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纬仪定线 1)长距离的直线精密定线得借助于 经纬仪望远镜十字丝的瞄准代替 目视瞄准。 2)用经纬仪延长直线,如需要将AB直线延长至C。B 点置经纬仪,盘左后视瞄准A点,制动照准部,倒 镜前视得C'点;盘右后视瞄准A点,制动照准 部,倒镜前视得C”点。取C'C”的中点C,则A B-C精确地位于一直线上。 C' B <-0C
➢ 用经纬仪定线 1)长距离的直线精密定线得借助于 经纬仪望远镜十字丝的瞄准代替 目视瞄准。 2)用经纬仪延长直线,如需要将AB直线延长至C。B 点置经纬仪,盘左后视瞄准A点,制动照准部,倒 镜前视得C′ 点;盘右后视瞄准A点,制动照准 部,倒镜前视得C″点。取C′C″的中点C,则AB-C精确地位于一直线上。 A B C′ C″ C
2、量距 量距是用经过检定的钢尺,两人拉尺,两人读 数,一人记录及观测温度。 量距时由后尺手用弹簧秤控制施加于钢尺的拉 力(30m钢尺,标准拉力为100N)。前、后读数员 应同时在钢尺上读数,估读到0.5mm。每尺段要移 动钢尺三次不同位置,三次丈量结果的互差不应超 过2mm,取三段丈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尺段的最后 结果。 随之进行返测,知要进行温度和倾斜改正,还要 观测现场温度和各桩顶高差
2、量距 量距是用经过检定的钢尺,两人拉尺,两人读 数,一人记录及观测温度。 量距时由后尺手用弹簧秤控制施加于钢尺的拉 力(30 m钢尺,标准拉力为100 N)。前、后读数员 应同时在钢尺上读数,估读到0.5mm。每尺段要移 动钢尺三次不同位置,三次丈量结果的互差不应超 过2mm,取三段丈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尺段的最后 结果。 随之进行返测,如要进行温度和倾斜改正,还要 观测现场温度和各桩顶高差
四、 尺长方程 经过检定的钢尺长度可用尺长方程示: 4,=lo+△1+a(t-io)l0 1,一温度为t时的钢尺实际长度; 一钢尺的名义长度; △l一尺长改正值,即温度在t时钢尺全长改正 数 一钢尺膨胀系数,一般取a=1.25X105(C O t一钢尺检定时的温度; t 一量距时的温度
经过检定的钢尺长度可用尺长方程示: 0 0 0 l l l (t t )l t = + + − —温度为t时的钢尺实际长度; —钢尺的名义长度; —尺长改正值,即温度在 时钢尺全长改正 数; —钢尺膨胀系数,一般取α=1.25× —钢尺检定时的温度; —量距时的温度。 t l 0 l l 0 t t 5 0 1 10 ( ) − − C 0 t 四、 尺长方程
五、钢尺量距成果整理 精密量距结果应进行以下三项改正 1、尺长改正 a △1一全长改正数 lo 一名义长度 lo 1一任一尺段 2、温度改正 一钢尺膨胀系数 △l=ox(t-to)l t一丈量时温度 to一标准温度
五、钢尺量距成果整理 精密量距结果应进行以下三项改正 1、尺长改正 2、温度改正 l l l l d 0 = l t t l t ( ) = − 0 l — 全长改正数 0 l — 名义长度 0 l — 任一尺段 α — 钢尺膨胀系数 t — 丈量时温度 t0 — 标准温度
3.倾斜改正 当L为斜距时应换算成平距d,则倾斜改正值为: 4=-1-的10- 1 特上式0项恩开成数我。 -和小号分 h2 h4 取第一项 h2 △lh= 21 每一尺段改正后的水平距离为: d=l+Na+M,+△h
当L为斜距时应换算成平距d,则倾斜改正值为: l l h l d l l h l l h = − = − − = − 2 − 1 2 2 2 1 2 2 ( ) (1 ) 将上式 2 项展开成级数: 1 2 2 (1 ) l h − = − − − = − − − − 3 2 4 4 4 2 2 2 8 ) 1 2 8 (1 l h l h l h l h l l h 取第一项 l h l h 2 2 = − 3.倾斜改正 每一尺段改正后的水平距离为: d t h d = l + l + l + l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