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分 )(四) 得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23分) 1、默写(10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 (2)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 (3) 欲上青天览明月。 (4)安得广厦千万间, (5)诗显精神,文天祥身陷图圄忠贞不屈,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千古绝唱: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子,中秋夜对月却表达出“但愿人c长 久, 。”的美好祝愿 (6)面对挫折时,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 来激 励自己。 (7)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仍有不少科学家甘于清贫,致力于科学研究,他们的这种 精神,真可用《五柳先生传》中的“ ”来形容 2、下面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长髭(z1)污秽(hui)悄怆( cuang)油光可鉴( jian) B.迁徙(x1)睥(pi)睨呷浪(xia) 风雪载(zai)途 C.稽(qi)首祈(qi)祷蓬蒿(gao)相形见绌(chu) D.缄(jian)默炽热(chi)丙辰(chen)即物起兴(xing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正襟危座 器宇轩昂 诚惶诚恐粗制滥造 B.左右逢源 人情练达冥思遐想 负箧曳屣 C.精巧绝伦 顾明思义 莫衷一事 引经据典 D.翻来覆去 不容置疑 环堵销然 静影沉璧 4、下面四句诗相对应的传统节日有错的一项是()(2分)
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3 分) 1、默写(10 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 。 (2)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 (3) ,欲上青天览明月。 (4)安得广厦千万间, 。 (5)诗显精神,文天祥身陷囹圄忠贞不屈,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 。” 的千古绝唱; 苏轼“游 宦”五年 ,丧妻别 子,中秋夜 对月却表 达出“但 愿人 长 久, 。”的美好祝愿。 (6)面对挫折时,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 , ”来激 励自己。 (7)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仍有不少科学家甘于清贫,致力于科学研究,他们的这种 精神,真可用《五柳先生传》中的“ , ”来形容。 2、下面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长髭.(zī) 污秽.(huì) 悄怆.(cuàng) 油光可鉴.(jiàn) B.迁徙.(xǐ) 睥.(pì)睨 呷.浪(xiā) 风雪载.(zǎi)途 C.稽.(qǐ)首 祈.(qǐ)祷 蓬蒿.(gāo) 相形见绌.(chù) D.缄.(jiān)默 炽.热(chì) 丙辰.(chén) 即物起兴.(xìng)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正襟危座 器宇轩昂 诚惶诚恐 粗制滥造 B.左右逢源 人情练达 冥思遐想 负箧曳屣 C.精巧绝伦 顾明思义 莫衷一事 引经据典 D.翻来覆去 不容置疑 环堵销然 静影沉璧 4、下面四句诗相对应的传统节日有错的一项是( )(2 分)
A.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节 B.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一-中秋节 C.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重阳节 D.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元宵节 5、下面这段文字有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秉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③生 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 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④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理应走在创新前列 (1)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2)第②句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6、《名人传》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叙述 米开朗琪罗和 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 神,你从中明白了 更想对现在处于困境中的人说 (4分)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37分) (一)古诗文阅读(2分)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由首句中的“折戟”可见战争的激烈残酷。 B.首句中的“铁未销”是第二句“认前朝”的条件之 C.后两句诗表明:有时机遇也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D.“铜雀春深锁二乔”表达的是想象中曹操失败的情景。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8-12题。(共14分)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A.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清明节 B.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中秋节 C.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重阳节 D.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元宵节 5、下面这段文字有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 分) ①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秉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③生 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 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④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理应走在创新前列。 (1)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2)第②句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 分) 6、《名人传》是 20 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叙述________、 米开朗琪罗和_______ 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 神,你从中明白了 更想对现在处于困境中的人说: (4 分)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37 分) (一) 古诗文阅读(2 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 由首句中的“折戟”可见战争的激烈残酷。 B.首句中的“铁未销”是第二句“认前朝”的条件之一。 C.后两句诗表明:有时机遇也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D.“铜雀春深锁二乔”表达的是想象中曹操失败的情景。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 8—12 题。(共 14 分)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 作响:好鸟相鸣,嘤嚶成韵。 ,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 元思书》)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8、请你把甲、乙段选文中空白处的句子补写出来。(2分) 9、下面哪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2分) A、以其境过清醒能述以文者B、影布石上负势竞上 C、明灭可见 才美不外见 横柯上蔽隐天蔽日 10、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4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1、《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两篇文章都突出了“水” 的特点。《与 朱元思书》表达了作者 的志趣,《小石潭记》抒发了作 的情绪。(3分) 12、为了发展旅游业,永州地区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结合《小石潭记》全文内容为该景 点写一则简介(100字以内)。(3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6题。(共10分) 山西刀削面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 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黏,越嚼 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 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 元思书》)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8、请你把甲、乙段选文中空白处的句子补写出来。(2 分) 9、下面哪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 ( )(2 分) A、以.其境过清 醒能述以.文者 B、影布石上. 负势竞上. C、明灭可见. 才美不外见. D、横柯上蔽. 隐天蔽.日 10、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4 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1、《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两篇文章都突出了“水”______________的特点。《与 朱元思书》表达了作者 的志趣,《小石潭记》抒发了作 者 的情绪。(3 分) 12、为了发展旅游业,永州地区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结合《小石潭记》全文内容为该景 点写一则简介(100 字以内)。(3 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3—16 题。(共 10 分) 山西刀削面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 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黏,越嚼 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
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 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 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xing,使其变软)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均,揉 软,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粘刀、断条。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刀,一般不使 用菜刀,要用特制的弧形削刀。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 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 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高 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吃面前,能够参观厨 师削面,无异于欣赏一次艺术表演 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 肉汤、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 末、辣椒面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 13、山西人喜食刀削面是因为其具有 的特征。(2分) 14、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1)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 (2分) (2)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 (2分) 15、选文画线句中的“一般”不能去掉,为什么?(1分) 16、山西有刀削面、汾酒、老陈醋等地方特产,请写出你熟悉的一种特产名称,并简要介绍 其特点。(3分) (1分)特点: 。(2分)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20题。(共11分) 目送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 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 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 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 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xíng,使其变软)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均,揉 软,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粘刀、断条。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刀,一般不使 用菜刀,要用特制的弧形削刀。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 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 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高 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吃面前,能够参观厨 师削面,无异于欣赏一次艺术表演。 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 肉汤、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 末、辣椒面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 13、山西人喜食刀削面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的特征。(2 分) 14、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4 分) (1)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 分) (2)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分 ) 15、选文画线句中的“一般”不能去掉,为什么?(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山西有刀削面、汾酒、老陈醋等地方特产,请写出你熟悉的一种特产名称,并简要介绍 其特点。(3 分) 特产:________。(1 分)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7—20 题。(共 11 分) 目 送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 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 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 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 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 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一一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 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 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 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 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 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一一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 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 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 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 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 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 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 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 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 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 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 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 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 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 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 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 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 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 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 愿搭我的 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 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 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 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 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 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 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 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 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 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 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