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的不同类型也可分为四种,而非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也是对应的后三种。 现在将以独家买主所面临的供给曲线作为典型代表来研究非完全竞争要素 市场的供给 所谓买主垄断是市场上只有为数很少的买者的情况。如果市场中仅存在单一 的一个买者,那么这个买者就称为独家买者 独家买主所面临的生产要素供给曲线就是市场供给曲线。因为一个垄断买主 代表了整个市场的买方。前面讲到市场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延伸的曲线, 垄断买主所面临的供给曲线也就是这种向右上方延伸的曲线。这条曲线表示,垄 断买主若要增加要素的使用量,它就必须增加对单位要素的支付(价格);垄断 买主着减少要素的使用、它就可以减少对要素的支付 (表12-3) 表12-3说明的是一个小镇上一家企业所面临的劳动的供给情况。 这是一个垄断的买主,表中第一栏和第二栏为劳动要素的供给表。它表示, 当劳动价格(即每人日工资)为30元时劳动的供给为10个人:当日工资为32 元时,愿意受雇的人为11人。等等。表中第三栏表示了企业雇佣第一栏所示劳 动数量所需付出的总成本。例如当雇佣10个工人时每日企业需为此付出300元 的成本;雇佣11个人时,这个成本额则为352元。第三栏是第一栏与第二栏的 乘积。 第四栏中列出了边际要素成本,它是企业增加一个单位要素(在此是增加 个单位劳动)所引起的成本的额外增加。当要素的增加如表12-3那样一个单位 一个单位地增加时,要素为某个数量时的边际要素成本可以直接用从购买该种要 素有关两个相邻总成本之差表示。例如。如表12-3所示,企业对劳动的使用量
场的不同类型也可分为四种,而非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也是对应的后三种。 现在将以独家买主所面临的供给曲线作为典型代表来研究非完全竞争要素 市场的供给。 所谓买主垄断是市场上只有为数很少的买者的情况。如果市场中仅存在单一 的一个买者,那么这个买者就称为独家买者。 独家买主所面临的生产要素供给曲线就是市场供给曲线。因为一个垄断买主 代表了整个市场的买方。前面讲到市场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延伸的曲线, 垄断买主所面临的供给曲线也就是这种向右上方延伸的曲线。这条曲线表示,垄 断买主若要增加要素的使用量,它就必须增加对单位要素的支付(价格);垄断 买主着减少要素的使用、它就可以减少对要素的支付。 (表 12-3) 表 12-3 说明的是一个小镇上一家企业所面临的劳动的供给情况。 这是一个垄断的买主,表中第一栏和第二栏为劳动要素的供给表。它表示, 当劳动价格(即每人日工资)为 30 元时劳动的供给为 10 个人:当日工资为 32 元时,愿意受雇的人为 11 人。等等。表中第三栏表示了企业雇佣第一栏所示劳 动数量所需付出的总成本。例如当雇佣 10 个工人时每日企业需为此付出 300 元 的成本;雇佣 11 个人时,这个成本额则为 352 元。第三栏是第一栏与第二栏的 乘积。 第四栏中列出了边际要素成本,它是企业增加一个单位要素(在此是增加一 个单位劳动)所引起的成本的额外增加。当要素的增加如表 12-3 那样一个单位 一个单位地增加时,要素为某个数量时的边际要素成本可以直接用从购买该种要 素有关两个相邻总成本之差表示。例如。如表 12-3 所示,企业对劳动的使用量
从10个人增加到11个人时,相应的工资支出总额(购买劳动的总成本)由300 元上升到352元,二者之差52元即为边际要素成本。当增加雇佣工人数时,边 际要素成本随之增加。这是因为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企业必须以 更高的价格才能获得更多的劳动供给。要素购买量增加时。每一个单位要素都必 须以更高的价格支付。而不只是对新增加的那个单位要素支付更高的价格。所以 为购买要素支付的总成本就有显著增加,从而边际要素成本就比要素价格增加得 更快 (图12-7) 图12-7是根据表12-3绘制的劳动要素的要素供给曲线和边际要素成本曲 线。在此要素供给和边际要素成本之间的关系得到更为直观的反映 单位要素价格(在此为每个工人的日工资〕为平均要素成本(AFC),所以反 映要素价格与要素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要素供给曲线也就是平均要素成本曲线。 原来光盘中边际要素成本的数学推导请帮助加上。在第十章第二节一、中 要素均衡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 (一)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厂商均衡 (图12-8 如果说某种要素的全部需求者都是生产一种完全竞争产品的所有厂商,那么 这个完全竞争产品的所有生产者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WMP曲线)的叠加(经过 考虑价格变动而进行修正过的)就是该要素的全部市场需求(这里为了分析方便, 仅考虑单一可变要素的情况,分析得出的结果仍具有普遍意义)。 由完全竞争产品所有生产者为买主的要素市场上,供给曲线亦是一条向右上 方倾斜的曲线
从 10 个人增加到 11 个人时,相应的工资支出总额(购买劳动的总成本)由 300 元上升到 352 元,二者之差 52 元即为边际要素成本。当增加雇佣工人数时,边 际要素成本随之增加。这是因为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企业必须以 更高的价格才能获得更多的劳动供给。要素购买量增加时。每一个单位要素都必 须以更高的价格支付。而不只是对新增加的那个单位要素支付更高的价格。所以 为购买要素支付的总成本就有显著增加,从而边际要素成本就比要素价格增加得 更快。 (图 12-7) 图 12-7 是根据表 12-3 绘制的劳动要素的要素供给曲线和边际要素成本曲 线。在此要素供给和边际要素成本之间的关系得到更为直观的反映。 单位要素价格(在此为每个工人的日工资〕为平均要素成本(AFC),所以反 映要素价格与要素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要素供给曲线也就是平均要素成本曲线。 原来光盘中边际要素成本的数学推导请帮助加上。在第十章第二节 一、中 二、要素均衡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 (一)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厂商均衡 (图 12-8) 如果说某种要素的全部需求者都是生产一种完全竞争产品的所有厂商,那么 这个完全竞争产品的所有生产者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 曲线)的叠加(经过 考虑价格变动而进行修正过的)就是该要素的全部市场需求(这里为了分析方便, 仅考虑单一可变要素的情况,分析得出的结果仍具有普遍意义)。 由完全竞争产品所有生产者为买主的要素市场上,供给曲线亦是一条向右上 方倾斜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