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与大臣魏征 太宗问魏征曰:何谓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 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 镜矣。 —《贞观政要》
• 太宗问魏征曰:何谓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 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 (魏)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 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 镜矣。 ——《贞观政要》
关陇集团与关中本位-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两大特点 ·贵族制(门阀制度) ·非汉族的存在(五胡) 隋唐政权具有胡汉混合的特点 ·关陇集团是统治的核心集团 ·隋杨氏和唐李氏都属于该集团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两大特点 • 贵族制(门阀制度) • 非汉族的存在(五胡) • 隋唐政权具有胡汉混合的特点 • 关陇集团是统治的核心集团 • 隋杨氏和唐李氏都属于该集团
杨 忠 独孤信 宇文泰 虎 关陇集团与关中 萧英(后梁明帝 杨坚(隆文帝 独孤(七女 独孤氏 宇文德 独孤氏(四女) 宝文氏 爱 本位政策-2 (长女 (北周明帝 (北周武帝 (五女) 长孙兒(拓跋氏 高励(动北齐皇族》 关陇集团: 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 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 原” 授 的=代 梗 宇文赞 围 长孙 良 山(六盘山)的门阀 (隋场帝 (废太子 (长女) 军事贵族,以武川镇 (北周宣帝》 唐高祖 军人为班底,定居关 中,胡汉杂糅,文武 合一, 互相通婚。 板 武士楼 李元吉 李世風 长孙氏 李建成 c“ 融合胡汉文武为一 体,故文武不殊途, (唐太宗) (长子·废太子) 将相可以兼任”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 榈 儏 韬 套 (则大武后 (唐高宗) 李承乾(废太子 宇文泰和独孤信都是汉化的鲜 卑族,八柱国之列。 1北周、隋、 唐皇室关系图
• 关陇集团: • 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 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 山(六盘山)的门阀 军事贵族,以武川镇 军人为班底,定居关 中,胡汉杂糅,文武 合一,互相通婚。 • “融合胡汉文武为一 体,故文武不殊途, 将相可以兼任” •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三联书店 • 宇文泰和独孤信都是汉化的鲜 卑族,八柱国之列
隋时期全图 (612年) 斯 乳霍次克海 俄 作哈林隔 哈 萨 克斯坦 靺 勒 韦 东 突 厥 兹别 铁 西 突 契 2舍双支斯斯坦 日 明 五原 ⊙敦煌 涿郡⊙ 京西南 o且未 韩国 西海o 佐 ⊙齐郡 济 o瓦岗 海 人国 长安 ⊙ (大兴)° 东都 (洛阳)江都 参 国 江夏 ⊙余杭 海 ⊙蜀郡 东海 印 成都 宝 ⊙豫章 长沙⊙ 尼与 一南海 图 例 建安。 的角岛 都城 部级驻所 流 0拉国 其他居民点 度 南海 求 政权部族界 隋时期中国各 族活动范围 沙师高 今国界 今地区界 今军事分界线 南 注:图中灰色线划和注记为今内容 烟拉湾 (法毒) 律 沙时品 南海
朱熹《朱子语类》:唐源流出于夷狄,其闺门 震 素 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李渊的先世:(北魏时)李熙为金门镇将,李 委 买得亦为金门坞戍主。(陈寅恪:《唐代政治 史述论稿》) 虎 (宇文泰)融合其所格局关陇区域内之鲜卑六 镇民族,及其他胡汉土著之人为一不可分离之 集团,非独物质上应处同一利害之环境,即精 昞 神上亦必具同出一渊源之信仰,同受益文化之 熏习…此宇文泰之新途径今姑假名之为“关 中本位政策”,即凡属于兵制之府兵制及属于 淵 官制之周官皆是其事。(陈寅恪:《唐代政治 史述论稿》) 口汉族 .阙疑~~~胡族 民 北魏鲜卑族推行汉化的结果 唐皇室先祖世系
• 朱熹《朱子语类》:唐源流出于夷狄,其闺门 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 李渊的先世:(北魏时)李熙为金门镇将,李 买得亦为金门坞戍主。(陈寅恪:《唐代政治 史述论稿》) • (宇文泰)融合其所格局关陇区域内之鲜卑六 镇民族,及其他胡汉土著之人为一不可分离之 集团,非独物质上应处同一利害之环境,即精 神上亦必具同出一渊源之信仰,同受益文化之 熏习……此宇文泰之新途径今姑假名之为“关 中本位政策”,即凡属于兵制之府兵制及属于 官制之周官皆是其事。(陈寅恪:《唐代政治 史述论稿》) • □汉族 ……阙疑 ~~~胡族 • 北魏鲜卑族推行汉化的结果 唐皇室先祖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