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 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 018年,浙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八八 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 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扎实推进富民强省 十大行动计划,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全省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综合 据2018年全省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737万人,比上 年末增加8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939万人,女性人口2798万人,分别占总人口 的51.2%和488%。全年出生人口628万人,出生率为1102%;死亡人口31.8万人, 死亡率为558‰%;自然增长率为54%城镇化率为68.9%。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56197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96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5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724亿 元,分别增长1%、6.7%和7.8%,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62%。三次 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3.7:43.0:53.3调整为3.541.8:54.7。人均GDP为 9864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4907美元),增长5.7%
38 2018 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 浙江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 2018 年,浙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八八 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 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扎实推进富民强省 十大行动计划,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全省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综合 据 2018 年全省 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省常住人口 5737 万人,比上 年末增加 80 万人。其中,男性人口 2939 万人,女性人口 2798 万人,分别占总人口 的 51.2% 和 48.8%。全年出生人口 62.8 万人,出生率为 11.02‰;死亡人口 31.8 万人, 死亡率为 5.58‰;自然增长率为 5.44‰。城镇化率为 68.9%。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56197 亿元,比上年增长 7.1%。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1967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23506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30724 亿 元,分别增长 1.9%、6.7% 和 7.8%,第三产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56.2%。三次 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 3.7 ︰ 43.0 ︰ 53.3 调整为 3.5 ︰ 41.8 ︰ 54.7。人均 GDP 为 98643 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 14907 美元),增长 5.7%
图12011-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亿元 60000 5619712 51768 5000090 808240173428847251 40000 7.8 3236334739 76 80 3000 20000 10000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地区生产总值一比上年增速 图2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金融业128%房地产业 11.4% 住宿和餐饮业 4.3% 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仓 第二产业 54.7% 储和邮政业 41.8% 5%批发和零售其他服务业 业218% 42.9% 第一产业35%
39 图 1 2011-2018 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图 2 2018 年地区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6%。商 品零售价格上涨2.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 上涨3.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5.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7%。 图3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 同比 环比 30 20 00 周00 1月2月 6月7月8月9月10月Ha12月 10 20 表1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情况(上年=100) 指标 全省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2.3 102.3 102.2 「其中:食品烟酒 102.6 102.8 101.9 其中:食品 102.6 102.8 102.0 其中:粮食 100.5 100.4 100.8 衣着 101.1 101.3 居住 103.4 103.3 103.8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1.4 101.4 101.2 交通和通信 100.9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2.2 102.2102.3 医疗保健 102. 103.0 101.6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0210.010.2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5.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比上年下降O.13 个百分点。城镇调查失业率各季保持在4.1%~4.5%,四季度为4.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年处置“僵尸企业”39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产能利用率为81.9%。规模以上工业中,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33.3%,比上年下降0.7
4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 2.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 2.6%。商 品零售价格上涨 2.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 上涨 3.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 5.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 5.7%。 图 3 2018 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 表 1 2018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情况(上年= 100) 指 标 全 省 城 市 农 村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2.3 102.3 102.2 其中:食品烟酒 102.6 102.8 101.9 其中:食品 102.6 102.8 102.0 其中:粮食 100.5 100.4 100.8 衣着 101.1 101.1 101.3 居住 103.4 103.3 103.8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1.4 101.4 101.2 交通和通信 101.0 100.9 101.4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2.2 102.2 102.3 医疗保健 102.6 103.0 101.6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0.2 100.0 101.2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125.3 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2.6%,比上年下降 0.13 个百分点。城镇调查失业率各季保持在 4.1% ~ 4.5%,四季度为 4.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年处置“僵尸企业”393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产能利用率为 81.9%。规模以上工业中,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 33.3%,比上年下降 0.7
个百分点。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下降244%,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下降 38.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5%,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资产负债 率为52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8元。交通 投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分别增长25.8%、19.3% 经济新动能加快成长。全年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三新 经济增加值占GDP的24.9%。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548亿元,按现价计算比 上年增长13.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文化、节能环保、健康 产品、高端装备、时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8%、4.4%、7.2%、8.0%、9.2%和 97%;高技术、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7%、9.4% 100%、11.5%,占比分别为128%、51.3%、40.7%和296%。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海洋新兴产业、生物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9%、10.1% 和118%。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为364%,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碳纤维 增强复合材料、光纤、太阳能电池、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智能电视 工业机器人等产量快速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圓营业收入15045亿元,比上年 增长14.2%,其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人6631亿元,增长22.0%。网络零售 额16719亿元,增长25.4%;省内居民网络消费8471亿元,增长25.0%。 表2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分产业增加值及增速 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4714 7.3 高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7543 装备制造业 5985 10.0 战略性新兴产业 4351 11.5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 1700 11.8 节能环保制造业 1562 健康产品制造业 635 8.0 时尚制造业 1195 高端装备制造业 3435 2 文化制造业 630 4.4
41 个百分点。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下降 24.4%,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下降 38.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 55.5%,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资产负债 率为 52.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 83.8 元。交通 投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分别增长 25.8%、19.3%。 经济新动能加快成长。全年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三新” 经济增加值占 GDP 的 24.9%。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5548 亿元,按现价计算比 上年增长 13.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文化、节能环保、健康 产品、高端装备、时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1.8%、4.4%、7.2%、8.0%、9.2% 和 9.7%;高技术、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3.7%、9.4%、 10.0%、11.5%,占比分别为 12.8%、51.3%、40.7% 和 29.6%。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海洋新兴产业、生物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9.9%、10.1% 和 11.8%。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为 36.4%,比上年提高 1.9 个百分点。碳纤维 增强复合材料、光纤、太阳能电池、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智能电视、 工业机器人等产量快速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ii]] 营业收入 15045 亿元,比上年 增长 14.2%,其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 6631 亿元,增长 22.0%。网络零售 额 16719 亿元,增长 25.4%;省内居民网络消费 8471 亿元,增长 25.0%。 表 2 2018 年规模以上工业分产业增加值及增速 行 业 增加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4714 7.3 高技术产业 1890 13.7 高新技术产业 7543 9.4 装备制造业 5985 10.0 战略性新兴产业 4351 11.5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 1700 11.8 节能环保制造业 1562 7.2 健康产品制造业 635 8.0 时尚制造业 1195 9.7 高端装备制造业 3435 9.2 文化制造业 630 4.4
表32018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行业营业收入情况 行业 营业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 15045 14.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05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7065 21.6 房地产业(除房地产开发经营) 484 0.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975 14.3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4.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34 10.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56 25.9 教育 6.9 卫生和社会工作 13.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406 1.7 发展效益改善效率提高。全年财政总收入11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6598亿元,增长11.1%,其中,税收收入587亿元,增长116%,占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4.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28亿元,增长146%,民生支出 占财政支出的7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452亿元,增长5.3%,其中,高 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56%、54%,17个传统制造业利润增长 7.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48%。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2142亿元,增 长7.1%。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圖为147万元/人,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提高6.0% 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225万元/人,提高8.3%。 、农业和农村 全年粮食总产量599万吨,比上年增长3.3%;油菜籽播种面积叨千公顷,增长 0.9%;蔬菜646千公顷,增长0.2%;花卉苗木161千公顷,增长O.1%;中药材51千 公顷,增长4.6%;果用瓜102千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年肉类总产量105万吨,比上年下降88%;水产品总产量611万吨,增长2.8%, 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81万吨,增长1.8%;淡水产品产量130万吨,增长6.6%。年 末生猪存栏517万头,下降4.7%,生猪出栏912万头,下降108%。 累计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48个、特色农业强镇85个,建成单条产值10亿元 以上的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68条。严格保护好819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完成提标
42 表 3 2018 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行业营业收入情况 行 业 营业收入(亿元) 比上年增长(%) 总 计 15045 14.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053 6.7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7065 21.6 房地产业 ( 除房地产开发经营 ) 484 0.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975 14.3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323 14.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34 -10.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56 25.9 教育 60 6.9 卫生和社会工作 190 13.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406 -1.7 发展效益改善效率提高。全年财政总收入 1170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6%;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 6598 亿元,增长 11.1%,其中,税收收入 5587 亿元,增长 11.6%,占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84.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8628 亿元,增长 14.6%,民生支出 占财政支出的 7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4452 亿元,增长 5.3%,其中,高 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 5.6%、5.4%,17 个传统制造业利润增长 7.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 6.48%。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 2142 亿元,增 长 7.1%。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 [[iii]] 为 14.7 万元 / 人,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提高 6.0%; 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 22.5 万元 / 人,提高 8.3%。 二、农业和农村 全年粮食总产量 599 万吨,比上年增长 3.3%;油菜籽播种面积 97 千公顷,增长 0.9%;蔬菜 646 千公顷,增长 0.2%; 花卉苗木 161 千公顷,增长 0.1%;中药材 51 千 公顷,增长 4.6%;果用瓜 102 千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年肉类总产量 105 万吨,比上年下降 8.8%;水产品总产量 611 万吨,增长 2.8%, 其中,海水产品产量 481 万吨,增长 1.8%;淡水产品产量 130 万吨,增长 6.6%。年 末生猪存栏 517 万头,下降 4.7%,生猪出栏 912 万头,下降 10.8%。 累计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48 个、特色农业强镇 85 个,建成单条产值 10 亿元 以上的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 68 条。严格保护好 819 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完成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