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常州市武进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是武进解放70周年,也是实施“五个三年行动计划”的收 官之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强力推进高 质量明星城市建设,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年内荣获全国 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三名、绿色发展百强区第二名、投资潜力百强区第 名和江苏省2018年度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等殊荣 综合经济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3.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77亿元,下降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59.09 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085.56亿元,增长6.2%。按常住 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17.10万元,按平均汇率(6.8985元/美元) 折算达2.48万美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7%,较上年提高 0.5个百分点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51亿元,增长5.1%,其中税收收入 161.21亿元,增长2.2%,税收占比86.0%。主要税种中,增值税76.55
- 3 - 2019 年常州市武进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 年是武进解放 70 周年,也是实施“五个三年行动计划”的收 官之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强力推进高 质量明星城市建设,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年内荣获全国 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三名、绿色发展百强区第二名、投资潜力百强区第 一名和江苏省 2018 年度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等殊荣。 一、综合经济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483.4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 6.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8.77 亿元,下降 4.5%;第二产业增加值 1359.09 亿元,增长 7.8%;第三产业增加值 1085.56 亿元,增长 6.2%。按常住 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 17.10 万元,按平均汇率(6.8985 元/美元) 折算达 2.48 万美元。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为 43.7%,较上年提高 0.5 个百分点。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87.51 亿元,增长 5.1%,其中税收收入 161.21 亿元,增长 2.2%,税收占比 86.0%。主要税种中,增值税 76.55
亿元,企业所得税26.90亿元,个人所得税7.71亿元。全年一般公共 预算支出178.75亿元,增长4.5%,其中教育支出27.80亿元,社会保 障和就业支出16.02亿元,健康卫生支出11.62亿元,科学技术支出 8.17亿元。 、农业与农村经济 全年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61.22亿元,比上年下降0.8%。其中, 农业产值42.56亿元,林业产值0.33亿元,牧业产值2.27亿元,渔 业产值10.5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51亿元。全年粮食播种面 积11.3万亩,比上年下降18.4%;粮食总产量5.56万吨,下降14.1%; 水稻亩产638.53公斤,增长0.9%;小麦亩产309公斤,增长6.2% 年内新建高标准农田1.2万亩,累计建成35.31万亩,占全部耕 地面积比重达74.7%;新增高效设施农业0.05万亩、高效设施渔业0.15 万亩,累计分别建成10.03万亩、3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保持 90%以上。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 2家,年末全区有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2家。32家区级以上重 点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额355.31亿元,比上年增长8.0%。获评全国 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先进县(区),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10.6 亿元。全年申报名优农产品7个,新增绿色食品25只,年末拥有绿色 食品72个
- 4 - 亿元,企业所得税 26.90 亿元,个人所得税 7.71 亿元。全年一般公共 预算支出 178.75 亿元,增长 4.5%,其中教育支出 27.80 亿元,社会保 障和就业支出 16.02 亿元,健康卫生支出 11.62 亿元,科学技术支出 8.17 亿元。 二、农业与农村经济 全年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 61.22 亿元,比上年下降 0.8%。其中, 农业产值 42.56 亿元 ,林业产值 0.33 亿元,牧业产值 2.27 亿元,渔 业产值 10.54 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5.51 亿元。全年粮食播种面 积 11.3 万亩,比上年下降 18.4%;粮食总产量 5.56 万吨,下降 14.1%; 水稻亩产 638.53 公斤,增长 0.9%;小麦亩产 309 公斤,增长 6.2%。 年内新建高标准农田 1.2 万亩,累计建成 35.31 万亩,占全部耕 地面积比重达 74.7%;新增高效设施农业 0.05 万亩、高效设施渔业 0.15 万亩,累计分别建成 10.03 万亩、3 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保持 90%以上。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1 家、省级 2 家,年末全区有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22 家。32 家区级以上重 点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额 355.31 亿元,比上年增长 8.0%。获评全国 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先进县(区),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 10.6 亿元。全年申报名优农产品 7 个,新增绿色食品 25 只,年末拥有绿色 食品 72 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46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256.82 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重工业完成产值3546.24亿元,轻工业 完成产值710.58亿元,分别增长8.5%和5.7%。规模以上工业中,十 大产业链完成产值1566.44亿元,增长4.8%。其中,新能源产业链产 值77.76亿元,增长21.1%;新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链产值44.60亿元, 增长19.1%;轨道交通产业链产值294.7亿元,增长11.7%;新材料产 业链产值230.03亿元,增长11.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 业产值的比重44.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4670.38亿元,比上年增长7.7%;实 现利税总额366.34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利润256.04亿元, 比上年下降0.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50.7%。全年规模以 上工业增加值991.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8%。 年末全区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68家,全年完成建筑 业总产值2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2.36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3%,其中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 0%,服务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281.1
- 5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846 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4256.82 亿元,比上年增长 8.0%。其中重工业完成产值 3546.24 亿元,轻工业 完成产值 710.58 亿元,分别增长 8.5%和 5.7%。规模以上工业中,十 大产业链完成产值 1566.44 亿元,增长 4.8%。其中,新能源产业链产 值 77.76 亿元,增长 21.1%;新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链产值 44.60 亿元, 增长 19.1%;轨道交通产业链产值 294.7 亿元,增长 11.7%;新材料产 业链产值 230.03 亿元,增长 11.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 业产值的比重 44.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 4670.38 亿元,比上年增长 7.7%;实 现利税总额 366.34 亿元,比上年下降 3.9%,其中利润 256.04 亿元, 比上年下降 0.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 50.7%。全年规模以 上工业增加值 991.9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 7.8 %。 年末全区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168 家,全年完成建筑 业总产值 255.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2%。实现建筑业增加值 92.36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 1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 年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比 上 年 增 长 5.3%, 其 中 工 业 投 资 比 上 年 增 长 4.0%,服务业投资比上年增长 6.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 281.15
亿元,比上年增长77.4%,其中住宅投资完成额216.92亿元,比上年 增长75.3%。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168.61万平方米,增长0.8%。商 品房销售面积285.01万平方米,增长14.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31.08 万平方米,增长11.7%。商品房销售额329.46亿元,增长20.4%。年 末商品房待售面积82.8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8% 五、国内贸易 年末有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430家,全年实现销售额1047.65 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年末有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27家, 全年实现营业额10.8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697.39亿元,增长8.1%。从消费形态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 91.48亿元,增长38.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12.87亿元,增长3.4%; 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3.04亿元,增长11.4%。从城乡消费市场看,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02.17亿元,增长8.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95.22 亿元,增长4.5%。亿元市场全年成交额75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 六、开放型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809.71亿元,增长1.6%,其中进口总额 238.53亿元,增长2.8%,出口总额571.17亿元,增长1.1%。一般贸 易进出口占货物进出口总额比重为86.2% 全年新增外资项目113个(新设项目73个,增资项目40个),新
- 6 - 亿元,比上年增长 77.4%,其中住宅投资完成额 216.92 亿元,比上年 增长 75.3%。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 1168.61 万平方米,增长 0.8%。商 品房销售面积 285.01 万平方米,增长 14.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 231.08 万平方米,增长 11.7%。商品房销售额 329.46 亿元,增长 20.4%。年 末商品房待售面积 82.82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4.8%。 五、国内贸易 年末有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 430 家,全年实现销售额 1047.6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 3%。年末有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 27 家, 全年实现营业额 10.8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2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 697.39 亿元,增长 8.1%。从消费形态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 91.48 亿元,增长 38.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 512.87 亿元,增长 3.4%; 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 93.04 亿元,增长 11.4%。从城乡消费市场看,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602.17 亿元,增长 8.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 95.22 亿元,增长 4.5%。亿元市场全年成交额 754.3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 六、开放型经济 全 年 外 贸 进 出 口 总 额 809.71 亿 元 , 增 长 1.6%, 其 中 进 口 总 额 238.53 亿元,增长 2.8%,出口总额 571.17 亿元,增长 1.1%。一般贸 易进出口占货物进出口总额比重为 86.2%。 全年新增外资项目 113 个(新设项目 73 个,增资项目 40 个),新
增协议注册外资11.2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2%。其中新增协议注册 外资超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1个(其中制造业项目7个、服务业项 目4个)。实际到账外资7.6亿美元,下降1.3%。协议注册外资2亿美 元的太阳诱电项目、日本安川机器人零部件、大隈机床、德国仪诺万 车用高端精密部件、瑞士科凯司表面处理和美国康宁反应器等一批重 大项目相继成功落户 全年通过备案的境外投资项目40个(其中增资项目12个),中方 协议投资额2.1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2.4%。 武进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列第39位,排名上升 6位,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省首批“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基地。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在省级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列第7位,比 上年提升5位,南工大常州西太湖产业学院签约落地。常州经开区在 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中列第9位,比上年上升4位。全年完 成地区生产总值823.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9%;实现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55.12亿元,增长6.3%。 七、交通运输、旅游业 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常宜高速武进段全线实现无障碍施工, 苏锡常南部高速全面完成交地,南沿江城际铁路建设全面启动,大明 路完成整体工程移交,长虹西路、青洋路、武进大道顺利通过竣工验
- 7 - 增协议注册外资 11.20 亿美元,比上年下降 1.2%。其中新增协议注册 外资超 3000 万美元以上项目 11 个(其中制造业项目 7 个、服务业项 目 4 个)。实际到账外资 7.6 亿美元,下降 1.3%。协议注册外资 2 亿美 元的太阳诱电项目、日本安川机器人零部件、大隈机床、德国仪诺万 车用高端精密部件、瑞士科凯司表面处理和美国康宁反应器等一批重 大项目相继成功落户。 全年通过备案的境外投资项目 40 个(其中增资项目 12 个),中方 协议投资额 2.17 亿美元,比上年下降 42.4%。 武进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列第 39 位,排名上升 6 位,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省首批“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基地。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在省级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列第 7 位,比 上年提升 5 位,南工大常州西太湖产业学院签约落地。常州经开区在 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中列第 9 位,比上年上升 4 位。全年完 成地区生产总值 823.15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7.9%;实现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 55.12 亿元,增长 6.3 %。 七、交通运输、旅游业 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常宜高速武进段全线实现无障碍施工, 苏锡常南部高速全面完成交地,南沿江城际铁路建设全面启动,大明 路完成整体工程移交,长虹西路、青洋路、武进大道顺利通过竣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