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可编程控制技术 任课班级农机2013(1-2) 任课老师张晓海 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张晓海职称副教授总学时 32学时 使用教 可编程控制技术(第四版).钟肇新.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材 微机技术已经并继续在改变世界。以微机技术为基础的可编程控制器也正在改 变着工厂自动控制的面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可编程控制器以可靠性极 高、能经受恶劣环境的考验、使用方便的巨大优势,迅速占领工业自控领域,成为 课 工业自动控制的首选产品,与机器人、CAD/CAM并称为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支 》 柱。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可编程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可编 目 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基本原理;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编制技术;了解典型控制系 的 统的设计步骤及方法,掌握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安装调试技术。 本课程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与课程体系联系紧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 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进一步深 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 可编程控制技术 任课班级 农机2013(1-2) 任课老师 张 晓 海 机电工程 学院 电气工程 系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 张晓海 职称 副教授 总学时 32学时 使用教 材 可编程控制技术(第四版).钟肇新.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微机技术已经并继续在改变世界。以微机技术为基础的可编程控制器也正在改 变着工厂自动控制的面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可编程控制器以可靠性极 高、能经受恶劣环境的考验、使用方便的巨大优势,迅速占领工业自控领域,成为 工业自动控制的首选产品,与机器人、CAD/CAM并称为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支 柱。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可编程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可编 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基本原理;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编制技术;了解典型控制系 统的设计步骤及方法,掌握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安装调试技术。 本课程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与课程体系联系紧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 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进一步深 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章次 章名 学时 第1章 可编程控制技术概述 第2章 PLC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4 第3章 基本逻辑指令系统 20 第4章 步进顶控指令 5 第5章 功能指令介绍 ⑧ 工业控制举例 专业技术讲座 2 年月日 教学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特点、应用及其发展趋 目的 教 第一章概述 一.PLC由来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地位(1-1) 1.由来及发展(生产由大批量少品种一→小批多品种,继电控制盘 的缺点, 通用公司10项指标) 2.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地位(应用领域超出逻辑控制,介入LAN) 3.PLC主要生产厂及型号、功能(三菱、立石、AB等) 二.PLC的定义及特点(1-2) 1.定义(P5定义) 2.特点①高可靠性(原因,内部、外部、软硬件方面的措施) ②编程方面,易于使用③环境要求低④配置连接方便 3.PLC的优点 程序易该、通用性高、易扩展、易维护、小巧、调试方便、开发周 期短 三.PLC的应用(1-3)(大量开关量及少量模拟量控制、小型单机 自动化及 大型自动化生产线)
学 时 分 配 章次 章 名 学时 第1章 可编程控制技术概述 2 第2章 PLC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4 第3章 基本逻辑指令系统 20 第4章 步进顺控指令 2 第5章 功能指令介绍 2 * 工业控制举例 4 * 专业技术讲座 2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特点、应用及其发展趋 势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概述 一.PLC由来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地位 (1-1) 1.由来及发展 (生产由大批量少品种→小批多品种,继电控制盘 的缺点, 通用公司10项指标) 2.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地位 (应用领域超出逻辑控制,介入LAN) 3.PLC主要生产厂及型号、功能(三菱、立石、AB等) 二.PLC的定义及特点 (1-2) 1.定义 (P5定义) 2.特点 ①高可靠性(原因,内部、外部、软硬件方面的措施) ②编程方面,易于使用 ③环境要求低 ④配置连接方便 3.PLC的优点 程序易该、通用性高、易扩展、易维护、小巧、调试方便、开发周 期短 三.PLC的应用 (1-3)(大量开关量及少量模拟量控制、小型单机 自动化及 大型自动化生产线)
四.PLC发展趋势 (1-4)①过程控制领域②网络功能③智能I/○模块④编程语言 (步进顺 控、流程图、BASIC、C、汇编、专用高级语言)⑤增强外部做障检 测能力 教学重点 与计算机、继电控制盘的工作原理区别,PLC工作过程描述,成批 难点及教 /O方式 学方法 教学重点:PLC定义及特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 业思 考 题、讨论阅 阅读材料 题后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页 年月日 教学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周期扫描机制,了解其构成、掌握具体型号 目的 PC的软元 件编号 教 第二章PC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第二章PC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内 S21工作原理 容 S2-2PC的构成 一硬件(单板机、输入接口、输出接口、电源、扩展接口、编程 器接口 存储器接口、编程器) 二.软件1监控程序2.用户程序3.用户环境→ (1)用户数据结构(3类) (2)元件:定义及分类 ①输入输出继电器(仪、Y) ②.辅助继电器(M)
四.PLC发展趋势 (1-4)①过程控制领域 ②网络功能 ③智能I/O模块 ④编程语言 (步进顺 控、流程图、BASIC、C、汇编、专用高级语言)⑤增强外部故障检 测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及教 学方法 与计算机、继电控制盘的工作原理区别,PLC工作过程描述,成批 I/O方式 教学重点:PLC定义及特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 作业、思 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页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周期扫描机制,了解其构成、掌握具体型号 PC的软元 件编号 教 学 内 容 第二章 PC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第二章 PC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2-1 工作原理 §2-2 PC的构成 一.硬件 (单板机、输入接口、输出接口、电源、扩展接口、编程 器接口 存储器接口、编程器) 二.软件 1.监控程序 2.用户程序 3.用户环境→ (1)用户数据结构(3类) (2)元件:定义及分类 ①输入输出继电器(X、Y) ②.辅助继电器(M)
®.状态元件(S) ④报警器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工作原理,PLC软硬件构成,内部资源分布 难点及教 教学难点:PLC的软硬件系统 学方法 课堂讲授、类比法 业思 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题后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页 教学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周期扫描机制,了解其构成、掌握具体型号 目的 PC的软元 件编号 教 第二章PLC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S2-2PLC的构成 色 ⑤指针P川 容 ⑥定时器(T① ⑦计数器(C) ⑧数据寄存器(D) ⑨变址寄存器(Nz) S2-3PLC的结构特点 1.单元式(结构特点、典型产品) 2.模块式(结构特点) 3.叠装式(结构特点) S2-4PLC的一般技术指标
③.状态元件(S) ④报警器 教学重点 难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 工作原理,PLC软硬件构成,内部资源分布 教学难点: PLC的软硬件系统 课堂讲授、类比法 作业、思 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页 教学 目的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周期扫描机制,了解其构成、掌握具体型号 PC的软元 件编号 教 学 内 容 第二章 PLC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2-2 PLC的构成 ⑤指针(P/I) ⑥定时器(T) ⑦计数器(C) ⑧数据寄存器(D) ⑨变址寄存器(V/Z) §2-3 PLC的结构特点 1. 单元式 (结构特点、典型产品) 2. 模块式 (结构特点) 3. 叠装式(结构特点) §2-4 PLC的一般技术指标
一,硬件指标 二.软件指标(FX2N系列) *FX2N系列PC软元件编号一览表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PLC软硬件构成,内部资源分布 难点及教 教学难点:PLC的软硬件系统 学方法 课堂讲授、类比法 业思 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题后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页 年月日 教学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PLC的程序编制含义,掌握基本逻辑指令 目的 (LD/LDI/OUT) (AND/ANI、(OR/ORI)、(ORB)、(ANB)等 第三章基本逻辑指令 学 引言:PLC的指令分类及与传统继电控制器的关系,PLC系统所引用 安 的梯形图 与意义,及深受技术人员欢迎的原因 S3-1逻辑取及输出线圈(LD/LDI/OUT) 1.LD、LD1、OUT的功能、电路及操作元件、程序步 2.有关说明3.定时器、计数器程序 4.输出线圈重复使用问题,注意事项,时序图 S3-2触点串联AND/ANL; S3-3触点并联OR/OR: S3-4串联电路块的并联ORB, S3-5并联电路块的串联ANB S3-6多重输出电路(MPS/MRD/MPP)
一.硬件指标 二.软件指标 (FX2N系列) * FX2N系列PC软元件编号一览表 教学重点 难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 PLC软硬件构成,内部资源分布 教学难点: PLC的软硬件系统 课堂讲授、类比法 作业、思 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页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PLC的程序编制含义,掌握基本逻辑指令 (LD/LDI/OUT) (AND/ANI)、( OR/ORI)、(ORB)、(ANB)等 教 学 内 容 第三章 基本逻辑指令 引言:PLC的指令分类及与传统继电控制器的关系,PLC系统所引用 的梯形图 与意义,及深受技术人员欢迎的原因 §3-1 逻辑取及输出线圈(LD/LDI/OUT) 1. LD、LDI、OUT的功能、电路及操作元件、程序步 2. 有关说明 3. 定时器、计数器程序 4. 输出线圈重复使用问题,注意事项,时序图 §3-2 触点串联AND/ANI; §3-3 触点并联OR/ORI; §3-4 串联电路块的并联ORB; §3-5 并联电路块的串联ANB §3-6 多重输出电路(MPS/MRD/M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