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出版社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114PLC的分类 可以按照结构形式、IO点数和功能两种形式分类。 1.按结构形式分类 PLC可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 (1)整体式 将CPU、存储器、I/O和电源等部件集中于一体,安 装在一个金属或塑料的机壳的基本单元内,机壳的上 下两侧是输入输出接线端子,并配有反映输入输出状 态的微型发光二极管 图1.1三菱FX1S系列PLC
1.1.4 PLC的分类 可以按照结构形式、I/O点数和功能两种形式分类。 1.按结构形式分类 PLC可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 (1)整体式 将CPU、存储器、I/O和电源等部件集中于一体,安 装在一个金属或塑料的机壳的基本单元内,机壳的上 下两侧是输入输出接线端子,并配有反映输入输出状 态的微型发光二极管。 图1.1 三菱FX1S系列PLC
清华大学出版社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114PLC的分类2 整体式结构的PLC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巧、重量轻、 价格低的优势,适用于嵌入控制设备的内部,常用于 单机控制。一般小型以下PLC多采用这种结构,如三菱 公司的FX2N、FX0N、FX1S系列。 (2)模块式 把各个组成部分CPU、IO、电源等分开,做成各自独 立的模块,各模块做成插件式,插入机架底板的插座 图1.2三菱A2NQ系列PLC
1.1.4 PLC的分类 2 整体式结构的PLC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巧、重量轻、 价格低的优势,适用于嵌入控制设备的内部,常用于 单机控制。一般小型以下PLC多采用这种结构,如三菱 公司的FX2N、FX0N、FX1S系列。 (2)模块式 把各个组成部分CPU、I/O、电源等分开,做成各自独 立的模块,各模块做成插件式,插入机架底板的插座 上。 图1.2 三菱A2NQ系列PLC
清华大学出版社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114PLC的分类3 可按照控制要求,选用不同档次的CPU模块、各种IO 模块和其它特殊模块,构成不同功能的控制系统。 模块式结构的PLC具有配置灵活、组装方便,扩展容易 。其缺点是结构较复杂,造价也较高。一般大、中型 PIC都采用这种结构,如三菱A2NQ系列PLC 2按O点数和功能分类 按ⅣO点数、内存容量和功能来分,PLC可分为微型、 小型、中型、大型和超大型五类,如表1.1所示 小型PLC的存储器容量一般在2KB~4KB之间,IO点 数一般在64~128之间。小型PLC具有逻辑运算、定时 和计数等功能,适合于开关量控制、定时和计数控制 等场合,常用于代替继电器控制的单机线路中
1.1.4 PLC的分类 3 可按照控制要求,选用不同档次的 CPU模块、各种I/O 模块和其它特殊模块,构成不同功能的控制系统。 模块式结构的PLC具有配置灵活、组装方便,扩展容易 。其缺点是结构较复杂,造价也较高。一般大、中型 PLC都采用这种结构,如三菱A2NQ系列PLC 。 2.按I/O点数和功能分类 按I/O点数、内存容量和功能来分,PLC可分为微型、 小型、中型、大型和超大型五类,如表1.1所示。 小型PLC的存储器容量一般在2KB~4KB之间,I/O点 数一般在64~128之间。小型PLC具有逻辑运算、定时 和计数等功能,适合于开关量控制、定时和计数控制 等场合,常用于代替继电器控制的单机线路中
清华大学出版社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114PLC的分类4 表1.1PLC分类 类型 /O点数 存储容量(KB) 机型 微型 <64 菱FXS系列 小型 64~128 三菱FX2N系列 中型 128~512 4~16 菱AIN系列 大型 512~8192 16~64 三菱A3N系列 超大型 >8192 >64 西门子SU-155
1.1.4 PLC的分类 4 表1.1 PLC分类 类型 I/O点数 存储容量(KB) 机型 微型 <64 <2 三菱FX1S系列 小型 64 ~128 2 ~ 4 三菱FX2N系列 中型 128 ~512 4 ~16 三菱A1N系列 大型 512 ~8192 16 ~64 三菱A3N系列 超大型 >8192 >64 西门子SU-155
清华大学出版社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11.5PLC的发展 国内外PLC的发展 69年:DEC研制了第一台PLC 70年:日、德和法等国从美国引进这项技术,开始生 产PLC。 PIC应用几乎覆盖了机械、冶金、矿山、石油化工、轻 工、交通运输等所有工业行业,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 中最重要、应用最多的控制设备,并已跃居现代工业 自动化三大支柱的首位。 70年:我国研制、生产自己的PLC,如江苏嘉华公司的 JH系列PLC等。我国的PLC技术已经进入较快速度的发展 阶段,国产机在机床设备、生产自动线等的应用也越 来越广泛、占有率也逐步提高
1.1.5 PLC的发展 1.国内外PLC的发展 69年:DEC研制了第一台PLC。 70年:日、德和法等国从美国引进这项技术,开始生 产PLC。 PLC应用几乎覆盖了机械、冶金、矿山、石油化工、轻 工、交通运输等所有工业行业,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 中最重要、应用最多的控制设备,并已跃居现代工业 自动化三大支柱的首位。 70年:我国研制、生产自己的PLC,如江苏嘉华公司的 JH系列PLC等。我国的PLC技术已经进入较快速度的发展 阶段,国产机在机床设备、生产自动线等的应用也越 来越广泛、占有率也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