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责任的提出要求督导员必须做到: 1.提供信息让被督导者征得其当事人的知情同意 2.指出受督导者的错误 3.对社会工作者依照周密的计划开展的干预工作进行监督 4.知道什么时候受督导者的当事人应该被重新分派、转介或终止服务 5.知道受督导者什么时候需要得到辅助 6.监控社会工作者的行为能力,指出其工作中的缺陷与不足以及伦理上 的失误 7.监控社会工作者与当事人之间的界限 8审核社会工作者的文案以及个案记录 9.定期对受督导者进行督导 10对督导工作进行记录 11避免与社会工作者发生双重关系 12对社会工作者给予及时和内容充分的反馈,并对他们的工作表现予以 评估
连带责任的提出要求督导员必须做到: 1. 提供信息让被督导者征得其当事人的知情同意 2. 指出受督导者的错误 3. 对社会工作者依照周密的计划开展的干预工作进行监督 4. 知道什么时候受督导者的当事人应该被重新分派、转介或终止服务 5. 知道受督导者什么时候需要得到辅助 6. 监控社会工作者的行为能力,指出其工作中的缺陷与不足以及伦理上 的失误 7. 监控社会工作者与当事人之间的界限 8. 审核社会工作者的文案以及个案记录 9. 定期对受督导者进行督导 10.对督导工作进行记录 11.避免与社会工作者发生双重关系 12.对社会工作者给予及时和内容充分的反馈,并对他们的工作表现予以 评估
其他问题 导员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利用教育性督导去满足其个人需要。教育性督导 使督导员有机会将工作者完全置于自己的卵翼之下,使工作者与督导员一荣 俱荣,一损俱损。受督导者只是督导员的延伸,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面对“当事人-工作者-督导员”的三角关系,有些督导员把主要的兴 趣放在实务工作上,没有实现从工作者到督导员的心理转换,其所造成的影 响是在教育性督导中督导员不给受督导者学习的自由。由于督导员将当事人 的需求视为压倒一切的,因此对受督导者的工作下总是不肯放手,唯恐受督 导者出错。这样的督导员与其说是一位领路人,不如说是一个守护神 出于“同行是冤家”的考虑,督导员可能不愿意与受督导者分享知识和 专业技能。假如督导员能够从受督导者对自己的依赖中获得满足感,那么他 会始终感觉受督导者想要获得登堂入室的学问总是“稍欠火候”。无论哪种 情况,督导者在传授教育性督导的知识内容时,会像挤牙膏一样,吝啬而缓 慢。工作者独立性的增强和能力的提高,在督导员的眼中不是快乐,而是担 心。督导员那种迫切的“被别人需要的需要”,与督导员所负有的在其职责 控制的范围内尽可能给予受督导者自主性的义务进一步发生着冲突
其他问题 导员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利用教育性督导去满足其个人需要。教育性督导 使督导员有机会将工作者完全置于自己的卵翼之下,使工作者与督导员一荣 俱荣,一损俱损。受督导者只是督导员的延伸,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面对“当事人---工作者---督导员”的三角关系,有些督导员把主要的兴 趣放在实务工作上,没有实现从工作者到督导员的心理转换,其所造成的影 响是在教育性督导中督导员不给受督导者学习的自由。由于督导员将当事人 的需求视为压倒一切的,因此对受督导者的工作下总是不肯放手,唯恐受督 导者出错。这样的督导员与其说是一位领路人,不如说是一个守护神。 出于“同行是冤家”的考虑,督导员可能不愿意与受督导者分享知识和 专业技能。假如督导员能够从受督导者对自己的依赖中获得满足感,那么他 会始终感觉受督导者想要获得登堂入室的学问总是“稍欠火候”。无论哪种 情况,督导者在传授教育性督导的知识内容时,会像挤牙膏一样,吝啬而缓 慢。工作者独立性的增强和能力的提高,在督导员的眼中不是快乐,而是担 心。督导员那种迫切的“被别人需要的需要”,与督导员所负有的在其职责 控制的范围内尽可能给予受督导者自主性的义务进一步发生着冲突
文本解读 双重或多重关系:社会工作督导中的双重或多重关系表现在督导员与 受督导者之间产生了专业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社会上的、生意上的、 经济上的、宗教上的等) 督导过程中的双重或多重关系陷阱 1督导关系充斥着移情的因素,充斥着矛盾与抗拒以及早期成长冲突 的残余。例如:督导员与受督导者之间的关系会唤起亲子关系,督导者 是潜在的家长化身,那么师从于他的受督导者就会像同胞兄弟姐妹 样竞相博得家长的欢心和眷顾。督导员也会因为感情上的偏移而对某 位受督导者格外关照,从而忽视其他受督导者,进而不能公正客观 地评估受督导者的表现。 2有时候受督导者会把督导者和被督导者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义为治疗 情景中的工作者和当事人的关系。这种关系背后的含意为:“保护病 人和弱者”或“好好待我,别打我”。在这种关系下,受督导者说的 更多的是自己,而不是工作,他想督导者寻求帮助以解决个人的问题。 有些工作者也会将工作中的难点和这些问题联系起来。一旦转换成工 作者和当事人的关系,督导者对其的要求就会降低
文本解读 双重或多重关系:社会工作督导中的双重或多重关系表现在督导员与 受督导者之间产生了专业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社会上的、生意上的、 经济上的、宗教上的等)。 督导过程中的双重或多重关系陷阱 1督导关系充斥着移情的因素,充斥着矛盾与抗拒以及早期成长冲突 的残余。例如:督导员与受督导者之间的关系会唤起亲子关系,督导者 是潜在的家长化身,那么师从于他的受督导者就会像同胞兄弟姐妹一 样竞相博得家长的欢心和眷顾。督导员也会因为感情上的偏移而对某 一位受督导者格外关照,从而忽视其他受督导者,进而不能公正客观 地评估受督导者的表现。 2 有时候受督导者会把督导者和被督导者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义为治疗 情景中的工作者和当事人的关系。这种关系背后的含意为:“保护病 人和弱者”或“好好待我,别打我”。在这种关系下,受督导者说的 更多的是自己,而不是工作,他想督导者寻求帮助以解决个人的问题。 有些工作者也会将工作中的难点和这些问题联系起来。一旦转换成工 作者和当事人的关系,督导者对其的要求就会降低
文本解读 3还有一种定义是“对朋友不必做评估”,这种情景下,督导关系被重 新定义为社会关系。受督导者与督导员一起喝咖啡小憩,请他共进午 餐,接着送她到公共汽车站或停车场,在督导会上双方聊的十分投机。 于是社会关系压倒了专业关系。 4还有一种定义是“最大限度的参与”,这种关系把督导员和受督导者 之间的角色关系转换成了同伴之间的角色关系。受督导者主张只有建 立在民主参与基础上的关系才是最有效的。督导者在这种关系中很容 易失去自己的行政权威形象,很容易被受督导者呼来唤去。这种关系 旦被定义,督导者很难推出,因为当前有与当事人一起工作的潮流 鼓励最大可能地参与。如果督导者退出则会被加上落伍、不够民主 侵犯别人利益的标签
文本解读 3 还有一种定义是“对朋友不必做评估”,这种情景下,督导关系被重 新定义为社会关系。受督导者与督导员一起喝咖啡小憩,请他共进午 餐,接着送她到公共汽车站或停车场,在督导会上双方聊的十分投机。 于是社会关系压倒了专业关系。 4 还有一种定义是“最大限度的参与”,这种关系把督导员和受督导者 之间的角色关系转换成了同伴之间的角色关系。受督导者主张只有建 立在民主参与基础上的关系才是最有效的。督导者在这种关系中很容 易失去自己的行政权威形象,很容易被受督导者呼来唤去。这种关系 一旦被定义,督导者很难推出,因为当前有与当事人一起工作的潮流 ,鼓励最大可能地参与。如果督导者退出则会被加上落伍、不够民主 ,侵犯别人利益的标签
文本解读 其一,影响了督导员的专业判断力; 其二,影响了督导员的公正性 双重关系的其三,利用受督导者或他人来满足督导员自身的 弊端: 需求; 其四,给受督导者带来伤害性
文本解读 双重关系的 弊端: 其一,影响了督导员的专业判断力; 其二,影响了督导员的公正性; 其三,利用受督导者或他人来满足督导员自身的 需求; 其四,给受督导者带来伤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