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高中2012届高三第十次月考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共30分)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 A.泄露10u 供职gong 舍利 子she 白雪皑皑ai B.鳜鱼jue 黄鹂li 电饭煲 bao 重足而立 chong C.绯闻fi 芰荷j 压轴 戏zhou 灭此朝食zhao D.漩涡xuan 秸秆jie 倒春寒 d& 以升量石1iang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狡狯黄连主弦律歇嘶底里 B.机率马夹柱香声败名裂 C.入闱痊愈协奏曲春寒料峭 D.奏效浏海癩皮狗人浮于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春节期间,徜徉于各大广场、公园的市民们在欣赏不同造型的美景时,不由 赞叹,如今的园艺师真有着手成春的本事。 B.近年来,我们战胜了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平稳渡过了金融危机,取得了 令全世界侧目的成就,国际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C.招聘又不是选美,为什么一定要女的长得人面桃花,男的身高要达到一米七 五 D.孙甜甜虽在首轮比赛中发球出色,打出了4个Ace球,一发成功率还高达77%, 但最终未能战胜对手罗伊特,铩羽而归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曾经陷入僵局的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 力,以及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取得的 B.在世界各地,教授汉语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这是因为随着经 济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普通话已成为中国又一种广受欢迎的“出口商 品 C.针对某大型超市以普通蔬菜冒充有机蔬菜、以虚似商品说明欺骗消费者等, 工商部门对涉案门店进行了依法处理。 D.文件要求,需要参加这次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务必在4月21日前去报到,否 则后果自负。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论低碳消费方式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低 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低 碳消费方式回答了消费者怎样拥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 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问题。它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也是当代消
四川省南充高中 2012 届高三第十次月考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 ) A.泄露 lòu 供职 gòng 舍利 子 shè 白雪皑皑 ái B.鳜鱼 jué 黄鹂 lì 电饭煲 bǎo 重足而立 chóng C.绯闻 fěi 芰荷 jì 压轴 戏 zhǒu 灭此朝食 zhāo D.漩涡 xuàn 秸秆 jiē 倒春寒 dǎo 以升量石 liáng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狡狯 黄连 主弦律 歇嘶底里 B.机率 马夹 一柱香 声败名裂 C.入闱 痊愈 协奏曲 春寒料峭 D.奏效 浏海 癞皮狗 人浮于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春节期间,徜徉于各大广场、公园的市民们在欣赏不同造型的美景时,不由 赞叹,如今的园艺师真有着手成春的本事。 B.近年来,我们战胜了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平稳渡过了金融危机,取得了 令全世界侧目的成就,国际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C.招聘又不是选美,为什么一定要女的长 得人面桃花,男的身高要达到一米七 五。 D.孙甜甜虽在首轮比赛中发球出色,打出了 4 个 Ace 球,一发成功率还高达 77%, 但最终未能战胜对手罗伊特, 铩羽而归。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曾经陷入僵局的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 力,以及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取得的。 B.在世界各地,教授汉语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这是因为随着经 济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普通话已成为中国又一种广受欢迎的“出口商 品”。 C.针对某大型超市以普通蔬菜冒充有机蔬菜、以虚似商品说明欺骗消费者等, 工商部门对涉案门店进行了依法处理。 D.文件要求,需要参加这次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务必在 4 月 21 日前去报到,否 则后果自负。 二、(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 5—7 题。 论低碳消费方式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低 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低 碳消费方式回答了消费者怎样拥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 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问题。它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也是当代消
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 排放的消费方式。这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 满足的基本权利。由于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和有限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 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人们 应该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的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最终 会下降。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 的消费方式。 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工具、 原料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消耗。非生产性消费的主要部分是个人消 费,是指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另一部分 是非生产部门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耗。因此 推动“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只 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5.下列对“低碳消费方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B.低碳消费方式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 极实现“三低”的消费方式 C.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D.低碳消费方式是以“低碳”为导向,着力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一种共生 型消费方式 6.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低碳消费方式关注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的基本需要获得满 足的基本权利 B.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低碳消 费是一种能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C.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会受到心境与价值 观的影响。 D.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所谓非生产消费就是人们 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 7.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限制奢侈浪费,即使环境恶化,也能满足消费者个人的所有生 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 B.人们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消费,就必然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 日益恶化的资源短缺问题。 C.推行低碳的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根本原因是低碳消费方式代 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 D.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是团体还是个人,都在消费着各自所需的物质资 料,因此,从“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 职责。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监察御史、殿中 侍御史
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 排放的消费方式。这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 满足的基本权利。由于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和有限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 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人们 应该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的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最终 会下降。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 的消费方式。 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工具、 原料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消耗。非生产性消费的主要部分是个人消 费,是指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另一部分 是非生产部门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耗。因此, 推动“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只 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5.下列对“低碳消费方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B.低碳消费方式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 极实现“三低”的消费方式。 C.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D.低碳消费方式是以“低碳”为导向,着力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一种共生 型消费方式。 6.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低碳消费方式关注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的基本需要获得满 足的基本权利。 B.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低碳消 费是一种能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C.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会受到心境与价值 观的影响。 D.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所谓非生产消费就是人们 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 7.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低碳消费方式限制奢侈浪费,即使环境恶化,也能满足消费者个人的所有生 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 B.人们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消费,就必然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 日益恶化的资源短缺问题。 C.推行低碳的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根本原因是低碳消费方式代 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 D.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是团体还是个人,都在消费着各自所需的物质资 料,因此,从“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 职责。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监察御史、殿中 侍御史
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 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 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 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 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 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②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 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 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 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 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 信州监酒。遇赦,得自便还里。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 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 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瓘 党停官。 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 “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 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 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 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 【注】①辟雍:太学名。②宦寺:宦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 虞:预料 B.此曹今日受富贵之 利人 曹:一类 C.安得此不详语 详:详细 D.黼闻而衔之 衔:怀恨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的一组是 ①其后盗起,人服其先 见 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③论奏未终,上拂衣 起 ④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 ⑤辞益坚,曰:“宁饿 死 ⑥寻遭内 艰,服除,知秀州 A.①②④ B.②④⑤ 5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 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 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 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 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 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②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 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 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 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 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 信州监酒。遇赦,得自便还里。 初,陈瓘归自岭外 ,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 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 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瓘 党停官。 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 “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 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 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 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 【注】①辟雍:太学名。 ②宦寺:宦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 虞:预料 B.此曹今日受富贵之 利 曹:一类 人 C.安得此不详语 详:详细 D.黼闻而衔之 衔:怀恨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的一组是( ) ①其后盗起,人服其先 见 ② 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③论奏未终,上拂衣 起 ④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 ⑤辞益坚,曰:“宁饿 死。” ⑥寻遭内 艰,服除,知秀州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 ⑥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 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 明他有先见之明 B.其他官员对童贯等人的行为不敢指责,陈禾却大胆弹劾。他认为自己所处职 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自己的本职 了 C.陈禾冒死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 见。然而陈禾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 将他贬谪到外地。 D.陈禾遇赦,被起用掌管广德军,调任和州知州。不久遇上母亲 去世,服丧结束,担任秀州知州。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5分) 译文: (2)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5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注】①梁栋,南宋诗人。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分) (2)诗的颈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 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 居易《琵琶行》)
A.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 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 明他有先见之明。 B.其他官员对童贯等人的行为不敢指责,陈禾却大胆弹劾。他认为自己所处职 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自己的本职 了。 C.陈禾冒死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 见。然而陈禾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 将他贬谪到外地。 D.陈禾遇赦,被起用掌管广德军,调任和州知州。不久遇上母亲 去世,服丧结束,担任秀州知州。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 120 分)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3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 受。贯怒,归而谮之。(5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注】 ①梁栋,南宋诗人。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诗的颈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 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 分) (1)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 居易《琵琶行》)
,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 《六国论》中说明齐国灭亡的自身原因 是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用 表明了自己对过去从政生活的否定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2) ,翠峰如簇。(王安石《桂 枝香·金陵怀古》) 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司马迁《屈原列传》) 李白《将进酒》中用“ 表达了诗 人对富贵生活的鄙弃和蔑视 《过秦论》中表明陈涉起义得到天下人拥护的句子是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梧桐树 丰子恺 寓楼的窗前有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 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 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客”,我以为树亦如 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在夏天我又看见绿树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 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 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 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 及它大,可是数目很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树 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株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 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街前窗下的所见而己。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 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 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 的黄叶子便开始辞枝一一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 好像谁从髙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 只剩几根枝头,回复了初春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 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 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 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 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 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 出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它,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
,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 《六国论》中说明齐国灭亡的自身原因 是: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用 “ , ”表明了自己对过去从政生活的否定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2) , 翠峰如簇。(王安石《桂 枝香·金陵怀古》) 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 (司马迁《屈原列传》) 李白《将进酒》中用“ ”表达了诗 人对富贵生活的鄙弃和蔑视。 《过秦论》中表明陈涉起义得到天下人拥护的句子是: “ ,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22 分) 梧 桐 树 丰子恺 寓楼的窗前有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 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 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客”,我以为树亦如 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在夏天我又看见绿树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 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 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 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 及它大,可是数目很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树 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株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 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街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 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 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 的黄叶子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 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 只剩几根枝头,回复了初春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 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 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 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 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 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 出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它,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