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产品价格理论 第八章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第一节市场期的均衡 第二节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第四节完全竞争的资源配置过程及其效率 第五节蛛网模型 第九章_完全垄断市场产量和价格决定 第一节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第二节垄断厂商的均衡 第三节差别定价 第十章垄断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决定 第一节垄断竞争市场及其厂商的需求 第二节垄断竞争厂商的均衡 第三节非价格竞争 第四节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第十一章寡头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第一节寡头市场特征 第二节寡头模型 第三节卡特尔模型 第四篇产品价格理论 第八章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第四篇 产品价格理论 第八章 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第一节 市场期的均衡 第二节 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第四节 完全竞争的资源配置过程及其效率 第五节 蛛网模型 第九章 完全垄断市场产量和价格决定 第一节 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第二节 垄断厂商的均衡 第三节 差别定价 第十章 垄断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决定 第一节 垄断竞争市场及其厂商的需求 第二节 垄断竞争厂商的均衡 第三节 非价格竞争 第四节 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第十一章 寡头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第一节 寡头市场特征 第二节 寡头模型 第三节 卡特尔模型 第四篇 产品价格理论 第八章 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第一节市场期的均衡 、市场期的特点 市场期的特点是有交换,但无生产。市场期不存在产量如何增减的问题(即 供给数量固定),唯一的问题是按什么价格卖掉现有的产品,进行“市场出清”。 市场期均衡 (图8-1)原先第六章第一节二、市场期均衡 市场期内产品数量是固定不变的,这意味着供给量不因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所以在市场期,表示在各个可能的价格下产品供给数量的市场供给曲线是一条垂 直线。如图8-1,D0、D1和D2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市场需求,S代表固定的市 场供给。 市场均衡在需求等于供给,货物全部卖清的一点上。由于供给数量不变,所 以这里的均衡只是价格的决定。在图8-1中,若市场需求为D,则S与D的交 点决定了均衡价格P。在这个价格水平上,购买者的需求量正好与生产者的供给 量相等,市场得以出清。图8-1中的曲线D1和D2分别表示比D较高的需求和较 低的需求。当需求为D所示的较高水平时,则均衡价格P1也较高;当需求为D2 所示的较低水平时,则均衡价格P2也较低。可见,在市场期,均衡数量和均衡 价格的决定是分离的。数量由供给方面决定,价格由需求方面决定。市场期价格 的作用在于有效地分配现有的供给量。 第二节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 、短期均衡的形成 (图8-2) 图8-2表示了一对既定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市场价格可能在任一水平
第一节 市场期的均衡 一、市场期的特点 市场期的特点是有交换,但无生产。市场期不存在产量如何增减的问题(即 供给数量固定),唯一的问题是按什么价格卖掉现有的产品,进行“市场出清”。 二、市场期均衡 (图 8-1)原先第六章第一节二、市场期均衡 市场期内产品数量是固定不变的,这意味着供给量不因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所以在市场期,表示在各个可能的价格下产品供给数量的市场供给曲线是一条垂 直线。如图 8-1,D0 、D1 和 D2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市场需求,S 代表固定的市 场供给。 市场均衡在需求等于供给,货物全部卖清的一点上。由于供给数量不变,所 以这里的均衡只是价格的决定。在图 8-1 中,若市场需求为 D0,则 S 与 D0的交 点决定了均衡价格 P0。在这个价格水平上,购买者的需求量正好与生产者的供给 量相等,市场得以出清。图 8-1 中的曲线 D1 和 D2分别表示比 D0较高的需求和较 低的需求。当需求为 D1所示的较高水平时,则均衡价格 P1也较高;当需求为 D2 所示的较低水平时,则均衡价格 P2 也较低。可见,在市场期,均衡数量和均衡 价格的决定是分离的。数量由供给方面决定,价格由需求方面决定。市场期价格 的作用在于有效地分配现有的供给量。 第二节 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 一、短期均衡的形成 (图 8-2) 图 8-2 表示了一对既定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市场价格可能在任一水平
例如在P.此时由于价格较低、供给量较少而需求量较多,买者之间发生竞争, 其结果推动价格的上升直至均衡位置(E点)。价格上升的过程中一方面供给量 会随之增加。另一方面需求量会随之减少。如果市场价格开始时在P2,此时由于 价格较高,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卖者之间便发生竞争,其结果是推动价格下降直 至均衡位置。价格在下降过程中一方面供给量会随之逐渐减少,一方面需求量会 随之逐渐增加。不论初始状态下市场价格如何偏离均衡位置,供求双方相互作用 的结果终究会使市场价格趋向均衡价格,即实现市场均衡 已知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的条件下,可以用数学方法求解市场均衡价格与均 衡产量 假设 Q=39-9P Qs=24+6P ∵市场均衡条件为Q=Q 39一9P=24+6P PE=1(元)Q-30(斤) 市场均衡的变动 (图8-3) 图8-3的D和S0分别表示某物原有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E表示与此条件相应 的均衡点。假如由于人们的收入增加或人口增加,对该物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即 D移至D若供给不变仍为S,那么需求增加后新的均衡价格比原来上升,而均衡 数量也比原来增多。又假如需求不变,仍为D,由于技术进入供给增加了,新的 供给曲线移至S1。这时。新的均衡价格比原来的低而均衡数量却比原来的多。 上述两例都是假设需求或供给中有一方不变。事实上,需求和供给完全有可
例如在 P1,此时由于价格较低、供给量较少而需求量较多,买者之间发生竞争, 其结果推动价格的上升直至均衡位置(E 点)。价格上升的过程中一方面供给量 会随之增加。另一方面需求量会随之减少。如果市场价格开始时在 P2,此时由于 价格较高,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卖者之间便发生竞争,其结果是推动价格下降直 至均衡位置。价格在下降过程中一方面供给量会随之逐渐减少,一方面需求量会 随之逐渐增加。不论初始状态下市场价格如何偏离均衡位置,供求双方相互作用 的结果终究会使市场价格趋向均衡价格,即实现市场均衡。 已知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的条件下,可以用数学方法求解市场均衡价格与均 衡产量 假设 QD=39 一 9P QS=24+6P ∵市场均衡条件为 QD=QS ∴ 39 一 9P=24+6P PE=l(元)QE-30(斤) 二、市场均衡的变动 (图 8-3) 图 8-3 的 D0和 S0分别表示某物原有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E 表示与此条件相应 的均衡点。假如由于人们的收入增加或人口增加,对该物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即 D0移至 D1若供给不变仍为 S0,那么需求增加后新的均衡价格比原来上升,而均衡 数量也比原来增多。又假如需求不变,仍为 D0,由于技术进入供给增加了,新的 供给曲线移至 S1。这时。新的均衡价格比原来的低而均衡数量却比原来的多。 上述两例都是假设需求或供给中有一方不变。事实上,需求和供给完全有可
能同时变动、而且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方向也不是单向的,它们既可能增加.也可 能减少。 按照上面两例的分析方法。可以对供给变动。需求变动和二者同时变动的各 种可能性 及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用符号简单粗略地总结如下: (用“↑”表示上升或增加,“↓”表示下降或减少:“一”表示不变“?” 表示不确定) (1)当D↑S↓时,P↑,Q↓ (2)当D↓S时,P↓,Q↓; (3)当S↓D时,P↓,Q↑; (4)当S↓D时,P↑,Q (5)当D↑S↓时,P?,Q↑; (6)当D↓S↓时,P?,Q↓: (7)当D↑S↓时,P↑,Q? (8)当D↓S↑时,P↓,Q?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全竞争下厂商的长期均衡与行业的长期均衡 (图8-5) 完全竞争下厂商的长期均衡与行业的长期均衡状态的特征是价格等于长期 平均成本P=LAC 、均衡过程 P高于平均成本→有净利润→新厂商进入→供给增加→价格回落
能同时变动、而且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方向也不是单向的,它们既可能增加.也可 能减少。 按照上面两例的分析方法。可以对供给变动。需求变动和二者同时变动的各 种可能性 及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用符号简单粗略地总结如下: (用“↑”表示上升或增加,“↓”表示下降或减少;“一”表示不变“?” 表示不确定) (1)当 D↑ S ↓时,P↑,Q↓; (2)当 D↓ S 时,P↓,Q↓; (3)当 S↓ D 时,P↓,Q↑; (4)当 S↓ D 时,P↑,Q↓; (5)当 D↑S↓时,P?,Q↑; (6)当 D↓S↓时,P?,Q↓: (7)当 D↑S↓时,P↑,Q?; (8)当 D↓S↑时,P↓,Q?;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一、完全竞争下厂商的长期均衡与行业的长期均衡 (图 8-5) 完全竞争下厂商的长期均衡与行业的长期均衡状态的特征是价格等于长期 平均成本 P=LAC 二、均衡过程 P 高于平均成本→有净利润→新厂商进入→供给增加→价格回落
P低于平均成本→厂商亏损→部分退出→供给减少→价格回升 均衡条件P=LACP=MR=SMC=LMC=SAC=LAC 此时厂商获得的净利润为零,故称为零利润均衡。但是正常利润已经全部得到。 厂商的长期均衡与行业的长期均衡同时实现。 完全竞争行业长期供给曲线 行业成长过程中产量与价格关系的变化趋势有三种情况: 1、成本不变行业的供给曲线行业产量增长时,成本不变 2、成本上升行业的供给曲线行业产量增长时,成本上升例如开采石油近 海浦渔业 3、成本下降行业的供给曲线行业产量增长时,成本下降例如养鸡业 第四节完全竞争的资源配置过程及其效率 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与资源配置过程 价格反映相对稀缺。 价格上升表示稀缺加剧→生产时产生净利润→厂商进入→增加资源 相反则反是 厂商根据价格调整资源配置,体现了消费者主权, 价格是信号,是动力,是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厂商 自由进出。 、完全竞争资源配置效率 在长期均衡时1、成本最低固定要素充分利用 2、产量最大价格=边际成本竞争性产量 价格最低消费者福利最大
P 低于平均成本→厂商亏损→部分退出→供给减少→价格回升 均衡条件 P=LAC P=MR=SMC=LMC=SAC=LAC 此时厂商获得的净利润为零,故称为零利润均衡。但是正常利润已经全部得到。 厂商的长期均衡与行业的长期均衡同时实现。 三、完全竞争行业长期供给曲线 行业成长过程中产量与价格关系的变化趋势有三种情况: 1、成本不变行业的供给曲线 行业产量增长时,成本不变 2、成本上升行业的供给曲线 行业产量增长时,成本上升 例如开采石油 近 海浦渔业 3、成本下降行业的供给曲线 行业产量增长时,成本下降 例如养鸡业 第四节 完全竞争的资源配置过程及其效率 一、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与资源配置过程 价格反映相对稀缺。 价格上升表示稀缺加剧→生产时产生净利润→厂商进入→增加资源。 相反则反是。 厂商根据价格调整资源配置,体现了消费者主权。 价格是信号,是动力,是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厂商 自由进出。 二、完全竞争资源配置效率 在长期均衡时 1、成本最低 固定要素充分利用 2、产量最大 价格=边际成本 竞争性产量 3、价格最低 消费者福利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