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 及时间 注意事项:①一般情况差、年老、体弱、恶病质、休克和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吗啡类幻灯 及巴比妥类药剂量应酌减。②呼吸功能不全、颅内压升高或产妇应禁用吗啡。③体壮、剧5 痛、甲亢、高热及精神紧张者,镇痛及镇静药均应酌增。④甲亢、高热、心动过速者应不 用或少用抗胆碱药,必须用者可选用东莨菪碱。⑤小儿、迷走神经紧张及使用硫喷妥钠、 氟烷或椎管内麻醉时,抗胆碱药剂量应增大 四、基础麻醉 幻灯 麻醉前在病室或手术室内先使病人神志消失所采取的辅助麻醉方法称为基础麻醉,实 际上也是广义的麻醉前用药。多用于难以取得合作的小儿。 硫喷妥钠基础麻醉:适用于1~8岁小儿。一般用2.5%硫喷妥钠溶液按15~20mg/kg 体重肌肉深层注射。肌肉注射氯胺酮,既无产生全麻,又可作为基础麻醉,更为有效而方 幻灯 第三节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是应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身体某一区域的神经传导而产生麻醉作用,简称 局麻。适用于较表浅局限的中小型手术。常用的局麻药有酯类如普鲁卡因、丁卡因及酰胺10 类如利多卡因等 幻灯 、局部麻醉方法 (一)面麻醉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施用于粘膜表面,使其穿透粘膜而阻滞其浅表的神 经未稍以产生粘膜麻醉。用于眼、鼻、口腔、咽喉 尿道等处的浅表手术或检查。5 方法有点滴、涂敷喷雾、灌注等。常用药为0.5-1%J卡因,了次限量为40毫克,2% 利多卡因,次限量为200毫克 (二)匾部浸润麻将局部麻药注射于手术部位的各层组织内使神经末稍发生传导阻图解操作 滞,称为局部浸润麻醉。其方法是先在皮肤切口一端皮内注射一皮丘,继沿切口走行方向 作成一连串皮丘,作新皮丘时注射针应在前一皮丘内刺入,故局麻药只有第一针刺入时才 有痛感,此即一针技术。然后分层注射,即由皮丘按解剖层次向四周及深部扩大浸润范围。幻灯 注药时应将较大量麻药在短时内加压注入,使麻药在组织内产生水压作用,即为张力性浸10 润,因此麻药能与神经未稍广泛而均匀地接触,使麻醉效果更为増强。每次注药前都要回图解操作 抽注射器,以免误注入血管内。常用0.5~1%普鲁卡因,一次总量不超过1克。 (三)区域阻滞麻采用局部浸润的方法,由皮丘向四周及深层组织扩大浸润,由点成 线、由线成面,由许多面而成为一立体阻滞区域,对手术区形成一包围圈,以阻滞神经纤 维的向心传导,即为区域阻滞麻醉。常用于囊肿切除,肿块活组织检査等。其优点是能避 免穿刺病理组织,不会使手术区的局部解剖因注药难以辩认。 (四)神经阻滞麻醉将局麻药注射于神经干(丛或节)的周围,以阻滞其神经传导, 肌间沟法 使该神经支配区产生麻醉作用,称神经阻滞麻醉。 视频 臂丛神经阻滞 1.肌间沟径路除上肢外,又可用于肩及锁骨部手术。 2.锁骨上径路适用于上臂中1/3以下区域的手术 3.腋窝径路适用于肘关节以下的手术。 臂丛阻滞并发症①药物毒性反应:②气胸或张力性气胸:③邻近的其它神经被阻滞。 ④全脊髓麻醉:因药物误入椎管内所致,是最严重而罕见的并发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 及时间 注意事项:①一 般情况差、年老、体弱、恶病质、休克和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吗啡类 及巴比妥类药剂量应酌减。②呼吸功能不全、颅内压升高或产妇应禁用吗啡。③体壮、剧 痛、甲亢、高热及精神紧张者,镇痛及镇静药均应酌增。④甲亢、高热、心动过速者应不 用或少用抗胆碱药,必须用者可选用东莨菪碱。⑤小儿、迷走神经紧张及使用硫喷妥钠、 氟烷或椎管内麻醉时,抗胆碱药剂量应增大。 四、基础麻醉 麻醉前在病室或手术室内先使病人神志消失所采取的辅助麻醉方法称为基础麻醉,实 际上也是广义的麻醉前用药。多用于难以取得合作的小儿。 硫喷妥钠基础麻醉:适用于 1~8 岁小儿。一般用 2.5%硫喷妥钠溶液按 15~20mg/kg 体重肌肉深层注射。肌肉注射氯胺酮,既无产生全麻,又可作为基础麻醉, 更为有效而方 便。 第三节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是应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身体某一区域的神经传导而产生麻醉作用,简称 局麻。适用于较表浅局限的中小型手术。常用的局麻药有酯类如普鲁卡因、丁卡因及酰胺 类如利多卡因等。 一、局部麻醉方法 (一)表面麻醉 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施用于粘膜表面,使其穿透粘膜而阻滞其浅表的神 经未稍以产生粘膜麻醉。用于眼、鼻、口腔、咽喉、气管、尿道等处的浅表手术或检查。 方法有点滴、涂敷、喷雾、灌注等。常用药为 0.5~1%丁卡因,一次限量为 40 毫克,2% 利多卡因,一次限量为 200 毫克。 (二)局部浸润麻醉 将局部麻药注射于手术部位的各层组织内,使神经末稍发生传导阻 滞,称为局部浸润麻醉。其方法是先在皮肤切口一端皮内注射一皮丘,继沿切口走行方向 作成一连串皮丘,作新皮丘时注射针应在前一皮丘内刺入,故局麻药只有第一针刺入时才 有痛感,此即一针技术。然后分层注射,即由皮丘按解剖层次向四周及深部扩大浸润范围。 注药时应将较大量麻药在短时内加压注入,使麻药在组织内产生水压作用,即为张力性浸 润,因此麻药能与神经未稍广泛而均匀地接触,使麻醉效果更为增强。每次注药前都要回 抽注射器,以免误注入血管内。常用 0.5~1%普鲁卡因,一次总量不超过 1 克。 (三)区域阻滞麻醉 采用局部浸润的方法,由皮丘向四周及深层组织扩大浸润,由点成 线、由线成面,由许多面而成为一立体阻滞区域,对手术区形成一包围圈,以阻滞神经纤 维的向心传导,即为区域阻滞麻醉。常用于囊肿切除,肿块活组织检查等。其优点是能避 免穿刺病理组织,不会使手术区的局部解剖因注药难以辩认。 (四)神经阻滞麻醉 将局麻药注射于神经干(丛或节 )的周围,以阻滞其神经传导, 使该神经支配区产生麻醉作用,称神经阻滞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 1.肌间沟径路除上肢外,又可用于肩及锁骨部手术。 2.锁骨上径路 适用于上臂中 1/3 以下区域的手术。 3.腋窝径路 适用于肘关节以下的手术。 臂丛阻滞并发症 ①药物毒性反应;②气胸或张力性气胸;③邻近的其它神经被阻滞。 ④全脊髓麻醉:因药物误入椎管内所致,是最严重而罕见的并发症。 幻灯 5’ 幻灯 幻灯 10’ 幻灯 5’ 图解操作 幻灯 10’ 图解操作 幻灯 肌间沟法 视频 5’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 及时间 二、常用局麻药(表) 幻灯 表常用局部麻醉药的临床用途、剂量、浓度表 浓度剂量 药名 普鲁卡因 丁卡因 利多卡因 麻醉种类常用浓度一次剂量常用浓度一次剂量常用浓度一次剂量 表面麻醉 1~2% 克 4%200毫克 浸润麻醉0.25%~1%1克 0.05~0.1%100毫克0.25~0.5%0.4~0.5克 10~15毫 脊椎麻醉5~6%120~150毫克1%克葡萄糖 克 5%加葡萄糖120毫克 幻灯 硬膜外麻醉2~3%0.8克 75~90 0.25~0.3% 0.4~0.5克 克 75~90毫 臂丛麻醉1.5~2%0.8克 0.2~0.3% 1.5~2%0.4~0.5克 三、局麻药的不良反应 (一)圈性反,指单位时间内血液中局麻药浓度超过了机体的耐力而引起的中毒症状。 原因:①局麻药逾量;②单位时间内药物吸收过快,如注射到含血管丰富的部位或误 入血管内。③机体对局麻药的耐受性降低,多见于恶病质、严重感染、严重贫血、肝功不 良、维生素缺乏,高热等病人。④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如同时使用两种局麻药而不减量(按 规定两同类药物相加剂量应相当于其中一种药的最大量) 症状: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及循环系统的变化。中柩神经的抑制性神经元容易遭受局幻灯 麻药的抑制,结果使兴奋性神经元的作用相对加强,由此引起中枢兴奋和惊厥。如局麻药 浓度再升高,则使兴奋和抑制性神经元都受到抑制,即引起中枢兴奋的全面抑制,表现神 志漠糊或昏迷、呼吸抑制或停止、循环衰竭等。局麻中毒时除直接舒张外周血管外,亦抑 制心肌的收缩和传导,使心排血量下降,导致低血压、循环衰竭、甚至心跳停止。 幻灯 治疗:①立即停用局麻药。②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如人工呼吸、给氧和使用升压药, 跳停止时应立即复苏。③抗掠厥:静注安定0.1-0.2mg/kg或2.5%硫喷妥钠3-5ml,亦 可用速效肌松药。 预防:局麻前应给予适量镇静药。局麻药液中加肾上腺素,浓度为1:200,000-500,00 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创口渗血。延长局麻药的吸收,增加麻醉作用时间,减少局麻中幻灯5” 毒反应。肾上腺素的浓度不宜过高,以免组织缺血坏死。足趾、手指和阴茎等处作局麻时 不应加肾上腺素。老年、甲亢、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周围疾病亦不宜使用。 二)过敏反应有极少数病人在使用局麻药后出现皮肤粘膜水肿、荨麻疹、哮喘、低血压 或休克等症状,称为过敏反应。有即刻反应和迟缓反应两种。 作业: 局麻药毒性反应案例分析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 及时间 二、常用局麻药(表) 表 常用局部麻醉药的临床用途、剂量、浓度表 浓度剂量 药名 普鲁卡因 丁卡因 利多卡因 麻醉种类 常用浓度 一次剂量 常用浓度 一次剂量 常用浓度 一次剂量 表面麻醉 1~2% 20 ~ 40 毫 克 2~4% 200 毫克 浸润麻醉 0.25%~1% 1 克 0.05~0.1%100 毫克 0.25~0.5% 0.4~0.5 克 脊椎麻醉 5~6% 120~150 毫克1%克葡萄糖 10 ~ 15 毫 克 5%加葡萄糖 120 毫克 硬膜外麻醉2~3% 0.8 克 0.25~0.3%75 ~ 90 毫 克 1~2% 0.4~0.5 克 臂丛麻醉 1.5~2% 0.8 克 0.2~0.3% 75 ~ 90 毫 克 1.5~2% 0.4~0.5 克 三、局麻药的不良反应 (一)毒性反应 指单位时间内血液中局麻药浓度超过了机体的耐力而引起的中毒症状。 原因:①局麻药逾量;②单位时间内药物吸收过快,如注射到含血管丰富的部位或误 入血管内。③机体对局麻药的耐受性降低,多见于恶病质、严重感染、严重贫血、肝功不 良、维生素缺乏,高热等病人。④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如同时使用两种局麻药而不减量(按 规定两同类药物相加剂量应相当于其中一种药的最大量)。 症状: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及循环系统的变化。中枢神经的抑制性神经元容易遭受局 麻药的抑制,结果使兴奋性神经元的作用相对加强,由此引起中枢兴奋和惊厥。如局麻药 浓度再升高,则使兴奋和抑制性神经元都受到抑制,即引起中枢兴奋的全面抑制,表现神 志漠糊或昏迷、呼吸抑制或停止、循环衰竭等。局麻中毒时除直接舒张外周血管外,亦抑 制心肌的收缩和传导,使心排血量下降,导致低血压、循环衰竭、甚至心跳停止。 治疗:①立即停用局麻药。②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如人工呼吸、给氧和使用升压药, 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复苏。③抗掠厥:静注安定 0.1-0.2mg/kg 或 2.5%硫喷妥钠 3-5ml,亦 可用速效肌松药。 预防:局麻前应给予适量镇静药。局麻药液中加肾上腺素,浓度为 1:200,000-500,000, 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创口渗血。延长局麻药的吸收,增加麻醉作用时间,减少局麻中 毒反应。肾上腺素的浓度不宜过高,以免组织缺血坏死。足趾、手指和阴茎等处作局麻时, 不应加肾上腺素。老年、甲亢、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周围疾病亦不宜使用。 (二)过敏反应 有极少数病人在使用局麻药后出现皮肤粘膜水肿、荨麻疹、哮喘、低血压 或休克等症状,称为过敏反应。有即刻反应和迟缓反应两种。 作业: 局麻药毒性反应案例分析 幻灯 5’ 幻灯 5’ 幻灯 幻灯 5’ 幻灯 幻灯 5’
外科学教案首页 教师:余峰彬 标题:全麻与椎管内麻醉学时:理论2学时 教学目的: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全麻及椎管内麻醉的有关概念。 2.让学生熟悉全麻的几种方法及常用全麻药、并发症。 3.让学生掌握椎管内麻醉。 教学重点:全麻并发,麻及硬膜外麻醉适应症、平面调节、并发症 教学难点;硬膜外麻醉 教学活动ε通过教师对幻灯片的精细讲解,让学生理解全麻及椎管内麻醉的有 关概念。利用幻灯片超级连接播放少量的麻醉视频媒体以加深学 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强调椎管内麻药的落空感、对比讲解两种 椎管内麻醉方法的不同以突破重难点。 教具: powerpoint课件、视频媒体、教材 作业布置:复习思考全麻、椎管内麻醉。 授课内容:见下
外科学教案首页 教师:余峰彬 标 题: 全麻与椎管内麻醉 学时:理论 2 学时 教学目的: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全麻及椎管内麻醉的有关概念。 2.让学生熟悉全麻的几种方法及常用全麻药、并发症。 3.让学生掌握椎管内麻醉。 教学重点:全麻并发,腰麻及硬膜外麻醉适应症、平面调节、并发症 教学难点:硬膜外麻醉 教学活动:通过教师对幻灯片的精细讲解,让学生理解全麻及椎管内麻醉的有 关概念。利用幻灯片超级连接播放少量的麻醉视频媒体以加深学 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强调椎管内麻药的落空感、对比讲解两种 椎管内麻醉方法的不同以突破重难点。 教 具:powerpoint 课件、视频媒体、教材 作业布置:复习思考全麻、椎管内麻醉。 授课内容:见下页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 及时间 第四节全身麻醉 多媒体结 合板书 诠身麻醉(简称全庥)是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呈现可逆的知觉和 提问 神志消失状态,也可有反射抑制和肌肉松驰 临床上常用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和复合麻醉。 幻灯,5 吸入麻醉 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进入血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麻醉作用者,称为吸入 麻醉。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有乙醚、氟烷、安氟醚、异氟醚及氧化亚氮等。 图解操作 (一)乙醚 乙醚麻醉的特点 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为1.92vo1% 适应范围 乙醚麻醉的分期 第一期(镇痛期):从麻醉开始至神志消失。大脑皮层开始抑制。一般不在此期中施行 手术 第二期(兴奋期):从神志消失至呼吸转为规律。因皮质下中枢释放,病人呈现挣扎、 屏气、呕吐、咳嗽、吞咽等兴奋现象,对外界反应增强,不宜进行任何操作 三期(手术麻醉期):从呼吸规律至呼吸麻痹为止。又分为4级,一般手术常维持在 第1、2级。在腹腔或盆腔深处操作,为了获得满意的肌肉松驰,可暂时加深至第3级 第1级:从规律的自主呼吸至眼球运动停止。大脑皮层完全抑制,间脑开始抑制 第2级:从眼球运动停止至肋间肌开始麻痹。间脑完全抑制,中脑及脊髓自下而上开 始抑制。 第3级:从肋间肌开始麻痹至完全麻痹。桥脑开始抑制,脊髓进一步抑制。 幻灯 第4级:从肋间肌完全麻痹至膈肌麻痹。桥脑、脊髓完全抑制,延髓开始抑制。 幻灯 第四期(延髓麻痹期):从隔肌麻痹开始至呼吸、心跳停止。 幻灯 (二)氟烷 (三)安氟醚 (四)异氟醚是 (五)氧化亚氮 重点讲 二、静脉麻醉 解,5 将麻醉药注入静脉,作用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麻状态者称静脉麻醉。常用 药有硫喷妥钠、氯胺酮和羟丁酸钠等 (一)硫喷妥钠为一速效的巴比妥类药,对中枢神经系有强烈而短暂的抑制作用,但镇痛 效能差。对呼吸中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交感神经有抑制作用,而使副交感神经相对兴 奋,因此易发生喉痉挛及支气管痉挛。 硫喷妥钠适用于全麻诱导,短小手术全麻、基础麻醉及抗惊厥治疗。禁用于呼吸道梗 阻或难以保持通畅者,哮喘病,严重心功能不全,休克,严重贫血,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 紫质症等。常用2.5%新配置的水溶液,分次小量静脉注射,成人一次量为0.5~1.0克, 用于控制惊厥的量要比麻醉用量小, 并发症以呼吸抑制和喉痉挛多见。麻醉前应给阿托品预防。处理应停止一切刺激, 证呼吸道通畅,面罩吸氧或药物纠正等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 及时间 第四节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呈现可逆的知觉和 神志消失状态,也可有反射抑制和肌肉松驰。 临床上常用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和复合麻醉。 一、吸入麻醉 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进入血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麻醉作用者,称为吸入 麻醉。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有乙醚、氟烷、安氟醚、异氟醚及氧化亚氮等。 (一)乙醚 乙醚麻醉的特点: 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为 1.92vo1% 适应范围: 乙醚麻醉的分期 第一期(镇痛期):从麻醉开始至神志消失。大脑皮层开始抑制。一般不在此期中施行 手术。 第二期(兴奋期):从神志消失至呼吸转为规律。因皮质下中枢释放,病人呈现挣扎、 屏气、呕吐、咳嗽、 吞咽等兴奋现象,对外界反应增强,不宜进行任何操作。 第三期(手术麻醉期):从呼吸规律至呼吸麻痹为止。又分为 4 级,一般手术常维持在 第 1、2 级。在腹腔或盆腔深处操作,为了获得满意的肌肉松驰,可暂时加深至第 3 级。 第 1 级:从规律的自主呼吸至眼球运动停止。大脑皮层完全抑制,间脑开始抑制。 第 2 级:从眼球运动停止至肋间肌开始麻痹。间脑完全抑制,中脑及脊髓自下而上开 始抑制。 第 3 级:从肋间肌开始麻痹至完全麻痹。桥脑开始抑制,脊髓进一步抑制。 第 4 级:从肋间肌完全麻痹至膈肌麻痹。桥脑、脊髓完全抑制,延髓开始抑制。 第四期(延髓麻痹期):从隔肌麻痹开始至呼吸、心跳停止。 (二)氟烷 (三)安氟醚 (四)异氟醚 是 (五)氧化亚氮 二、静脉麻醉 将麻醉药注入静脉,作用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麻状态者称静脉麻醉。常用 药有硫喷妥钠、氯胺酮和羟丁酸钠等。 (一)硫喷妥钠 为一速效的巴比妥类药,对中枢神经系有强烈而短暂的抑制作用,但镇痛 效能差。对呼吸中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交感神经有抑制作用,而使副交感神经相对兴 奋,因此易发生喉痉挛及支气管痉挛。 硫喷妥钠适用于全麻诱导,短小手术全麻、基础麻醉及抗惊厥治疗。禁用于呼吸道梗 阻或难以保持通畅者,哮喘病,严重心功能不全,休克,严重贫血,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 紫质症等。常用 2.5%新配置的水溶液,分次小量静脉注射,成人一次量为 0.5~1.0 克, 用于控制惊厥的量要比麻醉用量小。 并发症以呼吸抑制和喉痉挛多见。麻醉前应给阿托品预防。处理应停止一切刺激,保 证呼吸道通畅,面罩吸氧或药物纠正等。 多媒体结 合板书 提问 幻灯,5’ 图解操作 幻灯 幻灯 幻灯 幻灯 幻灯 重点讲 解,5’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 及时间 二)氯胺酮是一速效、短效的静脉麻醉药。其药理作用是抑制大脑联络径路和丘脑新皮幻灯 质系统,兴奋边缘系统。临床表现为痛觉丧失,意识模糊,似醒非醒,睁眼,呈木僵状, 对环境变化毫无反应,曾被称作分离麻醉 氯胺酮麻醉单用只适合于短小及浅表手术,更多作复合麻醉使用于各种手术。适于野 战麻醉。但严重高血压、颅内压高、眼压高、心力衰竭等均不宜选用 术前给予抗胆碱药或安定类药。 (三)羟丁酸钠简称r-OH,是中枢神经的抑制性介质γ一氨基丁酸中间代谢产物,是幻灯 神经组织的能源。主要抑制大脑皮质、海马回和边缘系统,产生类似自然睡眠的麻醉状态 无镇痛作用。常用作麻醉诱导和辅助,对心肺肝肾功能影响均小,尤适于危重、休克及颅 内手术病人的复合麻醉。但高血压、癫痫、低血钾者应慎用。麻醉前宜用大量阿托品或复 合酚噻嗪类药 三、复合麻醉 (一)概述 复合麻醉又称平衡麻醉。为了弥补单一的麻醉药及方法不足,常以多种药或方法合理幻灯 组合,借以发挥优势,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病人生理功能的不利影响,充分满足强调广泛 麻醉和手术的需要。复合麻醉是当前临床研究和使用最广的一种方法。 应用 复合麻醉内容由三部分组成:①安静或意识抑制:常用安定、羟丁酸钠、氟哌啶、异5 丙嗪等药以达到镇静、催眠、遗忘或神志消失等目的。②镇痛和抑制反射:可选用浅全麻 如安氟醚、异氟醚、氧化亚氮、氯胺酮等,中用镇痛药如芬太尼、吗啡、哌替啶等,有些 药兼有镇静与镇痛两种作用。为了∫抑制内脏反射,又可呆用局部阻滞法,封闭反射区。③ 肌肉松弛:可使用各种类型的肌肉松驰药 (二)常用的复合麻醉方法 1.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普鲁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抑制作用,静脉滴注后能 产生镇痛和神志消失,获得一定的麻醉效果。 2.神经安定镇痛麻醉是以使用神经安定药及强效镇痛药为主的复合麻醉。常用氟哌 啶一芬太尼(50:1)合剂小量分次静注,达到满意的镇静和镇痛。但如芬太尼用量过大, 则能抑制呼吸,需行人工通气,亦可用纳络酮拮抗。 第四节肌肉松驰药在麻醉中的应用 肌肉松驰药(肌松药)是作用于神经肌接头,干扰了神经肌肉的兴奋传导而使骨骼肌 完全松驰,是常用的麻醉辅助药。 、肌松药的分类 幻灯 (一)非去极化类肌松药常用者有管箭毒、三碘季胺酚、泮库溴铵(本可松)、维库 溴胺(去甲本可松)、阿屈可林等。因与乙酰胆碱竞争受体,故又称竞争型肌松药。抗担碱5 酯酶药物如新斯的明等有拮抗效果。 (二)去极化类肌松药常用者为琥珀碱。使用抗胆碱酯酶药不能拮抗、反而増强肌松 作用。 三)双相类肌松药有氨酰胆碱,大量或长期使用琥珀胆碱后亦能出现。先呈现去极 化阻滞(Ⅰ相阻滞),后移行为非去极化阻滞(Ⅱ相阻滞或脱敏感阻滞)。 二、肌松药的应用 幻灯 (一)应用范围 1.配合硫喷妥钠快速诱导,便于气管内插管操作,常选用琥珀胆碱 2.要求肌松及人工通气的手术。 3.用于复合麻醉以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帮助维持浅全麻状态和制动作用 作为辅助治疗用,如控制寒颤、惊厥,消除机械呼吸时的呼吸对抗现象等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 及时间 (二)氯胺酮 是一速效、短效的静脉麻醉药。其药理作用是抑制大脑联络径路和丘脑新皮 质系统,兴奋边缘系统。临床表现为痛觉丧失,意识模糊,似醒非醒,睁眼,呈木僵状, 对环境变化毫无反应,曾被称作分离麻醉。 氯胺酮麻醉单用只适合于短小及浅表手术,更多作复合麻醉使用于各种手术。适于野 战麻醉。但严重高血压、颅内压高、眼压高、心力衰竭等均不宜选用。 术前给予抗胆碱药或安定类药。 (三)羟丁酸钠 简称 r-OH,是中枢神经的抑制性介质 γ 一氨基丁 酸中间代谢产物,是 神经组织的能源。主要抑制大脑皮质、海马回和边缘系统,产生类似自然睡眠的麻醉状态, 无镇痛作用。常用作麻醉诱导和辅助,对心肺肝肾功能影响均小,尤适于危重、休克及颅 内手术病人的复合麻醉。但高血压、癫痫、低血钾者应慎用。麻醉前宜用大量阿托品或复 合酚噻嗪类药。 三、复合麻醉 (一)概述 复合麻醉又称平衡麻醉。为了弥补单一的麻醉药及方法不足,常以多种药或方法合理 组合,借以发挥优势,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病人生理功能的不利影响,充分满足 麻醉和手术的需要。复合麻醉是当前临床研究和使用最广的一种方法。 复合麻醉内容由三部分组成:①安静或意识抑制:常用安定、羟丁酸钠、氟哌啶 、异 丙嗪等药以达到镇静、催眠、遗忘或神志消失等目的。②镇痛和抑制反射:可选用浅全麻 如安氟醚、异氟醚、氧化亚氮、氯胺酮等,中用镇痛药如芬太尼、吗啡、哌替啶等,有些 药兼有镇静与镇痛两种作用。为了抑制内脏反射,又可采用局部阻滞法,封闭反射区。③ 肌肉松弛:可使用各种类型的肌肉松驰药。 (二)常用的复合麻醉方法 1.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 普鲁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抑制作用,静脉滴注后能 产生镇痛和神志消失,获得一定的麻醉效果。 2.神经安定镇痛麻醉 是以使用神经安定药及强效镇痛药为主的复合麻醉。常用氟哌 啶一芬太尼(50:1)合剂小量分次静注,达到满意的镇静和镇痛。但如芬太尼用量过大, 则能抑制呼吸,需行人工通气,亦可用纳络酮拮抗。 第四节 肌肉松驰药在麻醉中的应用 肌肉松驰药(肌松药)是作用于神经肌接头,干扰了神经肌肉的兴奋传导而使骨骼肌 完全松驰,是常用的麻醉辅助药。 一、肌松药的分类 (一)非去极化类肌松药 常用者有管箭毒、三碘季胺酚、泮库溴铵(本可松)、维库 溴胺(去甲本可松)、阿屈可林等。因与乙酰胆碱竞争受体,故又称竞争型肌松药。抗担碱 酯酶药物如新斯的明等有拮抗效果。 (二)去极化类肌松药 常用者为琥珀碱。使用抗胆碱酯酶药不能拮抗、反而增强肌松 作用。 (三)双相类肌松药 有氨酰胆碱,大量或长期使用琥珀胆碱后亦能出现。先呈现去极 化阻滞(Ⅰ相阻滞),后移行为非去极化阻滞(Ⅱ相阻滞或脱敏感阻滞)。 二、肌松药的应用 (一)应用范围 1.配合硫喷妥钠快速诱导,便于气管内插管操作,常选用琥珀胆碱。 2.要求肌松及人工通气的手术。 3.用于复合麻醉以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帮助维持浅全麻状态和制动作用。 4.作为辅助治疗用,如控制寒颤、惊厥,消除机械呼吸时的呼吸对抗现象等。 幻灯 幻灯 幻灯 强调广泛 应用 5’ 幻灯 幻灯 5’ 幻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