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并作为本课程的考核材料存档。(四)课程目标考核方案一览表考核说明:《课程目标考核方案一览表》表达的对应关系,用于证明学生是否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及评价相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课程目标考核方案一览表课程支课程考核原撑的毕考核形考核分小计目标考核内容始材料值式业要求序号类型序号平时成电子版10绩课程实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5电子版课程验识,能够在时域、频域和复601.3目标研究论频域对信号与系统进行分电子版51文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期末考纸质版40试平时成5电子版绩理解信号与系统各项关键课程实技术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具10电子版课程验备设计相应实验方案、配置404.1目标研究论实验环境、开展实验的能5电子版2文力,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解期末考释与对比分析。纸质版10试合计100五、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第一章信号与系统重点:信号的运算和分类、系统模型的概念、系统分类难点: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科技的人文情怀,启发科学兴趣和科学思维方法,激发对专业的热爱。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主要采用课堂授课教学方式,该课程适合多媒体教学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用启发式、案例、项目、讨论、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36
36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并作为本课程的考核材料存档。 (四)课程目标考核方案一览表 考核说明:《课程目标考核方案一览表》表达的对应关系,用于证明学生是否达到课程 目标的要求及评价相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 课程目标考核方案一览表 课 程 支 撑 的 毕 业 要 求 序号 课 程 目 标 序号 考核内容 考 核 形 式 考 核 原 始 材 料 类型 考 核 分 值 小计 1.3 课程 目标 1 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 识,能够在时域、频域和复 频域对信号与系统进行分 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平时成 绩 电子版 10 60 课程实 验 电子版 5 研究论 文 电子版 5 期末考 试 纸质版 40 4.1 课程 目标 2 理解信号与系统各项关键 技术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具 备设计相应实验方案、配置 实验环境、开展实验的能 力,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解 释与对比分析。 平时成 绩 电子版 5 40 课程实 验 电子版 10 研究论 文 电子版 5 期末考 试 纸质版 10 合计 100 五、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 重点:信号的运算和分类、系统模型的概念、系统分类 难点: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科技的人文情怀,启发科学兴趣和科学思维方法,激发对专业的热爱。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启发式教 学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主要采用课堂授课教学方式,该课程适合多媒体教学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用启发式、案例、项目、讨论、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
一、基本内容:1、了解信号的运算和分类;2、了解系统模型的概念、系统分类;3、了解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二、基本要求:掌握信号的定义及分类,熟练掌握基本连续时间信号及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运算,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思政:在介绍第7节、第9节内容时,介绍我国通信产业现状及重点发展方向。第二章信号的时域分析重点:时间信号的基本运算,运算规律、主要性质难点:信号时域分解课程思政:信息传递的发展引入,中国拥有先进的5G技术: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授课教学方式,该课程适合多媒体教学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用启发式、案例、项目、讨论、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一、基本内容:1、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描述;2、连续信号的基本运算:3、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描述:4、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运算:5、确定信号的时域分解。二、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典型普通信号、奇异信号。熟练掌握基本离散时间序列的定义与性质。重点掌握时间信号的基本运算,运算规律、主要性质。理解信号时域分解的方式。第三章系统的时域分析重点:线性连续系统的描述及其响应、卷积积分难点: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卷积积分的求解课程思政:完全响应分解为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树立简化思维,将复杂问题简化,从事物本质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37
37 一、基本内容: 1、了解信号的运算和分类; 2、了解系统模型的概念、系统分类; 3、了解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二、基本要求: 掌握信号的定义及分类,熟练掌握基本连续时间信号及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运算,为后续章 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思政:在介绍第 7 节、第 9 节内容时,介绍我国通信产业现状及重点发展方 向。 第二章 信号的时域分析 一、基本内容: 1、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描述; 2、连续信号的基本运算; 3、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描述; 4、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运算; 5、确定信号的时域分解。 二、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典型普通信号、奇异信号。熟练掌握基本离散时间序列的定义与性质。重点掌握时 间信号的基本运算,运算规律、主要性质。理解信号时域分解的方式。 第三章 系统的时域分析 重点:时间信号的基本运算,运算规律、主要性质 难点:信号时域分解 课程思政:信息传递的发展引入,中国拥有先进的 5G 技术;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增强民 族自豪感;坚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课堂授课教学方式,该课程适合多媒体教学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用启发式、案例、项目、讨论、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 力、创新能力。 重点:线性连续系统的描述及其响应、卷积积分 难点: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卷积积分的求解 课程思政:完全响应分解为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树立简化思维,将复杂问题简化, 从事物本质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授课教学方式,该课程适合多媒体教学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用启发式、案例、项目、讨论、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一、基本内容:1、信号的基本运算与变换;2、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3、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响应;4、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5、用卷积积分法求零状态响应。二、基本要求:掌握单位冲激信号和单位脉冲信号的特性。掌握连续时间系统单位冲激响应与离散时间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物理概念,深刻理解卷积法计算LTI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的过程,以及与信号时域分解的关系。第四章信号的频域分析重点:傅里叶级数及其变换、性质;抽样定理难点:傅里叶变换、抽样定理课程思政:频谱是时域信号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掌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授课教学方式,该课程适合多媒体教学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用启发式、案例、项目、讨论、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一、基本内容:1、周期信号的分解为傅里叶级数2、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的频谱3、傅里叶变换的性质4、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5、抽样信号和抽样定理二、基本要求:从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及工程概念深刻理解周期信号的频谱概念及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密度概念。熟练掌握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通过掌握基本信号的频域分析,熟练掌握连续时间信号傅里38
38 一、基本内容: 1、信号的基本运算与变换; 2、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 3、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响应; 4、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 5、用卷积积分法求零状态响应。 二、基本要求: 掌握单位冲激信号和单位脉冲信号的特性。掌握连续时间系统单位冲激响应与离散时间系统 单位脉冲响应的物理概念,深刻理解卷积法计算 LTI 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的过程,以及与信号时域 分解的关系。 第四章 信号的频域分析 一、基本内容: 1、周期信号的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2、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3、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4、 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 5、抽样信号和抽样定理 二、基本要求: 从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及工程概念深刻理解周期信号的频谱概念及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密度概 念。熟练掌握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通过掌握基本信号的频域分析,熟练掌握连续时间信号傅里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课堂授课教学方式,该课程适合多媒体教学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用启发式、案例、项目、讨论、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 力、创新能力。 重点:傅里叶级数及其变换、性质;抽样定理 难点:傅里叶变换、抽样定理 课程思政:频谱是时域信号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掌握多角度 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课堂授课教学方式,该课程适合多媒体教学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用启发式、案例、项目、讨论、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 力、创新能力
叶变换的基本性质及应用,建立信号时域与频域的对应关系。深刻理解时域抽样定理的内容及其意义。掌握周期信号分解为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的三种形式。理解傅里叶系数与周期信号对称性的关系。掌握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函数即傅里叶变换的分析方法。深刻理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以及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的关系。掌握基本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的特点。理解连续信号的抽样以及抽样定理的基本概念。第五章系统的频域分析重点:正弦信号通过滤波器的响应:非正弦周期信号通过滤波器的响应:非周期信号通过滤波器的响应。傅里叶变换的应用。难点:信号通过理想滤波器的特点及滤波器的概念;信号调制与解调的分析方法课程思政:由无失真传输系统的讲授,引出求真就是追求真理,是科学和一切只是活动的目的,为此,必须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真诚或诚实的品尊重事实、尊重规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授课教学方式,该课程适合多媒体教学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用启发式、案例、项目、讨论、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一、基本内容:1、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法2、线性系统无失真传输的条件3、理想低通滤波器4、调制与解调二、基本要求:牢固树立连续系统频率响应的概念,理解频域系统函数及其含义。掌握正弦信号激励下系统响应的分析方法,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系统响应的傅里叶级数分析方法。掌握非周期信号激励下系统响应的傅里叶变换分析方法。牢固树立滤波器的概念,掌握理想低通滤波器的特点和分析方法。了解理想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的特点。理解信号通过线性系统无失真的条件。树立信号调制与解调的概念,了解几种简单的调制与解调的工作原理第六章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39
39 叶变换的基本性质及应用,建立信号时域与频域的对应关系。深刻理解时域抽样定理的内容及其 意义。 掌握周期信号分解为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的三种形式。理解傅里叶系数与周期信号对称 性的关系。 掌握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函数即傅里叶变换的分析方法。深刻理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以及时 域特性与频域特性的关系。掌握基本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的特点。 理解连续信号的抽样以及抽样定理的基本概念。 第五章 系统的频域分析 一、基本内容: 1、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2、线性系统无失真传输的条件 3、理想低通滤波器 4、调制与解调 二、基本要求: 牢固树立连续系统频率响应的概念,理解频域系统函数及其含义。 掌握正弦信号激励下系统响应的分析方法,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系统响应的傅里叶级 数分析方法。 掌握非周期信号激励下系统响应的傅里叶变换分析方法。 牢固树立滤波器的概念,掌握理想低通滤波器的特点和分析方法。了解理想高通、带通、带 阻滤波器的特点。理解信号通过线性系统无失真的条件。 树立信号调制与解调的概念,了解几种简单的调制与解调的工作原理 第六章 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重点:正弦信号通过滤波器的响应;非正弦周期信号通过滤波器的响应;非周期信号通过 滤波器的响应。傅里叶变换的应用。 难点:信号通过理想滤波器的特点及滤波器的概念;信号调制与解调的分析方法 课程思政:由无失真传输系统的讲授,引出求真就是追求真理,是科学和一切只是活动的 目的,为此,必须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真诚或诚实的品尊重事实、尊重规律、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课堂授课教学方式,该课程适合多媒体教学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用启发式、案例、项目、讨论、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 力、创新能力
重点:拉普拉斯变换、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系统的信号流图难点:拉普拉斯变换的分析计算微分方程的复频域求解课程思政:傅里叶分析是Laplace分析的特殊形式,Laplace分析是傅里叶分析的普遍形式。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授课教学方式,该课程适合多媒体教学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用启发式、案例、项目、讨论、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一、基本内容:1、拉普拉斯变换;2、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3、拉普拉斯逆变换:4、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5、系统函数;6、系统的信号流图。二、基本要求:在掌握信号频域分析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连续时间信号的复频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单边)的基本性质及拉普拉斯反变换。在单边拉普拉斯变换的基础上,掌握双边拉普拉斯变换。六、学时分配作业备注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题量讲实课实讨习小章节主要内容授验训外论计题41信号与系统1126218信号的时域分析23系统的时域分析61342812信号的频域分析5248系统的频域分析65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1244合计63952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40
40 一、基本内容: 1、 拉普拉斯变换; 2、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3 、拉普拉斯逆变换; 4 、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5、系统函数; 6 、系统的信号流图。 二、基本要求: 在掌握信号频域分析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连续时间信号的复频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单边) 的基本性质及拉普拉斯反变换。在单边拉普拉斯变换的基础上,掌握双边拉普拉斯变换。 重点:拉普拉斯变换、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系统的信号流图 难点:拉普拉斯变换的分析计算 微分方程的复频域求解 课程思政:傅里叶分析是 Laplace 分析的特殊形式,Laplace 分析是傅里叶分析的普遍形式。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课堂授课教学方式,该课程适合多媒体教学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用启发式、案例、项目、讨论、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 力、创新能力。 六、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作业 题量 备注 章节 主要内容 讲 授 实 验 实 训 课 外 讨 论 习 题 小 计 1 信号与系统 4 11 2 信号的时域分析 6 2 18 3 系统的时域分析 6 2 13 4 信号的频域分析 8 2 12 5 系统的频域分析 8 2 4 6 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12 5 合计 44 8 52 63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