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文学研究会诸作家的创作 教材第6章 文学研究会 二、叶圣陶及其创作 、冰心及其创作 四、许地山、王统照及其创作 退出 五、庐隐及其创作 朱自清及其创作
第四讲 文学研究会诸作家的创作 ——教材第6章 一、 文学研究会 二、 叶圣陶及其创作 三、 冰心及其创作 四、 许地山、王统照及其创作 五、 庐隐及其创作 六、 朱自清及其创作
文学研究会 1.文学研究会简称“文研会”,又称“人生派”。 1921年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 沈雁冰、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革新后的《 小说月报》是“文研会”的会刊,还办有《文学旬刊》 《诗月刊》等刊物。“文研会”主张文学要表现人生 指导人生并提倡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文研会”是我国现 代第一个大型的文学社团。1932年,该会活动基本停止 2.“文研会”创作的二重性 退出 反映丑恶人生时的现实主义—表现理想人生时的浪 漫主义
一.文学研究会 1.文学研究会简称“文研会”,又称“人生派”。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 、沈雁冰、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革新后的《 小说月报》是“ 文研会 ”的会刊,还办有《 文学旬刊 》 、《诗月刊》等刊物。“文研会”主张文学要表现人生, 指导人生,并提倡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文研会”是我国现 代第一个大型的文学社团。1932年,该会活动基本停止。 2.“文研会”创作的二重性 反映丑恶人生时的现实主义——表现理想人生时的浪 漫主义
二、叶圣陶及其创作 (一)教育家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 曾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他于1919年开始用白话写作,是“ 文研会”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最早的儿童文学 作家之一。他的《稻草人》是我国现代最早的童话集 (二)叶圣陶的小说 lanni ILnioerxihp 4、27?名u 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夜》、《多收了三五 斗》等 长篇小说:《倪焕之》 *1.早期小说 A多写教育题材,探讨教育问题,有“教育小说”之称 B着力描写小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 C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
二 、叶圣陶及其创作 (一)教育家•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 曾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他于1919年开始用白话写作,是“ 文研会”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最早的儿童文学 作家之一。他的《稻草人》是我国现代最早的童话集。 (二)叶圣陶的小说 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 夜 》、《多收了三五 斗》等 长篇小说:《倪焕之》 1.早期小说 A 多写教育题材,探讨教育问题,有“教育小说”之称 B 着力描写小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 C 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
2.分析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 A潘先生形象 (1)灰色知识分子形象 (2)性特征:苟安自私、取琐庸俗、麻木不 B艺术特点 横截面的艺术结构,冷静、客观的叙述描写 退出
2.分析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 A 潘先生形象 (1)灰色知识分子形象 (2)性格特征:苟安自私、卑琐庸俗、麻木不仁 B 艺术特点: 横截面的艺术结构,冷静、客观的叙述描写
两面红十字旗立刻在新秋的轻风中招展着;可是学校 的侧门上并没有,原来移到潘先生家的大门上去了。一枚 红十字勋章早已跳上潘先生的衣襟,闪耀着慈善庄严的 光,给予潘先生一种新的勇气。其余几枚呢,潘先生重重 包裹着,藏在贴身小衫的一个口袋里。他想,“一个是 ←她的,一个是阿大的,一个是阿二的。”虽然他们离处在 那渺茫难接的上海,但是仿佛给他们加保了一重稳当可靠 的险,他们也就各各增加一种新的勇气。 CO 退出 潘先生处心积虑索要红十字会旗、会徽及其内心打 算,表现了他自私狡诈的性格。作者将讽刺寓于冷静客 观的描写之中
…… 两面红十字旗立刻在新秋的轻风中招展着;可是学校 的侧门上并没有,原来移到潘先生家的大门上去了。一枚 红十字勋章早已跳上潘先生的衣襟 , 闪耀着慈善庄严的 光,给予潘先生一种新的勇气。其余几枚呢,潘先生重重 包裹着,藏在贴身小衫的一个口袋里。他想 , “ 一个是 她的,一个是阿大的,一个是阿二的。”虽然他们离处在 那渺茫难接的上海 ,但是仿佛给他们加保了一重稳当可靠 的 险,他们也就各各增加一种新的勇气。 潘先生处心积虑索要红十字会旗 、会徽及其内心打 算,表现了他自私狡诈的性格 。作者将讽刺寓于冷静客 观的描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