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膜渗透通量的影响因素 料液浓度 J =kIn iE pH=6.0 04F A、从方程知, 0,2 系,随的增大而减小。实验证实 这一结论。 P乳球蛋白浓差c -乳球蛋白浓度透过通量的影响 B、 b=C2时,J0,利用 =kIn 和 稳态操作的条件下的J与c的关系数 据,可推算溶质形成凝胶层浓度c C、当料液含有多种蛋白质时,与单组+ 分相比,总蛋白质浓度升高;因此,+ 透过通量下降。从另一角度来看 o406012b.1602 由于其他蛋白质的共存使蛋白质的 P乳球蛋白浓度/% 截留率上升 82乳球蛋白浓度对a淀粉酶截留率的影响 溶液;10mmol/dm3酮酸盐,2mmol/dm3CaCl2 搅拌转数=900/min;△p=0.MPa
5.14 膜渗透通量的影响因素 料液浓度 A、从方程知,Jv与-ln(cb -cp )呈线形关 系,随cb的增大而减小。实验证实 这一结论。 B、当cb=cg时,Jv =0,利用 和 稳态操作的条件下的Jv与cb的关系数 据,可推算溶质形成凝胶层浓度cg C、当料液含有多种蛋白质时,与单组 分相比,总蛋白质浓度升高;因此, 透过通量下降。从另一角度来看, 由于其他蛋白质的共存使蛋白质的 截留率上升
5.15超滤操作方式 浓缩:开路循环、闭路循环、连续操作 浓缩液 A、开路循环 料液浓度随体积变化方程 料液 透过液 =c00/) OR 浓缩倍数CF和回收率REC分别为 F CF=o/V REC=o/n) 意义:R越大,产物CF和REC越高。 在开路循环中,循环液中溶质浓度不断上升,如流量入 不变,透过通量将随操作时间不断降低。根据凝胶极化方 程,达到浓缩目标所需时间为 (0/2)42 Re ea chn lc B、闭路循环 C、连续操作
5.15 超滤操作方式 浓缩: 开路循环、闭路循环、连续操作 A、开路循环 料液浓度随体积变化方程 浓缩倍数CF和回收率REC分别为 意义:R越大,产物CF和REC越高。 在开路循环中,循环液中溶质浓度不断上升,如流量和压差 不变,透过通量将随操作时间不断降低。根据凝胶极化方 程,达到浓缩目标所需时间为: B、闭路循环 C、连续操作
5.15超滤操作方式 洗滤(Da- filtration) 目的以除去菌体和高分子溶液中的小分子溶质 在洗滤过程中,向原料液罐连续加入水或缓冲液,如保持料 液量和透过通量不变,则目标产物和小分子溶质的物料蘅 算方程是 c=Co exp-( 1-R"D S:溶质初始浓度, V:料液体积, 洗滤后的溶质的浓度 VD:加水或缓冲液的体积 R:小分子溶质的截留率
5.15 超滤操作方式 洗滤(Dia-filtration): 目的以除去菌体和高分子溶液中的小分子溶质 在洗滤过程中,向原料液罐连续加入水或缓冲液,如保持料 液量和透过通量不变,则目标产物和小分子溶质的物料蘅 算方程是 s0:溶质初始浓度, V:料液体积, s:洗滤后的溶质的浓度, VD:加水或缓冲液的体积, Rs:小分子溶质的截留率
5.15超滤操作方式 洗滤(Da- filtration) 意义 料液体积V越小,所需ⅴ越小。因此,洗滤前首先浓缩稀 料液可减少洗滤液的用量。但浓缩后,目标产物浓度增大 透过通量下降。所以,存在最佳料液浓度,使洗滤时间最 短。设目标产物的R=1,小分子溶质的Rs=0,浓缩后料液 体积为V,洗滤过程中其浓度和透过流量不变,目标产物 浓度和洗滤时间分别为 t*In 洗滤操作所需的时间最短。此时,浓缩液浓度c*(ε为自然 对数) c /e g
5.15 超滤操作方式 洗滤(Dia-filtration): 意义: 料液体积V越小,所需VD越小。因此,洗滤前首先浓缩稀 料液可减少洗滤液的用量。但浓缩后,目标产物浓度增大 透过通量下降。所以,存在最佳料液浓度,使洗滤时间最 短。设目标产物的R=1,小分子溶质的Rs=0,浓缩后料液 体积为V,洗滤过程中其浓度和透过流量不变,目标产物 浓度和洗滤时间分别为: 洗滤操作所需的时间最短。此时,浓缩液浓度c*(e为自然 对数):
5.16错流过滤的流体动力学 Po 在错流过滤中,料液在膜组件内 存在压力分布,入口压力p高于 出口压力P。压降与流体流速有画 Output 关,根据 Poiseuille方程,层流条 P 件下的压力降为: Filtrate K1刀,Ln Pi-Pa d 而在湍流条件下,压力降为: K fn lu Pi-p 上二式中,d为水力直径,L为 膜长度,K1和K2分别是与流道形 状有关的无因次系数,f为与 Reynolds准数有关的无因次系数 对于管式膜,d为管子的直径 4× cross- area of fluid 对于其他管形,d为: perimeter of cross-area
5.16 错流过滤的流体动力学 在错流过滤中,料液在膜组件内 存在压力分布,入口压力pi高于 出口压力po。压降与流体流速有 关,根据Poiseuille方程,层流条 件下的压力降为: 而在湍流条件下,压力降为: 上二式中,d为水力直径 ,L为 膜长度,K1和K2分别是与流道形 状有关的无因次系数 ,f 为与 Reynolds准数有关的无因次系数。 对于管式膜,d为管子的直径; 对于其他管形,d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