按照上述分析,企业便应将要素 投入量增加到 21 个。总之,企业对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或对可变要素的需求量总 是按照 VMP=MFC 的原则决定的。如果生产要素价格变动,企业就必然调整要素投 入量,使调整后的边际产品价值(VMP)等于变动后的要素价格。当单位要素一 系列可能的价格与表 12-1 中第四栏的数列相一致,那么企业相应的要素需求量 就是表 12-1 中第一栏中的各个数字。即当要素价格为 37.5 元时,要素需求量 为 19 个;当要素价格为 30 元时,要素需求量为 20 个;……。上述要素需求量与
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正反映了企业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PA代表A要素价格。 厂商的wP曲线(下降部分)表示了厂商始终遵循WMP=MFC的原则确定要素数 量,要素的投入量(即需求量)取决于与要素价格相等的WMP。厂商需要的要素 数量总要等于与要素价格一致的VMP所对应的投入量 5、完全竞争行业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曲线 (图12-3) 完全竞争行业中个别厂商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曲线可以由可变要素的边 际产品价值曲线来表示。但是,从个别厂商对某种要素的需求曲线不能直接导出 该行业对该种要素的需求曲线。因为对于消费品来说,当收入等因素不变时,每 个消费者的需求量唯一地取决于该消费品的价格,也就是,与每一价格相对应, 每个消费者都有一个确定的需求量。所以通过对给定价格的需求量加总的办法可 以直接推出各个价格下的市场需求量,即得出市场需求曲线。但是在生产要素的 需求方面,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取决于该要素量相应VMP之值,而WMP=P·M, 即要素的需求量受到边际产量和产品价格大小的影响。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个 别厂商的产量的变动并不会影响产品市场价格,但该行业所有厂商合起来的供给 量的变动则会影响产品价格。各个厂商WMP曲线越往下的部分,意味着各个厂商 的产量越大,行业的供应量也越大,市场价格必然受此供给量增加的影响而降低。 价格的变动必然影响决定要素需求的WMP曲线。 WMP可能的变化及其对要素需求量的影响可以图12-3说明 图12-3(a)描绘了一家厂商对唯一的可变生产要素A的需求曲线。开始厂 商处于d1曲线上,该曲线上r点表示当A要素价格为P1时,该厂商对它的需求 量为L1。把该行业所有各厂商与P1价格相对应的A要素需求量加总,即得图12-3
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正反映了企业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PA代表 A 要素价格。 厂商的 VMP 曲线(下降部分)表示了厂商始终遵循 VMP=MFC 的原则确定要素数 量,要素的投入量(即需求量)取决于与要素价格相等的 VMP。厂商需要的要素 数量总要等于与要素价格一致的 VMP 所对应的投入量。 5、完全竞争行业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曲线 (图 12-3) 完全竞争行业中个别厂商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曲线可以由可变要素的边 际产品价值曲线来表示。但是,从个别厂商对某种要素的需求曲线不能直接导出 该行业对该种要素的需求曲线。因为对于消费品来说,当收入等因素不变时,每 个消费者的需求量唯一地取决于该消费品的价格,也就是,与每一价格相对应, 每个消费者都有一个确定的需求量。所以通过对给定价格的需求量加总的办法可 以直接推出各个价格下的市场需求量,即得出市场需求曲线。但是在生产要素的 需求方面,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取决于该要素量相应 VMP 之值,而 VMP=P·MP, 即要素的需求量受到边际产量和产品价格大小的影响。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个 别厂商的产量的变动并不会影响产品市场价格,但该行业所有厂商合起来的供给 量的变动则会影响产品价格。各个厂商 VMP 曲线越往下的部分,意味着各个厂商 的产量越大,行业的供应量也越大,市场价格必然受此供给量增加的影响而降低。 价格的变动必然影响决定要素需求的 VMP 曲线。 VMP 可能的变化及其对要素需求量的影响可以图 12-3 说明。 图 12-3(a)描绘了一家厂商对唯一的可变生产要素 A 的需求曲线。开始厂 商处于 d1曲线上,该曲线上 r 点表示当 A 要素价格为 P1 时,该厂商对它的需求 量为 L1。把该行业所有各厂商与 P1价格相对应的 A 要素需求量加总,即得图 12-3
(b)D曲线上的R点,它表示P=P1时,整个A要素市场对该要素的需求量为L1 当P从P1下降到P2时,厂商将根据VMP曲线所指示的方向扩大对要素A的 需求量。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带来产量的增加。但因所有厂商都增加了产品供应 市场产品供应量增加,这在一般情况下必然引起产品价格下降,于是由P和MP 之积决定的VMP,曲线必然向左偏转。因为P下降,原来按照一定投入量应有的 VMP值也相应下降,这样,就有一条新的WMP曲线在图12-3中表示为d曲线, 该线上t点表示,当PA=P2时,要素需求量为L2。连接r、t两点形成的曲线便 是考虑到因供给增加而产品价格下降后厂商实际的MP曲线或要素需求曲线。把 各个厂商的rt线在水平方向上相加,便可得整个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D 三、非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的厂商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 边际收益产品(简称MRP)可以表示为边际收益与要素的边际产量之乘积, 即MRP=MR·MP。边际收益是最后增加的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或销售所带来的总 收益的增量;要素的边际产量是最后增加的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作 为二者之积的边际收益产品实际上就是最后增加的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总收益 的增量。所以厂商投入的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MRP又可定义为总收益的 变化要素的投入数量 如同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厂商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曲线可以由劳动的边 际产品价值(VMP)曲线来表示一样,非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的厂商对一种可变要 素的需求曲线可以由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MRP)曲线来表示 第三节生产要素的供给与要素价格的决定 生产要素的供给 (一)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要素的供给曲线
(b)D 曲线上的 R 点,它表示 PA=P1时,整个 A 要素市场对该要素的需求量为 L1。 当 PA从 P1下降到 P2时,厂商将根据 VMP 曲线所指示的方向扩大对要素 A 的 需求量。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带来产量的增加。但因所有厂商都增加了产品供应, 市场产品供应量增加,这在一般情况下必然引起产品价格下降,于是由 P 和 MP 之积决定的 VMP,曲线必然向左偏转。因为 P 下降,原来按照一定投入量应有的 VMP 值也相应下降,这样,就有一条新的 VMP 曲线在图 12-3 中表示为 d2曲线, 该线上 t 点表示,当 PA=P2时,要素需求量为 L2。连接 r、t 两点形成的曲线便 是考虑到因供给增加而产品价格下降后厂商实际的 VMP 曲线或要素需求曲线。把 各个厂商的 rt 线在水平方向上相加,便可得整个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 D。 三、非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的厂商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 边际收益产品(简称 MRP)可以表示为边际收益与要素的边际产量之乘积, 即 MRP=MR·MP。边际收益是最后增加的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或销售所带来的总 收益的增量;要素的边际产量是最后增加的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作 为二者之积的边际收益产品实际上就是最后增加的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总收益 的增量。所以厂商投入的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 MRP 又可定义为总收益的 变化要素的投入数量。 如同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厂商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曲线可以由劳动的边 际产品价值(VMP)曲线来表示一样,非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的厂商对一种可变要 素的需求曲线可以由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MRP)曲线来表示。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与要素价格的决定 一、生产要素的供给 (一)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要素的供给曲线
所谓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作为产品生产者且作为要素需求 者的要素买主数量很多,要素的提供者人数也很多。在此情况下,个别要素需求 者所面临的要素供给是有无限弹性的。也就是企业可以在不影响要素价格的情况 下购买它所愿意购买的任何数量,在图形上该供给表现为一条水平的直线。原因 是要素需求者(厂商)很多,每个厂商所愿购买的数量在整个市场要素供给量(或 需求量)中只占很小份额,所以任何一个厂商在他有限需求范围(相对于整个市 场而言)内无论怎样调整他的需求量,都不至于引起整个市场需求量易于觉察的 变化,从而不至于引起由市场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要素价格的变动。 与个别厂商面临有无限弹性的供给曲线相反,整个市场的供给曲线总是不具 有无限弹性。在很多情况下,整个市场的供给量只有在要素价格上升时才能增加 在有些情况下,市场供给是完全没有弹性的,不论价格上升多少,供给量总是固 定不变 完全竞争要素供给中这种个别厂商面临的供给与市场供给之间的关系与完 全竞争产品市场中个别厂商需求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是类似的。完全竞争产品 市场中个别厂商认为它能够按照既定价格卖掉它所愿出售的任何数量,而整个市 场要增加销售量却不得不降低售价。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个别厂商可以按照既定 的工资雇佣到它所需要的熟练工人,但是所有厂商都增加雇佣工人数量时,工资 将随着雇佣工人数量的增加而上升。所以要素的市场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 曲线 (二)非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供给曲线和边际要素成本 非完全竞争的含义包括除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三种类型市场。即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三种类型。与对产品市场类型所作的区分一样,生产要素市
所谓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作为产品生产者且作为要素需求 者的要素买主数量很多,要素的提供者人数也很多。在此情况下,个别要素需求 者所面临的要素供给是有无限弹性的。也就是企业可以在不影响要素价格的情况 下购买它所愿意购买的任何数量,在图形上该供给表现为一条水平的直线。原因 是要素需求者(厂商)很多,每个厂商所愿购买的数量在整个市场要素供给量(或 需求量)中只占很小份额,所以任何一个厂商在他有限需求范围(相对于整个市 场而言)内无论怎样调整他的需求量,都不至于引起整个市场需求量易于觉察的 变化,从而不至于引起由市场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要素价格的变动。 与个别厂商面临有无限弹性的供给曲线相反,整个市场的供给曲线总是不具 有无限弹性。在很多情况下,整个市场的供给量只有在要素价格上升时才能增加。 在有些情况下,市场供给是完全没有弹性的,不论价格上升多少,供给量总是固 定不变。 完全竞争要素供给中这种个别厂商面临的供给与市场供给之间的关系与完 全竞争产品市场中个别厂商需求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是类似的。完全竞争产品 市场中个别厂商认为它能够按照既定价格卖掉它所愿出售的任何数量,而整个市 场要增加销售量却不得不降低售价。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个别厂商可以按照既定 的工资雇佣到它所需要的熟练工人,但是所有厂商都增加雇佣工人数量时,工资 将随着雇佣工人数量的增加而上升。所以要素的市场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 曲线。 (二)非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供给曲线和边际要素成本 非完全竞争的含义包括除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三种类型市场。即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三种类型。与对产品市场类型所作的区分一样,生产要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