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学院 体育与健康 H 教 案 教师:张同宽
教师:张同宽
浙江海洋学院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 教师:张同宽2 目录 篮球理论 1篮球历史 2对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的认识 3篮球竞赛裁判学一 4篮球三人裁判制简介 16 5篮球裁判员的鸣哨 18 6篮球主要名词术语简释一 19 7篮球运动常见的伤害及防治一- 20 8篮球“三对三”竞赛规则一 体育运动理论 9健康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10体育运动健身法与习惯 ----------m--27 11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12运动处方的诊断检查与运动安排 13运动处方的涵义、内容与制定方法 14体育锻炼与营养 14.1营养与健康 14.2体育锻炼与合理营养 14.3儿童少年和老人体育锻炼中的营养问题- 41 15合理营养能消除疲劳 16合理饮食可增强免疫力 ---44 17运动保健 18健康卡片 19高温下仍可锻炼但却有很多讲究 20雾天应减少或停止体育锻炼 22给自己的运动量打分 21脑力劳动者的隐性健康问题一 23体育锻炼前的安全措施一 24锻炼的基本急救措施
浙江海洋学院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 教师:张同宽 2 目 录 篮球理论 1 篮球历史-------------------------------------------------------------------------------------------------------------- 4 2 对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的认识---------------------------------------------------------------------------------------5 3 篮球竞赛裁判学------------------------------------------------------------------------------------------------------8 4 篮球三人裁判制简介-----------------------------------------------------------------------------------------------16 5 篮球裁判员的鸣哨--------------------------------------------------------------------------------------------------18 6 篮球主要名词术语简释--------------------------------------------------------------------------------------------19 7 篮球运动常见的伤害及防治--------------------------------------------------------------------------------------20 8 篮球“三对三”竞赛规则-----------------------------------------------------------------------------------------21 体育运动理论 9 健康的第一要素是什么?-----------------------------------------------------------25 10 体育运动健身法与习惯------------------------------------------------------------------------------------------27 11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25 12 运动处方的诊断检查与运动安排----------------------------------------------------30 13 运动处方的涵义、内容与制定方法--------------------------------------------------34 14 体育锻炼与营养------------------------------------------------------------------36 14.1 营养与健康------------------------------------------------------------------36 14.2 体育锻炼与合理营养----------------------------------------------------------39 14.3 儿童少年和老人体育锻炼中的营养问题------------------------------------------41 15 合理营养能消除疲劳---------------------------------------------------------------43 16 合理饮食可增强免疫力-------------------------------------------------------------44 17 运动保健-------------------------------------------------------------------------45 18 健康卡片-------------------------------------------------------------------------48 19 高温下仍可锻炼但却有很多讲究-----------------------------------------------------49 20 雾天应减少或停止体育锻炼---------------------------------------------------------50 22 给自己的运动量打分---------------------------------------------------------------51 21 脑力劳动者的隐性健康问题---------------------------------------------------------51 23 体育锻炼前的安全措施-------------------------------------------------------------52 24 锻炼的基本急救措施---------------------------------------------------------------59
浙江海洋学院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 教师:张同宽3 体质健康与奥运会 25体育理论: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与时事体育 沙滩排球理论 26沙滩排球介绍- 定向运动理论 27定向运动介绍 羽毛球理论 28羽毛球介绍一------ 29业余羽毛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试行) 沙滩足球理论 30沙滩足球介绍 游泳理论 31游泳介绍 32体育的概念 115 33本校体育工作简介一 l21
浙江海洋学院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 教师:张同宽 3 体质健康与奥运会 25 体育理论: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与时事体育----------------------------------------------------------------------66 沙滩排球理论 26 沙滩排球介绍-------------------------------------------------------------------------------------------------------------74 定向运动理论 27 定向运动介绍------------------------------------------------------------------------------------------------------------- 77 羽毛球理论 28 羽毛球介绍----------------------------------------------------------------------------------------------------------------83 29 业余羽毛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试行)-------------------------------------------------------------------------86 沙滩足球理论 30 沙滩足球介绍---------------------------------------------------------------------------------------------------------- 游泳理论 31 游泳介绍---------------------------------------------------------------------------------------------------------------- 32 体育的概念---------------------------------------------------------------------------------------------------------------115 33 本校体育工作简介------------------------------------------------------------------------------------------------------121
浙江海洋学院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 教师:张同宽4 篮球历史 用球向悬在高处的目标进行投准比赛的球类活动。由于最初是用装桃子的篮筐作投掷目标,故名“篮球”。 现代篮球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具有灵活巧妙的技术和变化多端的战术相结合的竞赛活动。从事篮球运动能 促使人体的力量、速度、耐久力、灵活性等素质全面发展,并能提高内脏器官、感觉器官和神经中枢的功能; 它对培养勇敢、机智、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性等品质都有很大益处。 发展概况: 篮球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旧译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J奈史 密斯博士创造的,起初,他将 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5米,有足 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入篮得1分解穿参快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 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网。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 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比赛时间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 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分别站在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 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向篮下投,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下胜。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B3条比 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单,不准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 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长15分钟:附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 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 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 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 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 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 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 罚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 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 内投篮出手。六十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 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奧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 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 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 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五十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 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 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
浙江海洋学院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 教师:张同宽 4 篮球历史 用球向悬在高处的目标进行投准比赛的球类活动。由于最初是用装桃子的篮筐作投掷目标,故名“篮球”。 现代篮球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具有灵活巧妙的技术和变化多端的战术相结合的竞赛活动。从事篮球运动能 促使人体的力量、速度、耐久力、灵活性等素质全面发展,并能提高内脏器官、感觉器官和神经中枢的功能; 它对培养勇敢、机智、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性等品质都有很大益处。 发展概况: 篮球是 1891 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旧译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 J.奈史 密斯博士创造的,起初,他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 3.05 米,有足 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 1 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 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到 1893 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 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 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 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1892 年,奈史密斯制定了 13 条比 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 3 次犯规判负 1 分; 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 15 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 10 人、9 人、7 人,1893 年定为每队上场 5 人。1904 年在第 3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 1 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 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 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1936 年第 11 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 竞赛规则。此后,到 1948 年的 10 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 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 10 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 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 得在“限制区”内停留 3 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 1 次,投不中 罚球 2 次等。1952 年和 1956 年第 15、16 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 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 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 30 秒 内投篮出手。六十年代初有关 10 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 1960 年第 17 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 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 年第 18 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 年增加了每队 满 10 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 1 次不中再加罚 1 次的规定。1981 年又将 10 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 8 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 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五十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 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 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 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 1976 年第 21 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篮球运动是 1896 年前后
浙江海洋学院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 教师:张同宽5 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的全 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 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 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岀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 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 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 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 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 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 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 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 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仼何1个队员 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 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 对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的认识 1.“高”的新意 时代已赋予篮球运动以“高”的新意,“高”的内涵与外延均已发生了新的变化 第一,世界强队普遍重视队伍的整体平均身高的增长,至目前,男队稳定在2.05-2.10米之间,中锋为 210-220米;女队定在180—1.85米之间,中锋为1.85-1.95米。在重视高大队员数量的同时,各国篮球 界尤其重视努力提高高大队员的质量。美国等世界优秀队伍中的高大队员,在第25届奥运会上均能将过人 的身高、惊人的弹跳力、敏捷的奔跑移动尽无与伦比的技术和技巧融于一身,展现绝妙的表演。现已成为当 代世界篮球运动中高大队员仿效的典范。 第二,随着高大队员的大量涌现,高空争夺更为激烈。能否占有高空优势,已成为衡量队伍水平的重要 标志,于是,创新的各种高空技术组成了空间与地面相结合的各种立体型战 术配合方法,为世界篮球运动增添了许多新内容。 2.“快”的延伸 篮球规则有进攻时间限制,一次进攻必须在30秒内结束。世界篮球运动强化了“快”的意识,掀起了 全面“快”的浪潮,今后的趋势可能还要将进攻时间限得更短,这就将进一步形成 第一,继续加快进攻速度,主动争取时间,增加攻击次数
浙江海洋学院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 教师:张同宽 5 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 1910 年的全 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 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 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 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 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 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 5 名运动员,有了较明 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 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 又逐渐改为两后 卫 1 人助攻(活动后卫),1 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 1 人留在前场专管 偷袭、快攻,1 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 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 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 4 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 1 个队员 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 20 分钟,中间休息 10 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 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 1926 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 对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的认识 1.“高”的新意 时代已赋予篮球运动以“高”的新意,“高”的内涵与外延均已发生了新的变化。 第一,世界强队普遍重视队伍的整体平均身高的增长,至目前,男队稳定在 2.05—2.10 米之间,中锋为 2.10—2.20 米;女队定在 1.80—1.85 米之间,中锋为 1.85—1.95 米。在重视高大队员数量的同时,各国篮球 界尤其重视努力提高高大队员的质量。美国等世界优秀队伍中的高大队员,在第 25 届奥运会上均能将过人 的身高、惊人的弹跳力、敏捷的奔跑移动尽无与伦比的技术和技巧融于一身,展现绝妙的表演。现已成为当 代世界篮球运动中高大队员仿效的典范。 第二,随着高大队员的大量涌现,高空争夺更为激烈。能否占有高空优势,已成为衡量队伍水平的重要 标志,于是,创新的各种高空技术组成了空间与地面相结合的各种立体型战 术配合方法,为世界篮球运动增添了许多新内容。 2.“快”的延伸 篮球规则有进攻时间限制,一次进攻必须在 30 秒内结束。世界篮球运动强化了“快”的意识,掀起了 全面“快”的浪潮,今后的趋势可能还要将进攻时间限得更短,这就将进一步形成: 第一,继续加快进攻速度,主动争取时间,增加攻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