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94092003 b)热泵型。 4.2.2机组按结构形式分为 42.3机组按冷(热)源类型分为 a)水环式 b)地下水式 c)地下环路式 4.3.1机组的电源为额定电压220V单相或380V三相交流电,额定频率50Hz 4.3.2机组正常工作的冷(热)源温度范围见表1 表1机组正常工作的冷(热)源温度范图 单位为℃ 机组型式 水环式机组 15~30 几组 地下水式机 10~25 4.3.3型号编制方法 产品的型号编制方法见附录A 5技术要求 5 5.1.1机组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1.2机组除配置所有制冷系统组件外,冷热风型机组应配置送风设备 5.1.3机组的黑色金属制件表面应进行防锈蚀处理 5.1.4电镀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剥落、露底、针孔,不应有明显的花斑和划伤等缺陷 5.1.5涂漆件表面应平整、涂布均匀、色泽一致,不应有明显的气泡,流痕、漏涂、底漆外露及不应有的 皱纹和其他损伤 5.1.6装饰性塑料件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不得有裂痕、气泡和明显缩孔等缺陷,塑料件应耐老化 5.1.7机组各零部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管路与零部件不应有相互摩擦和碰撞 5.1.8热泵型机组的电磁换向阀动作应灵敏、可靠,保证机组正常工作 5.19机组的隔热层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并且无毒、无异味、难燃 5.1.10机组制冷系统零部件的材料应能在制冷剂、润滑油及其混合物的作用下,不产生劣化且保证整 机正常工作 5.1.11机组配置的水泵,其流量和扬程应保证机组的正常工作 5.1.12电气控制功能和设备 机组的电气控制应包括压缩机和风机的控制,一般还应具有电机过载保护、缺相保护(三相电源) 水系统断流保护、防冻保护制冷系统高低压保护等必要的保护功能或器件,各种控制功能正常,各种 保护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灵敏可靠 5.1.13对地下水式机组和地下环路式机组,所有室外水侧的臂路、换热设备应具有抗腐蚀的能力,使 用过程中机组不应污染所使用的水源 5.2机组所有的零部件和材料应分别符合各有关标准的规定,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并保证安全
GB/T 19409-2003 a) 冷水型; b) 热泵型。 4.2.2 机组按结构形式分为: a) 整体型; b) 分体型。 4.2.3 机组按冷(热)源类型分为: a) 水环式; b) 地下水式; c) 地下环路式。 4.3 荃本参数 4.3.、 机组的电源为额定电压 220 V单相或 380 V三相交流电,额定频率 50 Hz. 4.3.2 机组正常工作的冷(热)源温度范围见表 1e 表 1 机组正常工作的冷(热)源温度范围 单 位 为 ℃ 机 组 型 式 制 冷 制热 水 环 式 机 组 20- 40 15一 30 地下水式机组 10- 25 10- 25 地下环路式机组 10^-40 一 5^ 25 4.3.3 型号编制方法 产品的型号 编制方法见附 录 A. 5 技 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机组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1.2 机组除配置所有制冷系统组件外,冷热风型机组应配置送风设备。 5.1.3 机组的黑色金属制件表面应进行防锈蚀处理。 5. 1.4 电镀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剥落、露底、针孔.不应有明显的花斑和划伤等缺陷。 5. 1.5 涂漆件表面应平整、涂布均匀、色泽一致,不应有明显的气泡、流痕、漏涂、底漆外露及不应有的 皱纹和其他损伤。 5.1.6 装饰性塑料件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不得有裂痕、气泡和明显缩孔等缺陷,塑料件应耐老化。 5. 1.7 机组各零部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管路与零部件不应有相互摩擦和碰撞。 5.1.8 热泵型机组的电磁换向阀动作应灵敏、可靠 ,保证机组正常工作。 5. 1.9 机组的隔热层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并且无毒、无异味、难燃。 5. 1.10 机组制冷系统零部件的材料应能在制冷剂、润滑油及其混合物的作用下,不产生劣化且保证整 机正常工作。 5. 1.11 机组配置的水泵,其流量和扬程应保证机组的正常工作。 5. 1. 12 电气控制功能和设备 机组的电气控制应包括压缩机和风机的控制,一般还应具有电机过载保护、缺相保护(三相电源)、 水系统断流保护、防冻保护、制冷系统高低压保护等必要的保护功能或器件。各种控制功能正常,各种 保护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灵敏可靠。 5.1.13 对地下水式机组和地下环路式机组,所有室外水侧的管路、换热设备应具有抗腐蚀的能力,使 用过程中机组不应污染所使用的水源。 52 机组所有的零部件和材料应分别符合各有关标准的规定,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并保证安全
409-2003 5.3.1制冷系统密封试验 按6,3.1方法试验时,制冷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泄漏 5.3.2运转 按6.3.2方法试验,所检测项目应符合设计要求 5.3.3制冷量 按6.3.3方法试验,机组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名义制冷量的95% 5.3.4制冷消耗功率 按6.3.4方法试验机组的实测制冷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名义制冷消耗功率的110% 5.3.5热泵制热量 按6,3,5方法试验,机组实测制热量不应小于名义制热量的95% 53.6热泵制热消耗功率 按6.3.6方法试验,机组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名义制热消耗功率的110% 5.3.7静压和风量 53.7.1现场不接风管的冷热风型机组,机外静压为0Pa,接风管的室内机组最小机外静压按表2的 规定。 表2接风管的塞内机组最小机外静压 最小机外静压 名义制冷(热》量QW Q≤7100 7100<Q≤14000 14006Q2800 00<Q≤50000 5000<Q≤ 80Q≤1009 100041000 53.7,2对冷热风型机组,按6,3.7方法试验时,机组的实酬风量不应小于名义风量的95% 5.3.8最大运行制冷 冷热风型机组按6.3.8.1方法试验,冷热水型机组按6,3.8.2方法试验,机组应满足以下条件: )整个试验过程,机组须正常运行,没有任何故障 b)机组应能连续运行,电机过载保护装置或其他保护装置不应动作 e)当机组停机3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行1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5min内允许电机过载保护 器跳开,其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5min内跳开的电机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 超过30min内复位的,应连续运行Ih 5.3.9热泵最大运行制热 冷热风型机组按6.3.9.1的方法试验,冷热水型机组按6,3.9.2的方法试验,机组应满足以下 条件 a)整个试验过程,机组须正常运行,没有任何故障 b)机组应能连续运行,电机过载保护装置或其他保护装置不应动作, c)当机组停机3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行1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5min内允许电机过载保护器 跳开,其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5min内跳开的电机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超 过30min内复位的,应连续运行1h
GB/T 19409-2003 5.3 性能要求 5.3.1 制冷系统密封试验 按 6. 3. 1方法试验时,制冷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泄漏。 5.3.2 运转 按 6.3. 2方法试验,所检测项 目应符合设计要求 5.3.3 制冷量 按 6. 3. 3方法试验,机组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名义制冷量的95% 5.3.4 制冷消耗功率 按 6.3.4方法试验 机组的实测制冷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名义制冷消耗功率的 110%0 5. 3.5 热泵制热量 按 6. 3. 5方法试验,机组实测制热量不应小于名义制热量的95%e 5.3.6 热泵制热消耗功率 按 6. 3. 6方法试验,机组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名义制热消耗功率的 110% 5. 3.7 静压和风量 5.3.7., 现场不接风管的冷热风型机组,机外静压为0 Pa,接风管的室内机组最小机外静压按表 2的 规定。 表 2 接风管的室 内机组最 小机外静压 名义制冷(热)量Q1W 最小机外静压/ Pa Q蕊 7 100 20 7 100< Q 14 000 30 14 000< Q 28 000 80 28 000< Q 50 000 120 50 000< Q-< 80 000 150 80 000< Q 100 000 180 100 000< Q夏 150 000 220 Q> 150 000 250 5.3.7.2 对冷热风型机组,按6.3.7方法试验时,机组的实测风量不应小于名义风量的95%, 5.3.8 最大运行制冷 冷热风型机组按 6. 3. 8. 1方法试验,冷热水型机组按 6.3.8.2方法试验,机组应满足以下条件: a) 整个试验过程,机组须正常运行,没有任何故障; b) 机组应能连续运行,电机过载保护装置或其他保护装置不应动作; c) 当机组停机 3 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行 1 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 5 min内允许电机过载保护 器跳开,其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 5 min内跳开的电机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 超过 30 min内复位的 ,应连 续运行 1 he 5.3.9 热泵最大运行制热 冷热风型机组按 6. 3. 9. 1的方法试验,冷热水型机组按 6. 3. 9. 2的方法试验,机组应满足以下 条件 : a) 整个试验过程 .机组须正常运行,没有任何故障。 b) 机组应能连续运行,电机过载保护装置或其他保护装置不应动作。 c) 当机组停机 3 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行1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 5 min内允许电机过载保护器 跳开,其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 5 min内跳开的电机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超 过 30 min内复位的,应连续运行 1 ho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