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12是学生画布褶的作业 对于形体的立体感表现得比较好, 对于力的作用表现不算太明显, 能看出在布纹之间有较为流畅的 线形的韵律美。 图5-12 图5—13是一幅比较简单的褶 纹描绘,这幅画得比较硬突出了 物体被挤压的感觉,使力的表现 很尖锐。 图5-13
图5—13是一幅比较简单的褶 纹描绘,这幅画得比较硬突出了 物体被挤压的感觉,使力的表现 很尖锐。 图5—12是学生画布褶的作业, 对于形体的立体感表现得比较好, 对于力的作用表现不算太明显, 能看出在布纹之间有较为流畅的 线形的韵律美。 图5-12 图5-13
另外,软的物体挂在墙上或堆在桌椅上,墙和桌椅就是软组织所依 托的硬质平面。画几何形要注意底面,画软组织更要注意依托物,只 有在有依托物的基础上,才可能将软组织的形态关系画清楚 图5-14是堆放在乎面上 的布,因为作者注意到了布 下边桌面的存在,所以能将 褶纹的凹凸现象表现得令人 信服,没有似是而非、糊里 糊涂的现象出现。 图5-14 图5—15是挂在椅子上的 布形,因为拉力的作用有较 锐利较流畅的线形,堆在椅 子上的部分,则显示出相反 的形体特征。 图5-15 在上述软组织形体分析训练中,仍用结构分析法表现,暂不涉及质感 表现
另外,软的物体挂在墙上或堆在桌椅上,墙和桌椅就是软组织所依 托的硬质平面。画几何形要注意底面,画软组织更要注意依托物,只 有在有依托物的基础上,才可能将软组织的形态关系画清楚。 图5—14是堆放在乎面上 的布,因为作者注意到了布 下边桌面的存在,所以能将 褶纹的凹凸现象表现得令人 信服,没有似是而非、糊里 糊涂的现象出现。 图5—15是挂在椅子上的 布形,因为拉力的作用有较 锐利较流畅的线形,堆在椅 子上的部分,则显示出相反 的形体特征。 在上述软组织形体分析训练中,仍用结构分析法表现,暂不涉及质感 表现。 图5-14 图5-15
作业 不规则日用品表现 1.书包2.鞋3.衬布和简单的器皿
作业 不规则日用品表现 1.书包 2.鞋 3.衬布和简单的器皿
(三)自然形态表现 除人工制作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形态外,自然形态比如生物标本、草 木花卉、蔬菜水果直至人体动势,都属于不规则体形态,是结构练习 的好题材。自然体形态永远是人类的老师,其形色、态势、体量感和 生命感都是我们永远认真研究的课题。在表现这类内容时,要注意形 态与机能的关系,要注意生命形态中特有的运动感和自然节律之美。 最好能根据这些感受,在结构分析和线条表现两个方面大胆创新,研 究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来 我们可以一个苹果或梨为对象,给予较为详细的形体分析,这是由 研究几何形的抽象形态向研究自然形态转变的第一课教学内容。由于 有了对几何关系的理解和认识,画一只苹果的立体感对我们来说不太 难,但是否能精确地而非概念地将具体特征表达充分,仍是应加以重 视的课题
(三)自然形态表现 除人工制作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形态外,自然形态比如生物标本、草 木花卉、蔬菜水果直至人体动势,都属于不规则体形态,是结构练习 的好题材。自然体形态永远是人类的老师,其形色、态势、体量感和 生命感都是我们永远认真研究的课题。在表现这类内容时,要注意形 态与机能的关系,要注意生命形态中特有的运动感和自然节律之美。 最好能根据这些感受,在结构分析和线条表现两个方面大胆创新,研 究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来。 我们可以一个苹果或梨为对象,给予较为详细的形体分析,这是由 研究几何形的抽象形态向研究自然形态转变的第一课教学内容。由于 有了对几何关系的理解和认识,画一只苹果的立体感对我们来说不太 难,但是否能精确地而非概念地将具体特征表达充分,仍是应加以重 视的课题
图5—16是课堂作业,分析略显 粗糙,但仍然提供了人工形体所 不具备的鲜活与感性的样式,在 分析方法上也增加了复合性。这 是引导学生面向大自然的第一课, 看似简单而意义很大。 图5-16 图5—17是一张学生作业,分析 方法明显借助了几何形的模式。 这正是我们认识自然、表现自然 的理性主义眼光。也只在有科学 原理和认识模式的指导下,才有 可能对感性中的自然现象给予 “还原”的描绘。在学习初始阶 段,人工模式的痕迹重一些,生 硬一些是没有关系的,不借助前 边学过的几何形模型的描绘基础, 图5-17 虽有感觉但却无从表现
图 5 —16是课堂作业,分析略显 粗糙,但仍然提供了人工形体所 不具备的鲜活与感性的样式,在 分析方法上也增加了复合性。这 是引导学生面向大自然的第一课, 看似简单而意义很大。 图5—17是一张学生作业,分析 方法明显借助了几何形的模式。 这正是我们认识自然、表现自然 的理性主义眼光。也只在有科学 原理和认识模式的指导下,才有 可能对感性中的自然现象给予 “还原”的描绘。在学习初始阶 段,人工模式的痕迹重一些,生 硬一些是没有关系的,不借助前 边学过的几何形模型的描绘基础, 虽有感觉但却无从表现。 图 5 -16 图 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