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五章肺痨 【目的要求】 1.对肺痨的定义、历代病名、病因病机、发病部位、涉及脏腑、病理性质知晓后,能区分肺痨与虚 劳及肺痿。 2.对肺痨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肺痨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六章肺痈 【目的要求】 1.对肺痈的定义、病因病机、分期、病理演变过程知晓后,能区分肺痈与风温 2.对肺痈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肺痈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七章肺胀 【目的要求】 1对肺胀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发病部位、涉及脏腑、病理因素、病理性质知晓后,能区分肺 胀与哮病及喘证。 2.对肺胀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5
- 5 -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五章 肺痨 【目的要求】 1. 对肺痨的定义、历代病名、病因病机、发病部位、涉及脏腑、病理性质知晓后,能区分肺痨与虚 劳及肺痿。 2. 对肺痨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 :肺痨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六章 肺痈 【目的要求】 1. 对肺痈的定义、病因病机、分期、病理演变过程知晓后,能区分肺痈与风温。 2. 对肺痈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 :肺痈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七章 肺胀 【目的要求】 1. 对肺胀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发病部位、涉及脏腑、病理因素、病理性质知晓后,能区分肺 胀与哮病及喘证。 2. 对肺胀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肺胀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十四章湿阻 【目的要求】 1.对湿阻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知晓后,能区分湿阻与湿温。 2.对湿阻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湿阻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十五章呃逆 【目的要求】 1.对呃逆的源流、古称、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知晓后,能区分呃逆与干呕 及嗳气。 2.对呃逆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呃逆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自学 第十六章呕吐 【目的要求】 1,对呕吐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知晓后,能区分呕吐与反胃及噎膈。 -6
- 6 - 1.概述 :肺胀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十四章 湿阻 【目的要求】 1. 对湿阻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知晓后,能区分湿阻与湿温。 2. 对湿阻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 :湿阻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十五章 呃逆 【目的要求】 1. 对呃逆的源流、古称、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知晓后,能区分呃逆与干呕 及嗳气。 2. 对呃逆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 :呃逆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自学 第十六章 呕吐 【目的要求】 1. 对呕吐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知晓后,能区分呕吐与反胃及噎膈
2.对呕吐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呕吐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十八章胃痛 【目的要求】 1.对胃痛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古代各家对胃痛证治的认识知晓后, 能区分胃痛与胃痞、胁痛、腹痛及真心痛。 2.对胃痛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胃痛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十九章泄泻 【目的要求】 1.对泄泻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古代各家对泄泻证治的认识知晓后, 能区分泄泻与痢疾及霍乱。 2.对泄泻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泄泻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7
- 7 - 2. 对呕吐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 :呕吐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十八章 胃痛 【目的要求】 1. 对胃痛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古代各家对胃痛证治的认识知晓后, 能区分胃痛与胃痞、胁痛、腹痛及真心痛。 2. 对胃痛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 :胃痛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十九章 泄泻 【目的要求】 1. 对泄泻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古代各家对泄泻证治的认识知晓后, 能区分泄泻与痢疾及霍乱。 2. 对泄泻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 :泄泻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十章痢疾 【目的要求】 1.对痢疾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刘河间、张景岳对痢疾证治的认 识知晓后,能区分痢疾与泄泻。 2.对痢疾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痢疾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十一章腹痛 【目的要求】 1.对腹痛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金匮要略》对腹痛证治的认识知晓后, 能区分腹痛与其它内科、妇科及外科腹痛。 2.对腹痛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腹痛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十二章便秘 【目的要求】 1.对便秘的源流、古称别名、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知晓。 2.对便秘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便秘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 8 - 第二十章 痢疾 【目的要求】 1. 对痢疾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刘河间、张景岳对痢疾证治的认 识知晓后,能区分痢疾与泄泻。 2. 对痢疾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 :痢疾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十一章 腹痛 【目的要求】 1. 对腹痛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金匮要略》对腹痛证治的认识知晓后, 能区分腹痛与其它内科、妇科及外科腹痛。 2. 对腹痛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 :腹痛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十二章 便秘 【目的要求】 1. 对便秘的源流、古称别名、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知晓。 2. 对便秘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 :便秘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十三章胁痛 【目的要求】 1.对胁痛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知晓后,能区分胁痛与胃痛及悬饮。 2.对胁痛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胁痛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十四章黄疸 【目的要求】 1.对黄疸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历代对黄疸治疗的完善过程知晓后, 能区分黄疸与痿黄。 2.对黄疸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黄疸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十五章积聚 【目的要求】 1.对积聚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景岳全书》、《医宗金鉴》如何 运用攻补法治疗积聚知晓后,能区分积聚与痞满及积聚。 2.对积聚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积聚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9
- 9 -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十三章 胁痛 【目的要求】 1. 对胁痛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知晓后,能区分胁痛与胃痛及悬饮。 2. 对胁痛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 :胁痛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十四章 黄疸 【目的要求】 1. 对黄疸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历代对黄疸治疗的完善过程知晓后, 能区分黄疸与痿黄。 2. 对黄疸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 :黄疸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 2.病因病机。 3.类证鉴别。 4.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分型和治疗。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5.演变与预后。 6.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十五章 积聚 【目的要求】 1. 对积聚的源流、定义、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性质、《景岳全书》、《医宗金鉴》如何 运用攻补法治疗积聚知晓后,能区分积聚与痞满及积聚。 2. 对积聚的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有系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能知晓其演 变与预后,预防调护方法,现代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概述 :积聚的定义、源流、主要相关的西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