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高校体育教程》,高建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5]《大学体有教程》,王形,北京出版社,2015年。 《体育与健康》ì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健康与体育 课程类别:通修课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26学时1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 健身体育是指对身体正常的学生,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而从事的体育教学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身体正常发 育,身体各部分协调发展,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发展身体素质,以及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 人体基本运动能力是人类维持正常生活的基本活动能力,也是人类赖以健康生存的基本条件或基本生活能力。人们通常把 田径运动的内容概括为跑、跳、投三种运动形式,以此来发展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健身体育正是以跑、跳、投等身体练习为 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达到身体完美,和谐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它在谐多健身手段和健身方法中,它自 身具有的优势和特点是其它体育运动无法比拟的,是能伴随人的一生的锻炼项目,是实现强健体魄最完美的方法之一。 二、课程教学要求 1.学习健身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掌握健身原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基本运动能力,包括速度、力量、耐久力、灵敏、柔韧等基本素质。 3.提高身体健康素质,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包括形态、机能等生理素质,和意志品质,调试能力等心理素质。 4.培养社会人文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习惯,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体育文化基本素养和协作 精神、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社会适应方面的基本素质。 5.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三、课程教学重、难点 1.健身跑 快速跑教学重点: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教学难点:两臂两腿蹬摆的协调配合。 中长跑教学重点:途中跑技术:教学难点:蹬与摆的配合、中长跑的呼吸。 2.健身跳 跳绳的教学重点:双手正摇并脚跳、单脚跳: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立定跳远教学重点:立定跳远起跳前的上下肢预摆技术:难点:两臂用力向上摆,起跳用力蹬伸,小腿朝前伸,落地缓 冲。 3.健身投 前掷实心球教学重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和瞬间的爆发力: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 后抛实心球教学重点:腰背力量和上肢的协调配合:难点:掌握后抛实心球的方法和出手的力度和高度,掌握鞭打的方 法。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纠正错误动作法、完整练习法、分解练习法等。 五、课程教学内容 实践部分(26学时)
[4]《高校体育教程》,高建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5]《大学体育教程》,王彤,北京出版社,2015年。 《体育与健康》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健康与体育 课程类别:通修课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 26学时1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 健身体育是指对身体正常的学生,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而从事的体育教学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身体正常发 育,身体各部分协调发展,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发展身体素质,以及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 人体基本运动能力是人类维持正常生活的基本活动能力,也是人类赖以健康生存的基本条件或基本生活能力。人们通常把 田径运动的内容概括为跑、跳、投三种运动形式,以此来发展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健身体育正是以跑、跳、投等身体练习为 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达到身体完美,和谐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它在诸多健身手段和健身方法中,它自 身具有的优势和特点是其它体育运动无法比拟的,是能伴随人的一生的锻炼项目,是实现强健体魄最完美的方法之一。 二、课程教学要求 1.学习健身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掌握健身原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基本运动能力,包括速度、力量、耐久力、灵敏、柔韧等基本素质。 3.提高身体健康素质,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包括形态、机能等生理素质,和意志品质,调试能力等心理素质。 4. 培养社会人文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习惯,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体育文化基本素养和协作 精神、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社会适应方面的基本素质。 5.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三、课程教学重、难点 1.健身跑 快速跑教学重点: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教学难点:两臂两腿蹬摆的协调配合。 中长跑教学重点:途中跑技术;教学难点:蹬与摆的配合、中长跑的呼吸。 2.健身跳 跳绳的教学重点:双手正摇并脚跳、单脚跳;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立定跳远教学重点:立定跳远起跳前的上下肢预摆技术;难点:两臂用力向上摆,起跳用力蹬伸,小腿朝前伸,落地缓 冲。 3.健身投 前掷实心球教学重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和瞬间的爆发力;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 后抛实心球教学重点:腰背力量和上肢的协调配合;难点:掌握后抛实心球的方法和出手的力度和高度,掌握鞭打的方 法。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纠正错误动作法、完整练习法、分解练习法等。 五、课程教学内容 实践部分(26学时)
(一)教学内容 1.健身跑 2.健身跳 3.健身投 (二)重难点提示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跑、跳、投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 2.教授过程中合理调整课的结构,针对性的运用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的重点。 六、学时分配 分类 教学内容 时数 百分比 短跑、中长跑 8 30.7% 技术 实践部分 立定跳远、跳 6 23.1% 绳技术 前掷、后抛实 6 23.1% 心球 考核部分 技能考核 6 23.1 合计 26 100% 七、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1)达标测试 健身跑(40分)、健身跳(30分)、健身投(30分)分别达到体育健康课程要求的及格线。 (2)平时成绩 课堂表现:课堂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认真、端正,以及学习技术、技能表现和进步程度。 出勤情况:每缺勤一次扣1分,缺勤4次及4次以上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2.成绩构成 (1)实践成绩 (2)平时成绩 健身体育评分表 等 单 50米 800米 立定跳远 1分钟跳绳 实心球 级 项得分
(一)教学内容 1.健身跑 2.健身跳 3.健身投 (二)重难点提示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跑、跳、投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 2.教授过程中合理调整课的结构,针对性的运用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的重点。 六、学时分配 分类 教学内容 时数 百分比 实践部分 短跑、中长跑 技术 8 30.7% 立定跳远、跳 绳技术 6 23.1% 前掷、后抛实 心球 6 23.1% 考核部分 技能考核 6 23.1 合计 26 100% 七、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1)达标测试 健身跑(40分)、健身跳(30分)、健身投(30分)分别达到体育健康课程要求的及格线。 (2)平时成绩 课堂表现:课堂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认真、端正,以及学习技术、技能表现和进步程度。 出勤情况:每缺勤一次扣1分,缺勤4次及4次以上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2.成绩构成 (1)实践成绩 (2)平时成绩 健身体育评分表 等 级 单 项得分 50米 800米 立定跳远 1分钟跳绳 实心球
男 女 男 中 男 女 男 女 男 卒) 100 6.7 7.5 320 318 275 208 190 200 15.7 8.6 优 95 6.8 7.6 322 324 270 202 180 190 14.5 8.5 秀 90 6.9 7.7 327 330 265 196 170 180 11.5 7.8 7.0 8.0 258 189 160 170 10.8 良 85 3341 337 7.6 安 80 7.1 8.3 3*42 3449 250 182 150 160 10.5 7.5 78 7.3 8.5 347 3°471 246 175 145 155 10 7.4 76 7.5 8.7 352 3'49 242 176 140 150 9.5 7.2 74 7.7 8.9 3551 351 12 7.9 9.1 357 353 及 70 8.1 9.3 359 355 230 167 130 140 92 7.1 格 68 8.3 9.5 401 357 66 8.5 9.7 4'03 359 222 158 120 130 8.5 6.7 64 8.7 9.9 4'05 400 62 8.9 10.1 4'07 4'02 60 9.1 10.3 4'10 405 210 152 110 120 7.5 6.4 八、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大学体有教程》(第一版),常乃军,高等教有出版社,2002年: [2]《大学体有文化与运动教程》(第一版),杨国庆,北京体有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大学生体能锻炼方法》(第一版),李健康王学峰。黄河出版社,2007年: [4]《高等体有教程》(第二版),高建设,赖其君,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5]《大学体育教程》(第一版),王形,北京出版社,2015年。 执笔人:何涛刘敏杨淑审核人:任志勇审定人:李吉慧 《初级三路长拳》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健康与体育 课程类别:通修课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32学时1学分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优 秀 100 6.7 7.5 3'20" 3'18" 275 208 190 200 15.7 8.6 95 6.8 7.6 3'22" 3'24" 270 202 180 190 14.5 8.5 90 6.9 7.7 3'27" 3'30" 265 196 170 180 11.5 7.8 良 好 85 7.0 8.0 3'34" 3'37" 258 189 160 170 10.8 7.6 80 7.1 8.3 3'42" 3'44" 250 182 150 160 10.5 7.5 及 格 78 7.3 8.5 3'47" 3'47" 246 175 145 155 10 7.4 76 7.5 8.7 3'52" 3'49" 242 176 140 150 9.5 7.2 74 7.7 8.9 3'55" 3'51" 72 7.9 9.1 3'57" "3'53" 70 8.1 9.3 3'59" 3'55" 230 167 130 140 9.2 7.1 68 8.3 9.5 4'01" 3'57" 66 8.5 9.7 4'03" 3'59" 222 158 120 130 8.5 6.7 64 8.7 9.9 4'05" 4'00" 62 8.9 10.1 4'07" 4'02" 60 9.1 10.3 4'10" 4'05" 210 152 110 120 7.5 6.4 八、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大学体育教程》(第一版),常乃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大学体育文化与运动教程》(第一版),杨国庆,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大学生体能锻炼方法》(第一版),李健康 王学峰,黄河出版社,2007年; [4]《高等体育教程》(第二版),高建设,赖其君,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5]《大学体育教程》(第一版),王彤,北京出版社,2015年。 执笔人:何涛 刘敏 杨淑 审核人:任志勇 审定人:李吉慧 《初级三路长拳》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健康与体育 课程类别:通修课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 32学时 1 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 初级三路长拳是集踢、打、摔、拿等攻防技击动作与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平衡、跳跃等动作于一体,通过套路与搏 击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注重内外兼修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本课程主要学习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擒拿格斗技术,通过学习三段长奉、使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具备防身自卫的 能力。达到增长劲力、抗击摔打、克敌制胜,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要求 1.学习有关体育与健康及武术的理论知识。 2.了解武术的内涵。 3.学习武术套路。 4.继承和发扬民族体育文化,抓住武术运动的特点,注重武术的锻炼价值。 三、课程教学重、难点 1.理论部分教学重点: 武术的健身价值。 2.理论部分教学难点: 武术文化内涵。 3实践部分教学重点: 武术基本功。 4.实践部分教学难点: 腾空飞脚、仆步轮劈拳。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理论部分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等。 2.理论部分教学手段: 问答、多媒体教学等。 3.实践部分教学方法: 完整示范法、分解示范法、讲解法、重复练习法、交换练习法、攻防练习法等。 4.实践部分教学手段: 提问、攻防演练等。 五、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的 初级三路长拳是集踢、打、摔、拿等攻防技击动作与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平衡、跳跃等动作于一体,通过套路与搏 击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注重内外兼修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本课程主要学习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擒拿格斗技术,通过学习三段长拳、使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具备防身自卫的 能力。达到增长劲力、抗击摔打、克敌制胜,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要求 1.学习有关体育与健康及武术的理论知识。 2.了解武术的内涵。 3.学习武术套路。 4.继承和发扬民族体育文化,抓住武术运动的特点,注重武术的锻炼价值。 三、课程教学重、难点 1.理论部分教学重点: 武术的健身价值。 2.理论部分教学难点: 武术文化内涵。 3.实践部分教学重点: 武术基本功。 4. 实践部分教学难点: 腾空飞脚、仆步轮劈拳。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 理论部分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等。 2.理论部分教学手段: 问答、多媒体教学等。 3.实践部分教学方法: 完整示范法、分解示范法、讲解法、重复练习法、交换练习法、攻防练习法等。 4. 实践部分教学手段: 提问、攻防演练等。 五、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理论部分(4学时) 1.教学纳容 ()武术的概念、特点,渊源和流派介绍。 (2)武术的健身价值、文化内涵以及未来前景。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武术的健身价值。 (2)难点:武术文化内涵。 第二部分实践部分(22学时) 1.教学纳容 ()武术基本功 基本手型(拳、掌、勾)、基本手法(冲拳、架拳、推掌、亮掌、勾手)、基本腿法(正压腿、侧压腿、正踢、侧踢、里 合、外摆、登腿、单拍脚、双拍脚、腾空飞脚)、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歇步、仆步、丁步)、基本步法(插步、击 步、垫步、盖步)、基本动作及组合动作。 (2)拳术套路:五步拳,初级三路长拳。 (3)发展身体素质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武术基本功。 (2)难点:腾空飞脚、仆步轮劈拳。 六、学时分配 分 类 教学内容 时数 百分比 理 武术概论 4 12.5% 论 武术基本功、五步 实 8 拳 68.75% 践 初级三路长拳 14 考 考核 6 18.75% 核 总 32 100% 计 七、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1)理论考核方式为开卷,笔试
第一部分 理论部分(4学时) 1.教学内容 (1) 武术的概念、特点,渊源和流派介绍。 (2) 武术的健身价值、文化内涵以及未来前景。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 武术的健身价值。 (2)难点: 武术文化内涵。 第二部分 实践部分(22学时) 1.教学内容 (1) 武术基本功: 基本手型(拳、掌、勾)、基本手法(冲拳、架拳、推掌、亮掌、勾手)、基本腿法(正压腿、侧压腿、正踢、侧踢、里 合、外摆、登腿、单拍脚、双拍脚、腾空飞脚)、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歇步、仆步、丁步)、基本步法(插步、击 步、垫步、盖步)、基本动作及组合动作。 (2) 拳术套路:五步拳,初级三路长拳。 (3)发展身体素质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 武术基本功。 (2)难点: 腾空飞脚、仆步轮劈拳。 六、学时分配 分 类 教学内容 时数 百分比 理 论 武术概论 4 12.5% 实 践 武术基本功、五步 拳 8 68.75% 初级三路长拳 14 考 核 考核 6 18.75% 总 计 32 100% 七、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1)理论考核方式为开卷,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