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 有不变化者存在此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 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变化就是创 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 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 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 不能产生艺术。未流者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 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决不 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 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 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3ian.com三联图片
-11- 《谈美》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 有不变化者存在。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 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变化就是创 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 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 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 不能产生艺术。末流者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 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决不 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 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 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并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 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 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系难。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 別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 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郡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 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 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自合于球 规。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 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白石说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 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则在神髓风骨。 3ian.com三联图片
-12- 《谈美》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 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 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 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 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 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 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自合于球 规。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 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白石说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 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则在神髓风骨
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 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从心所欲,不逾矩”,艺术的创造活动 尽于这七个字了。“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 能“从心所欲”。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孔夫子到快要 死的时候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 3ian.com三联图片
-13- 《谈美》 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 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从心所欲,不逾矩”,艺术的创造活动 尽于这七个字了。“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 能“从心所欲”。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孔夫子到快要 死的时候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
5下列关于格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格律是诗歌中的不变化者,体现的是整齐、规范和人类共同的 情感需要。但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格律就会变 成死板的形式。 B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但这并不是格律本身 的罪过而是人不能清用它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C格律不能束缚天水天才之作往往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风骨。 格律也不能把庸于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即使他遵循了格律,诗歌 也仍然腐滥 D.古今大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都从格律入手,但后来都达到了脱化 格律的境界;是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使他们在整齐之中求 变化避免了单调。 思路解析:以偏概全,不是“都从”而是“大半”从格律入手。 答案D 3ian.com三联图片
-14- 《谈美》 5下列关于“格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格律是诗歌中的不变化者,体现的是整齐、规范和人类共同的 情感需要。但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格律就会变 成死板的形式。 B.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但这并不是格律本身 的罪过,而是人不能活用它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C.格律不能束缚天才,天才之作往往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风骨。 格律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即使他遵循了格律,诗歌 也仍然腐滥。 D.古今大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都从格律入手,但后来都达到了脱化 格律的境界;是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使他们在整齐之中求 变化,避免了单调。 思路解析:以偏概全,不是“都从”,而是“大半”从格律入手。 答案:D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种要素,它先于理智而产生,但在理智 发达之后情感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 B.艺术是情感的流露,它也有群性和个性之别,讲究寓整齐于变化, 但由整齐到变化易啪变化到整齐难。 C诗歌从四音到七言从古、律、绝到词体现的是形式的 变化但它们又都讲究格律体现的又是诗歌的共同特点 D.从心所欲”和“不逾矩”是一对矛盾艺术家要打破这个矛盾,做 到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思路解析∶理解错误,情感叉会受到理智的驱遣'错误,应该是“情 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 答案A 3ian.com三联图片
-15- 《谈美》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它先于理智而产生,但在理智 发达之后,情感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 B.艺术是情感的流露,它也有群性和个性之别,讲究寓整齐于变化, 但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 C.诗歌从四言、五言到七言,从古、律、绝到词,体现的是形式的 变化,但它们又都讲究格律,体现的又是诗歌的共同特点。 D.“从心所欲”和“不逾矩”是一对矛盾,艺术家要打破这个矛盾,做 到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思路解析:理解错误,“情感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错误,应该是“情 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 。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