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4.选择下面排序最恰当的一项(3分) ①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②是采用某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 语文 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③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 ④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 ⑤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美别、列数据、作比较等 考试时间120分钟。 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⑤②④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共18分) C.③①⑤②④ D.③⑤①④② 一、(共12分) (共6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5,6小题 A.文采(ci)锥(zhui)形 谰(ldn)语 踉(ling)跟跄跄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 B.扶掖(ye) 吞噬(shf) 羼(chdn)水 长嘘(x0)短叹 而去鲁,斥乎齐,逕乎宋、卫,困于陈、慕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 C.行(hang)辈佛(fu)晓 消声匿(ni)迹 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D.直疑(y1 荒谬(mi) 顰(pin)蹙 顶礼膜(mb)拜 鲁南宫敬叔言音君曰:“请与孔子逅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責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 王校长早早地来到学校,张皇失措地认真巡视各班上课的情况。 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纂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 B.李阿姨给小狗洗澡时,总是吹毛求疵地把小狗洗得干干净 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已。”孔子自周反于鲁 C.张老师的语文课十分精彩,他非常善于设置悬念,诱惑我们开动脑筋,展开想象 弟子稍益进焉 D.这段时间,她沉湎于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很少与朋友和同事交往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餐1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中,“老王”是一个一辈子过着凄苦生活的人,更是一个 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有着善良厚道等诸多优良品质的人。 A.人皆谓之“长人”而异(差异,引申为排斥)之 B.诗句“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出自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诗作《夜》 B.鲁复善待,由是反(通“返”,返回)鲁 王维的《观猎》、李白的《钱塘湖春行》,格律严整,属于律诗(近体诗)杜甫的《石 C.鲁君与之一乘(驾驶)车 壕吏》格律较宽,叫古风(古体诗) D.辞(辞职)去,而老子送之日 效D.每年农历十月是彝族人民的年节。过年的时候一般都要宰牛羊猪祭祖。彝族人民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年节时饮酒唱歌,互相拜年 A.孔子贫且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语文试卷第1页(共16页)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 16 页) 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 绝密★启用前 四川省攀枝花市 2016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共 18 分) 一、(共 12 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采.(cǎi) 锥.(zhuī)形 谰.(lán)语 踉.(liàng)踉跄跄 B.扶掖.(yè) 吞噬.(shí) 羼.(chàn)水 长嘘.(xū)短叹 C.行.(háng)辈 佛.(fú)晓 嗤.(chī)笑 消声匿.(nì)迹 D.直疑.(yí) 荒谬.(miù) 颦.(pín)蹙 顶礼膜.(mò)拜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王校长早早地来到学校,张皇失措 ....地认真巡视各班上课的情况。 B.李阿姨给小狗洗澡时,总是吹毛求疵 ....地把小狗洗得干干净净。 C.张老师的语文课十分精彩,他非常善于设置悬念,诱惑..我们开动脑筋,展开想象。 D.这段时间,她沉湎..于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很少与朋友和同事交往。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在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中,“老王”是一个一辈子过着凄苦生活的人,更是一个 有着善良厚道等诸多优良品质的人。 B.诗句“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出自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诗作《夜》。 C.王维的《观猎》、李白的《钱塘湖春行》,格律严整,属于律诗(近体诗);杜甫的《石 壕吏》格律较宽,叫古风(古体诗)。 D.每年农历十月是彝族人民的年节。过年的时候一般都要宰牛羊猪祭祖。彝族人民在 年节时饮酒唱歌,互相拜年。 4.选择下面排序最恰当的一项(3 分) ( ) ①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②是采用某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 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③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 ④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 ⑤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等。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⑤②④ C.③①⑤②④ D.③⑤①④② 二、(共 6 分)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 5,6 小题。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 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 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 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 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 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 弟子稍益进焉。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皆谓之“长人”而异.(差异,引申为排斥)之 B.鲁复善待,由是反.(通“返”,返回)鲁 C.鲁君与之一乘.(驾驶)车 D.辞.(辞职)去,而老子送之曰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孔子贫且.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B.尝为季氏史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这首词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4分) C.斥乎齐,逐乎宋、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D.仁人者送人以言 意将腿入以攻其后也(《狼》)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02分) 四、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0~13小题。(13分 本部分共12小题,共102分 手勢与学习 [美]苏珊·戈尔丁·梅多 7.翻译下列文言句子。(9分,每句3分) ①手势可能通过分担认知压力来帮助学习。如果一个问题很难,手部动作可以完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一部分必要的“思考”,就像把问题写下来可以使它易于解决一样。为了验证这个观点 我和同事让受试者去完成一些类似记忆一组单词等用来开发认知潜力的任务,在完成过 (2)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程中要配合使用手势,然后,我们对使用手势的效罘进行评估。如果手势可以在解决问 题时减轻脑力活动的负担,那么做手势就应该有助于提高人们记忆单词的能力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②我的团队在2001年发表了一项研究,内容是让孩子和成人记忆一系列词汇,然后 让他们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并为他们的答案做出解释。受试者在解释一部分问题时做了手 8.古诗(词)文默写。(9分,每空1分) 势(解答其他问题时则没有使用手势)。我们发现,如果受试者使用了手势,他们就能够 1)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回忆起更多词汇。这意味着,手势减轻了数学问题带来的认知负担,节省了更多脑力 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 3)若到江南赶上春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③最近,在让5至7岁的儿童解释他们对质量守恒问题的看法时,我和心理学家同 (4)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事雷迪·平也发现了手势在减轻认知负担方面的类似作用。 西山寇盗莫相侵 (杜甫《登楼》) ④这样看来,打手势这种方法似乎能从意识中释放信息,提高思维能力,使我们可 (6)默写朱熹《观书有感》全诗 以关注其他事物或者难题的其他方面。 ⑤大体上讲,边说话边打手势可以减轻描述复杂冋题时的负担,例如讲一个错综复 9.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6分) 杂的故事、介绍两个人的关系,或者解释重力如何起作用等。手部运动可以使讲述变得 生查于 更轻松,使你可以注意谈话的其他方面,比如听众的面部表情,或者你接下来要说什么 欧阳修 ⑥在课堂上,手势有更多的用处。如果老师仔细留意学生的手部动作,也许可以看 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出他们对知识掌提到什么地方了,从而决定下一步教授什么。老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手 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1)本词上片“花市灯如昼”一句写出了去年元夜什么样的景象?(2分) 势判断他们的想法镨在啷里,并帮助他们改正。因此,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使用手势,不 仅是为了知道学生掌了些什么,而且可以促进孩子智力更好地发展 语文试卷第3页(共16页) 语文试卷第4页(共16页)
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 16 页) 语文试卷 第 4 页(共 16 页) B.尝.为季氏史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C.斥乎.齐,逐乎宋、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D.仁人者送人以.言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102 分) 本部分共 12 小题,共 102 分。 三、(24 分) 7.翻译下列文言句子。(9 分,每句 3 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词)文默写。(9 分,每空 1 分) (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 (3)若到江南赶上春,______________。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4)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______________,西山寇盗莫相侵。 (杜甫《登楼》) (6)默写朱熹《观书有感》全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6 分)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1)本词上片“花市灯如昼”一句写出了去年元夜什么样的景象?(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28 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10~13 小题。(13 分) 手势与学习 [美]苏珊·戈尔丁·梅多 ①手势可能通过分担认知压力来帮助学习。如果一个问题很难,手部动作可以完成 一部分必要的“思考”,就像把问题写下来可以使它易于解决一样。为了验证这个观点, 我和同事让受试者去完成一些类似记忆一组单词等用来开发认知潜力的任务,在完成过 程中要配合使用手势,然后,我们对使用手势的效果进行评估。如果手势可以在解决问 题时减轻脑力活动的负担,那么做手势就应该有助于提高人们记忆单词的能力。 ②我的团队在 2001 年发表了一项研究,内容是让孩子和成人记忆一系列词汇,然后 让他们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并为他们的答案做出解释。受试者在解释一部分问题时做了手 势(解答其他问题时则没有使用手势)。我们发现,如果受试者使用了手势,他们就能够 回忆起更多..词汇。这意味着,手势减轻了数学问题带来的认知负担,节省了更多脑力, 所以能记住更多单词。 ③最近,在让 5 至 7 岁的儿童解释他们对质量守恒问题的看法时,我和心理学家同 事雷迪·平也发现了手势在减轻认知负担方面的类似作用。 ④这样看来,打手势这种方法似乎能从意识中释放信息,提高思维能力,使我们可 以关注其他事物或者难题的其他方面。 ⑤大体上讲,边说话边打手势可以减轻描述复杂问题时的负担,例如讲一个错综复 杂的故事、介绍两个人的关系,或者解释重力如何起作用等。手部运动可以使讲述变得 更轻松,使你可以注意谈话的其他方面,比如听众的面部表情,或者你接下来要说什么。 ⑥在课堂上,手势有更多的用处。如果老师仔细留意学生的手部动作,也许可以看 出他们对知识掌握到什么地方了,从而决定下一步教授什么。老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手 势判断他们的想法错在哪里,并帮助他们改正。因此,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使用手势,不 仅是为了知道学生掌握了些什么,而且可以促进孩子智力更好地发展
⑦此外,老师可以把手势整合到教学中去。我们的研究显示,当老师口头讲述一个 期中考诚后不久,我们班转来了一个叫赵大壮的男生。他个子不高,胖胖的,两道 正确的策略,手勢却表示另一种策略而成语言和手勢不符时,学生受益最大·例如 眉毛稀稀拉拉的,人也不怎么精明,憨乎乎的,说话还有些結巴。他的枰子让我一下子想 对于“γ+2+4=()4”这样一个题目,老师嘴里说“你们可以通过让等式两边相等来 起了生物课本第57页上的那个插图:一个得了白化病的男孩,胖胖的,头歪着,有些弱 解决这个冋廼”—这是平衡策略,但同时老师的手势表达的却是加减策略。也就是说 智的样子。正巧,赵大壮又是班里第57名学生,我便在心里悄悄地给他起了个外号 老师依次指着等式两边的7、2和4,然后在等式右边的4旁边做出一个减去的手势(意 生物书57页 此思是把等号左边的数字加起来,然后减去等号右边的数字)提供两种不同形式的策略 课堂上,我趁老师不注意,撕了若干张纸条,分别写上生物书57頁,传递络了每个 似乎为孩子如何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但是老师需要注意,千万别无意中用手势 男生。大家心领神会,都捂着嘴巴笑了。我庆幸自己真是个起外号的天才 误导学生,因为手部动作也可以像语言一样造成误导。不过一般来说,在课堂上开展手 课后,男生们对赵大壮指指点点,有人甚至当着他的面喊生物书57页,喊完大家 势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获取知识 就哧哧地笑。他却茫然无知,也咧着嘴巴跟着大伙儿一块儿笑 10.第①段“为了验证这个观点”一句中“这个观点”指什么?(答案不超过22个字 第二堂课,语文老师点名。点完后,老师问:“还有没有没点到名的同学?” 大壮答话,我就拖着腔调高声地喊道:“还有一个。”说到这里,我故意停顿下来 些男同学看了一眼,大家心领神会,立即一起喊起来:“生物书57页。”语文老师愣了 11.第②段“我们发现,如果受试者使用了手势,他们就能够回忆起更多词汇”一句中的 愣,说:“什么?生物书57页,捣蛋!”老师话音刚落,赵大壮忽地站起来,说:“老 更多”一词能否替换为“很多”?为什么?(4分) 老师,还有我,赵……大壮!”“你是新来的?叫什么?”老师弯下腰问道。“我叫……” 生物书57頁。”没等赵大壮说完,我们再一次一起喊起来。①这时,语文老师算弄 球12作者在第③段“我和心理学家同事雷迪,平也发现了手势在减轻认知负担方面的类 明白了,脸一沉,严厉地批评我们说:“不要给同学乱起外号,这是极其不尊重人的行为。” 似作用”一句中,把“同事”的心理学家身份和姓名明确地点出来,这样写有什么 从那堂课开始,赵大壮才知道自己在班里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一一生物书57页 第二天,赵大壮没来上学。我们的好奇心和淘气心理正旺,可赵大壮偏偏没来, 家心里都感觉少了点什么。我们猜想赵大壮一定是病了或者家里有什么事。然而,一连 家丁1,细读最后两段,请给老师的课数学提几条关于手势方面的建议,(4分) 三天,赵大壮都没未上学。对此,我们都觉得很奇怪。 周五那天,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宝,我这才知道,赵大壮没来上学与我有关。原来 (二)阅读下面小小说,完成14-17小题。(15分) 在语文老师明白了赵大壮绰号的那天,赵大壮回家翻开生物书的第57页,明白了同学们 生物书57页 都在奚落他。他哭闹着不肯上学了,家里人怎么劝都无效。班主任去做工作也没成功 厉剑童 班主任叹了口气说:“你知道吗?赵大壮的母亲是个哑巴,父亲个子很矮,靠打工养活一 那年,我在城关中学上初一,我们班共有56名同学,我是班里最调皮捣蛋的学生, 家人,赵大壮三岁那年发高烧烧坏了脑子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效三天两头地就惹个小麻须,老师们对我都很头疼,可拿我一点办法也没有,好在我学习 我听了感到很羞愧,我这不是落井下石、幸灾乐祸吗?太不人道了。我眼巴巴地看 很好,每次考试都名列班级前茅,老师也就有意无意地迁就我 着班主任,听候发落。“解铃还需系铃人。你是罪祸首,现在只有你们几个男生想办法 语文试卷第5页(共16页) 语文试卷第6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 5 页(共 16 页) 语文试卷 第 6 页(共 8 页) ⑦此外,老师可以把手势整合到教学中去。我们的研究显示,当老师口头讲述一个 正确的策略,手势却表示另一种策略而造成语言和手势不符时,学生受益最大。例如, 对于“7+2+4=( )+4”这样一个题目,老师嘴里说“你们可以通过让等式两边相等来 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平衡策略,但同时老师的手势表达的却是加减策略。也就是说, 老师依次指着等式两边的 7、2 和 4,然后在等式右边的 4 旁边做出一个减去的手势(意 思是把等号左边的数字加起来,然后减去等号右边的数字)。提供两种不同形式的策略, 似乎为孩子如何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但是老师需要注意,千万别无意中用手势 误导学生,因为手部动作也可以像语言一样造成误导。不过一般来说,在课堂上开展手 势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获取知识。 10.第①段“为了验证这个观点”一句中“这个观点”指什么?(答案不超过 22 个字)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②段“我们发现,如果受试者使用了手势,他们就能够回忆起更多..词汇”一句中的 “更多”一词能否替换为“很多”?为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在第③段“我和心理学家同事雷迪·平也发现了手势在减轻认知负担方面的类 似作用”一句中,把“同事”的心理学家身份和姓名明确地点出来,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细读最后两段,请给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几条关于手势方面的建议。(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小小说,完成 14~17 小题。(15 分) 生物书 57 页 厉剑童 那年,我在城关中学上初一,我们班共有 56 名同学,我是班里最调皮捣蛋的学生, 三天两头地就惹个小麻烦。老师们对我都很头疼,可拿我一点办法也没有。好在我学习 很好,每次考试都名列班级前茅,老师也就有意无意地迁就我。 期中考试后不久,我们班转来了一个叫赵大壮的男生。他个子不高,胖胖的,两道 眉毛稀稀拉拉的,人也不怎么精明,憨乎乎的,说话还有些结巴。他的样子让我一下子想 起了生物课本第 57 页上的那个插图:一个得了白化病的男孩,胖胖的,头歪着,有些弱 智的样子。正巧,赵大壮又是班里第 57 名学生,我便在心里悄悄地给他起了个外号—— 生物书 57 页。 课堂上,我趁老师不注意,撕了若干张纸条,分别写上生物书 57 页,传递给了每个 男生。大家心领神会,都捂着嘴巴笑了。我庆幸自己真是个起外号的天才。 下课后,男生们对赵大壮指指点点,有人甚至当着他的面喊生物书 57 页,喊完大家 就哧哧地笑。他却茫然无知,也咧着嘴巴跟着大伙儿一块儿笑。 第二堂课,语文老师点名。点完后,老师问:“还有没有没点到名的同学?”没等赵 大壮答话,我就拖着腔调高声地喊道:“还有一个。”说到这里,我故意停顿下来,朝那 些男同学看了一眼,大家心领神会,立即一起喊起来:“生物书 57 页。”语文老师愣了 愣,说:“什么?生物书 57 页,捣蛋!”老师话音刚落,赵大壮忽地站起来,说:“老…… 老师,还有我,赵……大壮!”“你是新来的?叫什么?”老师弯下腰问道。“我叫……” “生物书 57 页。”没等赵大壮说完,我们再一次一起喊起来。①这时,语文老师总算弄 明白了,脸一沉,严厉地批评我们说:“不要给同学乱起外号,这是极其不尊重人的行为。” 从那堂课开始,赵大壮才知道自己在班里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生物书 57 页。 第二天,赵大壮没来上学。我们的好奇心和淘气心理正旺,可赵大壮偏偏没来,大 家心里都感觉少了点什么。我们猜想赵大壮一定是病了或者家里有什么事。然而,一连 三天,赵大壮都没来上学。对此,我们都觉得很奇怪。 周五那天,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我这才知道,赵大壮没来上学与我有关。原来, 在语文老师明白了赵大壮绰号的那天,赵大壮回家翻开生物书的第 57 页,明白了同学们 都在奚落他。他哭闹着不肯上学了,家里人怎么劝都无效。班主任去做工作也没成功。 班主任叹了口气说:“你知道吗?赵大壮的母亲是个哑巴,父亲个子很矮,靠打工养活一 家人,赵大壮三岁那年发高烧烧坏了脑子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我听了感到很羞愧,我这不是落井下石、幸灾乐祸吗?太不人道了。我眼巴巴地看 着班主任,听候发落。“解铃还需系铃人。你是罪魁祸首,现在只有你们几个男生想办法 -------------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请不回大壮,哼!”班主任撂下这句话,下达了最后通。 16.本篇小小说的最后部分,赵大壮恳求“我”再叫他一声“生物书57页”。有人评价 我们几个男生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最后只好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去 这一情节“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你为这一评价给出合适的理由。(4分 了赵大壮家。我们又是赔礼又是道歡,最后拍着胸脯作保证:以后再也不叫生物书57页 了,骗人是小狗。我们又和赵大壮拉了钩,赵大壮这才破涕为笑 17.小说中的“我”有些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赵大壮回来了,我们都松了一口气,可我们都不喜欢他,下了课不愿跟他玩,他问 我们问題我们也懶得回答。他成了一只失群的鸟,孤独极了,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发 五、写作(50分) 天,班主任找到我,和我谈心,还给我一项任务。那就是让每一个男生都和赵大 18.请以“我向往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壮交朋友,并安排赵大壮和我同桌。“只要你能和他交朋友,改变现在的这种局面。期末 要求:①将标题补充完整: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字数600-800 评‘三好学生’优先考虑你。”老师承诺道。这对我可是很有吸引力的事情,之前我爸爸 字:④思想情感积极向上: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说过,只要我能评上“三好学生”就给我买一辆山地自行车。我虽然一百个不乐意,可 为了那辆梦寐以求的山地自行车,也只能无可奈何地答应了 我开始试探着跟赵大壮交往。他遇到不会的冋题时,我就主动教他。谁若不小心叫 他那个外号,我会挥起拳头佯装教训的样子。显然,我的这些努力收到了明显效果。班 里不少男生都陆续与他交往起来。渐渐地,大家都已经忘记了他是一个弱智生。现在, 他已经完全融入到我们这个班集体 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你……再叫我一声……生物书57页好吗?”我吃了一惊, 愣愣地看着他,用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没发烧呀?他结结巴巴地说:“我没病……我 我就想……听一声生物书57页。”他近乎恳求地说。我问:“为什么?”他回答道:“因 为……我是咱们班第57名同学,我喜欢咱们的班缓。还有,我……我喜欢生物课,将来 我要当一名生物老师,让我的学生学到很多很多新知识 这还是那个赵大壮吗?我愣了。我分明看到一个和我们一样有着理想和美梦,对未 来有着美好撞憬的乎生。面对眼前这张真诚的脸,我还能说什么呢?②我噙着泪水,重 重地点了点头,一字一顿地说:“生物书57页。” 14.通览全文,小说标题“生物书57页”有什么深刻含义和作用?(4分) 15.文中两个画线句子在人物刻画上采用了哪些相同的描写手法?(3分) 语文试卷第7页(共16页) 语文试卷第8页(共16页)
语文试卷 第 7 页(共 16 页) 语文试卷 第 8 页(共 16 页) 了。请不回大壮,哼!”班主任撂下这句话,下达了最后通牒。 我们几个男生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最后只好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去 了赵大壮家。我们又是赔礼又是道歉,最后拍着胸脯作保证:以后再也不叫生物书 57 页 了,骗人是小狗。我们又和赵大壮拉了钩,赵大壮这才破涕为笑。 赵大壮回来了,我们都松了一口气,可我们都不喜欢他,下了课不愿跟他玩,他问 我们问题我们也懒得回答。他成了一只失群的鸟,孤独极了,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发 呆。 一天,班主任找到我,和我谈心,还给我一项任务。那就是让每一个男生都和赵大 壮交朋友,并安排赵大壮和我同桌。“只要你能和他交朋友,改变现在的这种局面。期末 评‘三好学生’优先考虑你。”老师承诺道。这对我可是很有吸引力的事情,之前我爸爸 说过,只要我能评上“三好学生”就给我买一辆山地自行车。我虽然一百个不乐意,可 为了那辆梦寐以求的山地自行车,也只能无可奈何地答应了。 我开始试探着跟赵大壮交往。他遇到不会的问题时,我就主动教他。谁若不小心叫 他那个外号,我会挥起拳头佯装教训的样子。显然,我的这些努力收到了明显效果。班 里不少男生都陆续与他交往起来。渐渐地,大家都已经忘记了他是一个弱智生。现在, 他已经完全融入到我们这个班集体。 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你……再叫我一声……生物书 57 页好吗?”我吃了一惊, 愣愣地看着他,用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没发烧呀?他结结巴巴地说:“我没病……我…… 我就想……听一声生物书 57 页。”他近乎恳求地说。我问:“为什么?”他回答道:“因 为……我是咱们班第 57 名同学,我喜欢咱们的班级。还有,我……我喜欢生物课,将来 我要当一名生物老师,让我的学生学到很多很多新知识。” 这还是那个赵大壮吗?我愣了。我分明看到一个和我们一样有着理想和美梦,对未 来有着美好憧憬的学生。面对眼前这张真诚的脸,我还能说什么呢?②我噙着泪水,重 重地点了点头,一字一顿地说:“生物书 57 页。” 14.通览全文,小说标题“生物书 57 页”有什么深刻含义和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两个画线句子在人物刻画上采用了哪些相同的描写手法?(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篇小小说的最后部分,赵大壮恳求“我”再叫他一声“生物书 57 页”。有人评价, 这一情节“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你为这一评价给出合适的理由。(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说中的“我”有些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50 分) 18.请以“我向往______________”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标题补充完整;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字数 600~800 字;④思想情感积极向上;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6年髙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B吞噬(shi),长嘘短叹——长吁短叹;C.佛晓——拂晓,消声匿迹-销声匿迹:D.直疑——质 疑,顶礼膜(mo)拜 【考点】识记字音字形 2.【答案】D 【解析】A.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所措。与“认真”矛盾。B.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不合语境。C诱惑: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贬义词。与老师精彩的讲课感情色彩不合。D.沉湎: 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不能自拔。 【考点】成语 3.【答案】C 【解析】《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 【考点】诗句 4.【答案】D 【解析】本段所有句子都在谈说明方法,③句是总领句,引出要介绍的对象是“说明方法”,排除AB两项, ①句是对⑤句的常用说明方法的选择,故①句排在⑤句后面。排除C项。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 5.【答案】B 【解析】A.异:对……感到奇异。C乘: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这里用作计算车、马、舟等的量词。 D.辞:告辞。 6.【答案】B 【解析】A.又/几近。B.都是“曾经”的意思。C在语气助词,吗。D.用/来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5
5 / 8 四川省攀枝花市 2016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一、 1.【答案】A 【解析】B.吞噬(shì),长嘘短叹——长吁短叹;C.佛晓——拂晓,消声匿迹——销声匿迹;D.直疑——质 疑,顶礼膜(mó)拜。 【考点】识记字音字形 2.【答案】D 【解析】A.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所措。与“认真”矛盾。B.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不合语境。C.诱惑: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贬义词。与老师精彩的讲课感情色彩不合。D.沉湎: 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不能自拔。 【考点】成语 3.【答案】C 【解析】《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 【考点】诗句 4.【答案】D 【解析】本段所有句子都在谈说明方法,③句是总领句,引出要介绍的对象是“说明方法”,排除 A.B 两项, ①句是对⑤句的常用说明方法的选择,故①句排在⑤句后面。排除 C 项。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 二、 5.【答案】B 【解析】A.异:对……感到奇异。C.乘: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这里用作计算车、马、舟等的量词。 D.辞:告辞。 6.【答案】B 【解析】A.又/几近。B.都是“曾经”的意思。C.在/语气助词,吗。D.用/来。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