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制(军事) 兵农合一,文武合一 ·入则为相,出则为将;无文武分途之事 “自相督率,不编户贯”“于是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 从西魏开始实行的军事制度,在全国各地设骠骑府、折冲府、 鹰扬府,从富户、贵族中选任府兵构成国家的军事力量。 《唐律疏议擅兴律》:“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 均则先取多丁” 地理分布:关中为核心 ·唐代军府总数最多时有633府。军府遍布全国,关内道多达 261府,其次为河东、河南、河北、陇右,其它诸道多不过十, 少止2、3府(江南、岭南) 变迁: ·唐太宗时达鼎盛,唐玄宗天宝间(742~755)停废,历时200年
• 兵农合一,文武合一 • 入则为相,出则为将;无文武分途之事 • “自相督率,不编户贯”“于是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 • 从西魏开始实行的军事制度,在全国各地设骠骑府、折冲府、 鹰扬府,从富户、贵族中选任府兵构成国家的军事力量。 • 《唐律疏议.擅兴律》:“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 均则先取多丁” • 地理分布:关中为核心 • 唐代军府总数最多时有633府。军府遍布全国,关内道多达 261府,其次为河东、河南、河北、陇右,其它诸道多不过十, 少止2、3府(江南、岭南)。 • 变迁: • 唐太宗时达鼎盛,唐玄宗天宝间(742~755)停废,历时200年
沙瓜 突厥 河云妫 微河 陇 关 甘 朔 :蓟平 内夏 易北 吐谷浑 灵 东 份 道 丹老 相想 道 道 吐 溪郑 南 党项i 河 道 蕃 梁 南房襄道之 南 蜀成都 温 江潭. 南 福 南诏 主人用武具一式 大?(弯? 道 南潘 吴钩?) 号和弓袋 98唐折冲府分布图唐太宗从军事方面汲取了隋场帝的教训,把折冲府集中设置 在长安以及洛阳一带,从而确立了新的军事体制 府兵可以免除赋役,但需要自备服装、粮食 和武器;平时从事农业,还要训练,有轮番 101唐代武士石俑的武装兵士(府兵)外 上京执勤(番上宿卫)的义务。 出以及赴京城执勤时要带上弓箭及横刀之 类武器。以此向不能携带武器的一般人宣 胡簶:盛箭的器具 示自己的优越地位。对于府兵来说,还有 获得勋官以及各种奖赏和荣誉的机会
• 胡簶:盛箭的器具 府兵可以免除赋役,但需要自备服装、粮食 和武器;平时从事农业,还要训练,有轮番 上京执勤(番上宿卫)的义务
均田制(生产) 特点:按人口分配土地 ·由北魏至唐朝前期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 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身死后还给官府。 十八岁以上的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上限)。 影响:自耕农阶层扩大 ·保证赋役来源,增强中央集权;自耕农阶层扩大 府兵制的经济基础 。 ·耿元骊《唐代“均田制”再研究一实存制度还是研究体系?》 衰败:丁口滋众,官无闲田 。 《困学纪闻》载“魏、晋、周隋兵革不息,农民少而旷土多,故均田之 制。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 至唐德宗年间被“两税法”(统一夏、秋两季)取代:政府不再授田, 土地自由买卖;税额不定,分户税和田税,以钱计税值,再缴纳实物
• 特点:按人口分配土地 • 由北魏至唐朝前期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 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身死后还给官府。 • 十八岁以上的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上限)。 • 影响:自耕农阶层扩大 • 保证赋役来源,增强中央集权;自耕农阶层扩大 • 府兵制的经济基础 • 耿元骊《唐代“均田制”再研究——实存制度还是研究体系?》 • 衰败:丁口滋众,官无闲田 • 《困学纪闻》载“魏、晋、周隋兵革不息,农民少而旷土多,故均田之 制。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 • 至唐德宗年间被“两税法”(统一夏、秋两季)取代:政府不再授田, 土地自由买卖;税额不定,分户税和田税,以钱计税值,再缴纳实物
粗庸调制《赋役) 对象 口分田 永业田 租 调 役(庸)杂徭 绢2丈、绵3两 丁男 80亩 20亩 粟2石 (布2.5丈、麻3 20日 (※) 40日 斤) 中男18岁以上 80亩 20亩 50日 良 老男、笃疾、废疾 40亩 寡妻妾 30亩 人 丁男、中男等18岁以上的户主 30亩 20亩 工商人 40亩 10亩 男 30亩 僧侣、道十 女 20亩 贱 杂户 80亩 20亩 人 官户 40亩 20亩 66唐代均田制,租庸调制 此外,“良人”3人授给1亩园宅地:“贱人”5人授给1亩园 宅地(※)“劳役”1日=绢3尺=布3.75尺
均田制》粗庸调制》府兵制 关陇统治集团的经济基础是均田制,赋役基础是租庸 调制,军事基础是府兵制 均田制的衰败导致了租庸调和府兵制都难以为继 战争与和平: ·均田制的衰败由人口增长所导致 ·传统社会陷入马尔萨斯的陷阱 社会经济因素推动政治体制的变革 府兵制衰败,导致募兵制(职业雇佣兵)的藩镇兴起
• 关陇统治集团的经济基础是均田制,赋役基础是租庸 调制,军事基础是府兵制 • 均田制的衰败导致了租庸调和府兵制都难以为继 • 战争与和平: • 均田制的衰败由人口增长所导致 • 传统社会陷入马尔萨斯的陷阱 • 社会经济因素推动政治体制的变革 • 府兵制衰败,导致募兵制(职业雇佣兵)的藩镇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